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判斷

會計職業判斷

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根據會計法律、法規和規章等會計標準,充分考慮企業現實與未來的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通過識別、計算、分析、比較等方法,對不確定性會計事項所作的裁決與斷定的思維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計職業判斷
  • 根據企業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
  • 特點:目標性、主觀性等
  • 功能:對不確定性會計事項所作的裁決
  • 判斷內容:確定目標
主要特點,目標性,主觀性,權衡性,受制約性,具體表現,選擇與協調,處理的方法,會計估計,重要性原則,判斷能力,判斷內容,理解問題,確定目標,提出備選方案,收集資料,確定標準,分析比較,得出結論,影響因素,注意事項,會計職業道德,

主要特點

會計職業判斷是會計人員按照會計準則、制度的要求,根據企業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對日常會計事項的處理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應採取的原則、方法、程式等方面進行判斷與選擇的過程。它具有如下主要特點:
會計職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

目標性

判斷總是有其特定的目標指向。一般來說。會計人員除了希望判斷選擇的結果能及時、恰當地反映出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外,還希望對條件確認、計量和揭示方法的選擇與運用,能有效地維護和增長企業的自身經濟效益。

主觀性

會計準則允許企業會計人員選用不同的方法對會計資料進行加工處理,而不同的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但哪一種方法能使結果更接近客觀實際,有時很難有一一個客觀標準,只能依據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來確定。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摻雜著會計人員的主觀臆斷性。

權衡性

會計人員運用職業判斷選擇會計政策和進行會計估計過程中,始終面臨著多個方案的比較、優選,面臨著可靠性與相關性、穩定性與適用性、利益驅動和公允公正等觀念和立場的矛盾與權衡選擇。會計職業判斷的過程可以說就是一種比較、權衡、取捨的過程。

受制約性

會計職業判斷是在有限制和要求下的相對主觀,它受制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受制於社會的外在約束機制,如法規、政策、目標、國情和技術水平等;②受制於會計的某些自身特徵、原則及相應的理論框架;③受到會計人員自身的業務技能與職業道德水準的制約。

具體表現

會計職業判斷貫穿於會計工作的始終,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會計職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

選擇與協調

經濟活動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使得在會計實務中對某一會計事項進行確認、計量、揭示時需要多個會計原則之間作出選擇,而各個會計原則之間也有矛盾。如可靠性與相關性原則之間。謹慎性原則與歷史成本、一致性原則之間就時有衝突在特定的條件下,某項會計原則是否應當選,選擇的“度”應該多大,如何正確處理多個原則的優先使用順序,怎樣實現不同原則之間的最佳組合等等,這一切都必須依賴會計人員的判斷來進行相應的選擇與協調。

處理的方法

由於客觀經濟的複雜性和各個企業的特殊性,企業可在允許的範圍內對同一經濟事項採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在這多種會計處理方法之間本無絕對的孰優孰劣,現行制度也缺乏對多種方法選用標準的具體規定,會計人員只有在工作中運用自身的職業判斷,在諸多可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中,選擇適合本企業具體情況的會計處理方法,以便會計信息能望其實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

會計估計

在會計工作實踐中,經常需要利用最新信息對具有結果不確定性的交易或事項作出判斷,對未來事項是否發生及未來事項的發生時間及影響予以估計入賬常見的需要估計的項目有:壞賬或有損失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與淨殘值、無形資產和待攤費用攤銷期限等等。這些項目必須通過會計人員合理預測與推斷加以確認、計量,才能便會計信息實地反映,其確認、計量、揭示的合理準確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高低。

重要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要求對那些預期可能對進行經濟決策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應單獨反映或重點說明;對於不太重要的經濟事項,可以在會計記錄或報表上予以簡化或省略。由於我國會計準則未對重要性作出明確的定義,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不同的事項,判斷其重要性的標準也會隨著時間、地點、經濟環境、業務性質等等而不同。因此,對於一項經濟事項是否重要。是否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構成影響,應否單獨揭示,應視其自身性質及相關情況而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

判斷能力

會計職業判斷是會計人員一項重要而富於挑戰性的工作。職業判斷能力的強弱是一個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反映,它不僅需要會計人員對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方法的全面理解與準確把握,也需要對企業客觀經濟環境與經營管理目標進行透徹的了解。因此,為增強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能力,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認改變過去按圖市機的舊習。要轉變觀念,更新思維方式。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以適應市場經濟和會計工作的變化及輛要。
會計職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
2.加大對會計人員的指導和培訓的力度。會計理論界私有關邵門應當積極宣傳新的會計準則和各項法規制度,對其要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闡釋和開屢討論,同時組織並且動員社會力量對會計人員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業務培訓和指導,以便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供會計人員學習。
3.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會計人員應積極主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經濟學分析方法,以新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為切入點,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應注意對理論的思考,保持對熱點問題的敏感,充分認識和估計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大膽探球,努力實踐,增強會計職業判斷能力

