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節目形式,節目製作,節目創新,創作團隊,節目列表,常規節目,活動演出,參演嘉賓,主持人,朗讀者,節目原聲,播出信息,播出平台,收視率,節目評價,
節目形式
節目製作
《朗讀者第二季》邀請各個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嘉賓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傾情演繹來自朗讀者文學顧問團的國家頂級文學家、出版人、專家、學者精心挑選的經典美文,最終節目會呈現出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
節目創新
第一,嘉賓的開合度更大,除了科學家、企業家、文化藝術大家,還會展示更多元領域,有豐富性、稀缺性和代表性的人物;
第二,讀本的開合度更大,有文言文,也有中國小課本的《故鄉》,有暢銷書,也有相對嚴肅的文學作品;
第三,話題的開合度除了延續每期一個主題詞,也會有全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社會話題,如環境保護、器官捐獻等;
第四,節目突破舞美定式,嘗試和非洲的世界著名動物保護專家的跨時空朗讀等形式。
創作團隊
出品人 | 藝術總監 | ||
製片人/總導演 | 文學顧問 | ||
總導演 | 劉欣 | 執行總導演 | 邵玉峰 |
音樂總監 | 杜薇 | 撰稿 | 向陽、沈傑群、卲延楓 |
導演 | 榮毅、張晶晶、董雪、隋月穎、李蓉 | 文學編輯 | 艾靜、馮欣、王志彬、侯磊 |
舞美總設計 | Julian Healy(英) | 攝影顧問 | Martin Schlote(英) |
現場導演 | 林密 | 導播 | 徐德立、蘇子維 |
導播助理 | 吳欣儒、范懷日 | 燈光監製 | 武磊平 |
燈光編程 | 林丹萍 | 舞美監製 | 朱權、尤軍 |
音樂製作 | 王樂陽 | 視覺導演 | 孟天宇 |
技術統籌 | 栗小斌 | 技術監製 | 智衛、崔建偉 |
音頻監製 | 關朝洋、陳晨 | 製片主任 | 喬悅、蔣偉 |
節目監製 | 呂逸濤 | 項目監製 | 過彤 |
監製 | 魏地春、朱彤 | 總監製 |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節目列表
常規節目
第2018-05-05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初心 | 《禮記·大學》 | |
《白色大鳥的故鄉》 | ||
《真實的高貴》 | ||
《八十抒懷》 | ||
第2018-05-12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想念 | 《也斯寄來鄧阿藍和我的合照 回答》 | |
餘江(果果爸爸)蔣燮斌、郭春蕾、張文秀、程豪、郝雅文、李成、趙立彬、陳少華、王平、李辰一、段紹平 | 《永恆的女兒》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 | |
《卡拉馬佐夫兄弟》 | ||
《牡丹亭·驚夢》 | ||
《我的母親》 | ||
第2018-05-19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生命 | 《哈姆雷特》 | |
《寂靜的春天》 | ||
《我與地壇》 | ||
《論天意》 | ||
《落葉》 | ||
第2018-05-26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紀念日 | 《望星空》 | |
《小王子》 | ||
《我的世界觀》 | ||
《寫給同年的一封信》 | ||
第2018-06-02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等待 | 《追風箏的人》 | |
《大自然的享受》 | ||
《塵埃落定》 | ||
《漸》 | ||
程不時、趙克良、湯家力 | ||
第2018-06-16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路 | ||
《當我跑步時,我讀些什麼》 | ||
《留侯論》 | ||
《轉山》 | ||
《沒有你,萬般精彩皆枉然》 | ||
第2018-06-23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父親 | 《父親的手》 | |
《人生即燃燒》 | ||
王佩民 | 《先父》 | |
《愛》 | ||
《幸福》 | ||
第2018-07-07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城市 | 《簡·愛》 | |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 ||
《故鄉》 | ||
《圍城》 | ||
《我的文學生涯》 | ||
第2018-07-14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謝謝 | 《我們仨》 | |
《歸去來兮辭》 | ||
《大路之歌》 | ||
《寶島一村》 | ||
《念你們的名字》 | ||
第2018-07-21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痛 | 《生活的邀請函》 | |
孫雪梅、徐豪、權敬、陳曉濤、安薪竹、王麗東、徐培紅、鄭鳳鳴 | 《這些美好不會消逝》 | |
《一堆散亂的磚頭》 | ||
《海的女兒》 | ||
《門檻》 | ||
第2018-07-28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十年 | 《登高峰 頌椰樹》 | |
《笑傲江湖》 | ||
《愛人》 | ||
《我喜歡出發》 | ||
第2018-08-04期 | ||
主題詞 | 朗讀者 | 朗讀書目 |
故鄉 | 《長大回家》 | |
《火塘閃著微暗的火》 | ||
《在細雨中呼喊》 | ||
《面對人,我們都還幼稚》 | ||
《旅夢》 |
