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

會澤縣

會澤縣,隸屬於雲南省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東岸、曲靖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03°03′~103°55′、北緯25°48′~27°04′之間。東鄰宣威市、貴州省威寧縣,南與霑益區、昆明市尋甸縣毗鄰,西接昆明市東川區、昭通市巧家縣,北與魯甸縣接壤。

會澤縣境東西最大橫距8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38公里,國土面積5854平方公里。縣城鐘屏鎮,海拔2120米,距曲靖市區254公里,距省會昆明273公里。

2006年,會澤八大會館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會澤被《國家人文地理》推薦為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2013年5月22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4年,會澤縣縣內生產總值154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33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650元。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會澤縣
  • 外文名稱:Huize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 雲南 曲靖
  • 下轄地區:金鐘鎮等21鄉鎮
  • 政府駐地:金鐘鎮
  • 電話區號:0874
  • 郵政區碼:654200
  • 地理位置:雲南東部
  • 面積:5854平方公里
  • 人口:90.82萬(六普)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會澤古城,會澤大海草山等
  • 車牌代碼:雲D
  • 建立時間:公元前135年
  • 行政代碼:530326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人口,民族,地理環境,地形,地貌,地質,氣候特徵,自然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礦藏資源,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交通,社會保障,教育,名優特產,旅遊景點,著名人物,楊乾貞,唐繼堯,黃毓英,鄧泰中,劉堯民,施莉俠,城市榮譽,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堂琅縣,屬犍為郡。隋朝屬恭州地。
初,設唐興縣。
南詔,置東川郡。
大理國,設東川大都督。
元代,為東川路
明朝時,為東川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隸雲南省,開置會澤縣駐巧家,翌年遷到鐘屏。
會澤縣
民國二年(1913年),裁東川府,改名東川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又復會澤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曲靖專署。
新中國後,改屬昭通專署。
1958年10月,撤會澤縣並東川市
1964年12月,恢復會澤縣,改隸曲靖地區。

行政區劃

轄23個鄉(鎮 、街道)。金鐘、古城、寶雲3個街道辦事處,娜姑、者海、礦山、樂業、迤車、大井、待補7 個鎮,大海、老廠、五星、大橋、紙廠、馬路、火紅、新街、雨碌、魯納、上村、駕車、田壩 13個鄉,357個村民委員會,15 個社區。
鄉鎮名面積(平方千米)政府駐地人口
金鐘
580
翠屏
132000
大井
246
井田
42100
娜姑
265
乾溝
69200
迤車
463
索橋
80600
樂業
349
羅布古
69100
者海
371
茂源
104800
礦山
228
小街
23000
待補
315
待補
45700
紙廠
98
羅別古
17100
馬路
193
巴圖
25000
火紅
265
橋邊
30200
新街
263
新街
38200
雨碌
248
雨碌
39900
大海
293
綠蔭塘
28000
魯納
177
新營
23700
老廠
162
老廠
18800
上村
276
大松樹
32300
五星
215
鉛廠
28600
駕車
289
駕車
25500
大橋
206
大橋
27400
田壩
352
田壩
34300

人口民族

人口

2008年底,會澤縣總人口95萬人,在雲南省129個縣(市、區)中,是第三人口大縣。人口分布極不均勻,槽壩地區人口稠密,高寒山區人口稀疏。農業人口87萬人,占總人口的92%。

民族

會澤是一個多民族縣,有漢、回、彝、壯、苗、白、納西、傈僳、滿、布朗、藏、瑤、拉祜、佤、傣、哈尼、蒙古、阿昌、普米、獨龍、仡佬、侗、布依、水、東鄉等26個民族。世居民族有漢、回、彝、壯、苗5個民族。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的5.49%左右,在少數民族中,以回、彝、壯、苗、白族居多。全縣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回族。各鄉(鎮)均有少數民族居住,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各民族和睦相處。回族聚居比較集中的新街鄉,是全縣的少數民族鄉。擁有人口104萬人,在雲南省129 個縣(市、區)中,是第三人口大縣。人口分布極不均勻,槽壩地區人口稠密,高寒山區人口稀疏。
會澤民族會澤民族

地理環境

地形

會澤地處滇東北高原,烏蒙山主峰地段。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山川相間排列,山區、河谷條塊分布。會澤縣地勢西高東低,南起北伏,由西向東呈階梯狀遞減。會澤縣最高峰大海梁子牯牛寨,海拔4017米,為曲靖市最高峰。最低處為小江與金沙江交匯處,海拔695米,為曲靖市最低點。
會澤縣

