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城隍信仰源自先民對城隍的自然崇拜,起於先秦,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古時候諸侯列國築城以保其民,復建隍以護城。先民深信凡一物必有一神主宰,於是城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負有捍患御災、護國安民之責。唐宋以後,城隍奉祀遍及全中國,並都追加封號。明初京都郡縣並為壇以祭,加封府為公、州為侯、縣為伯。至清代,城隍不僅掌管陰司一方鬼神,還兼管陽間諸事。清雍正帝為京都城隍廟撰聯,城隍崇拜從此風靡一時,城隍成為官方、民間崇奉的神。
據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寧德縣誌》載,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時職寧德縣主簿的陸游寫下《寧德縣城隍廟記》。由此證明,寧德的城隍信俗在南宋早期已大行其道,至少已有八百多年歷史。自元明至清,寧德縣城隍廟一直存在,無論是在官方還是民間,其城隍信仰也一直延續。民國以後,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寧德縣城隍祭祀轉為民間信眾主祭,其祭祀科儀更為繁複,而在巡境儀仗中,又融入民間舞蹈、道教音樂、民間雜技等表演。20世紀50年代與“文化大革命”期間,城隍巡境信俗被禁止。改革開放後,此項信俗活動得以恢復。每年逢正月二十七、二十八兩日皆有出巡活動,信俗活動年盛一年。
民俗內容
一、城隍出巡前祭祀儀式(俗稱“參明”,又叫“起馬祭”)
現代城隍出巡前祭祀儀式既循古制又有創新。行祭地點設在城隍廟大堂,祭禮過程約五分鐘。在規模上,不是大祭典,只是城隍出巡前的小祭祀,古稱“起馬祭”,今俗稱“參明”。行祭人數為三十二人,其中主祭二人,八將九人(含“花擔”一人),號頭(追魂號)八人,刀手(紅烏角)二人,板樂隊等十一人。眾人左右分列大堂城隍像前,每人服飾皆穿紅褲、紅馬褂。“參明”禮儀圍繞“三拜跳”為中心,前禮為“三拜九叩”,後禮為“開四門”。即在板樂響起,主祭人宣聲“行禮”時,祭祀者抬起左腿,形成單腿獨立狀,前後蹦跳,進三退三,凡三次,每一次俯身“三叩頭”。這種“三拜九叩”禮別有特色,充分體現了對城隍行禮與對其他神明行禮方式的不同之處。接著,儀仗隊32人散開分列左右二排,表演“開四門”儺舞。莊嚴肅穆的禮儀、優美多姿的儺舞,意在向城隍報告赤白二爺本日(正月二十六日)即將先行出巡,整個祭祀儀式具有地方特色。
二、赤白二爺先行出巡與城隍巡境
城隍神出巡的目的是到邑厲壇施食於無祀之鬼魂,以安撫厲鬼使其不再作祟,祈求合境人神安康,相當於佛教的布施恩惠。邑厲壇原在朝天橋西側,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20世紀50年代以來,邑厲壇被公私建房占用,已不復存在,因此現代沒有邑厲壇祭祀儀式,但城隍巡境儀式仍然遺存。
城隍神出巡的日子,舊時確定在正月二十七日,僅一日。出巡前一日,本廟赤白二爺先行出巡,其目的是視察街坊,搜尋隱匿街巷的無祀之鬼,令其到邑厲壇受食,若不聽令則緝拿送往,寧德民間謂之“探路”或“清道”(掃街)。現代城隍爺巡境為期二天(正月二十六日上午至二十七日晚十二點前圓宮)。
(一)城隍爺巡境
1.道具、隨行人員等
(1)開道大鑼四面,每面二人肩扛而行,後者敲打。
(2)旌旗十面,十人持舉。
(3)大牌:橫書曰“威靈公”,豎書曰“城隍出巡”四人抬。
(4)祝願牌:書曰“平安寧德”。
(5)巡差燈(三腳燈):二盞,二人持舉。
(6)花叉隊:即刀槍劍戟及錘、狼牙棒等三十把。
(7)肅靜牌:八面,八人持舉。
(8)赤白二爺扮相:赤白二爺,赤爺左手持令牌,書曰“合邑平安”,右手持羽扇;戴施冠帽,著黑衣長衫。白爺左手持令牌,書曰“合邑平安”,右手持佛花;戴長簡帽,著白、綠、紅的花布衫,腰間懸掛腰牌。赤白二爺走花步,即八字步、丁字步、轉馬、回鸞步等樁步,配以鼓樂而行。
(9)八將:九人(八將外加“花擔”一人)著武裝,穿長靴,面貌猙獰,臉上畫各式戲劇臉譜,表演時聲色俱厲,猶有殺機,於儀陣中常發勁開步沖拳,甚是威猛,其職責為傳令緝兇。
(10)六司:衙役,其職責為記錄善惡,無甚動作。
(11)號頭(追魂號):一對二人扛。
(12)香爐、香亭、燭架。
(13)城隍爺即威靈公鑾駕:城隍爺神像正襟端坐推車上,信眾擁護推行而前,配以金黃色涼傘。
(14)披枷戴銬扮相隊伍:有命犯太歲信徒,穿紅衣紅褲,頭扎青帶,扮罪人隨行或攔路獻供,許願消災,供時跪下,供畢才離去。有久病者或代父母祈求延壽者,自願減其壽算,待城隍出巡,具疏文獻供,貧者但具三茶五酒即可。有刑滿釋放人員,唯恐再度不意作奸犯科,以押牌插背,跪求免刑罰等。左右有六名婦人提燈,二名劊子手持刀,衙雜十二名持棍。
(15)板樂隊,即鼓吹班。
(16)大鼓面。
(17)民間雜技表演隊伍:主要有高蹺、鐵技等。
(18)輔助性工作人員:其主要任務是清理道路上下障礙物、觀察遊行人員安全帶情況,照顧保護參演婦女、兒童等。
