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秦彥暉是蔡州
節度使秦宗權的族弟,年輕時便在其麾下效力。他強健勇敢,頗有智略。
光啟三年(887年),秦宗權命其弟秦宗衡率領一支軍隊,與孫儒、劉建鋒、馬殷等將領一同攻略淮南。當時,秦宗權因屢敗於宣武節度使
朱溫,勢力日蹙。秦彥暉擔心日後遭禍,便主動請求調到秦宗衡麾下。但孫儒不久又發動兵變,殺死秦宗衡,帶著軍隊脫離了秦宗權的控制。秦彥暉又追隨孫儒,並參與了孫儒與寧國節度使
楊行密爭奪淮南的戰爭。
攻略湖南
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攻殺孫儒,奪取了淮南,被授為
淮南節度使。孫儒殘部七千餘人,在劉建鋒、馬殷的率領下,南下攻掠江西,很快便發展到十餘萬兵力。他們後來又攻入湖南道(即
湖南觀察使轄區,又稱武安軍),最終在乾寧元年(894年)奪取
潭州(治今湖南
長沙),控制了武安軍。唐朝乃以劉建鋒為武安軍節度使。秦彥暉當時也在這支南下的隊伍之中,被劉建鋒任命為捉生
指揮使。
乾寧三年(896年),劉建鋒為軍卒陳贍所殺,馬殷被擁立為藩帥。秦彥暉又繼續效力於馬殷。
光化元年(898年),馬殷被正式拜為武安軍節度使。當時,武安軍管內轄有七州,馬殷僅能控制潭州、
邵州(治今湖南
邵陽)。秦彥暉與
李瓊被任命為嶺北七州
游奕使,率軍攻取
衡州(治今湖南
衡陽),斬殺刺史楊師遠,隨即又攻
永州,擊殺刺史
唐世旻。馬殷於次年(899年)又接連奪取
道州(治今湖南
道縣西)、
郴州、
連州,徹底控制了湖南道。
助建楚國
光化三年(900年),馬殷命秦彥暉、李瓊領兵七千,南攻
桂管靜江軍。他們在全義嶺之戰中俘殺靜江軍副使陳可璠,乘勝進至
桂州(靜江軍軍治,在今廣西
桂林),迫降靜江軍節度使
劉士政,盡取其治下桂州、宜州(在今廣西
河池)、
嚴州(治今廣西
來賓東南)、
柳州、
象州等五州之地。此戰雖以李瓊戰功最著。但秦彥暉同為大將,統領諸軍,“斬捕功已多”,被被授為檢校
太保,改任在城都指揮使。
天復三年(903年),武昌節度使
杜洪被吳軍(即
淮南軍,其節度使楊行密時封吳王)圍困在
鄂州(武昌鎮治,在今湖北
武漢),遣使向朱溫求援。朱溫當時已控制朝廷,遂以朝廷的名義,令馬殷及荊南節度使成汭、武貞節度使
雷彥威援救杜洪。成汭親率艦隊馳援鄂州。馬殷亦命秦彥暉與許德勛率水師東下。但他們沒有去救武昌,反而與雷彥威合兵攻陷了荊南鎮治江陵(治今湖北荊州),掠其人、財而歸。鄂州前線的荊南軍由此士氣盡毀。成汭兵敗,投江自殺。杜洪後來在天祐二年(905年)時敗死,武昌鎮被吳國所吞併。
開平元年(907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
後梁。馬殷向後梁稱臣,被封為楚王,建立了楚國。但
吳國仍沿用唐朝年號,與後梁相抗衡。不久,吳將
劉存、
劉威、
