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簡介
2011年6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序號:236 項目編號: IV-92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有限公司
中國木偶戲始於
漢代,古稱“傀儡戲”。廣東木偶戲,大約在元代傳入。1956年,廣州市創辦廣東木偶劇團。廣東木偶戲品種繁多,有杖頭、鐵枝、圓身、提線、布袋等形式,造型精雕細刻,神采各異,傳神逼真,栩栩如生。
木偶戲,俗稱 “ 鬼仔戲”,是茂名地區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最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戲劇藝術。其風格頗具粵西地方特色,其獨特古樸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使許多觀眾流連忘返。相傳,高州木偶最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由
福建閩南人大量遷移廣東而傳入,多分布在講
白話(粵語)的地方活動。
在高州很多上了一點年紀的人心目中, “鬼仔戲”是兒時久遠而溫馨的記憶。二三十年前,一個藝人,一擔籮筐,一個布架子,一個鑼鼓,幾個木偶,就成了一台木偶戲的全部 “家當”。每當鑼鼓一響,村民們便里三層外三層地將小小的木偶戲台圍個水泄不通。那木偶 戲藝人仿佛有三頭六臂一般,這邊敲打鑼鈸,那邊手腳並用,將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繚亂,同時嘴裡還要根據生、旦、淨、醜不同角色,唱出說出不同腔調。歌聲、笑聲此起彼伏,鑼鼓聲和木偶戲特有的音調,給靜寂的鄉村夜空帶來難得的沸騰。
木偶戲淵源
廣東木偶戲的種類很多,計有
杖頭木偶、
提線木偶、
鐵枝木偶、
布袋木偶等。各自分布在省內粵語、
潮語、
客家話、
雷州話等文言區,各個種類的木偶 雕刻 製作、操縱技藝以及藝術風格,彼此有異,豐富多彩,均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藝術。
杖頭木偶戲
高州木偶戲:又名鬼仔戲,是高州民間藝人不斷吸收、改造、發展而形成的一個新劇種。由一名藝人表演,集唱、做、吹、打於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擔木偶箱則可全部裝下。逢年過節或農閒時,木偶藝人便肩挑著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廳中央,擺放一張方桌,則可以架設成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戲以杖頭木偶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堅韌的木料加工成型後,採用變形誇張的手法,進行彩繪、裝璜,使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木偶藝人不僅能使木偶的頭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靈活自如,還可令其眼、口張合生動逼真。表演時,可以令木偶開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書、寫字、開弓射箭等動作,一舉一動,準確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對白、鑼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藝術,均由一個藝人完成。藝人熟練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藝唱腔,激昂的鑼鼓點擊,令人讚嘆不絕。高州單人木偶表演,多次被選送到北京演出,並獲得獎勵。
木偶戲按木偶形體和操作技術不同,分為杖頭木偶戲,布袋木偶戲和提線木偶戲。據記載,南朝元嘉三年(426),杖頭木偶戲從中州傳入化州,元朝傳到我市各地。明萬曆年間,隨著閩南人向粵西移居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布袋木偶戲傳入粵西,逐漸演變成電白,化州等地的“扁擔戲”,後與杖頭木偶戲結合形成單人木偶戲,布袋木偶已不單獨存在。