(19)隨從信眾成千上萬。
2.各境接駕
各境、各宅人家及商鋪接駕獻供,供桌上有香花、燈、水、果及屏風擺設,必備茶、酒、面、蛋為大禮,也有素齋為供,並具酬謝工作人員點心,相當於“犒勞”。方言曰“犒工”。
3.巡迴入廟
城隍巡迴入廟安位後,信眾上香禮拜祈禳,多具文表奏疏,求壽、求財、求平安等。
4.安座供
內容同“參明”。
5.“城隍千宴”
次日起,民間組織擺設“城隍千宴”,先後為期十二天。
6.請戲謝神
信眾要感謝城隍的神靈,其主要形式就是請戲謝神。各村莊選定固定的日期,在城隍廟前,由信眾以集體或個人的名義請戲班演戲,以酬神娛人。戲劇演出前要謝神祭拜,在擺滿敬物的神案前,信眾跪拜的同時,燒香抽籤。請戲謝神活動的時間,少則三天,多則十餘天不等,視謝神的信眾多少而定。
7.抽籤
靈簽以詩歌為載體,以竹籤為占具來占卜吉凶。城隍廟的威靈王靈簽譜有六十六首,靈簽從外在形式看,有捭片的,有印在紙上的,籤詩通常為七言四句,內容大都是藉助典故勸人從善或教人生活哲理。上、中籤比例占到七成左右,以迎合香客的趨吉避凶心理需要。
8.分“壽桃”
信眾每人可得一對,寓意安康長壽。
(二)赤白二爺儺舞表演(本身出巡與“城隍巡境”兩次均表演)
每歲城隍爺巡遊活動,儀仗形式及規制,大致模仿縣令出巡之禮儀,其中,令人矚目的是赤白二爺的儺舞表演。
1.基本要求
選擇二名身強體壯具有耐力者扮相,基本動作以南少林虎樁拳的“打三戰”“開四門”為基礎。靜態樁步為八字馬,有“高馬”“矮馬”之分;動態樁步有丁字步即虎樁虛步、叉步即回鸞轉馬、走花步即擺步,步法作踉蹌狀。表演時,動靜結合有節奏感,配以鼓點,依鼓樂為指令。
2.表演
(1)開步:開步在馬字步靜樁前提下開始。第一,立正,蹲為八字馬;第二,左腳開步邁向前方,雙手稍有舉動;第三,叉步前行,左手羽扇在後,右手令牌在前;第四,收攏停步,左手羽扇在前推動(有停頓立橋),右手令牌退後在腰間。這樣,前進三步,屬“打三戰”步伐。鼓點為“嗒——嗒嗒——咚”。
(2)轉馬:接上式,稍停頓,邁步轉馬,有三個動作,由前轉左,由左轉右,偶爾也見由左右轉後,多是“逆轉——順轉——逆轉”的方式,鼓點為“咚咚咚”。這樣,停步三轉身回鸞或四轉身,為“開四門”。
(3)擺花步:前兩個步伐稍作停頓,特別是“開四門”稍停,承接上式,向四隅斜身斜步,速行七步,後足踩前足行經足跡處,步履急促踉蹌。也有如法回歸原處稍停,鼓點為“咚——咚咚——咚咚咚——咚”。也有步伐為“∞”字形旋轉回歸狀,反覆多次。鼓點繁密激烈,令人感到緊張而恐怖。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主宰一方,安撫百姓的城隍神,具有鐵面無私、不徇私情、安良除暴、賞罰分明的形象,給人以精神寄託與慰藉。千百年來,城隍崇拜不以朝代變更社會發展而衰亡,仍為民間崇奉,是信眾的精神寄託。
城隍信俗具有重要價值:首先,寧德城隍信俗歷經千年,相應的祭祀活動從未間斷,對社會學、民俗學、人類文化學等方面的研究,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材料。其次,城隍信俗對倡導和構建和諧社會大有裨益。第三,城隍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寧德城隍信俗歷史悠久,信徒遍布海內外,跟台灣城隍廟也保持著密切聯繫,是兩岸共同文化的紐帶,跨過海峽,印證了兩岸同根同源的血肉親情。
傳承人物
吳國全,男,漢族,2017年8月被評為寧德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城隍信俗。
張永生,男,漢族,2017年8月被評為寧德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城隍信俗。
保護措施
2021年5月13日,福建寧德市對台交流基地——寧德城隍廟揭牌儀式舉行,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拉近海峽兩岸距離。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2年11月22日,由寧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寧德城隍廟承辦的首屆寧台兩岸城隍文化節在蕉城區城隍廟內開幕。蕉城區城隍廟內,鐘鼓齊鳴,基隆護國城隍廟、屏東城隍廟等7個台灣城隍廟共58人組團前來,共祭城隍。
2014年12月9日,寧德市2014年“兩岸”城隍民俗文化交流活動在寧德城隍廟內舉行。來自台灣城隍廟聯誼會的5位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信徒代表等共祭城隍。
2023年2月,闊別3年的“鬧春會”重頭戲“城隍巡遊”如期回歸。寧德八一五路上人頭攢動,巡遊隊伍整齊有序地穿梭在街頭,進行舞龍線獅、儺舞撬戲、漢服展示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