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木莓
- 拉丁學名: Rubus swinhoei Hance
- 別稱:覆盆、黑刺莓、烏藨子、樹莓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薔薇目
- 科:薔薇科
- 屬:懸鉤子屬
- 分布區域:溫帶、寒帶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繁殖方法,裁培技術,整地移栽,田間管理,主要價值,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宜忌,化學成分,
形態特徵
花兩性;單生於短枝的頂端,花萼宿存,卵狀長圓形,萼裂片兩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圓鈍;直徑2.5-3.5厘米;花梗長2-3.5厘米;雄蕊多數,花絲寬扁;花葯丁字著生,2室;雌蕊多數,具柔毛,著生在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直徑1.5-2厘米,紅色,下垂;小核果密生灰白色柔毛。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1-4米;莖細而圓,暗紫褐色,幼時具灰白色短絨毛,老時脫落,疏生微彎小皮刺。單葉,葉形變化較大,自寬卵形至長圓披針形,長5-11厘米,寬2.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上面僅沿中脈有柔毛,下面密被灰色絨毛或近無毛,往往不育枝和老枝上的葉片下面密被灰色平貼絨毛,不脫落,而結果枝(或花枝)上的葉片下面僅沿葉脈有少許絨毛或完全無毛,主脈上疏生鉤狀小皮刺,邊緣有不整齊粗銳鋸齒,稀缺刻狀,葉脈9-12對;葉柄長5-10(15)毫米,被灰白色絨毛,有時具鉤狀小皮刺;托葉卵狀披針形,稍有柔毛,長5-8毫米,寬約3毫米,全緣或頂端有齒,膜質,早落。花常5-6朵,成總狀花序;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均被1-3毫米長的紫褐色腺毛和稀疏針刺;花直徑1-1.5厘米;花梗細,長1-3厘米,被絨毛狀柔毛;苞片與托葉相似,有時具深裂鋸齒;花萼被灰色絨毛;萼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5-8毫米,頂端急尖,全緣,在果期反折;花瓣白色,寬卵形或近圓形,有細短柔毛;雄蕊多數,花絲基部膨大,無毛;雌蕊多數,比雄蕊長很多,子房無毛。果實球形,直徑1-1.5厘米,由多數小核果組成,無毛,成熟時由綠紫紅色轉變為黑紫色,味酸澀;核具明顯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範圍
產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生山坡疏林或灌叢中,或生溪谷及雜木林下,海拔300-1500米。
生長環境
木莓的生物學特性樹莓同大多數懸鉤子屬植物一樣,為叢生,無主根,根系分布較淺,春季由根或根頸下部發出萌芽。當年生枝條綠色,被有蠟粉,節間長4-5厘米,2a生枝結果後自然枯死,除黑樹莓個別品種無刺外,其它品種枝條上常密生皮刺或刺毛。葉色濃綠,有的葉背呈銀白色,嫩葉為紫紅色,多為三出羽狀複葉,葉柄長7-8厘米
木莓通常生於山區、半山區的溪旁、山坡灌叢、林緣及亂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燒山後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長茂盛,性喜溫暖濕潤,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應性強,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強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紅壤、紫土等較好。
繁殖方法
有分枝繁殖、分根繁殖和種子繁殖三種方法。
分株繁殖可利用母株根莖萌發的幼苗進行移栽。分根繁殖即在早春根莖上的不定芽還未出土時,挖取根莖,按長10-15厘米切斷,斜插或淺埋,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成活。種子繁殖於每年5-6月采成熟果實,洗去果實,用濕沙層積貯藏到秋天或次年春天播種,播種一年後可移栽。最實用的方法是在12月葉片全掉後,挖取更新枝種植。
裁培技術
整地移栽
田間管理
移栽前施足基肥,施農家肥每株3-5千克。生長期間結合鬆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為主,適量搭配磷鉀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畝施人糞尿1500-2000千克。夏秋乾旱時注意澆水。4-5月新枝發生側枝時,摘去頂芽促進側枝生長,同時對側枝摘心,促使其發生二次側枝,枝多葉則茂,增加翌年結果母枝,增加產量。結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5月上中旬果實八成熟時連花萼一起採收包裝。
主要價值
性味
甘酸,平。
《別錄》:"味甘,平,無毒。"
《千金·食治》:"味甘辛,平。"
《藥性論》:"微熱,味甘辛。"
孟詵:"味酸。“
功能主治
《別錄》:"主益氣輕身,令發不白。"
《日華子本草》:"安五臟,益顏色,養精氣,長發,強志。療中風身熱及驚。"
《開寶本草》:"補虛續絕,強陰建陽,悅澤肌膚,安和臟腑,溫中益力,療勞損風虛,補肝明目。" ⑤
《本草衍義》:"益腎臟,縮小便。"
用法用量
煎湯,1.5-2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
腎虛有火,小便短澀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