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朱亮祖
- 字號:從亮
-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六安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1380年10月1日
- 主要成就:平定浙閩、兩廣
- 爵位:永嘉侯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歸降太祖,從平江南,累功封侯,出鎮廣東,鞭死除爵,主要成就,軼事典故,因夢建樓,愛吃豆腐,人物評價,家庭成員,史籍記載,後世紀念,民間崇拜,歷史遺蹟,藝術形象,文學形象,戲劇形象,評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歸降太祖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寧國,俘獲朱亮祖,因其驍勇善戰,仍讓他擔任原職。但朱亮祖在朱元璋麾下僅效力幾個月,便叛歸元朝,而後數次擊敗朱元璋的軍隊,再次占據寧國。朱元璋當時正攻打金陵,也無暇分兵征討。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命徐達率軍圍攻寧國,征討朱亮祖。朱亮祖拚死突圍,勇不可擋,還擊傷猛將常遇春,諸將都不敢上前阻擋。朱元璋親自到前線督戰,這才擒獲朱亮祖。朱亮祖被綁到朱元璋面前,對朱元璋道:“要殺就殺,您若不殺我,我就為您效死力。”朱元璋遂將他釋放,留於麾下。後來,朱亮祖累功至樞密院判。
從平江南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李文忠在新城大敗東吳將領李伯升。朱亮祖趁勝追擊,連燒吳軍營盤數十座,俘虜同僉、元帥等將校六百餘人,繳獲輜重無數。李伯升僅率數騎而逃。不久,朱亮祖又配合處州守將胡深,攻打福建軍閥陳友定。他自鉛山出兵,進軍浦城,攻克崇安、建陽。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亮祖率數萬軍隊討伐方國珍,攻破天台、台州,打得方國珍之弟方國瑛大敗而逃。他追擊至黃岩,降服守將哈兒魯,奪取仙居等縣。而後,朱亮祖又連破溫州、瑞安、盤嶼,兩次擊敗方國珍部將方明善,一直追到楚門。最終,方國瑛、方明善都投降朱亮祖。
累功封侯
洪武十年(1377年),明太祖派遣十八位公侯分祀岳鎮海瀆,其中朱亮祖祭祀南海。
出鎮廣東
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亮祖出鎮廣東,並徵發軍民三萬,拓建廣東北城。他出身武夫,在鎮多有不法之舉,與執法甚嚴的番禺知縣道同矛盾很深。道同生性耿直,面對朱亮祖的威逼利誘,始終不為所動。
當時,番禺縣(治今廣東廣州)有很多土豪欺行霸市,市民稍有不從,就被他們誣陷下獄。道同抓捕土豪首領,並將其帶枷遊街。土豪都爭相賄賂朱亮祖,請他出面說情。朱亮祖遂設席宴請道同,席間向他提起此事。道同不為所動,厲聲道:“您身為大臣,怎能受小人役使?”朱亮祖見道同不允,次日便讓人砸開枷鎖,將被抓的土豪放走,還找藉口鞭笞道同。
道同又依法懲處倚勢作惡的富民羅氏。朱亮祖因羅氏是自己愛妾的親屬,又將其搶走。道同再也不能忍受,遂將朱亮祖的不法之事奏報明太祖。但朱亮祖卻搶先上奏,誣稱道同對上司傲慢無禮。明太祖不知詳情,便派使臣前去賜死道同。他隨後得到道同的奏章,方知事情原委,忙再派使臣前去赦免。兩名使臣同日抵達番禺,但當赦免的使臣到達時,道同已經遇害。
鞭死除爵
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朱亮祖被明太祖召回南京,與兒子朱暹被一同鞭死。明太祖念其有功,仍命以侯禮安葬,還親自為他撰寫壙志。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太祖頒布《昭示奸黨錄》。朱亮祖被追認為胡惟庸逆黨,永嘉侯爵位被廢除,次子朱昱連坐被殺。
主要成就
朱亮祖早年曾為元朝鎮壓農民起義,戰功卓著,後占據寧國,多次擊敗朱元璋的軍隊,在寧國之戰中擊傷猛將常遇春,以勇悍著稱。他歸附朱元璋後,參與了明軍攻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的戰爭,又隨軍平定廣東、廣西、四川等地,為明朝的建立、統一作出了貢獻。
軼事典故
因夢建樓
相傳,朱亮祖鎮守廣州時,曾想在越秀山上營造府第,卻在晚上做了個怪夢。他夢見山上飛起一條赤龍,對面海中(珠江)卻飛起一條青龍,兩條龍惡戰一番,青龍不支潛入海中。次日,朱亮祖召集幕僚解夢,但眾說紛紜。訊息逐漸傳開,最終傳到朱元璋耳中。朱元璋讓劉伯溫解夢。劉伯溫建議讓朱亮祖在越秀山上建一四方塔以鎮海妖。於是,朱亮祖便在山上建起五層樓,命名為望海樓,也就是後來的鎮海樓。
愛吃豆腐
人物評價
朱元璋:朕觀天下鼎沸之秋,群雄未有所向,惟俊傑者乃能擇主而依也。爾亮祖當朕渡江之後,同人款附,猶豫未決,抗我師旅,朕乃親征,得爾於寧國。應對之際,言辭磊落,朕甚壯之,親釋其縛,即加升用,戍浙東者歷年,參預行省政事。及取溫台,由海道從征廣之東西,至於海南,兵威所及,無不效順,厥勛甚著。……昔尉遲恭歸唐,立勛為多,爾可比之矣。(《永嘉侯鐵券》)
