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才

李三才(1552年—1623年),字道甫,號修吾,祖籍陝西臨潼縣任村里(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鎮坡李村),僑居順天府通州張家灣(今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明朝大臣。

萬曆二年(1574年),考中進士,授職戶部主事。萬曆十一年(1583年),升任戶部郎中。後來魏允貞因為議論朝廷、違背輔臣意思而遭到皇帝責備時,李三才抗旨為他申辯,結果被貶為東昌推官。歷任南京禮部郎中、山東僉事、河南參議、、南京通政參議、大理少卿等職。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以右僉都御史總管漕運,巡撫鳳陽各府,期間數次上疏陳明礦稅之害,並裁抑礦稅使。以治理淮河有功,加官至戶部尚書。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有朝臣想要引李三才入內閣,由此誹謗他的言論四起。東林黨人極力為其辯護,從而形成黨爭。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引退回家。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遭御史彈劾,被貶為平民。天啟元年(1621年),朝廷因缺少人經略遼東,想要起用他,但因朝臣爭論不休而擱置。天啟三年(1623年),被起用為南京戶部尚書,未及上任即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基本介紹

  • 本名:李三才
  • 字號:字道甫
    號修吾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順天府通州張家灣
  • 出生時間:1552年
  • 去世時間:1623年
  • 主要作品:《撫淮小草》、《雙鶴軒詩集》、《灼艾集》、《無自欺堂稿》
  • 主要成就:抑止稅監、治理淮河
人物生平,轉任多地,巡撫淮揚,遭劾去職,貶職為民,起復去世,主要成就,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個人作品,人物爭議,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轉任多地

萬曆二年(1574年),李三才考中進士,授職戶部主事。萬曆十一年(1583年),李三才升任戶部郎中。與南樂的魏允貞、長垣的李化龍以經世致用相互勉勵。等到魏允貞因為議論朝廷、違背輔臣意思而遭到皇帝責備時,李三才抗旨為他申辯,結果被貶為東昌推官。再改任南京禮部郎中。恰好魏允貞、李化龍與鄒元標等在南曹做官,彼此愈加來往密切,他們都講求經世致用,由此名聲更大了。隨後調任山東僉事,山東多狡猾的大盜,李三才多方設計圈套,將他們一一剿滅逮捕。不久升任河南參議,又升副使。相繼又做過山東、山西兩省學政,因頗有政績,被提拔為南京通政參議,後來又被朝廷徵召為大理少卿。

