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影戲

紙影戲

紙影戲,俗稱皮猴戲,是用皮革或紙板平面雕刻成各種人物形狀,透過燈光在棚窗紙幕上投影演出的一種戲劇形式。至清末,改影現為形現,將原皮革或紙版平面雕形改為木偶立體造型,木偶背部和兩手各穿一根鐵線,以供操縱表演。低影改為木偶,但潮人習慣仍稱為紙影戲。

“紙影”是潮汕農村一種特別廣泛流行的文娛方式之一。每逢祭神的日子,人們往往請來演紙影的戲班,在神廟前面,在村頭街尾的廣場上搭棚做戲,既敬神也娛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紙影戲
  • 流行地區潮汕
  • 類型:文娛方式
  • 隸屬:鐵線木偶
基本介紹,製作,舞台,清代的紙影戲,

基本介紹

潮州“紙影戲”即“鐵線木偶”,是影戲的一種,也是別具一格的木偶戲,它歷史悠久,長期流行於粵東以至閩南一帶,廣為人民民眾所喜愛,是潮州民間戲劇藝術的一朵瑰麗之花。

製作

在清代流行的是古老的皮影戲。
即戲中人物全部用牛皮或驢皮、羊皮製成,先要將皮革在桐油中浸過,使得這些東西都變得透明如膜,然後剪作人形,加上彩色;每一個人分為身、首、四肢六部分,再連綴起來用鐵枝、鐵線操縱,便能活動自如。
演出之時,台內燃燈,台面裝一作框架子,糊上半透明的素紙,就像現在的銀幕,作為投影之用。
不過當今的紙影戲已由紙窗改為陽窗(即不再用紙蒙台面),偶像不再用皮雕形,而是捆草為身,扎紙為手,削木為足,塑泥為頭的圓身立體木偶。以後又發展為木質身、泥塑頭,也即現在流行的樣子。
木偶的操縱仍保留原皮影的鐵線。紙影棚長、寬、高均為一丈左右,台離地面四尺半,台中掛“雙獅戲球”戒“雙龍奪寶”圖樣繡簾三幅,整個台面顯得富麗堂皇。偶像長尺余,服飾均用潮繡點綴,與潮州傳統工藝品的屏燈人物相似,精巧纖秀。
影戲班設操縱、演唱、樂工數人,有時操縱和樂工也兼演唱,更簡單的是播放錄音。所演劇目,包括唱腔、音樂都跟潮劇相同。連木偶動作表演也模仿潮劇表演程式。
紙影戲也屬地方劇種,有正音戲、潮音戲、晚清以後,揭陽紙影戲十分盛行和普及,紙影戲班多達幾百家。
紙影戲表演時,台內僅有五、七個人,包攬了各行角色的表演唱念和鼓樂,故潮俗有“手打鼓、腳打鑼、口唱歌、頭殼撞深波”之謠諺。

舞台

傳統的舞台是搭於1.5米左右高的戲棚上,表演區正面掛一錦帳,類潮劇,左右兩片為出將入相,中幅為邊幅的三分之二長,下綴流蘇,前置一桌兩椅,操縱者席地而坐或屈坐,偶人從縫隙和流蘇中出入平行移動。重大節日演出活動,演員和樂隊都要身穿淺藍色的長衫以示隆重。

清代的紙影戲

清代,北京城裡出現了“機關牽引”的紙影戲。李聲振著《百戲竹枝詞》“影戲”條云:“剪紙為之,透機械於小窗上,夜演一劇,亦有生致。”附詩云:“機關牽引未分明,綠綺窗前透夜檠。半面才通君莫問,前身原是楮先生。”“楮先生”為紙的別名。不但“半面”的影偶是“剪紙為之”,影窗也是紙幕,故《日下新謳》有“弄影還從紙上看”的詩句。
清代紙影戲以廣東潮州最著名。清人汪鼎《雨韮菴筆記》卷二“蛇虎怪異”條云:“潮郡紙影戲亦佳,眉目畢現。”卷三“相術”條又云:“潮郡城廂紙影戲歌唱徹曉,聲達遐邇,深為觀察李方赤璋煜之所厭。”“觀察”為清朝道員的俗稱。李璋煜,山東諸城人,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進士,道光二十三年(1843)調南詔道監司潮州府,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任。故汪鼎筆記的潮州紙影戲,應為道光年間的盛況。光緒年間成書的古本通俗小說《乾隆游江南》(原名《聖朝鼎盛萬年青》)第八回“下潮州師徒報仇,游金山白蛇討封”有一段描寫潮州紙影戲的文字,云:“趁著漆黑關城時候,兩個混入城中,在街上閒看些紙影戲文。府城此戲極多,隨處皆有,若遇神誕,走不多遠,又見一台,到處熱鬧。有雇本地戲班者,有京班蘇班者。鹽分司衙門,時常開演,人腳雖少,價卻便宜。”明清時期,潮州府有鹽場。清朝政府設定鹽運同知,分司潮州,輔助廣東都轉鹽運使(簡稱“鹽運司”),分治其事,小說中的“鹽分司衙門”確有歷史依據。潮州濱海,地饒魚鹽,水運陸路,四通八達,商旅輻湊,街市熱鬧,社會各界對文化娛樂需求量大,紙影戲“隨處皆有”,信非虛言,稱之“紙影戲文”,即是用南曲演唱。
清朝乾隆末年(1790年前後),福州也有紙影戲。陳賡元《遊蹤紀事》“七言截”《影戲》詩曰:“衣冠優孟本無真,片紙糊成面目新;千古榮枯泡影里,眼中都是幻中人。”這是歌詠用紙影表演歷史故事的情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