地貌

會澤的地貌景觀主要有三種類型:以山地地貌為主,次為盆地地貌,部分為冰川地貌。山地地貌,面積5600餘平方千米。
會澤地形會澤地形

地質

會澤縣由於地質地貌和森林覆蓋率低等原因,土壤沖刷流失嚴重。棕壤、紅壤、紫色土土類面積5114平方千米,占會澤縣土壤面積的91%;會澤縣耕地796平方千米,旱地占86%左右,而棕壤、紅壤、紫色土占一半。

氣候特徵

會澤屬典型的溫帶高原季風氣候,四季不明,夏無酷暑,冬季冷寒,乾濕分明。會澤立體氣候特點突出,從南亞熱帶至寒溫帶氣候均有分布。小江、牛欄江流域及大海梁子等地呈垂直分布,常常是:山腳赤日炎炎,酷暑難耐;山頂雲霧繚繞,寒氣襲人。大海鄉五月飄雪、七月飛霜的氣候屢見不鮮。會澤氣候特徵的真實寫照是:“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
會澤平均海拔2200米以上,高原空氣稀薄,輻射波短,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晴日225天,年日照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2.7℃。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快。
自然災害以乾旱、倒春寒和八月低溫為主,晚霜凍、洪澇、三秋連雨、冰雹、大風等局部發生。此外,地震、土石流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會澤植被類型垂直分布十分明顯,分為三個類型:
亞高山灌叢、草甸:分布於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草本植物200餘種,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為主,有絨毛草、羊茅草、翻白葉等。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還生長著一些莎草科的喜濕植物和箭竹。
會澤植被會澤植被
雲南松、華山松針葉林類和樟樹旱冬瓜等闊葉林類混交:分布於海拔1700~3000米地區,主要森林區。主要樹種有雲南松華山松杉松紅杉沖天柏黃櫟白櫟木姜子、樟樹、旱冬瓜、滇山柏及野櫻桃等。灌木林以馬桑、刺櫟、野山茶杜鵑箭竹薔薇科刺藤為主。草叢以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禾本科草本為主。
亞熱帶稀樹草原旱生植被:分布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牛欄江、小江、以禮河沿岸乾熱河谷區,形成稀灌草原景觀,代表性樹種有攀枝花羊蹄甲太陽花和蕃木瓜。
草本主要為禾本科蒿草,如斑芒、扭豆茅、棕葉蘆等。經濟林木柑橘黃果油桐、石榴等。

水資源

境內河流均屬金沙江水系,金沙江因上游盛產金沙而得名,古代又稱麗水。小江牛欄江以禮河及其41條支流縱貫會澤縣,其它河流74條。
會澤會澤
境內河流水源主要靠降水補給,蓄水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會澤縣年均降雨總量54億立方米,減去地面徑流等,水資源總量為24億立方米。會澤縣大小河流入境水量14億立方米,出境水量38億立方米。縣內主要河道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65萬千瓦,可開發97萬千瓦。已開發的水資源年發電量42億千瓦時,尚有50%以上待開發。地熱資源較為豐富,在金鐘、娜姑、者海、紙廠等地已發現6處溫泉。

礦藏資源

會澤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理論儲量為:磷礦20億噸,鉛鋅礦152萬噸,銅礦8765噸,大理石1億立方米,石膏80萬噸。此外,重晶石鋁土礦鈷土礦耐火泥等均有一定儲量。

經濟

綜述

2013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46.7億元,增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8.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3.1億元。投資消費持續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增2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億元,增18%。農村經濟加快發展。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59.8億元,增8%。糧食總產達48萬噸,實現“十一連增”。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穩定在27萬人次,務工收入達25億元。工業經濟逆勢前行。完成工業總產值136.6億元,增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4.6億元,增13.5%。財稅金融平穩運行。實現財政總收入39.66億元,增12.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4億元,增17.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8.1億元,增7.1%。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8.3億元,增21.1%;各項貸款餘額51.5億元,增14.8%。人均收入穩步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704元,增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048元,增13%。
2014年,會澤縣縣內生產總值15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337元,同比2013年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650元,同比2013年增長11%。
2013年至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由131億元增至169.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年均增8.4%;財政總收入由35.2億元增至39.6億元,年均增4.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8億元增至11.1億元,年均增8.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由35.6億元增至52.1億元,年均增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2.9億元增至39.1億元,年均增14.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878元增至26723元,年均增10.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147元增至8603元,年均增13.7%。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8.5億元,爭取到位上級轉移支付資金164.1億元。三次產業比調整為22.94235.1,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高原特色農業向規模化、商品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建成畜牧、核桃、馬鈴薯、蔬菜等一批特色種養基地,農業總產值由57.4億元增至78.1億元,年均增8%;新型工業化邁出新步伐,建成大海梁子、頭道坪風電、龍洞水電、禾農、鱘魚魚子醬加工等一批產業項目,工業總產值由106.6億元增至123.3億元,年均增3.7%;文化旅遊產業穩步發展,會澤古城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海草山創建為4A級景區,累計接待遊客560.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1.7億元。

