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誤差

會計誤差是指未正確地記錄與報告經濟事項或業務發生時存在的事實。會計報表中的會計誤差由計算錯誤、誤用會計方法或忽視會計報表編制時存在的事實而引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計誤差
  • 類型:經濟術語
分類,衡量,

分類

會計誤差從其產生的原因來分析,可以分為會計確認誤差、會計計量誤差、會計記錄誤差和會計報告誤差。
第一,會計確認誤差。會計確認誤差是所有會計誤差中最顯著的也是最常見的誤差。會計確認誤差按照確認過程包括初次確認誤差、再次確認誤差和最終確認誤差。初次確認誤差是指原始資料進入會計系統時產生的誤差;再次確認誤差是指系統中各種要素變動時的確認誤差;最終確認誤差是指會計信息在輸出時產生的誤差。
會計確認誤差按照誤差特性可以分為確認時間誤差、確認空間誤差和確認數量誤差。確認時間誤差是將會計要素提前或滯後進入會計系統引起的誤差,它與會計準則和規則制度的制定密切相關,也經常被會計人員在收入和費用確認時惡意使用;確認空間誤差是由於會計主體邊界不清,無法準確確認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而形成的會計誤差;確認數量誤差是因為會計計量手段和計量方法不夠完善而形成的數量誤差。
會計確認誤差按照確認內容可以分為資產確認誤差、負債確認誤差、所有者權益確認誤差、收入確認誤差、費用確認誤差和利潤確認誤差,其中,資產確認誤差是會計確認誤差的主體。就資產確認誤差而言,現行會計雖然規定了資產進入企業會計系統的四個基本條件:即符合會計要素定義、相關、可靠和計量。但由於現行會計的局限,依然出現數額巨大的會計誤差,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大量的能給企業帶來未來可能的經濟利益經濟資源(如企業組織、企業知識、企業核心能力、企業競爭優勢等)沒有進入會計系統,企業有效資產得不到確認,造成企業資產的低估;另一方面,大量的無效、低效甚至是負效益資產沒有進行資產重估計提減值準備,依然在會計系統中反映,造成企業資產的高估。從總體而言,現行會計系統對企業資產的低估要遠遠大於對資產的高估,因而,上市公司的市淨率一般大於1,有些甚至高達兩位數。同樣,在企業負債、收入和成本費用的確認方面也存在大量的會計確認誤差。
第二,會計計量誤差。會計計量主要分為計量單位與計量屬性,不同的計量單位與不同的計量屬性相結合又形成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多種計量模式。會計計量單位目前主要是貨幣,而計量屬性則可分為歷史成本現行成本現行市價可變現淨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其中,歷史成本指資產以取得時的成本計價;現行成本指現時取得相同資產將支付的現金或現金價物;現行市價指指現行銷售價格,是存貨在正常條件下預期的出售價格;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正常業務中,一項資產可望獲得的,未經貼現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但要扣除直接成本;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是指在正常業務中,一項資產可望換得的未來現金流入量的現值減去未來現金流出量的現值。會計計量誤差可以分為資產計量誤差、負債計量誤差、所有者權益計量誤差、收入計量誤差、費用計量誤差和利潤計量誤差,其中,資產計量誤差和收入計量誤差是會計計量誤差的主體。
會計計量誤差還可以分為單項計量誤差和綜合計量誤差。單項計量誤差是指對某一會計要素進行計量而產生的誤差,如資產計量誤差、負債計量誤差等等;綜合計量誤差是指在對企業會計要素進行會計計量的過程中,由於各會計要素內部及其要素之間採用的計量屬性不同而產生的誤差。
現行會計在資產計量中,固定資產主要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流動資產既有歷史成本計量,又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量,還有現值計量;無形資產的計量則更加複雜。收入一般採用現值計量,而成本費用一般採用歷史成本計量。計量單位與計量屬性不同,導致所有者權益與利潤的計量必然產生會計的計量誤差。此外,現有會計系統完全單一地依靠貨幣計量,不可能全面地反映計量企業複雜的經濟活動。例如企業的管理組織能力和企業的市場占有狀況這類無形資產是不易於進行貨幣計量的。即使現有會計系統通過種種複雜的途徑進行貨幣量化,但是在間接量化時也會產生計量轉化誤差。
第三,會計記錄誤差。記錄過程中所產生的會計誤差主要是由於粗心大意、經驗不足或信息渠道不暢通所導致的會計數字和會計事項記錄錯誤。當然也不排除故意的財務作假。會計記錄誤差是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方面,但不是會計信息失真的全部。現在會計學術界與實務界討論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遠不是會計系統存在問題的全部,而僅僅是會計誤差的一個方面。更何況會計數據的“真”和“假”本身就難以辨別!
第四,會計報告誤差。會計報告誤差可以分為報告數據誤差、報告時間誤差、報告空間誤差和報告規則誤差四個方面。報告數據誤差指會計報告披露的會計數據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實際價值不一致而產生的誤差。報告數據誤差是會計確認誤差、會計計量誤差和會計記錄誤差的綜合結果。報告時間誤差指從某次會計報表披露到下次會計報表披露這段期間內,企業實際狀況發生變動而產生的會計誤差。會計報告的實時披露可以減少報告時間誤差。報告空間誤差指會計報告主體的不明確或主體邊界模糊(企業購併、多層級公司的合併、虛擬公司等)而產生的會計誤差。報告規則誤差指不同會計準則與規則導致的同一企業在不同時間、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會計數據的不可比造成的誤差。在國際上,不同的國家對於會計法規有不同的規定,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國家的報表數字是不一致的,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如果從經濟學的全局來看,會計誤差還包括證券市場誤差。由於證券市場中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股票價值波動(一般情況下高於股票價值),因而證券市場誤差總是客觀存在。證券市場誤差=股票市場價格-股票價值。由於證券市場誤差的產生與會計報告沒有直接關係,因此,會計誤差也可以將其忽略,不予研究。

