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官名。唐代後期出現的地方軍政長官,全稱為
觀察處置使。
發展簡史
唐前期常由中央不定期派出使者監察州縣,名稱臨時確定,並無定規。中宗神龍二年(706)置十道
巡察使,二年一替。
景雲二年(711)置十道
按察使,均非常置。
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改置十五道
採訪處置使(簡稱
採訪使),治所設於所部大郡,職如漢代之
刺史,察訪地方官政績。以後,採訪使逐漸由朝廷所遣的監察地方的特派員轉變為刺史之上的地方行政官。
天寶時,在設定
節度使的地區,往往為節度使所兼任。
安史之亂後,內地增置節度使或
防禦使。防禦使不授
旌節,地位較低,常由採訪使兼領。採訪理州縣,防禦理軍事,既為一人二任,則兼理軍民。
肅宗乾元元年(758)採訪處置使改名
觀察處置使。防禦及
團練使往往由州
刺史兼領,都防禦使與都團練使則常由觀察使兼領。觀察使既無旌節,故地位低於節度使。唐代後期全國漸分至四十餘道,大者十餘州,小者二三州,重者為節度,次者稱觀察,並為地方軍政長官,其僚屬將校略少於節度使。由於觀察地位低於節度,故對中央較為順從,唐後期財賦所出的東南八道多為觀察使所領,但也有自觀察升格為節度的。
宋於諸州置觀察使,無職掌,無定員,亦不駐本州,僅為
武臣準備升遷之
寄祿官,實系虛銜。遼在不置
節度使的州設觀察使司,以觀察使領本州政務。金代以節鎮節度使兼管本管內觀察使事,主管本州民政。元代廢。民國初年,改清朝之分巡、分守道為觀察使,以後改稱
道尹。
權力蠶食
觀察使的權力,一開始並不比
節度使小,不過由於邊疆戰事,節度使的權力開始增加。而觀察使,還是類似於漢朝的
刺史。
自
唐睿宗時起(公元684年),為了適應邊防軍的需要,開始設立藩鎮節度使,由統領當地軍隊的都督兼任。這時地方州郡仍由朝廷委任的各道
按察使監督,不隸屬於節度使。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觀察使類似於漢朝的刺史。
天寶中,節度使增至八個,它們是:安西(駐今新疆庫車)、北庭(駐今烏魯木齊)、河西(駐今甘肅武威)、范陽(駐今北京)、
平盧(駐今遼寧朝陽)、
隴右(駐今青海樂都)、朔方(駐今寧夏靈武)、河東(駐今山西太原)。
他們的權力也大大擴張,一般不僅兼任駐區的
都督、
刺史、且兼任一道的
採訪處置使,握有監察地方官吏的大權。同時,他們還兼屯田、水陸轉運等有經濟權的使職。這樣,節度使們就集地方軍、政、財權於一身。
《舊唐書·職官志》說: 天寶中,
緣邊御戎,置八節度使。受命之日,賜之
旌節,謂之節度使,得以專制軍事。行則建
符節,樹六纛。外任之中無比焉。至德以後,天下用兵,中原刺史,亦循其例受節度使之號。 節度使往往兼領數鎮,久任不替,長期掌兵。因此,昔日
府兵制實行時期的那種“兵散於府,將歸於朝”的狀況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