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超

吳孟超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於福建省閩清縣,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李莊同濟醫院終身名譽院長,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和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進入同濟附中,1949年畢業於原同濟大學醫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1年5月,中國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2012年2月3日,光榮當選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

吳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國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的新見解,在國內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率先突破人體中肝葉手術禁區,建立了完整的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診治體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膽外科疾病治療及研究專科中心,先後獲國家、軍隊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24項,出版《腹部外科手術學圖譜》、《肝臟外科學》等醫學專著19部,發表論文220餘篇。 2019年1月14日,吳孟超院士退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孟超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省閩清縣
  • 出生日期:1922年8月31日
  • 職業:醫學家、教育家
  • 畢業院校同濟醫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
  • 代表作品:《腹部外科手術學圖譜》、《肝臟外科學》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技成就,科學研究,論文著作,教學成果,社會任職,個人生活,獲獎記錄,人物影響,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22年8月31日(民國十一年),吳孟超生於福建省閩清縣,馬來西亞歸僑,5歲時他跟隨母親來到馬來西亞投奔父親。在馬來西亞,幼年吳孟超一邊幫父親割橡膠一邊讀書。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回國參加抗日活動,由於去不成延安,只能留昆明求學,決心以“讀書救國”。同年入昆明郊區的同濟大學附屬中學求學。
1941年底(民國三十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久日軍便攻占香港,當時滯留在港的不少著名人士如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以及聯大教授陳寅恪等都無法及時撤離,原因是孔祥熙等達官貴人壟斷了中航公司的飛機,專門運他們的私人財物家具,孔家甚至把洋狗也用飛機運到重慶。重慶《大公報》揭露此事,引起西南聯大師生極大憤慨。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一月七日,西南聯大學生髮起討孔遊行,西南聯大串聯到了同濟附中,身為班長的吳孟超即刻領著同學們上了街。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與日後的妻子吳佩煜雙雙被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錄取,成為醫學前期學生(當時同濟大學醫學分為醫前期和後期,前期學習主要打基礎,考試合格後方可進入後期學習臨床及各項具體醫技)。
1946年初(民國三十五年),醫前期考試通過,到宜賓(當時醫學院設在宜賓)進入醫後期學習。
194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獲學士學位。同年進入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即後來的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當上外科軍醫。有緣再拜師裘法祖教授,學裘師的醫術與醫道。
1958年,翻譯並出版了中國第一本肝臟外科方面的專著-《肝臟外科入門》,同年組成了以吳孟超為首的旨在攻克肝臟外科為目標的“三人研究小組”。
1959年2月,吳孟超買來了桌球剪碎了放入丙酮,等待著它的溶解。第二天,瓶中的桌球果然溶為液狀。他們從桌球廠買來了賽璐珞,在裡面加入紅藍白黃幾種不同顏色,分別從肝動脈、肝靜脈、門靜脈和膽管注入,使得肝臟內部縱橫交錯的粗細血管全部充滿。等待凝固後,再用鹽酸腐蝕肝表面組織,最後用刻刀一點點鏤空,剔除乾淨。肝臟血管構架清楚地呈現出來,由粗到細,枝杈般向外延伸開來,因為各個“枝杈”有不同顏色,像珊瑚,經過四個多月的艱苦努力,中國第一具結構完整的人體肝臟血管模型終於灌注出來。
1959年底,共製作肝臟標本108個、肝臟固定標本60個。通過製作標本,吳孟超對肝臟內部構造以及血管走向了如指掌,爛熟於心,這為他日後施行肝臟手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60年6月,吳孟超在第七屆全國外科學術會議上正式提出:“以中國人肝臟大小數據及其規律,正常人的肝臟解剖按內部血管走向可分為五葉六段,在外科臨床上則分為五葉四段最為實用。
1960年,主刀為一位中年女患者成功切除了肝癌,成了二軍醫大第一附屬醫院的第一例成功肝臟手術。同年發明了“常溫下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
1961年,發現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臟手術後生化代謝規律”,並據此提出了糾正肝癌術後常見的致命性生化代謝紊亂的新思路與新策略。
1963年,突破了“中肝葉”手術的禁區,令世人震驚。
1964年,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鑒於吳孟超的一系列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創新與成就,拍攝了《向肝臟外科進軍》的彩色紀錄片。
1966年,“文化大革命”使吳孟超戴上了“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由於他是歸國華僑,也因此有“裡通外國”的嫌疑。
1969年,隨第二軍醫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自學中醫,當上了“一根銀針一把草”的赤腳醫生。
1974年,借軍隊醫學院整頓的好時機,向醫院黨委申請成立獨立的肝膽外科獲批,實現了他肝膽事業上的第一次飛躍。
1975年,神奇地一刀切除了迄今為止國內外最大的已被切除的肝海綿狀血管瘤,瘤體重18千克。同年7月,第二軍醫大學奉命遷回了上海,第二年,吳孟超率先在上海進行了18萬人次的肝癌普查,開展肝癌早期診治的課題研究。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吳孟超的《肝外科新成果——正常人肝臟解剖的研究》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起吳孟超帶頭招收研究生,數十年來培養了不少學有專長的高端人才。這期間他還相繼提出了肝癌外科治療的一系列策略:對巨大肝癌的“二期切除”;對肝硬化肝癌的局部根治性切除;對肝癌復發再手術……
1979年9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第28屆國際外科學術會議上,吳孟超作為中國代表團的團員出席,以1960年1月至1977年12月期間切除治療原發性肝癌181例,總手術成功率91.2%的經歷,震驚了國際醫學界。會上,吳孟超被增選為國際外科學會會員,作為國際醫學界對中國的肝臟外科學的肯定。
1983年,為四個月大的女嬰,成功切下了重達600克的肝母細胞瘤,瘤子的體積竟比嬰兒的腦袋還大!緊接著開展的一系列小兒肝臟外科研究與臨床實踐,讓中國肝膽外科的聲譽更令人矚目。
吳孟超一雙手曾為13600多名肝病患者解除病痛。至1986年底已進行肝葉切除術1019例,成功率97%,切除總數和成功率均居國際領先地位。
1993年,肝膽外科獲準發展成長海醫院的“院中院”,共200張床位,實現了他人生事業上的第二次飛躍。
1996年,慷慨解囊,以個人歷年來積蓄的數十萬元和社會各界表彰獎勵的400多萬元為基礎,設立了“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
2006年,聯合了湯釗猷顧健人聞玉梅鄭樹森楊勝利王紅陽等六位院士,向國務院提交了“集成式開展肝癌研究”的報告。
2010年7月26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公報,通知國際社會,第17606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的第17606號小行星,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於河北省興隆縣的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基地發現的,發現時間為1995年9月28日。
2011年5月3日,國家科技部舉行小行星命名儀式,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接過小行星命名證書和小行星運行軌道銅牌,將17606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正式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吳孟超星吳孟超星
2012年2月,被評為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2016年11月25日,任李莊同濟醫院終身名譽院長。
2018年7月,吳孟超參加節目《朗讀者》,96歲的他每周3台手術。
2019年1月14日,吳孟超院士退休。