陳知新等率水軍三萬攻打楚國。秦彥暉亦領三萬水軍,順江東下,迎戰吳軍。時逢大雨,劉存等引軍退到越堤北。秦彥暉率軍追擊,與劉存等戰於越堤,大敗吳軍。楚將黃璠領三百戰艦自瀏陽口切斷江上道路,與秦彥暉合擊吳軍。吳軍大潰,“裨將死者百餘人,士卒死者以萬計,亡戰艦八百餘艘”,劉存、陳知新皆被楚軍俘殺,劉威率餘眾逃回吳國。秦彥暉乘勝再取
岳州(治今湖南
岳陽),以功進授檢校
太傅。後來,後梁以
雷彥恭(雷彥威之弟)依附吳國為由,命馬殷出兵討伐雷彥恭。馬殷遂命秦彥暉聯合荊南軍攻打
朗州(治今湖南
常德)。
開平二年(908年),秦彥暉命部將曹德昌率壯士趁夜由水道潛入城中,舉火為號。他在城外“鳴金鼓大噪”,領兵破門入城。朗州大將區景思戰死。雷彥恭逃奔吳國。其弟雷彥雄等七人皆被秦彥暉所俘。
澧州刺史向瓌素與雷彥恭“相為表里”,亦率所統溪洞諸蠻歸附於楚國。楚國據有朗、澧(治今湖南
澧縣)二州,並改武貞軍為永順軍(即後來的
武平軍)。
晚年及病逝
秦彥暉後來官至
道州刺史,於乾化年間(911年-913年)卸任回到潭州,不久病逝。
主要影響
秦彥暉在唐末亂世中先後效力於秦宗權、孫儒、劉建鋒、馬殷,最終進入湖南,為湖南馬氏割據勢力的形成及楚國政權的建立、發展立下了功勳,史稱“湖南略平,彥暉功為最焉”。其功績主要有:
平湖南:秦彥暉隨劉建鋒、馬殷攻入湖南,占據了潭州,在馬殷入主武安軍後,又與李瓊一同攻略武安軍管下各州,先後攻取衡州、永州等地。他在楚國建立後,又領兵大破雷彥恭,奪取了朗州、澧州。
取桂管:秦彥暉在光化三年(900年)時與李瓊南攻桂管,在全義嶺之戰俘殺靜江軍副使陳可璠,迫降靜江節度使劉士政,盡取桂管所屬桂、宜、嚴、柳、象五州之地。馬殷由此控制了靜江軍。
破吳軍:秦彥暉在開平元年(907年)時,領三萬水軍抵禦吳軍入侵,在越堤俘殺吳將劉存、陳知新,“戮其裨校百餘人”,奪取戰艦八百餘艘,乘勝奪取了岳州(治今湖南嶽陽)。
歷史評價
吳任臣:① 國家之興,豈不藉有師武臣力哉?武穆奮跡行伍之中,龍驤(劉建鋒)前驅,司馬(
張佶)推榖,此固屬有天幸,而瓊(李瓊)之驍悍,郁(
高郁)之謀畫,德勛(許德勛)以威斷稱,彥暉以果毅著,環(王環)則智深勇沉,恆(
拓跋恆)則慷慨切直,皆一代將相才也。② 楚介在蠻方,北臨吳會,南逼嶺表,中間江陵,征討捍禦,故非諸臣莫為功。許、李、秦、王,皆桓桓虎臣,允矣干城之選也。③ 湖南略平,彥暉功為最焉。
軼事典故
秦彥暉與劉存戰於越堤,隔河對峙。劉存屢戰不勝,便想和楚國講和。馬殷欲允,秦彥暉卻道:“淮人多詐,他這是想用計怠我軍心,不可以相信。”劉存得使者回報,登岸遙呼道:“我欲投降,秦公不許。古人云,
殺降不祥。秦公就不為後世子孫考慮嗎?”秦彥暉大怒,道:“賊人入侵我國土,我卻不去反擊,到時候國破家亡,我哪還有子孫能夠存活。”他說完便揮軍進擊,一戰大敗吳軍,俘殺劉存。
人際關係
父親:秦轍,在蔡州為牙校。
族兄:秦宗權,唐末據有蔡州,拜為蔡州節度使,後投降
黃巢,在黃巢敗亡後於蔡州稱帝,最終被朱溫攻殺。
史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