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線戲

合陽線戲

合陽提線木偶戲是合陽縣獨有的古老的傳統戲劇劇種,民間俗稱“線戲”“線猴”“線胡”或“小戲”,又稱“線腔戲”,俗稱“線胡胡戲”。1957年後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戲相區別,一度曾稱為“線腔戲”。合陽線戲,又稱"線腔戲",俗稱"線胡胡戲"。其角色形象酷似唐俑和"來報子",有"郭禿"遺痕,因而它歷史悠久。合陽線戲偶高80至90厘米,初期偶身扁平,無手足,以袖袍代之。提線5至7根(頭3,手2,腰1), 特殊需要加至13根,線長約1米(名為"低線"); 七十年代後舞台更新,藝人在高空操作,"高線"出現。藝人們經過長期實踐,摸索出提、撥、勾、挑、扭、搶、閃、搖八種技法,使偶人幾乎可以做出各種生活與舞蹈動作,神態逼真。早期舞台約15尺見方,木柱支撐,布幔相圍,兩側上下場。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來逡巡,莫不應節,維妙維肖,栩栩如生。[1]

合陽線戲班社屬於半農半藝的演出團體,藝人們農忙種地,農閒演戲。線戲在發展過程中,馳名藝人輩出。僅以近現代為例,坐鼓板懷說戲的有王武漢(藝名“六八兒”)、杜進虎、顏喜牢(紅眼娃)、王玉潤、雷振南、馬東訓(一窩鱉)、王孝前(十三娃)、李銀選(狼咬兒)等。他們注情於聲,聲情並茂,每個人都能說五六十本戲,最多的可以說到一百多本:雖然已去世多年,仍為民眾所津津樂道。“說戲的”責任重大,一本戲中的生、旦戲由他一人包乾,講究聲音洪亮,吐字清晰。線腔戲的唱腔在音樂間歇中進行,只以錚子打節奏,聽起來悅耳動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陽線戲
  • 又稱:線腔戲
  • 俗稱:線胡胡戲
  • 起源:起於漢而興於唐,盛於明清
定義,起源,起源時期,興盛時期,鼎盛時期,傳承發展,表演形式,傳統劇目,

定義

合陽線戲,又稱"線腔戲",俗稱"線胡胡戲"。其角色形象酷似唐俑和"來報子",有"郭禿"遺痕,因而它歷史悠久。合陽線戲偶高80至90厘米,初期偶身扁平,無手足,以袖袍代之。提線5至7根(頭3,手2,腰1), 特殊需要加至13根,線長約1米(名為"低線"); 七十年代後舞台更新,藝人在高空操作,"高線"出現。藝人們經過長期實踐,摸索出提、撥、勾、挑、扭、搶、閃、搖八種技法,使偶人幾乎可以做出各種生活與舞蹈動作,神態逼真。早期舞台約15尺見方,木柱支撐,布幔相圍,兩側上下場。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來逡巡,莫不應節,維妙維肖,栩栩如生。

起源

線戲淵源,十分久遠,現在一般認為“起於漢而興於唐,盛於明清”。

起源時期

唐代段安節所撰《樂府雜錄·傀儡子》載:“自昔傳云:‘起於漢祖在平城為冒頓所圍,其城一面,即冒頓妻閼氏,兵強於三面。壘中絕食,陳平訪知閼氏妒忌,即造木偶人,運於機關,舞於郫間。閼氏望,謂是生人,慮其城下,冒頓必納妓女,遂退軍。’……後樂家翻為戲。”已故合陽線戲藝人雷清雲早年回憶說,合陽線戲代代相傳,曾為漢王立過大功。當年匈奴攻代國,漢王被困平城。
代王知道西河(合陽古稱“西河”)有線戲,告知陳平。陳平命工匠仿製大木偶.栩栩如生,借夜月舞於城樓。匈奴王之妻望見,心生妒忌,害怕城破之後匈奴王納漢家女,遂網開一面,放走漢王。後來代王喜棄國.被赦為合陽侯。代王喜即漢王之兄劉仲,據《合陽縣全志》載,劉仲城在今坊鎮東北五里。《合陽新志資料》載,劉仲城在坊鎮東北五里和陽村。藝人的傳說與史書記載基本吻合。

興盛時期

《大業拾遺》記有:“隋煬帝使黃兗造木人二尺許,衣以綺羅,飾以金碧,能運用自如。”這記載與合陽線胡戲的木偶形象及尺寸幾無二致。即就是演出形式,唐·杜佑《筆麈》中的記載也和今天十分相同:“傀儡子,漢末使用於嘉會,北齊高緯尤好之”,“今俗懸絲而戲,謂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幃帳之上(外)。”
懸絲傀儡即提線木偶的古稱,“幃帳”在合陽線胡戲中稱為“亮子”。表演時藝人站於亮子後面,手提木偶出於亮子之外。《通典》說唐代已把線戲列入歌舞類。《明皇實錄》中有唐玄宗《吟傀儡》(一說為梁皇所作)一詩:“刻木牽絲一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猶似人生一夢中:”詩中雖未明指即合陽線胡戲,但“刻木牽絲”的結構,“雞皮鶴髮”的外形已與合陽線胡戲的木偶造型完全一樣,也說明在唐代線戲已十分流行了。

