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劇

木偶劇

木偶劇是由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又名傀儡戲。木偶作為戲劇性的表演出現在漢代,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偶劇
  • 簡述: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
  • 別名:傀儡戲
  • 產生年代:漢代
基本介紹,史脈勾沉,舞台美術,主要劇目,結構裝置,杖頭木偶,提線木偶,鐵枝木偶,布袋木偶,其他雜項,

基本介紹

木偶劇:由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又名傀儡戲。木偶作為戲劇性的表演,出現在漢代。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載:“靈帝時,京師賓婚嘉會,皆作傀儡。”三國魏明帝時,木偶人已能表演各種雜技動作。南北朝的木偶戲又叫:“郭禿”。相傳有個禿頂性郭,行事滑稽突梯,後來演傀儡戲就把他的形象搬上舞台,引導戲中歌舞,插科打諢,故名。北齊後主高緯非常喜歡木偶戲,常讓藝人在宮中演出。當時傀儡戲還流傳到高麗國(朝鮮)。唐宋時期,木偶的製作更加完美,尤其是宋代,木偶劇的發展達到鼎盛,其種類繁多,有懸絲傀儡、走線傀儡、杖頭傀儡、藥發傀儡、肉傀儡、水傀儡等。清代的宮廷也盛行演出木偶劇,時稱“大台宮戲”。隨著真人演出的戲曲興起,特別是京劇崛起後,逐漸由城市轉向農村和小城鎮。現存的木偶劇形式有三種,即布袋木偶、杖頭木偶提線木偶,多用戲曲曲調演唱,有的則用對話或歌舞,1980年,北京成立了“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江蘇省演藝集團木偶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木偶劇木偶劇