杖頭木偶戲俗稱“鬼仔戲”,按木偶戲班的人員及裝備分為:小班,即單人木偶戲,由1名藝人表演;中班,3至4人;大班,10至15人。一班木偶戲有30多個木偶頭像,分生、旦、淨、醜、武生、鬚生等角色。演出時以鑼、鈸、鼓、木魚等打擊樂配合出場和過門,藝人按角色行當不同的表演程式和動作表演,唱出男、女、老、少不同的聲音和各種角色行當的語言特色。木偶戲的唱腔是在當地流行的山歌調基礎上演變而成。
“文化大革命”中茂名市的木偶戲基本停演、直到1978年才迅速恢復和發展。
提線木偶戲
廣東五華素有“木偶之鄉”之稱,其木偶戲是提線木偶。五華木偶戲於明朝初年由福建傳入,流行至今已有600多年。2008年6月,五華提線木偶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五華木偶戲在表演藝術技巧方面創新了不少高難度絕技,如舞獅、拉二胡、吹哨吶、耍扇、拔劍、射箭、翻筋斗、噴火、書法等,達到了“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藝術效果。
五華縣木偶劇團團長近李新賢於2000年開創的木偶書法表演被譽為“天下一絕”:小小木偶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上舞台,款款向觀眾點頭致意,然後走近書寫台,舉手、握筆、蘸墨、運筆,遒勁有力的書法便躍然於紙上……更讓人吃驚的是木偶書法表演的書寫速度和效果幾乎與常人無異,精湛技藝堪稱一絕。然而,讓非遺保護者們擔憂的是,此絕活在國內僅有兩人掌握。
木偶戲傳入五華有五百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五華縣安流鎮、轉水鎮、梅林鎮、棉洋鎮、周江鎮、龍村鎮、橫陂鎮、華陽鎮、水寨鎮等,現代傳人有李新賢、李廣雲等。五華提線木偶製作精細、體形高大,木偶臉譜與劇本人物性格比較吻合,木偶造型生動迫真,老百姓非常喜愛。曾多次出國表演,受到國內外觀眾的讚譽。
提線木偶是中國民間藝術的一塊瑰寶,要把人才培養要放在非遺傳承的重要位置,莫讓民間“絕活”變成“絕唱”。“要積極創新非遺人才培養方式,比如可以採取政府給傳承人實質性幫助的方式,激勵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涉足非遺行業。同時可以把非遺寫入教材,貫穿到國小、中學、大學的教學、學習中。”
布袋木偶戲
宋代的百戲,有許多形式一直在潮州流傳著,如“頂礱”、“掉斗”、“掉鑼”、“飛鈸”、“倒吊吹雙嘀嗒(嗩吶)”等等。還有手操布套木偶,俗叫“布袋戲”等等。這些百戲及木偶戲都與一些音樂形式有關,一直在民間流播著。是一種貣源 於17 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台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 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 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 進行操偶表演。而正因為早期此類型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 之通稱。 演出上可分為前場與後場,前場即戲台部分,觀眾可見到操偶師傅操作人偶於戲台上的表演, 後場則包括了操偶師、樂團和口白師傅。 不管哪種形式表演,布袋戲的演出都需要有戲台。
19 世紀,布袋戲發展出仐角棚戲台,又稱作稱彩樓,其在舞台的左右前方各加一個斜面,吸 引左右兩側的觀眾,此種仐角形舞台設計,雖戲台場寬雖未大幅度增加,卻使得戲台空間及 視覺效果更加富變化。而此類美觀而裝飾豐富的戲台,雖然能吸引觀眾且本身即為雕刻的藝 術品,但造價昂貴且搬運不易,因此並非所有戲班皆能夠負擔得貣,因此在台灣於1930 年付 後,出現了一種看板式的彩繪戲棚。這類戲台的裝飾圖案全數以帄面彩繪的方式製作,其造 價便宜也易於搬運,且舞台效果並不輸給傳統戲台。
鐵枝木偶戲
潮州鐵枝木偶從南宋時由中原傳入潮州的皮影戲衍生而來,流傳於粵東、閩南各地。其發展過程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經歷"陽窗紙影"(平面)、"圓身紙影"(立體)而成為木偶,故操縱仍保持皮影戲的特點而稱為鐵枝木偶。是杖頭木偶的一種,體形較小,其主要特點是這種木偶靠三根鐵枝操縱表演,主竿置於偶人背部中間,側竿分置於左右兩臂,由藝人在幕後操縱。表演時通過連在偶像後的三根鐵枝操縱,用推、拉、提、撥、抖等手法表演各種動作,表演劇目、人物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同。是國際木偶藝術的稀有品種,具有較高研究價值。