活動演出
參演嘉賓
主持人
朗讀者
嘉賓介紹 | 參與期數 |
---|---|
薛其坤(材料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1 |
徐卓(守鶴人) | 1 |
姚明(前中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 1 |
宗慶後(娃哈哈的創始人) | 1 |
1 | |
崔之久(中國第一代地質地貌學家) | 2 |
2 | |
果爸果媽(用器官捐獻延續女兒生命) | 2 |
2 | |
2 | |
3 | |
曾孝濂(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級畫家) | 3 |
3 | |
3 | |
黃泓翔(肯亞“中南屋”創辦人) | 3 |
4 | |
4 | |
鄧清明(中國首批航天員) | 4 |
潘建偉(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4 |
4 | |
5 | |
5 | |
5 | |
楊惠姍(琉璃藝術家) | 5 |
5 | |
劉仁俊(白鱀豚專家) | 5 |
張彌曼(古脊椎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6 |
矣曉沅(清華大學2012級本科學生) | 6 |
6 | |
6 | |
6 | |
7 | |
徐國義(中國游泳教練) | 7 |
7 | |
7 | |
王佩民(中共地下黨員王孝和第二個女兒) | 7 |
黃永玉(中國畫院院士,代表作:黃永玉木刻集、貓頭鷹、這些憂鬱的碎屑等) | 8 |
8 | |
8 | |
8 | |
8 | |
丘成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 | 9 |
吳孟超(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9 |
鄭智(中國足球運動員) | 9 |
9 | |
9 | |
10 | |
10 | |
10 | |
10 | |
孫雪梅(女童保護主要發起人、負責人) | 10 |
陳佳洱(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11 |
遲福林(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 11 |
11 | |
吉吉(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珠峰傳遞第一棒火炬手) | 11 |
11 | |
12 | |
12 | |
12 | |
12 | |
斯那定珠(雲南省巴拉格宗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 12 |
註:以上為分享人生故事並演繹美文的嘉賓名單。參考資料:
節目原聲
節目主題曲
曲名 | 填詞 | 作曲 | 演唱 |
《一幅畫》 | 胡德夫 | 胡德夫 |
參考資料: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參考資料:
收視率
期數 | 播出日期 | CSM52城收視情況 | CSM全國網收視情況 | ||||
收視率% | 排名 | 市場份額% | 收視率% | 排名 | 市場份額% | ||
第一期 | 2018-05-05 | 0.656 | 10 | 2.212 | 0.56 | 9 | 1.85 |
第二期 | 2018-05-12 | 0.671 | 13 | 2.393 | 0.66 | 5 | 2.38 |
第三期 | 2018-05-19 | 0.744 | 10 | 2.697 | 0.67 | 6 | 2.43 |
第四期 | 2018-05-26 | 0.678 | 10 | 2.463 | 0.58 | 6 | 2.06 |
第五期 | 2018-06-02 | 0.364 | 10 | 1.575 | 0.57 | 7 | 2.15 |
第六期 | 2018-06-16 | 0.620 | 9 | 2.181 | 0.43 | 9 | 1.56 |
第七期 | 2018-06-23 | 0.654 | 10 | 2.210 | 0.43 | 10 | 1.56 |
第八期 | 2018-07-07 | 0.832 | 10 | 2.931 | 0.54 | 13 | 2.02 |
第九期 | 2018-07-14 | 0.792 | 9 | 2.870 | 0.59 | 7 | 2.19 |
第十期 | 2018-07-21 | 0.812 | 6 | 3.087 | 0.54 | 6 | 2.32 |
第十一期 | 2018-07-28 | 0.679 | 13 | 2.537 | 0.54 | 10 | 2.13 |
第十二期 | 2018-08-04 | 0.862 | 5 | 3.251 | 0.36 | 8 | 1.74 |
- 數據來源為央視索福瑞,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 收視排名為周六晚間1930-2400自辦節目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節目評價
《朗讀者第二季》除了延續第一季的閱讀理念,還在形式上進行了不少革新。像第一期里薛其坤所朗讀的《大學》,因為是文言文的緣故,節目播出時同步更新了文言文的翻譯字幕;單人朗讀的形式也有所變化,薛其坤的《大學》和賈平凹的《山本》片段都由多人集體朗讀。這種多人朗讀的模式打破了棚內錄製的局限,當多位清華物理學院士出現在圖書館、家中朗讀,電視節目本身對朗讀的邊界得到了拓展,節目倡導的“隨時隨地即可朗讀”的理念也得到了直觀展示。(北京日報評)
從2017年首期的“遇見”到2018年第一期主題“初心”,《朗讀者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所承載的人文情感,又拓展了對於夢想與生命的理解,在溫情中也有對環境保護、器官捐獻等社會議題的討論。(湘聲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