巡撫淮揚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李三才以右僉都御史總管漕運,巡撫鳳陽各府。當時礦稅使橫行各地。李三才所轄範圍,徐州由宦官陳增、儀真由宦官暨祿收商稅,揚州由宦官魯保徵收鹽課,沿江由宦官邢隆徵收蘆課稅,蔓延千里。礦稅使任用奸徒,偽造印章,所到之處如追捕叛亂和逃亡者一樣,公然搶奪。而陳增尤其過分,公然數次凌辱官吏。唯有李三才正氣凜然,壓制其肆意行兇的爪牙,而且密令犯死罪的囚犯將他們指為同黨,從而將他們捕殺,陳增的氣焰才被壓下。
而那些不安分的人因為礦監稅使的緣故,多起來做了強盜。浙江人趙一平用妖術倡議叛亂。事情被發覺,他逃往徐州,改名古元,胡說自己是宋朝皇室的後代。與其同夥孟化鯨、馬登儒聚集亡命之徒,自署官職,預定第二年二月各方起事。計謀被泄露,他們都遭到逮捕。趙一平逃到寶坻,被李三才抓獲。李三才再次上疏陳明設定礦監稅使的弊端,說:“陛下喜愛珠玉,老百姓也羨慕溫飽;陛下愛護子孫,百姓也戀妻女。為什麼陛下要聚集財寶,而不讓小民老百姓有一升一斗的需要;想綿延萬年,而不讓百姓有一天的歡樂呢?自古未有朝廷的政令,天下的情形就到了這種地步,而能倖免沒有叛亂的。朝政鄙陋的多,而陛下的病根就在於沉溺於錢財之中。臣請求陛下發善心,罷除天下的礦稅。貪慾之心既然丟掉,則朝政可以治理好。”過了一個月,皇帝沒有回覆。李三才又上疏,說:“臣為百姓請命,一個多月沒有得到回答。聽說近日的奏章,凡涉及到礦稅的,您都置之不理,這是國家存亡的關鍵,一旦眾叛親離,老百姓都成為敵人,風馳塵揚,叛亂的人群四起,陛下安然獨處;即使黃金滿箱,明珠填屋,誰替你守護呢?”皇帝依然不答覆。
萬曆三十年(1602年),皇帝突然患重病,自以為快要駕崩的皇帝下詔罷礦稅,但他突然反悔,又下詔停止罷免礦稅。李三才極力陳明國家形勢危急,請立刻頒下前面停礦稅的詔書,皇帝不聽。
這時運河清口一段河水乾涸阻礙了漕運,李三才建議開渠建閘,花費二十萬,請求留下漕糧接濟。督儲侍郎趙世卿力爭,李三才於是聲稱有病請求離職。皇帝對他的迴避態度很不喜歡,於是同意了他辭職。淮揚巡按御史崔邦亮,巡漕御史李思孝,給事中曹於汴,御史史學遷、袁九皋都上奏章乞求把李三才留下。史學遷說:“陛下因為陳增的原因,想罷免李三才,託詞解除了他的官職。近年來宦官四出,海內沸騰。李盛春的去職因為王虎,魏允貞因為孫朝,前任漕臣李志也是因為礦稅的事去職。其他官吏離開崗位的,不可勝數,現在李三才又接著要被去職。淮上軍民因為李三才被罷官,想找陳增算帳,陳增避門不出。李三才不當離職可想而知。”皇帝對他們上疏仍不予理睬。李三才於是離開徐州,接連上疏請求找人替代他,但未得到命令。正好侍郎謝杰代替趙世卿為督儲,再次請求讓李三才留下。萬曆帝於是命令李三才繼續任職以等待接替的人,最終皇帝也沒有派遣人接替李三才。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李三才又上疏說:“近來雷電擊中了皇陵,大風拔起了樹木,洪水滔天,天變到了極點。反賊趙古元剛在徐州被處以磔刑,趙大榮在亳州被梟首,而睢州的大盜又出現了,人心的離散到了極點,陛下每當有徵求時,必定說:‘內府已很匱乏。’如果內府果然匱乏,那是國家的福氣。所謂皇帝瘦弱而天下肥,實際上不是這樣。陛下所謂的匱乏,是黃金沒有遍地,珠寶玉石沒有堆到像天那么高。小民飯都吃不飽,又來搜刮,鞭打沒有止盡,道路上全是囚犯,官吏唯有請求罷官,老百姓唯有一死,陛下難道還不引起警惕嗎!陛下不要說臣危言聳聽、言過其實,真的到了這一步,哪有陛下安身的地方呢!”萬曆帝不予理睬。不久,睢州的盜匪被擒獲。李三才因此上奏施行的幾件事,境內安寧。
歙縣人程守訓是陳增的隨從,以納捐獲得中書官職。程守訓為人驕橫跋扈,儀仗鋪張。他允許人互相告密,拷問嫌犯時,連婦女、兒童也不曾放過。程守訓懼怕李三才,不敢到淮上。李三才彈劾整治他,得知其贓物足有數十萬之多。陳增害怕連累到自己,也對他展開了搜查,搜到了奇珍異寶和盜用的龍文、服飾、器物等物品。程守訓和他的幫凶因此被逮捕,受到制裁,人人拍手稱快。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皇孫出生,皇帝下詔合併礦稅,釋放囚犯,起用被解職的官員,增補御史,不久卻改為不全部實行。李三才懷疑首輔沈一貫從中作梗,便上疏暗中詆毀沈一貫。接著,他又說:“恩詔已頒布,立刻又中途停止,在路上人們說前幾天的新政不過是陛下一時心喜,所以旋開旋閉。”又說:“沈一貫擔心沈鯉朱賡威逼自己。又害怕他們有所爭執,暴露了自己的短處,害怕事情不由自己去做,就想從中使壞。他行賄左右的人,多方煽動,致使新政遇到阻力。”皇帝看到奏疏後十分憤怒,下詔嚴厲責問李三才,並罰俸五個月。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礦稅使暨祿去世。李三才因而請求下詔將天下的稅使全部撤離,皇帝不聽,命令魯保兼任暨祿的職務。
當時,前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住在無錫,在東林書院講學,喜歡品評人物。李三才與他有深交,顧憲成也極信任他。李三才曾經請求朝廷增補大官職,選拔科道,錄用被貶的官員。因而說:“各大臣只因為言論觸及到了掌權的人,便永不敘用,他們並沒有違背陛下。現在有些人假借皇上的威風禁錮大臣,又借他們違抗陛下的名義替自己的罪過掩飾。有負國家有負君王,沒有比這個罪更大的了。”此舉意在為顧憲成等正直朝臣鳴不平。不久,又極力陳明朝政的敗壞,請求皇帝奮發有為,與天下一起有所變化。而且極力說明遼東一帶危急,必定難以永保全全。皇帝都將其置於一邊不加理會。