史脈勾沉

中國木偶藝術,古稱傀儡戲,是中國藝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湛。  木偶藝術是藉助木偶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產生的?迄無定論。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奴隸陶俑(商代,前16世紀初棗前11世紀),春秋、 戰國(前770棗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樂俑”)。長沙馬王堆西漢墓發掘出的樂俑、歌舞俑,工藝、種類和造型水準較前朝又有很大進步。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經歷了一個由工藝到表演的變化過程:由祭儀而成了喜慶娛樂活動的一種方式。
1979年,山東萊西縣院裡鄉岱墅村發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體由13段木條組成,關節可活動,坐、立、跪兼善。它的發現,一則體現了木偶自喪葬而娛人的過渡;再者表明,木偶製作已達到與真人無二、活動裕如的境地,這為木偶戲的萌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而多數人認為,中國木偶藝術“源於俑”(服侍木俑、木樂俑、可活動的木歌舞俑)。
中國木偶真正成為藝術,還在它的戲劇特徵棗人以木偶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中國木偶戲成於何時?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漢代(前206--220年),已有“作傀儡”(《後漢書·五行志》)的記載,三國(公元220--265年)時馬鈞的“水轉百戲”顯然是對漢代人戲的模仿;北齊(公元550--577年)時水動的“機關木人”製作,技藝高超,尤其出現了“傀儡子”演“郭禿”故事的木偶藝術,暗示了中國木偶戲的形成年代。後世歷朝多有木偶戲演“郭禿”故事的記載,陝西合陽線戲至今猶在的“來報子”(癩包子)角色,也有“郭禿”的影子。依史而斷,“至遲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齊時代,中國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眾表演簡單故事的木偶戲”。
北齊之後,中國木偶戲始終與戲劇等姊妹藝術為伴,表演形式和內容漸豐。
隋朝(公元581--618年)“百戲”中多“水飾”,“機關木人”多搬演神話、傳說、三國故事,人物頗眾,對木偶戲的製作與表演有直接影響。只可惜少有文字記載。
唐(618--896)文化繁榮異常,歌舞戲參軍戲爭奇鬥豔,機關木人可以飲酒唱歌吹笙,表演與製作已達完美的統一。據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畫及詩詞歌賦推斷,提線、杖頭、布袋、“盤鈴傀儡”等木偶類型,此時皆有。
宋代(960--1279)木偶戲較唐豐盛,資料較多。大體呈以下特點:一、 題材多樣,鋪陳故事,以戲劇、說唱為核心內容;二、門類眾多,懸絲傀儡、杖頭傀儡、水傀儡發達,亦有藥發傀儡和肉傀儡;三、水平不俗,“如真無二”、“功藝如神”;四、名家出現,提線、杖頭都有技藝精湛的表演家,張金線、任小三等名噪一時。“水傀儡”繼承“水轉百戲”衣缽,“藥發傀儡”似與後世焰火有關,“肉傀儡”是兒童扮演摸擬傀儡,廣東鄉間還有布袋、鐵枝木偶流傳。宋代“弄傀儡”,班社眾多,普及性強,瓦肆宮廷,無處不見,文人墨客,興趣盎然。宋代是中國木偶藝術鼎盛時期。
元代(公元1279棗1368年),雜劇藝術光芒四射,木偶藝術亦水平不俗。從僅存的《朱明優戲序》看,元代木偶已將“操縱技巧與言談、歌唱及喜、怒、哀、樂作生動表演(4),劇目已具備了雜劇的現實主義內涵。  由明至清,木偶戲發展的特點是遍及各地,支派繁多。
明代(公元1369棗1644年)木偶,萬曆後興旺。以木偶特盛的福建為例,泉州的提線木偶,製作精巧,操作複雜(一個形象的提線多至十幾至二、三十條),且聲腔活潑,音樂豐富。布袋木偶,僅福建一境即有南北兩派之分。南派屬泉州,音樂結構與泉州提線木偶相似;北派屬彰州,以龍溪布袋木偶最為著名,用皮黃音樂,行當齊全。演出內容上,南長神話,北擅武戲(但後來北派也增加了不少神怪、鳥獸的動作,表演功能得以擴大)。“水傀儡”表演更富故事性;杖頭木偶,粵、閩、黔廣有流行。
清代(公元1616棗1911年),杖頭木偶遍布四方,行當眾多。杭州有“木人戲”,廣東有“抓頸”杖頭,四川杖頭有大、中、小三種形式,山西杖頭分晉中、晉南兩種。北京杖頭,多“內庭供奉”,時稱“大台宮戲”,實為一種特殊形態的“京劇”,許多名伶如金秀山劉永春等都“鑽筒子”客串過,京城木偶也有“四大名班”(“四義班”、“金麟班”等)。陝西合陽線戲,明代已有發展,乾嘉年間,流行於山、陝、豫三省毗連的30餘縣,僅合陽就有戲班30多個。杭州、泉州班社林立,上杭提線木偶光緒時鼎盛,江蘇提線木偶清末便風靡海外(東南亞地區)。流傳粵東、閩西的鐵枝木偶,清末成型,紅極一時。陝西蒲城的“火神會”,以“藥發傀儡”形式演《天女散花》、《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是清代此類木偶戲的重要標誌。
在印度、希臘等文化古國,木偶戲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歐洲、北美、非洲和亞洲的很多國家,很早就有專業性的木偶劇團。在進入20世紀以後,木偶戲的演出形式日趨豐富多彩, 如3個種類的綜合演出,演員由幕後操縱轉入前台,真人與木偶同台演出。演出劇目也日益豐富。20世紀30年代以後,木偶戲已進入電影和電視。在中國、俄國、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法國、日本等國,都有著名的木偶藝術家。1929年,國際木偶協會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其成員已有50多個國家,由它舉辦的國際木偶藝術節,乃是木偶藝術界的國際盛會。

舞台美術

木偶戲“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決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縱者,分隔觀、演區,突出木偶和吸引觀眾。
傳統傀儡戲舞台,很長時間承襲戲曲舞美特徵,甚至演出場所亦與戲曲合一。提線戲舞台,多數是露天舞台,背部設有遮擋操縱者的帷幕,以及“出將”、“入相”的木偶上下場門,演員持線板立於幕後操縱木偶表演,觀眾可從三面欣賞。布袋戲舞台具中國殿閣建築風格,木雕金飾,組合靈活,空間自由,典雅玲瓏,堪稱工藝絕品。近幾十年來,成為劇場藝術的木偶,承前啟後,借鑑現代戲劇藝術之長,採用新材料,聲、光、電一體化,營造氛圍,加設幕位、景別,強調舞檯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結構的多功能木偶戲舞台,突出其藝術的綜合性。
黑絲絨木偶 七、八十年代以來,木偶變革突飛猛進,突出“偶性”成為觀念更新和探索的焦點。強調動作的假定性,打破框式結構,撤去遮擋物,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一個作品中同時出現提線、杖頭、布袋等幾個木偶品種,“黑絲絨木偶”的使用,多景區的空間調度,大舞台手段的運用,無一例外地深化著木偶藝術的獨立品格,同時也極大地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傳統戲《金鱗記》、《大鬧天宮》、《嫦娥奔月》,現代戲《英雄小八路》和兒童劇《馬蘭花》,均屬木偶舞美的上乘之作。
木偶藝術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除了藝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藝術和操作裝備也是吸引廣大觀眾的一個重要方面。造型藝術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設計,就一般情況而言,提線木偶造型較高,多在2.2尺左右。關鍵部位均綴以提線,最多可達三十多條,至少也有十餘條,如進行特技表演還須根據需要增加若干輔助提線。木偶人表演各種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藝的水準,完全取決於藝人的操作技巧,這是提線木偶表演藝術水平高低的關鍵。杖頭木偶高於提線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裝有三條操作線,兩條牽動雙手,一條支配頭部與身軀表演。布袋木偶造型最小,僅有7寸左右,靠藝人兩手托舉表演,操作技藝特別,不同於提線和杖頭木偶。