董倫:亮祖性剛勇,善騎射,所至奮不顧身,故能成佐運功,然寡學術,所為多非禮,上念其功,故寬宥之,以全始終。
張廷玉:亮祖以下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幾,又違制節謹度之道,駢首就僇,亦其自取焉爾。
家庭成員
長子:朱暹,授府軍衛指揮使,與朱亮祖一同被殺。
次子:朱昱,因坐胡惟庸案被殺。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高皇帝御製文集·卷第十六》
《明太祖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三》
《罪惟錄·卷八·啟運諸臣列傳中》
《國朝獻徵錄·卷八》
《明史紀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吳》
《明史紀事本末·卷五·方國珍降》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太祖平閩》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平定兩廣》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一·太祖平夏》
後世紀念
民間崇拜
洮州十八龍神
洮州地區(今甘肅臨潭縣)居民先輩多屬明代將領及其裔麾下軍士,後世為懷念祖上的開國定鼎勳業,將一些明代將領或皇室成員共十八位作為湫神(龍神)來供奉。其中,朱亮祖為南部總督黑池都大龍王,立廟於流順鄉上寨村。
歷史遺蹟
廣州鎮海樓
現為廣州博物館的鎮海樓
![現為廣州博物館的鎮海樓 現為廣州博物館的鎮海樓](/img/a/f3c/nBnauETY3U2M3YmMkVWY0QjYkRGN4cDNldTNxkTM4YWM1AjYiFzMiJTM4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鎮海樓,原名望海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山小蟠龍岡,是朱亮祖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修建的。該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929年成為廣州市立博物館(即後來的廣州博物館),是廣州市標誌性建築之一,名列羊城八景,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2013年3月被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海樓頂層正面高懸金色巨匾,兩邊有一副木刻楹聯:“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星,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楹聯繫清光緒年間赴粵籌辦海防的彭玉麟授意其幕僚李棣華所作。聯中的“故侯”即指朱亮祖。
關嶺侯王廟
關嶺侯王廟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新昌縣兩縣交界處,祭祀永嘉侯朱亮祖、靖寧侯葉琛。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亮祖率軍攻打台州方國珍,命部將嚴德破關嶺山寨以攻天台,後人遂在關嶺建廟崇祀。廟中所立的《明關嶺鋪侯王廟重修碑記》對此曾有記載。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戲劇形象
傳統京劇《寧國府》,又名《天長關》。劇情:元相薩敦矯詔令脫脫自盡,大臣朱亮祖勘破其奸,反中讒被貶為寧國府守城官。朱元璋遣徐達攻寧國,常遇春力戰朱亮祖,敗歸,眾將亦非亮祖之敵;康茂才詐降亮祖,暗獻城池,朱亮祖突圍登舟,被俞廷玉翻船,於水中擒獲,朱元璋以禮相勸,亮祖歸降。
電視劇《洪武大案》中的朱亮祖
![電視劇《洪武大案》中的朱亮祖 電視劇《洪武大案》中的朱亮祖](/img/1/1e0/nBnaugzNiNDNmVGMiFjMkVWM1czNjRjZzIDMmZ2M0QGO4YDZ1QjM5MDMkZ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秦腔則有劇目《破寧國》。劇情:元末山東連遭三年荒旱,朱亮祖請銀賑濟災民。奸相哈馬以朱亮祖與朱元璋同宗,讒言加害。順帝立將朱亮祖問斬,經戶部伍車霸保本,始將朱貶為寧國都尉。朱率領家眷即日離京,奸相暗差張龍,趙虎埋伏觀音堂截殺。朱亮祖刀劈二賊,安全赴任。朱元璋率師北伐,直搗燕京,唯寧國久攻不克,乃遣常遇春為帥,大力圍攻。朱亮祖孤軍無援,身負重傷,終於戰敗被俘。常遇春為國求才,曉以大義,朱亮祖終歸降。
評書形象
評書《大明英烈傳》中,朱亮祖是槍祖宗伯彥圖的小徒弟,善使鐵背鼉龍槍,號稱天下第三條名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