遭劾去職

李三才有雄才大略,在淮上一帶任職時間較長,因力主抑止稅監而深得民心。待淮、徐一帶發生災害,他又請求賑恤,減免馬價。淮上之人深為崇敬他,逐漸地升至戶部尚書。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內閣缺人,有人認為不應當專門只用文學侍從,應該讓地方官也參加補缺,意在讓李三才回朝。等到都御史出現空缺,李三才按照次序被召進朝中。由此忌恨他的人日眾,誹謗他的言論四起。工部郎中邵輔忠彈劾李三才表面上是忠臣,其實是個大奸賊;表面上正直,實質上狡猾,列舉他貪污、虛偽、險惡、專橫四大罪狀,御史徐兆魁接著彈劾。李三才上了四份奏疏為自己極力辯護,而且乞求退休。給事中馬從龍,御史董兆舒、彭端吾,南京給事中金士衡相繼為李三才申辯。大學士葉向高說李三才已閉門在家等待被皇上治罪,為朝政考慮,應立即定下他的去留問題。皇帝一概不予回復。不久,南京兵部郎中錢策,南京給事中劉時俊,御史劉國縉喬應甲,給事中王紹徽、徐紹吉、周永春姚宗文、朱一桂、李瑾,南京御史張邦俊、王萬祚,又連著上奏彈劾李三才。而給事中胡忻、曹於汴,南京給事中段然,御史史學遷、史記事馬孟禎、王基洪,又上疏為他申說救助。一時間,朝臣爭辯,是非難定,過了幾個月還沒有平息。顧憲成於是寫信給葉向高,極力稱讚李三才廉潔、正直,又寫信給吏部尚書孫丕揚極力為李三才辯護。御史吳亮素與李三才要好,就把兩信附在邸報之中,由此議論更為喧譁。喬應甲又上了兩疏極力攻擊李三才,列舉了李三才十貪五奸之事。皇帝都不聞不管。李三才又再三請求辭職,奏疏上了十五道,過了很久不見命令下來,於是就自己卸任走了。皇帝也沒有怪罪他。