清代以後,為滿足觀眾視覺欣賞需要,藝人們逐漸把舞台蒙上的白紙去掉,把偶像從平面改為圓身,於是"捆草為身、扎紙為手、削木為足、塑泥為頭",在當時稱為"圓身紙影"。後經藝人不斷實踐,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鐵枝木偶的偶頭是用紅泥塑成。曬乾後烘烤定型。再塗上防水的顏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畫成各種人物的臉譜,演出時穿戴上不同的裝束,就成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戲曲人物。
由於隨著人們藝術欣賞時尚的改變,演出市場日益萎縮;木偶班大多為半農半藝,是鬆散形業餘藝術團體,對木偶戲的研究傳承具有一定難度,特別是一些高難表演技藝面臨失傳,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傳承。
木偶戲發展
鐵枝木偶戲自解放後發展較快,且有所創新。1954年,潮安源香紙影班首次赴京參加全國十三個省的木偶戲調演,演出劇目為《唐僧收三徒》。隨後紙影班作為木偶戲五個品種之一留京演出。1955年廣東省文化局在廣州舉辦廣東省民間藝術會演,已有潮州的紙影戲參加演出。1957年該團又應邀赴廣州市文化公園演出。改革開放以後,鐵枝木偶的活動得到迅速發展。1992年,潮安鐵枝木偶團首次參加福建省泉州“第二屆國際木偶節”,1993年,以金石鎮龍閣鐵枝木偶團為代表的潮安鐵枝木偶團應邀赴德國演出,先後在16個城市演出22場,並參加奧地利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木偶節,被譽為“中國鄉土藝術之瑰寶”,也是我國首個出訪歐洲演出的農民業餘藝術團體,在歐洲引起了轟動,成為中國戲曲藝術的一朵奇葩。 1994年,潮安金石龍閣鐵枝木偶團獲得潮汕歷史文化研究基金會首屆傳播獎;1996年,該團再次出訪德國,並參加荷蘭小型的藝術節和在匈牙利首都舉行的世界第67屆國際木偶協會大會和第17屆國際木偶藝術節演出;同年又應邀赴泰國參加為慶祝泰皇登基五十周年而舉辦的國際木偶節;1996年和中央電視台拍的少年木偶系列劇30集《葵花鎮》、1999~2000年又和中央電視台合拍了104集兒童木偶劇《全托學校》等等。 和很多公司合作推出了宣傳其新產品的木偶劇,這種新探索使得木偶劇團的發展前景更廣闊。2000年,該團又再赴白俄羅斯和南斯拉夫參加分別在兩國舉行的戲劇節,獲兩國頒發的“最佳木偶劇團獎”和“最佳傳統木偶劇團獎”。潮安縣鐵枝木偶戲還曾先後應邀參加香港、澳門的節日活動。
木偶戲承傳
2002年,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在海珠區洪德路建立了廣州木偶藝術中心,創建了木偶演出、木偶製作、木偶銷售、木 偶教學(輔導)、木偶展覽為一體的場所,為少年兒童提供了一個新的 活動基地,中心劇場環境優雅,且配備了現代化的燈光、音響設備,能 真正帶給觀眾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 綜合實力被國內同行認可, 國際木聯中國中心、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的會址同時設在廣東省木偶劇團。
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有限公司藝術家小分隊赴佛山市華英學校演出。 “九藝節”藝術家演出小分隊首次到學校演出。
“九藝節”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宗旨,通過豐富多彩的演出、展覽和民眾文化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豐富了人民民眾文化生活,促進了文藝事業創新繁榮。藝術家小分隊下基層演出,證明了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藝術團體,都在努力踐行“人民的節日”這一宗旨。這次演出把歡樂送到了學校,與同學們分享文化藝術大餐。
藝術家小分隊為500多名師生演出了《龍鳳呈祥》、《長綢舞》、《木偶雜耍》、《快樂的WOOSA》等節目,演出內容涵蓋鐵枝木偶、杖頭木偶、提線木偶、人偶表演等多個品種。《長綢舞》出神入化、生動傳神,表演者操縱木偶,載歌載舞,揮動長綢,達到人偶合一的境界。節目中,哪咤的勇猛機智,鐘馗的剛正不阿,七品芝麻官的滑稽詼諧,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演出還安排了互動節目,同學們上台與藝術家一同操縱木偶,現場陣陣歡笑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