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皮影是一種造型藝術與戲曲藝術融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偶皮影
- 屬性:造型藝術與戲曲藝術融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木偶皮影是一種造型藝術與戲曲藝術融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木偶皮影是一種造型藝術與戲曲藝術融為一體的綜合藝術。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上海戲劇學院為木偶皮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
皮影戲(湖南皮影戲)腳色行當齊全,各行當又有進一步的分類,如旦腳細分為青衣、花旦、刀馬旦等。表演時細膩傳神,動作性很強。湖南皮影戲傳統劇目達數百種,20世紀50年代建立的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傳承湖南皮影戲的藝術傳統,半個多世紀以來創作演出了多種在國際、國內榮獲大獎的優秀劇目,其中《龜與鶴》、《兩...
2014年9月,陸豐皮影戲參加在哈爾濱市舉行的“金獅獎第五屆全國木偶皮影中青年皮影中青年技藝大賽”,《阿星遊歷記》獲得“表演獎”。2015年3月,陸豐皮影戲被省政協錄入《敢為人先—改革開放廣東一千個率先》。2015年4月1日—3日,陸豐皮影戲參加在開封市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皮影山花獎展演”活動中獲得“金獎”...
西派皮影形成於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經路德成成立於1842年的北京祥順影戲班、路福元的福順影戲班、路耀光的德順影戲班、以路景達為代表的另一德順影戲班(1957年政府改造為北京宣武木偶皮影劇團,後更名為北京皮影劇團)及路海、路寶剛共五代傳承。在表演中配唱西北的“碗碗腔”,“老虎調”,開始叫做“蒲團...
潮州鐵枝木偶戲是由皮影戲衍變而成,它是宋代末年隨著移民由福建閩南傳入潮州的。潮州鐵枝木偶俗稱“紙影戲”,系由南宋時期隨中原移民傳入的皮影戲演變而來。潮州鐵枝木偶偶像由連在後面的三枝鐵枝操縱,保留了皮影操縱特點;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經中華人民共...
成都市木偶皮影劇團,中國地方木偶皮影演出團體。亦名成都市少兒藝術劇團。歷史沿革 原名成都木偶皮影藝術劇院,2004年歸屬成都藝術劇院時改現名。劇團在繼承“川派”木偶皮影藝術的基礎上,借鑑地方戲曲、民間歌舞等姊妹藝術的表演技法,廣采南北各派木偶皮影藝術精華,形成了華麗、優美、細膩、古樸的藝術風格。主要作品 ...
中國傳統的木偶戲,可分木偶的傀儡戲和皮偶的皮影戲兩種不同的表演型態,布袋戲屬於傀儡戲的一種。近代閩南布袋戲以漳州最具代表性。漳州布袋木偶戲是由木偶表演劇、布袋木偶戲、木偶頭雕刻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的傳統民俗藝術。漳州布袋木偶戲歷史悠久,其“源於晉,成型於唐宋,興於明”。早在明代萬曆年間就...
最早,皮影戲沒有固定的場所,都是臨時搭台。唱完拆掉,再唱再搭。在晉南一帶,素有“七長八短”之說法。即七根長椽、八根短椽就可以搭就一個皮影戲台,非常簡便。而在晉中一帶,卻是皮影,木偶同台演出,戲台太小,難以行動。所以,不僅要求範圍大,而且要有前後台之分,常以蘆席為之。在孝義境內,早在清...
皮影木偶藝術博物館坐落在山西省呂梁地區孝義市,成立於1984年9月,是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研究所認定為“中華之最”、我國唯一的一座集收藏、皮影研究、木偶技術研究的專題博物館,展示出山西皮影、木偶藝術的深厚底蘊,特有的風格。建築布局 孝義皮影、木偶藝術博物館,規模龐大,占地面積近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
衡山影戲經過了漫長艱難的發展階段,在解放後獲得了飛速發展。1957年衡山皮影戲《草船借箭》被文化部調到北京參加國際木偶皮影藝術節進行交流演出。1965年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來衡山視察,點名要看衡山影戲。1984年,福田公社成立了影子戲藝人理事會。衡山影子戲成為民間婚喪喜慶和節日的必備娛樂形式。但隨著時代發展,在20...
哇揚皮影偶戲這種古典偶戲以精工製作的木偶和複雜的音樂風格而聞名,是起源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古老的故事講述形式。從總體上來說有三維的木質人偶和平麵皮影人偶這兩種基本類型。發展 在十個世紀之中,這種藝術在爪哇和巴厘島宮廷以及農村非常盛行。今天,印度尼西亞皮影不僅在爪哇、巴厘島流傳,在周圍的一些島嶼,諸如...
2018年12月30日,海寧皮影戲在浙江援疆20周年暨浙阿文化交流文藝晚會中進行了表演。2019年7月18日—19日,海寧皮影戲走進武義,舉行了“山海協作·文化交融”海寧—武義文化走親活動;同年年8月9日,海寧皮影戲劇目《孫悟空三借芭蕉扇》在第五屆全國木偶皮影優秀劇(節)目展演活動中進行了表演;同年11月5日,...
此後又模仿潮州戲的舞台裝置與表演程式,將玻璃幕去掉,為“陽窗紙影”,並採用鐵枝進行操縱表演,仍保持皮影戲在背後操縱表演的特點。特點介紹 鐵枝木偶戲具有三個特點:1.濃郁的鄉土氣息。木偶班多為半農半藝,活動多在農閒,因長期在農村活動,鄉土氣息濃郁;2.優美的唱腔音樂。木偶戲與潮州戲在劇目、唱腔音樂上...
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原為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為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直屬機構,初建於1956年,系“湖南省軍區政治部洞庭湘劇工作團燈影隊”和“邵陽木偶劇團”合併而成,是全省唯一一家以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表演藝術團體。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現有木偶和皮影兩個演出團,設有木偶...