判斷內容

理解問題

會計人員要對相關的事項和環境有清晰的認識,了解與問題有關的所有信息,包括問題本身的信息、以及產生的前因後果方面的信息等。對於一些複雜事項,如複雜的租賃契約,複雜的促銷方案等,由於其涉及多方面關係,有時還需藉助圖表等輔助方式,來描述事項中涉及的相關各方關係,以幫助全面理解問題。

確定目標

該目標是針對具體判斷事項而言的,即明確是對什麼做出判斷、判斷結果應實現什麼目的等。如某電器銷售企業將自己銷售的電冰櫃等商品暫時供員工休息室使用,過一段時間後再將其作為商品銷售,那么該商品是應確認為固定資產還是存貨;其應攤銷的價值如何確定;並估計其攤銷期限、方式等,都屬於具體的判斷目標。對於複雜事項,有時還需把整個問題分解為較簡單的子問題來分別解決。明確判斷目標,可以指導會計人員圍繞目標有效地蒐集信息。
會計職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

提出備選方案

即可能的判斷結論。如前例中的確認問題,就可提出“該電器應確認為固定資產”和“該電器應確認為存貨”兩個備選方案。這一階段受人的知識經驗的影響較大,對同一問題,不同的人可能會提出不同的備選方案;同一個人隨著信息的獲得,對備選方案也可能會修改和補充;專家較新手更易提出恰當的備選方案。同時,對確定的、簡單的問題比對不確定的、複雜的問題更易形成恰當的備選方案。

收集資料

首先,資料的來源依賴於選擇什麼標準來比較。可選擇的標準包括既定的標準、該公司過去的情況、行業中其他公司的情況以及類似事件的結果等,其中既定的標準是最常用的。會計職業判斷中的既定標準主要是指權威機構發布的專門規則和制度,在我國主要是各種財經法規、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以及證券監管條例等。針對備選方案中涉及到的項目,會計人員應對這些專業文獻進行搜尋,收集與其有關的論述。但如果會計人員對判斷標準所涉及到的文獻非常熟悉,這一步也可能被省略。對於其他標準,會計人員則需要收集其他的相關資料。如要估計公司的壞賬準備就需收集公司過去應收款項回收情況的資料;要對未來事項做出判斷就需收集有關現實和未來可能情況的資料等。
其次,收集信息還應具有導向性。如要判斷一項交易是否為非貨幣性交易,就要收集補價資產公允價值的信息。
再次,收集信息還有一個量的問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過度都會引起判斷的偏誤。信息收集過程同時也是進一步認識問題的過程,如果發現原備選方案或擬確定的標準並不恰當,就要進行必要的修改,然後再補充收集信息。

確定標準

它是指根據所收集的資料,經過分析評價後確定的具體適用標準,如會計準則中的某一具體論述。在沒有明確的法規標準的情況下,行業慣例、事實等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作為判斷標準。有時判斷標準也可能不太明確,如對未來不確定事項的判斷,採用的標準就是對未來事項的預測值或估計值。確定恰當的標準非常重要,選擇失當就可能導致判斷的失誤。

分析比較

即將判斷標準和備選方案逆行分析和比較。使用的主要方法是識別衡量和序列衡量。識別衡量是指確定判斷對象(某一備選方案)與判斷標準相符合的程度。序列衡量是指把判斷對象按一定標準排列起來後衡量其各自的優劣,它用於有多種方案均可選擇時的最佳方案的確定。

得出結論

即做出最終的斷定、估計或選擇。
以上是會計職業判斷過程的通用模式,它們總體而言保持上述的順序,但有時也會根據問題的特點和複雜程度做適當的調整與省略,有時還會從後一階段再返回到前一階段而形成局部的循環。

影響因素

1.主體因素
主要是指會計人員素質。由於我國會計人員在計畫經濟中形成的照本執業的習慣,使整體素質相對較低,職業判斷能力沒有達到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水平,出現了謬誤的判斷的可能性較大。
會計職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
2.客體因素
主要指經濟業務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越高,對會計職業判斷的要求越高,其誤判的可能性越大,相反覆雜性越低,對會計職業判斷的要求越低,其誤判的可能性越少。
3.環境因素
主要包括:
(1)利益相關者的自利本性使他們追求各自的自身效用最大化。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或投資人、債權人、管理當局、雇員、政府等。自身效用最大化就是追求最大限度地獲得自身利益。當條件成熟時,利益相關者的動機會轉化為對會計的操縱行為,操縱會計人員利用職業判斷的彈性空間進行財務欺詐、利潤規劃和盈餘管理,這時會計職業判斷完全背離了必須遵守的原則,其目的變成惟一的目的,就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只有當誠信與自己的最終價值相符合時,只有當誠信能給企業帶來利潤,不誠信會帶來損失時,利益相關者才會講誠信。
(2)契約的不完備性。現有的各項法律法規沒有對經濟發展中的新生事物規定相應的處理方法。在基本會計準則具體會計準則之間,會計準則與稅收制度之間都存在不協調性甚至衝突、矛盾的地方。當契約的一方認為違反契約的規定或利用契約的不完備性可獲得的效用,比履行契約所獲得的效用要大時,就會放棄履行契約而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3)造假成本低。會計造假的預期收益明顯大於預期成本,被發現的可能性小,即使被發現,造假者的法律責任小,處罰力度小。