主要劇目

白雪公主》、《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金銀龍太子》、《豬八戒背媳婦》、《狐狸的詭計》、《小老外在天津》、《聖石傳說》、《全托學校》、《大盜賊》、《綠野仙蹤》《殭屍新娘》《聖誕夜驚魂》 等。

結構裝置

杖頭木偶

遍布中國大地的南北東西。各地木偶高差很大,從8寸至人高不等 杖頭木偶戲《野葡萄》。 杖頭木偶由表演者操縱一根命桿(與頭相連)和兩根手桿(與手相連)進行表演,有的為三根桿或“托偶”,依手桿位置有內、外操縱之分。頭以木雕,內藏機關,使嘴、眼可動;命桿為木、竹製,各派長、短不同,手桿與手、肘相接。“內操縱”者多演傳統戲曲劇目,寬袍大袖,便於表演戲曲程式,動作靈活,栩栩如生。“外操縱”多彎把式命桿,負擔減輕,表現力增加;紙制偶頭轉向靈巧,便於控制,機關多樣,動作豐富;因手桿在外,身體塑形自由,整體感增強,突破了傳統造型的局限,更合人物與時代需要;手的材料不斷更新(木-塑膠-樹脂),手桿逐漸由鋼絲替代,“打腳”也出現了“橫飛燕”、“大跳”等舞蹈動作。這對劇目的開拓、表演的發展、觀眾的發掘,意義重大。時至今日,杖頭木偶聲勢依然。

提線木偶

古稱“懸絲傀儡”,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竹製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3種, 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近年來,木偶舞台演出區域擴展, 泉州木偶劇團提線表演占據整個舞台空間,提線可達6尺,難度大,但表現力大增。提線一般為16 條,據木偶動作需要取捨,合陽線戲基本提線5條,做特技時可增加到30餘條, 演來細膩傳神,技巧高超。自古及今,倍受稱讚。

鐵枝木偶

流傳於粵東、閩西,據說源自皮影戲,潮汕人稱“紙影戲”。偶高1到1.5尺,彩塑泥頭,桐木軀幹,紙手木足;操縱桿俗稱“鐵枝”,一主二側,鐵絲竹柄。表演者或坐或立,於偶後操縱,形象規整,結構獨特。近年來,又加高了偶身,調整扦位,使其出現了新的轉機。

布袋木偶

又稱“掌中木偶”,以福建漳州、泉州最盛。偶高尺余,由頭、中肢和服裝組成。它以樟木雕頭,機關控制表情和肌肉運動;手分拳、掌,食指入頭頸,中指、拇指操 布袋木偶
縱雙手,動作敏捷,準確豐富,構成布袋木偶的主體;有時表演者以一小竹籤插入偶袖捻動,豐富了手臂動作,而且他們可以憑藉精湛技藝,做出開扇、換衣、舞劍、搏殺、躍窗等高難動作,令人叫絕。布袋木偶劇目豐富,傳統、現代、神話、童話,題材眾多,新型工藝結構,不勝枚舉。

其他雜項

除此之外,民間偶有“水傀儡”、“藥發傀儡”顯現,但流布、影響甚微。“肉傀儡”雖流布較廣,但已純屬民間表演藝術了。
漳州布袋木偶戲具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研究價值。在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在歷史長河中發揚光大。並且在中國乃至世界木偶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國傀儡戲中一樣獨秀的奇葩。研究和發展漳州布袋木偶戲,特別是對這一古老劇種的歷史與現狀進行全方位學術研究極其重要,它不僅可以豐富和完善中國木偶戲史以及中國戲劇學史,而且對世界木偶戲史也將產生一定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