貶職為民

李三才回鄉定居後,恨他的人害怕他再次被啟用,因而對其進一步加以構陷。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御史劉光復彈劾他盜用皇木二十二萬根建設私邸,而且說李三才與于玉立遙相呼應,他想任用的,吏部就為他推舉。李三才上疏申辯,請求派遣宦官調查。給事中劉文炳、御史李征儀、工部郎中聶心湯、大理丞王士昌,幫助劉光復攻擊李三才。李征儀、聶心湯,都是李三才推舉的官吏。這讓李三才氣憤異常,自己請求登記家產。工部侍郎林如楚說應當派遣使者檢驗一下。劉光復再次上疏,並說李三才侵奪官廠為自己的園苑。御史劉廷元率部屬又接著上奏,且潘汝禎又特地上奏彈劾。不久,巡按御史顏思忠也上疏證實了劉光復所說的。李三才更為憤怒,請求各位大臣一同勘查,又乞求皇帝親自審問。皇帝於是下詔讓李征儀帶領給事中吳亮嗣前往調查。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彈劾李三才的劉光復因事被下獄。李三才表面上請求釋放他,暗裡卻極力為東林黨人辯白,說:“自從沈一貫偽造妖書,任意殺戮楚王宗族,滿朝正直之人將他攻擊出朝廷。接著湯賓尹韓敬考場作弊,咎由自取,與別人何乾。現在的黨人動不動就與正直的人為仇敵,王士昌、劉光復尤其厲害,挺身而出,極力為沈一貫、韓敬報仇。亂說一氣,百般攻擊。就賢明的大臣來說,葉向高走了,王象乾孫瑋王圖許弘綱走了,曹於汴、胡忻、朱吾弼葉茂才南企仲朱國禎等也走了,近來又將陳薦汪應蛟攻擊走了。以賢明的小臣來說,梅之煥、孫振基、段然、吳亮、馬孟禎湯兆京周起元、史學遷、錢春等走了,李朴、鮑應鰲、丁元薦龐時雍、吳正志、劉宗周等走了。與他們意見一致的就留下,不一致的就趕走。陛下只知道各大臣離開了,哪裡知道都是黨人趕走的呢?現在奸人仇視的正直之人,一是東林人,一是淮撫。所謂東林,是顧憲成讀書講學的地方。與他一起的像高攀龍姜士昌錢一本劉元珍安希范岳元聲薛敷教,都是些約束自己、有氣節的人,有什麼辜負國家的地方?偶然被指為東林,便陷入深淵。如鄒元標、趙南星等就因為背上此名,晉升的道路就變得非常困難。早上申報晚上被任命的,只有史繼偕等人。人才的邪與直,實與國家命運相攸關,希望陛下要看清楚。”李三才的奏疏上奏後,眾人更加恨他。吳亮嗣等已經去勘察過李三才家,但並沒有得到什麼。但卻仍以劉光復所陳的事實送呈皇帝,皇帝看後將李三才貶為平民。

起復去世

天啟元年(1621年),遼陽失守。御史房可壯接連上疏請求起用李三才。皇帝下詔讓大臣討論。通政參議吳殿邦極力說不行,把李三才指為盜名欺世的大臣。御史劉廷宣又推薦李三才,說:“國家既然珍惜他的才幹,就用他吧。還議論什麼呢?然而廣寧已有王化貞,不如讓他在山海關任職。”皇帝同意他的話,想起用李三才,可是大臣的意見相持不下。詹事公鼐極力認為可用,刑部侍郎鄒元標、僉都御史王德完都贊同。不久,王德完迫於眾議,又改變了態度。等到安排議定時,鄒元標也不敢表態了。議論沒有結果,事情就擱置了下來。
天啟三年(1623年),李三才被起用為南京戶部尚書,還沒上任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一歲。後來,魏忠賢專權,其幫凶、御史石三畏彈劾李三才,皇帝下詔削掉了他的名冊,奪回封誥。崇禎初年,才將他官復原職。