注意事項

1.建立正確的會計職業判斷意識
這是正確運用和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前提條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發展,會計人員必須由過去“照本(指會計制度)執業”向職業判斷方向邁進。這在客觀上要求會計人員正確運用職業判斷處理經濟業務事項,在主觀上也要求會計人員建立一種職業判斷的意識,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2.堅持誠信原則和遵守職業道德
誠信原則是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的重要原則,它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客觀公正地對本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作出合法合理的判斷。誠信在會計行業尤為重要,中國現代會計先父潘序倫先生指出“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把信用作為會計工作的生命線。誠信不僅是一種責任,更與重大利益相關;誠信不僅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場經濟下的基本遊戲規則。企業生存和發展都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會計人員的誠信是企業誠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誠信的會計人員才能客觀、真實地進行會計核算,提供正確的會計信息
3.堅持獨立原則的同時必須合理權衡各方面的關係
獨立原則要求會計人員不要盲目依從企業管理層的意見而放棄應有的判斷原則,應在充分考慮自身實際情況下合理借鑑其他企業對同類會計事項的處理,不要把思想限制在過去的判斷方法和結果中,應以求真務實態度對待會計職業判斷。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企業管理當局對會計人員的干預,導致會計行為缺乏獨立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存在著利益主體多元化趨勢,而多元化的利益主體的經濟活動基本上是利益驅動所致的,會計人員處於多元利益主體的中心,肩負著客觀、公正處理各方利益的艱巨重任。所以,會計人員不能真正歸屬於多元化利益主體的任何一方,否則,受其利益驅動或操縱,無疑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但是過分地強調獨立原則會使會計人員與其他工作人員無法溝通,甚至凌駕於其他人,而且會計人員職責範圍是會計的基本職能,即核算和監督,會計人員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因此在會計人員獨立工作時要加強與其他專業人員的溝通,並從中獲得各種與問題有關的信息、報告、料和建議,客觀、真實地進行會計核算,協同完成企業的目標。
會計職業判斷會計職業判斷
4.堅持合法原則
它要求會計人員必須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在法律法規或準則允許的範圍內進行合法判斷,在法律法規或準則沒有規定的,應選擇符合一般會計原則會計處理方法,並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乎常理的判斷。也就是說,會計職業判斷只能在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允許的範圍內作出判斷和選擇,所選擇的會計政策和會計原則必須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精神實質,否則,就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制裁。會計原則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選擇適當的會計方法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判斷時不僅要掌握國際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對收入所下的定義和當前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會計法等,還要運用確認和計量的各項會計原則,作出準確無誤的判斷。
5.堅持謹慎原則
它要求會計人員對每一次判斷都有充足的依據為基礎,以免造成判斷偏誤。在出現多個備選方案時,應按照謹慎原則,對備選方案進行分析比較,並使用識別衡量和序列衡量方法選擇最優方案。識別衡量是指確定判斷對象(某一備選方案)與判斷標準相符合的程度。序列衡量是指把判斷對象按一定標準排列起來後,衡量其各自的優劣,從中選擇最優方案。
它要求職業判斷的依據或方法應有一定的穩定性,對於不同時間出現的、相同的經濟業務,無論同一個會計人員或不同的會計人員都應該運用相同的判斷方法。對於法律法規或準則沒有規定的,在選擇會計處理方法時,也應遵循一致性原則,避免會計人員無法判斷,或因濫用會計原則引起的判斷過度,或因沒有合理運用會計原則引起的判斷不足。
7.熟練掌握和合理運用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
專業知識是指會計理論、會計準則和制度,以及行業財務制度國際會計準則、管理會計和計算機操作技能及資料庫網路技術等知識,是職業判斷能力的潛在表現,也是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最起碼的從業知識。相關知識是指與會計工作有密切關係的財政、稅收、金融以及外語等知識,這是會計人員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必要條件。會計人員不僅要面對企業經營中不斷湧現的新的經濟事項,依據有關規定,作出專業判斷,並對這種事項進行記錄和反映,而且還要向企業決策者提供決策的備選方案。因此優秀的職業判斷能力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質,而且還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高度敏感性和較強的洞察力,它是會計人員學識、經驗、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綜合反映,要求會計人員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善於收集有用的資料和總結經驗,擴大知識面,提高判斷能力。

會計職業道德

(1)敬業愛崗。會計人員應當熱愛本職工作,努力鑽研業務,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所從事工作的要求。
(2)熟悉法規。會計人員應當熟悉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並結合會計工作進行廣泛宣傳。
(3)依法辦事。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的程式和要求進行會計工作,保證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準確、及時、完整。
(4)客觀公正。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5)搞好服務。會計人員應當盡其所能,為改善單位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6)保守秘密。會計人員應當保守本單位的商業秘密,除法律規定和單位領導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單位的會計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