主要成就

科技成就

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
為奠定肝臟外科的基礎,從1958年起,吳孟超進行了肝臟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體肝臟灌注腐蝕模型並進行詳盡觀察研究和外科實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為解決肝臟手術出血這一重要難題,在動物實驗和臨床探索的基礎上,建立了“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的肝臟止血技術;為掌握肝臟術後生化代謝的改變以降低手術死亡率,通過臨床和肝臟生化研究發現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臟術後生化代謝規律”,並據此提出了糾正肝癌術後常見的致命性生化代謝紊亂的新策略;為進一步擴大肝臟外科手術適應症,提高肝臟外科治療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葉切除為代表的一系列標誌性手術。以上述工作為基礎,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肝臟外科關鍵理論和技術,建立了中國肝臟外科的學科體系,並使之逐步發展、壯大。
開闢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他針對肝癌發現時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點,提出“二期手術”的概念,即對巨大肝癌先經綜合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行手術切除,為晚期肝癌的治療開闢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針對肝癌術後復發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療的特點,率先提出“肝癌復發再手術”的觀點,顯著延長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時間;針對中國肝癌合併肝硬化多,術後極易導致肝功能衰竭的特點,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療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療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機統一。上述研究使肝癌術後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來的48.6%,不斷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肝臟外科事業。
為了提高中國肝臟外科的科學研究水平,使肝臟外科事業持續、深入的發展,吳孟超院士組建了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臟外科專業研究所,牽頭指導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礎研究工作,研製了細胞融合和雙特異性單抗修飾兩種腫瘤疫苗,發明了攜帶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載體等,研究結果發表於《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學術刊物。
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他領導的學科規模從一個“三人研究小組”發展到目前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和肝膽外科研究所,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設立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獎勵為中國肝膽外科事業作出卓著貢獻的傑出人才和創新性研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門人才。通過他和同行們的共同努力,推動了國內外肝臟外科的發展,多數肝癌外科治療的理論和技術原創於中國,使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診治水平居國際領先地位。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於2015年以瘧疾的青蒿素療法打開了諾貝爾獎的閘門之後,吳孟超的肝臟外科新理論及療法,與張亭棟的白血病砒霜療法、王學昌的頸肩腰腿痛弧刃針療法、王振義的惡性腫瘤誘導分化療法等一起,被認為是中國大陸繼屠呦呦之後,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重量級科技成果。