主要成就

抑止稅監
撫淮期間,針對橫行一時的礦稅監問題,李三才連疏上奏,指出礦監稅使搜括民脂民膏以供自己揮霍,結果弄得各地怨聲載道。並批評萬曆皇帝不理朝政。萬曆皇帝不予理睬,李三才再次上疏責備皇帝不理政事,不聽忠言。同時,李三才還訴諸行動。當時礦監稅使中最橫行的是陳增,深得萬曆皇帝的寵信,誰也不敢動他。鑒於此,李三才用計除去了陳增的得力助手程守訓,打擊了陳增的囂張氣焰。
治理淮河
李三才撫淮十三年,在當地很有政聲。他所轄鳳陽、淮揚一帶是連年發生災害的地區,李三才任淮撫前,萬曆元年(1573年)到萬曆二十七年間(1599年)史載有不下15次大災。李三才在職期間體恤民情,多次要求朝廷減免本地清糧,並發糧賑災。如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十二月上書題“江北災傷請乞酌量瀚恤”。為徹底解決淮河水災,他致力於治河,並提出種種方案,這些方案對於治理淮河是極有成效的。

人物評價

《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評:①三才才大而好用機權,善籠絡朝士。撫淮十三年,結交遍天下。性不能持廉,以故為眾所毀。其後擊三才者,若邵輔忠、徐兆魁輩,鹹以附魏忠賢名麗逆案。而推轂三才,若顧憲成、鄒元標、趙南星、劉宗周,皆表表為時名臣。故世以三才為賢。
②贊曰:朋黨之成也,始於矜名,而成於惡異。名盛則附之者眾。附者眾,則不必皆賢而胥引之,樂其與己同也。名高則毀之者亦眾。毀者不必不賢而怒而斥之,惡其與己異也。同異之見岐於中,而附者毀者爭勝而不已,則黨日眾,而為禍熾矣。魏允貞、王國、余懋衡皆以卓犖閎偉之概,為眾望所歸。李三才英遇豪俊,傾動士大夫,皆負重名。當世黨論之盛,數人者實為之魁,則好同惡異之心勝也。《易》曰:“渙其群,元吉。”知此者,其惟聖人乎!

親屬成員

祖父
李祿,李三才家世代為武功右衛的軍官,至祖父李祿時調任北京為官,遂舉家遷往北京。
父親
李珣,字德潤,別號次泉。官至戶部員外郎。

個人作品

李三才有詩才,錢謙益的《列朝詩集小傳》中有他的傳,陳田的《明詩紀事》卷一一、朱彝尊的《明詩綜》卷五二都收有他的詩。李三才在任淮揚巡撫時的奏疏集《撫淮小草》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出版,陳子龍等編的《皇明經世文編》卷四二一選錄了他的六篇奏稿。另外,據光緒五年(1879年)的《通州志》和《明詩綜》載,李三才還著有《雙鶴軒詩集》、《灼艾集》、《無自欺堂稿》、《誡恥錄》和《鷦鷯軒詩集》等,現均不存。

人物爭議

李三才是一個極有爭議的人物,集詆毀、讚譽於一身。各方從不同的政治立場出發,分成了兩派:浙黨、宣黨、楚黨等黨派肆意排擠攻擊李三才,而東林黨人則極力為他辯護。
詆毀者以浙黨邵輔忠首發其難。他在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十二月上疏,說李三才“大奸似忠,大詐似直”,並列舉李三才“貪偽險橫”四大罪。御史徐兆魁緊接其後上書彈劾,指責李三才為人反覆不定,翻雲覆雨,貪圖入閣追求浮名。即便在李三才去職家居也未能逃脫三黨對他的攻擊,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御史劉廷元參李三才“盜用皇木,結交內傳起官”;御史劉光則說李三才“盜用皇木建設私宅。且與于玉立相勾結”,又說他“侵奪官廠為自己的園苑”。緊接其後三黨大力攻擊李三才。
東林黨人則大力支持李三才。如工科給事中馬從龍,御史董兆舒、彭端吾,南京工科給事中金士衡等連章上書與三黨爭論,為李三才辯雪。遠在無錫鄉居的顧憲成也非常關注,他致書內閣首輔葉向高,極力推薦李三才,說李三才清廉正直,是學識精粹純正且立場堅定的儒者,可與孔子相比。

史書記載

《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