鼎盛時期

到了明末,合陽舉人李灌(向若)與線戲藝人過從甚密,對線戲的唱腔、音樂、服飾、劇目及偶人造型作過較大的改革,使之更趨完整化、戲曲化,曾隨商幫到過蘇、揚二州演出。清代乾隆之後,是合陽線戲的鼎盛時期,至光緒年間,單是合陽境內就有線戲班社七十餘個。乾隆、嘉慶、同治年間曾再次往蘇揚兩州及北京演出。光緒二十六年(1900),北黑池的王玉潤線戲班曾往甘肅、河南、山西等省演出。

傳承發展

文/圖記者雷縣鴻見習記者延婧實習生張鑫
東府合陽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諺,“不吃踅面不看線,不算到過合陽縣”,其中“看線”的“線”是什麼呢?“線”就是在合陽流傳了2000多年的古老劇種——線戲,但如今,這一帶有濃厚文化韻味的劇種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5月19日,記者趕到合陽,耳聞目睹均是合陽線戲面臨的重重危機。
線戲在困境中掙扎
合陽線腔木偶劇團在合陽縣城的一個窄巷,如果不是門口掛了個劇團的牌子,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大門破舊的院子就是線腔劇團的所在地。團長王紅民沒有自己的辦公室,排練廳是前幾年才蓋起來的,由於沒有經費,很長時間都沒有用了,記者看到,在所謂的排練廳的大門上,掛著一個歌舞廳的牌子。難以想像,在這樣一個地方,線戲會得到有效保護和長足發展。
據了解,合陽的線戲能保存至今是很難得的,上世紀80年代我國做過一次調查,全國的線偶戲還有十幾家,而現在僅剩下兩家,一個是福建泉州的線偶戲,一個就是合陽的線戲。但是對於這個古老的稀有劇種的保護,政府部門的重視還是不夠。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當地政府對保護線戲這種文化遺產的投入不足,人員工資只夠吃飯,而創作經費、製作經費、研究經費和培訓經費幾乎為零。
沒有新鮮花樣,跟不上時代潮流,看線戲的人少了,學線戲演線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合陽線腔木偶劇團目前在職的16人全部是演員,劇本創作、音樂、偶人製作則根本就沒有人做。
多年從事合陽民間文化收集和整理的史耀增先生告訴記者,傀儡戲主要就有三種,一種叫杖頭戲,就是用木棍舉著木偶表演,絕大部分傀儡戲都是以這種形式出現的;一種叫布袋戲,是用人手掌控布偶的;還有就是線戲了,而線偶戲是最難掌握的一種。線戲本身是很好很吸引人的,以前在各種演出中都有過強烈反響,當年《周仁回府》在西安演出時,只有7、8分鐘的時間,熱烈的鼓掌就不下10餘次,但是沒有再創新的合陽線戲漸漸地失去了市場。
獨具風韻的線戲
合陽線戲自成一家。它與流傳較廣的杖頭木偶、布帶木偶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表演時木偶的動作全部是靠演員用手中的細線懸控木偶完成的。因此,提線木偶在木偶戲表演中是難度最大的一種。
其次,它的木偶造型與隋唐的雕塑藝術一脈相承。木偶頭天庭寬闊,下顎豐腴,眉目修長,尤其是旦角頭部造型,鼻頭圓渾如膽,嘴唇小巧玲瓏,唇邊漫著笑意,曼柔秀麗,楚楚動人。
另外,合陽線戲的唱腔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合陽人稱之為線腔,線腔帶有濃郁的地方音調,悲愴蒼涼而不失激情,委婉細膩而不失剛烈,頗具秦人秦地的風采和特點。
線戲的表演方法主要就是提線。表演時,在戲台上搭一高約1.2米的長板台,前邊用布帳圍起,表演時,演員站在布帳後的木台上,手提木偶在帳前表演。
提偶的線根據角色的不同,分別分為五到十根不等,旦角線最多,除了頭、耳、手、腰、腳之外,還有腹及肘、膝等關節處的加線,算下來有十七八根之多,最長的線有三四米,操作難度非常大。表演時,表演者巧妙地運用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技巧,懸控通常高80厘米-90厘米,重3.5公斤-5公斤的偶人做出走、跑、跳、坐、騎馬、坐轎、舞槍弄棒、騰空駕霧、掄水袖、踢紗帽、閃官翅等難易不等的複雜動作,賦予木偶藝術生命,動作栩栩如生,如旦角的“楊柳腰、步步俏”等。
合陽線戲藝人都是由農民組成,這些“半農半戲”的農民農忙時在家務農,農閒時搭台唱戲,所以他們的地位並不像傳統意識中的“戲子”一樣身份卑微,他們都是進得祠堂的農民藝人,在過去的老照片上我們還可以看到他們表演時身穿長袍的身影。
線腔的劇目是十分豐富的,老藝人傳說有五百餘本,最受歡迎的是“三箱二樓雙釵”等。“三箱”指的是《百寶箱》《西廂記》《囊哉裝箱》,“二樓”就是《謫仙樓》和《鴛鴦樓》,“雙釵”是《金碗釵》和《雙鳳釵》。還有一部分藝人們即興創作的線腔小戲,俗稱“梢戲”。語言通俗上口,生活氣息極濃。