衡量

會計誤差是與會計信息真實性及準確度密切聯繫的概念。會計信息準確度是指會計報告披露的會計數值與真實的會計數值之間相差的程度,用會計誤差來表示。會計誤差越小,表明會計信息的準確度越高;反之,準確度就越低。會計誤差從其程度來分析,可以分為絕對誤差相對誤差。絕對會計誤差(E)= 真實會計數值(x)-會計報告數值(xT)。相對會計誤差=(絕對會計誤差/真實會計數值)×100%= (x-xT)/x×100%。絕對會計誤差只能顯示出誤差變化和範圍,不能確切地表示會計報告披露的會計數據的精確度。相對會計誤差表示會計誤差在真實會計數值中所占的百分比,會計信息準確度常用相對會計誤差表示。絕對會計誤差可以是正值或是負值,正值表示會計披露數值較真實會計數值高,負值表示會計披露數值較真實會計數值偏低。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到
會計絕對誤差=股票價值-(資產賬面價值負債價值)=股票價值-股東賬面價值
會計相對誤差=會計絕對誤差/真實會計數值×100%
另外
股東權益絕對(相對)誤差=資產絕對(相對)誤差-負債絕對(相對)誤差
利潤絕對(相對)誤差=收入絕對(相對)誤差-成本費用絕對(相對)誤差
會計誤差=會計確認誤差+會計計量誤差+會計記錄誤差+會計報告誤差
會計總誤差=會計誤差+證券市場誤差
:會計絕對總誤差=會計絕對誤差+證券市場誤差=股票價值-股東賬面價值+(股票市場價格-股票價值)=股票市場價格-股東賬面價值
會計相對總誤差=(股票市場價格-股東賬面價值)/股票價值
在上述會計誤差的一系列公式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消除了會計誤差的影響,公司股票價值應該等於公司股東賬面價值。這時,企業會計報告直接披露公司價值,是名副其實的企業價值報告。
在企業價值報告體系下,由於股票價值等於股東賬面價值,因此:
會計相對總誤差=(股票市場價格-股東賬面價值)/股票價值
=(股票市場價格-股東賬面價值)/股東賬面價值
此時,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重要的發現:
會計相對總誤差+1=股票市場價格/股東賬面價值=市淨率=托賓q
這樣一來,我們就把會計誤差、市淨率和托賓q值等重要的會計與財務分析工具有機地結合起來了。在沒有會計總誤差和採用價值報告的情況下,我們有理由認為市淨率和托賓q值應該等於1。但是,證券市場誤差並非會計學所能控制,因而市淨率和托賓q值在一般情況下總是大於1。
在現行會計體系中,如果會計相對誤差大於零,也就是當市淨率和托賓q值大於1時,則表明會計系統總體而言低估了資產的價值(當然也有可能高估了負債的價值);如果會計相對誤差小於零,也就是當市淨率和托賓q值小於1時,則表明會計系統總體而言高估了資產的價值(當然也有可能低估了負債的價值)。目前的實際情況是低估資產價值相對來說比較普遍,其主要原因是現行會計系統沒有考慮企業能力資產的影響,將大量的能給企業帶來未來可能的經濟利益的能力資產與資源(如企業組織、企業知識、企業核心能力、企業競爭優勢等)排斥在會計系統之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