科學研究

20世紀50年代最先提出中國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新見解;
60年代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並率先突破人體中肝葉手術禁區;
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診治體系,較早套用肝動脈結紮法和肝動脈栓塞法治療中、晚期肝癌;
80年代,建立了常溫下無血切肝術、肝癌復發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術技術;
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療、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並首先開展腹腔鏡下肝切除和肝動脈結紮術。
40年來共施行肝癌手術8000餘例,術後5年生存率達38.1%;小肝癌(小於5厘米)手術1000餘例,手術5年生存率達79.8%(其中小於3厘米小肝癌已達85.3%),最長存活36年。
在60年代首創簡便安全的肝臟外科手術新療法-肛門間歇阻斷切肝法,並突破肝臟禁區,施行中肝葉切除術成功。

論文著作

他從事肝臟外科領域研究近50年來,發表學術論文796篇,主編《黃家駟外科學》、《Primary Liver Cancer》等專著15部。

教學成果

吳孟超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他領導的學科規模從一個“三人研究小組”發展到目前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和肝膽外科研究所,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
設立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獎勵為中國肝膽外科事業作出卓著貢獻的傑出人才和創新性研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門人才。通過他和同行們的共同努力,推動了國內外肝臟外科的發展,多數肝癌外科治療的理論和技術原創於中國,使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診治水平居國際領先地位。
自1978年以來,在他指導下全院共培養博士後研究員23名、博士研究生67名、碩士研究生85名。如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副所長王紅陽

社會任職

吳孟超歷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肝膽外科主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等職;曾任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總後勤部專家副組長;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當選過“十四大”代表,第七、八、九、十、十一屆上海市人大代表。

個人生活

吳孟超有一套手保健操,一有空就做,以保持手的靈活。談話時,他的雙手常攏住茶杯,不停地轉動著。大號茶杯襯托出活泛的手指,筆者同時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細節:吳孟超食指上關節向外彎曲,像個鉤。這是天生的嗎?吳孟超一笑,說這是一輩子用力拿手術刀的結果。說著把食指與中指一併,指尖已經永遠並不上了。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備註
2014第九屆中國醫師協會評選的中國醫師獎獲獎
2011----獲軍隊幹部保健終身貢獻獎獲獎
2011----“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感動中國人物獲獎
2010----軍隊醫學科技重大成果特別貢獻獎獲獎
2006-01-09----榮獲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技技術獎獲獎
2005----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
2004-12----榮獲全國高等醫藥教材特殊貢獻獎和國際肝膽胰協會傑出成就金獎獲獎
1995----獲光華科技基金特等獎獲獎
1995----上海燭光獎獲獎
1995----愛國奉獻獎獲獎
1995----實用醫學榮譽獎獲獎
1994----全軍科技重大貢獻獎獲獎
1994----上海市醫學榮譽獎獲獎
1994----何梁何利醫學基金獎獲獎
1994----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獎
1993----獲美國舊金山東華醫院榮譽獎和陳家庚醫藥科學獎獲獎
1986----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獎
1982----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獲獎
榮譽稱號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備註
2011-05-03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第17606號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獲獎
2011“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獲獎
2009全軍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十大新聞人物 獲獎
2009新中國成立後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百名先進模範人物獲獎
2008被評為上海市教育功臣獲獎
1996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榮譽稱號獲獎
1994獲全國“僑界十傑”榮譽稱號獲獎

人物影響

1997年3月,吳孟超將所獲獎金和社會捐贈共500百萬元成立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2004年6月更名為上海吳孟超醫學科技基金會),以獎勵中國在肝膽外科領域做出傑出成績的專家。
2011年5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對學習宣傳吳孟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大力宣傳吳孟超院士的先進事跡和高尚醫德,宣傳他的愛黨愛國愛民情懷,要把宣傳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作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1年5月10日,中宣部、衛生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上海市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合舉行吳孟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在報告會前會見報告團成員,代表胡錦濤主席和軍委其他領導向吳孟超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向報告團全體成員表示誠摯問候。
2011年5月10日到20日,中宣部、衛生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和上海市委共同主辦吳孟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蘭州重慶廣州上海巡迴舉行。
2011年6月15日,中宣部、衛生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上海市委聯合組織的吳孟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在中國科學院舉行專場報告會,千餘名在京院士、優秀青年科學家代表和青年學生代表參加了報告會。
2011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衛生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向吳孟超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2011年8月3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第二軍醫大學主辦的吳孟超院士從醫68周年暨90華誕座談會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韓啟德桑國衛,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等發來賀信賀詞。