小戲登過大雅之堂
線戲的淵源十分久遠。一般說法是“起於漢而興於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當地線腔老藝人黨生坤早年回憶說:合陽線戲世代相傳,曾為漢王(漢高祖劉邦)立過大功。而在1979年出土的文物中,也發現了漢代的提線木偶。據專家考證,合陽的提線木偶是我國木偶戲中歷史最早的。
“線戲在清末民初的時候還十分流行”,文化館的副研究館員史耀增先生說,“那時合陽縣就有20多個大的社演線戲,而且幾乎村村有自己的班社,有的人有了錢,就為鄉親們出錢買戲偶組戲班,鄉民們都愛看戲”。
1949年以後線戲得到了新的發展。1952年由合陽縣線戲藝人魏天才、王忠緒等人發起成立了“合陽縣晨光線戲社”,也就是現在的“合陽線腔木偶劇團”的前身。它是由縣文化局領導的,在民間社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集體性質專業藝術團體。
1955年,晨光線戲社以《打金枝》、《周仁回府》兩齣折子戲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木偶皮影觀摩演出大會”,在首都曲藝界引起了強烈反響。擔任藝術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的著名評論家朱丹團長在《戲劇報》發表了題為《木偶戲皮影戲的發展情況和藝術成就》的文章,熱情讚揚“木偶戲《打金枝》中公主的表情活畫了一個嬌媚人性的閨閣千金”,“合陽線戲的曲調在西北一帶是很有特色的音樂,稱為‘線吼調’,具有一種悲壯激昂的情感”。1956年,又參加了陝西省同一性質的演出,演出傳統戲劇《白汗衫》,榮獲一等獎。
1986年,法國電視一台記者專程到合陽拍攝了16毫米影片,帶往法國播放,使合陽線戲首次進入國際文化交流的行列。1989年金秋,合陽縣線腔木偶劇團帶著《禿子鬧房》等四出折子戲參加了陝西省第二屆中國藝術節“西北薈萃”的演出,又一次登上國家級藝術殿堂,榮獲紀念金獎。
救治線戲需要創新良藥
在合陽,記者曾經算過一筆賬:眼下正式演出一場線戲平均下來只有三四百元,劇團人員的工資每月在100元到400元之間,演出收入少,很多線戲演員都轉行做其他事了,年輕人也少有學藝的,劇團里的人員年齡已經出現了斷層。
記者在合陽採訪時還了解到,由於線戲自古以來都是以師徒口頭相傳的形式傳承,現在這種師徒學藝的傳授方式已經不再,加之現線上戲市場不好,人才成了大問題。王團長告訴記者,現在團里的演員大多都是三四十歲往上的,惟一一名30歲以下的青年演員也由於收入不如意,不想再從事線戲演出,正申請要走呢。現在還在堅持表演的演員很多都出自線戲世家,而現在這種情況也將不復存在,加緊開辦專業的線戲培訓學校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線戲如果再找不到繼承人延續下去,這個古老的劇種,過不了多久就要失傳了!
目前,線偶劇團在合陽處女泉景區搭了一個舞台,作為一個旅遊項目向遊客進行表演。
史老先生建議說,線戲發展要兩條腿走路,一邊不能放棄傳統,一邊要進行革新,可以精簡語言,增強動作的表演。劇團曾經嘗試過將小學生課本里的課文改編成劇,受到了學生觀眾的歡迎,這就是創新的成果,要把這種革新精神繼續下去,從領導到演員都要轉變觀念,才能發展線戲,弘揚文化。
面對合陽線戲現在從創作、音樂、偶人製作到後備人才都嚴重缺乏的現狀,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合陽線戲的已退休陝西藝術研究所研究員黃笙聞告訴記者,合陽線戲是最能代表關中文化的寶貴遺產,保存下來的提線技巧、唱腔、劇本、音樂等是經過2000多年幾十代人的心血凝聚而成的,如今走到這步田地,實在讓人痛心。現在是要發展經濟,但精神文化不能丟,尤其是線戲這樣的特殊而珍貴的文化遺產。
合陽線戲應體現自己的特點,在保留傳統藝術特色的同時勇於創新。黃研究員建言,合陽線戲一定要體現自身的特色,製造有陝西獨特風格的木偶形象,獨樹一幟。其次是抓緊培養後繼人才。第三就是在劇本創作、音樂製作等方面加緊創新,培育線戲市場,特別是年輕人的市場。
如今前往合陽,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正宗的踅面品嘗一番,而線戲除了村莊過會演出外,幾乎就沒有正式的演出,這種古老的劇種正面臨著消失的危險,而記者的想法是,即便作為獨一無二的民俗文化化石,我們也應該好好保存。否則,我們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民族會變得蒼白,我們也會愧對後人的。

