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集美馬鑾“有應公庵”(俗稱嶼仔尾宮),始建於明朝正統十四年(公元一四四九年),是為紀念明代當地倭寇英雄周彝訓而建。據同安縣誌載:郊區積善里地處沿海,明代常受倭患,當時朝廷腐敗無能,但地方官兵及受難之民眾,皆能同仇敵愾誓保家鄉。明正統十四年(公元一四四九年),倭寇騷擾積善里窯山鄉,里人周彝訓組織鄉民眾奮起抵抗,戰鬥中馬陷嶼仔尾海灘。其子沖入敵陣營救,父子同時陣亡。當地民眾為周彝訓英勇事跡所感,將其葬於嶼仔尾,設壇褒其忠義,永為紀念。“有應公宮”舊稱“嶼仔尾宮”。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彝訓逐漸從人們敬仰的英雄變為受人崇拜的神,嶼仔尾宮也香火漸旺,遠近虔誠鄉民稱讚嶼仔尾宮“有求必應”,因此逐漸稱其為“有應宮”。
民俗內容
有應宮和其他神廟不太一樣,廟裡沒有供奉神像,只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嶼仔尾公”四個字。
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十四為有應公祭日),在有應公眾理事的帶領下,集美當地信眾準備供品,虔誠焚香祭拜有應公。還有從各方趕來的信眾,尤以廈、漳、泉沿海漁民,以及台灣等地的信眾,受有應公忠義精神所感,不遠千里,自發前來敬拜。人們聚首馬鑾有應宮,載歌載舞,祈求國泰民安、幸福安康。期間各種閩南傳統民俗表演,包括歌仔戲、歌仔說唱、木偶戲、舞龍舞獅、五祖拳和宋江陣等輪番上陣,馬鑾灣一帶可謂車水馬龍、鑼鼓喧天、鐘鼓齊鳴、熱鬧非凡。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馬鑾有應公信俗不僅成了集美當地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也逐漸成為聯結海內外華僑華人的重要橋樑和紐帶,對促進海內外華人華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保護措施
廈門市集美區馬鑾有應宮管理委員會為“有應公信俗”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1年5月14至21日,由集美當地村民自辦為期一周的海峽兩岸“有應公”信俗文化節在僑鄉集美馬鑾海岸舉行,來自兩岸10多萬鄉親在這裡共緬有應公抗倭事跡。
2015年5月29日,第二屆馬鑾有應公文化節開幕式暨集美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演在馬鑾有應宮舉行。第二屆馬鑾有應公文化節為期三天,除了傳統祭祀儀式、開幕儀式外,還舉辦非遺大展演、首屆馬鑾有應公文化研討會、“歡樂馬鑾”閩南文藝大薈萃、2015“我們的精神家園”集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五祖鶴陽拳表演專場、宋江陣專場、閩南歌仔戲、木偶戲專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