人物評價

吳孟超院士有著高尚醫德,愛黨愛國愛民情懷。(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
吳老是福建人民的驕傲,也是福建人民學習的榜樣。要像吳老那樣鞠躬盡瘁、無私奉獻,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福建醫科大學副校長黃愛民評
吳孟超總以無盡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愛對待肝膽外科事業。醫者仁心,一個偉大的醫者,不僅憑醫術,更憑仁愛感動世人。吳孟超先生,是當之無愧的醫學泰斗。(感動中國推選委員胡占凡
吳老以九十高齡,與患者肝膽相照。作為醫生,作為軍人,他都是一座豐碑。(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任衛新
60年前,吳孟超搭建了第一張手術台,到今天也沒有離開。手中一把刀,遊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未熄滅。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感動中國組委員會評
吳孟超同志始終以赤子之心滿腔熱忱地為黨工作、為國爭光、為民解難,作出了突出貢獻。作為一名黨員,他對黨無比忠誠,始終堅定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為黨的事業忘我工作;作為一名軍人,他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視病人為親人,時刻為患者著想,主刀完成14000多台手術,耄耋之年仍堅持親自上手術台;作為一名醫生,他把中國肝臟外科事業提高到世界領先水平,吳孟超同志的感人事跡,展示著愛黨愛國愛民的赤子情懷,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體現著醫者的仁心大愛,不愧為中國醫療科學戰線的一面旗幟,不愧為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不愧為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楷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
吳孟超把個人的發展與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緊緊聯繫在一起,用忠誠書寫了一代醫學大家愛黨愛國愛民的赤子情懷。(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
吳孟超為我們時代樹立起新的價值標桿”,吳孟超精神給予我們深刻的啟迪。(總後勤部政委劉源
我們要學習吳孟超同志對黨忠誠、矢志報國的堅定信念,學習他無私奉獻、情系人民的高尚品格,學習他積極探索、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評
吳孟超同志是當代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的傑出代表,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光輝典範!”(廣州軍區副政委田義功
“我們要像吳孟超那樣把黨和人民的需要作為人生追求,努力在軍事醫學領域不斷做出新業績、創造新輝煌。”(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軍醫大學教授程天民
從吳孟超身上看到了中國醫療界的良心和光明。”(著名學者周國平評
一位普通醫務工作者的事跡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反響?“吳孟超高尚的醫德是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需要!”(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
吳老身上始終散發著一種愛的氣息,這種愛是對事業的愛、對生活的愛、對周圍每一個人的愛。”(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副院長沈鋒
作為同行,我們要學習吳老“知行合一”的大醫境界。(北京醫院普外科主任韋軍民評
吳孟超是一位一心向黨、立志報國的忠誠赤子,是一位勇攀高峰、成就卓著的科學大家,學校黨委作出了向吳孟超學習的決定。(第二軍醫大學校長劉振全、政委陳錦華
吳老的高貴品質、淵博學問、大家風範和可貴精神,是一本厚重的書,一生也讀不完。吳老總是那樣登高望遠,在培養人才上,總是看得那么遠、那么準,大家有口皆碑的,是他在關鍵時候作出的三次重要抉擇。(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副所長王紅陽
“吳孟超院士的高超醫術和高尚醫德令人欽佩、感人肺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始終把黨的事業、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創造了中國和國際肝臟外科界的多個第一,被譽為‘中國肝臟外科之父’。他不僅是肝膽方面的名醫,而且與人民肝膽相照,是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我要向他學習,始終生命不息,服務不止!”(全國勞模、華西村黨委老書記吳仁寶
“我們要深入開展向吳孟超學習的活動,在做好雪域高原廣大邊防官兵和藏族同胞的健康服務中,更好地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
“吳老儉樸而又簡單的生活打動了我,讓我知道其實沒有奢華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享受。作為新一代同濟人,我們要努力學習,充實生活,向吳老看齊。”(同濟大學法學院程德理教授評
“吳孟超無愧於‘人民醫學家’的稱號。其非凡的醫學成就和高尚人格享譽國內外,成為引領我們前行的導師。作為一名醫學工作者,我們當以吳老為楷模,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心懷病人、苦練技能、勇於創新,為更好地從事醫療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福建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劉景豐教授評
“吳老是一名醫術精湛的醫生、一個信念堅定的軍人、一個品行高潔的老人、一位本色不改的學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醫療事業。他的先進事跡深深感動著我、激勵著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計名利,腳踏實地,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濟大學醫院院學工辦輔導員蘇娜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