臨潼道情皮影是一台白天演奏木偶,晚上演道情皮影戲,操作皮影的藝人講究能挑、能肘,動作和諧。劇團由7—10人組成,大部分演員身兼多職,臨潼道情皮影戲唱腔獨特,聲音高昂動聽。主要特徵 1、已走出家族傳承;2、演出舞台比較簡單;3、演出人員較少(一般7—10人就能組成一個皮影社);4、演出的對象大多為農村...
1956年以後,濟南皮影戲得到了長足發展,這一時期的濟南皮影戲吸收了許多戲曲舞台表演的形式,在唱、念、做、打等多方面完善了自己的舞台表演形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皮影戲藝術風格。1958年,濟南市向群皮影社合入濟南市曲藝團。次年,濟南市木偶皮影劇團成立,該劇團成立後,首次採用民樂隊為皮影戲伴奏,豐富了...
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初建於1956年,是湖南省全省唯一以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表演藝術團體。分為木偶和皮影兩個演出團。劇院多次出國訪問和參加國際木偶節,先後出訪過朝鮮、捷克、波蘭、前蘇聯、法國、瑞士、匈牙利、前南斯拉夫、蒙古、羅馬尼亞、德國、越南、伊朗、澳大利亞、新格里多尼亞、斐濟、日本、美國等...
第六屆木偶皮影優秀劇(節)目展演於2023年6月6日在江蘇揚州閉幕,當晚舉行的 “偶影綿長 百花爭艷”閉幕式上,老中青三代傳承匯演,集中了杖頭、提線、布袋、皮影等多個流派的經典節目,體現了全國偶影保護傳承的成效,展現了非遺藝術的恆久魅力。活動背景 木偶皮影劇(節)目展演,是中國木偶皮影業界最高規格的...
藉此契機,環縣皮影保護工作者輾轉到文化部表達了想申請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想法,當時有一個工作人員將他們介紹給了中國木偶學會,木偶學會認為,皮影戲在全國都有,各地都可以說是自己的文化遺產,遂建議他們找到幾家有代表性的捆綁申遺,這才有了2008年的捆綁申遺。經過嚴格的篩選,2008年,我省環縣、湖南湘潭...
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農民、市民歡迎外,還進入到宮廷。康熙時,禮親王府設有八位食五品俸祿的官員專管影戲。嘉慶時逢年過節等喜慶日子還傳皮影班進宅表演。當時的北京影戲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則於堂會唱影戲,有不少京劇演員也參加影戲班演出。到了清代後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戲的黑夜場所聚眾起事,便...
《木偶皮影劇作文論集》是2021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該書作者李延年先生從1992年開始在OOO藝術司從事雜技、曲藝、木偶、皮影方面的業務行政工作,從2008年開始任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會長,大約從2001年開始雜技、曲藝、木偶、皮影方面的劇本創作,大部分木偶皮影劇為近幾年來的劇作,十多部作品被搬...
2003年9月,騰衝劉家寨皮影作為西南地區唯一的騰衝皮影戲代表赴廣州參加“金獅獎”中國第二屆木偶皮影比賽,獲得表演(綜合)銅獎,皮影藝人劉永周和劉定三獲造型製作獎。重要活動 1932年,應乾崖(今盈江)土司邀請,赴舊城演唱《樊梨花征西》連台本戲49天,後又應邊民及華僑邀請赴緬甸南坎演出《孫龐鬥智》《寶蓮燈...
皮影戲的藝人們都是多面手,身兼數職,既能操作皮影或木偶,又能演唱各種行當中的不同角色。樂隊也都是每人最少兼顧著兩種以上樂器。據老年人回憶,呂家莊皮影戲一經形成,就受到當地百姓的普遍歡迎,十里八鄉的青年人紛紛到呂家莊拜師學藝。到了清朝光緒末期,以呂家莊為中心,蔚縣的皮影班子發展到20多個,皮影戲...
不久,《四川皮影》為西德皮製品博物館收藏,法國等國藝術研究機構,慕名而來,一一收藏了劉丹桂仿製的這批皮影藝術精品”。2.葉牧天——在雕刻成都皮影中繼承和創新著 成都市木偶皮影劇團退休老藝人,六十多歲的葉老先生還能雕刻皮影。聽葉老先生說,他70年代就進了木偶藝術劇團,在團里的時候曾經得到過成都“春樂...
同年7月5日,望奎縣皮影戲在吉林非遺節中進行了表演。榮譽表彰 2015年,由望奎縣文化館與黑龍江非遺保護中心聯合創編的望奎縣皮影戲劇目《西溫莫日根》獲得“金獅獎”第四屆全國皮影木偶大賽“最佳劇目獎”,同時該劇被文化部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示範性劇目。
《大鬧天宮》是楊乃全製作的皮影,題材選自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作品介紹 作者:楊乃全 創作年代:當代 規格:130×180cm 材質:驢皮 收藏:中國美術館 作品賞析 《西遊記》中一折。劇寫孫悟空受封“齊天大聖”,得知王母設宴蟠桃會,未請自己,心中不滿,闖進瑤池吃了“蟠桃會”的仙桃,又誤入老君丹房吞盡...
潮州“紙影戲”即“鐵線木偶”,是影戲的一種,也是別具一格的木偶戲,它歷史悠久,長期流行於粵東以至閩南一帶,廣為人民民眾所喜愛,是潮州民間戲劇藝術的一朵瑰麗之花。製作 在清代流行的是古老的皮影戲。即戲中人物全部用牛皮或驢皮、羊皮製成,先要將皮革在桐油中浸過,使得這些東西都變得透明如膜,然後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