表演形式

邊敲邊唱,邊演邊唱。
合陽線戲班社屬於半農半藝的演出團體,藝人們農忙種地,農閒演戲。線戲在發展過程中,馳名藝人輩出。僅以近現代為例,坐鼓板懷說戲的有王武漢(藝名“六八兒”)、杜進虎、顏喜牢(紅眼娃)、王玉潤、雷振南、馬東訓(一窩鱉)、王孝前(十三娃)、李銀選(狼咬兒)等。他們注情於聲,聲情並茂,每個人都能說五六十本戲,最多的可以說到一百多本:雖然已去世多年,仍為民眾所津津樂道。“說戲的”責任重大,一本戲中的生、旦戲由他一人包乾,講究聲音洪亮,吐字清晰。線腔戲的唱腔在音樂間歇中進行,只以錚子打節奏,聽起來悅耳動聽。合陽人看提線木偶戲主要是“聽”,所以許多人於脆背對戲台,一飽耳福。
提線是合陽線戲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線根據角色的不同,分別為五到十二根不等,按具體情況還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餘根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過線戲藝人巧妙地運用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方法,賦予木偶以藝術生命,動作栩栩如生,卻又有濃厚的木偶特色。可以自然地作卸帽子、脫衣服、搬椅子、掄桿子、單雙閃官翅等特技動作。
其角色形象酷似唐俑和“來報子”,有“郭禿”遺痕,因而它歷史悠久。合陽線戲偶高80至90厘米,初期偶身扁平,無手足,以袖袍代之。提線5至7根(頭3,手2,腰1), 特殊需要加至13根,線長約1米(名為“低線”); 七十年代後舞台更新,藝人在高空操作,“高線”出現。藝人們經過長期實踐,摸索出提、撥、勾、挑、扭、搶、閃、搖八種技法,使偶人幾乎可以做出各種生活與舞蹈動作,神態逼真。早期舞台約15尺見方,木柱支撐,布幔相圍,兩側上下場。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來逡巡,莫不應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特點
它的音樂、唱腔、道白、偶人造型及舞台藝術都別具一格。

傳統劇目

末清初的戲曲家李灌,曾對合陽線戲的木偶結構、造型、唱腔進行大膽改革,並專門為其撰寫劇本。王武汗、“六六子”、黨文輝等,都是名噪一時的藝人。新銳王紅民、肖望峰等,創作了端椅子、寫奏章、閃扁擔等不少高難動作,屢獲褒獎。
線腔傳統劇目頗豐,大致分為愛情戲、歷史戲、公案戲三類,約500餘種,向有“十二鴛鴦”、“十二龍鳳”、“二十四卷”、“七十二圖”之說,常演《西廂記》、《謫仙樓》、《金琬釵》等膾炙人口的精彩劇目,本戲後還加演詼諧幽默的折子戲。
合陽木偶,造型古樸,唱腔激越,具三秦大地慷慨悲壯之風,至今光彩依舊。
線腔的劇目是十分豐富的,老藝人傳說有五百餘本,最受歡迎的是"三箱二樓雙釵"等。"三箱"指的是《百寶箱》《西廂記》《囊哉裝箱》,"二樓"就是《謫仙樓》和《鴛鴦樓》,"雙釵"是《金碗釵》和《雙鳳釵》。還有一部分藝人們即興創作的線腔小戲,俗稱"梢戲"。語言通俗上口,生活氣息極濃。 1986年,法國電視一台記者專程到合陽拍攝了16毫米影片,帶往法國播放,使合陽線戲首次進入國際文化交流的行列。1989年金秋,合陽縣線腔木偶劇團帶著《禿子鬧房》等四出折子戲參加了陝西省第二屆中國藝術節"西北薈萃"的演出,又一次登上國家級藝術殿堂,榮獲紀念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