第一產業

2014年,會澤縣完成農林牧漁總產值70.1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8.74%;糧食總產達48.39萬噸,同比2013年增長8%2.03%。
會澤縣
會澤縣2014年建成特色產業基地144萬畝。馬鈴薯“一戶一分地”良種擴繁和土著魚良種研發被列為省部級現代農業示範點。瑪咖、鱘魚谷莊園被列為市級現代農業莊園重點扶持。完成13家土地流轉經營權證頒證及評估工作。收購烤菸12.77萬擔,實現產值2.08億元,生豬存欄147.81萬頭、出欄236.07萬頭,牛存欄56.51萬頭、出欄26.23萬頭,羊存欄66.54萬隻、出欄63.23萬隻,實現肉類總產量30.14萬噸,產值39.47億元。

第二產業

2014年,會澤縣完成工業總產值130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10.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7.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10.2%。收儲土地1104畝,入園企業增至27戶,實現產值53.37億元。馳宏公司會澤冶煉廠,大海梁子風電場,龍洞電站投入試運行。實施“個轉企”、“小上規”企業培育工程,新增企業529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96億元。

第三產業

2014年,會澤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22.87%;各項貸款餘額63.6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23.42%。
2014年,會澤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13%。
2014年,會澤縣累計接待遊客131.3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35億元。

社會事業

交通

2008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5813公里,其中國道363公里,省道203公里,省管縣道93公里,農村公路5154公里。全年貨運量為827萬噸;貨運周轉量74692萬噸公里;客運量332萬人;客運周轉量26522萬人公里。
2014年,會澤縣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8.3億元,公路總里程增至6300公里。

社會保障

2014年,會澤縣外出務工人員27萬人次,務工收入30億元,五項保險參保人數達69.22萬人,發放養老金2.31億元、城市低保補助金2376.88萬元、農村低保補助金1.46億元,兌現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1.14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092個,新增城鎮就業2673人,就業困難人員補助746萬元。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242套,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908戶172萬元。會澤被列為全國“雨露計畫”實施方式改革試點縣,爭取專項扶貧資金2.25億元,解決了6萬人的貧困問題。

教育

2011年,會澤縣有各類學校488所(包括幼稚園)。其中:高中3所,國中31所,職業中學2所,國小383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171758人。
2014年,會澤縣學前三年入園率70.89%,國小入學率99.9%,國中入學率99.61%,本科上線率84.83%,重點大學上線1318人。新建校舍6.5萬平方米,排除危房2.2萬平方米。
高中
會澤縣實驗高中
會澤縣茚旺高中

名優特產

會澤特產主要有:鹽水石榴、會澤裘皮、黃果、辣椒乾、迤車掛麵、稀豆粉、會澤炒麵、洋芋粑粑、華泥沙鍋、土煙、東川醬油、者海醋、七彩土豆、魚子、酸辣椒、麻辣洋芋等。會澤的風味食品很多,有會澤稀豆粉、大海草山黃燜羊、羊八碗等。

旅遊景點

會澤風光旖旎、景色別致,民間自古將這些景致概括為“會澤十景”:“翠屏春曉:會澤古城東南一里,翠屏山層蠻疊嶂,林木蔥鬱,冬春積雪,四時蒼翠,每年縣城的第一縷春意從這裡開始;飲虹雲陣:在城西三里,飲虹嶺山下有龍泉,潭水流入義通河,潭中水氣在太陽的折射下,形成了夢幻之景,宛如一道彩虹降臨人間;蔓海秋成:在義通河以下,蔓海已成桑田,每年秋天稻子成熟時,金鐘壩子呈現一片豐收景象,麥浪層層,薄霧淡淡,變幻無常;青龍殘雪:古城北十里,奇石林立,土石相半,宛如龍鱗,酷似青龍;金鐘夕照:古城西南一里,翠屏山西麓,樓閣隱見,夕陽西沉,樹木、廟宇形成金鐘夕陽之景。除此之外,還有龍潭夜月、石鼓樵歌、龍募桃花、水城漁笛、溫泉柳浪景色。”
會澤歷史悠久,秦漢時為古夜郎地,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95年被雲南省政府列為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十省不同風格的會館建築,多種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偶像崇拜,融各省之長又結合當地實際建蓋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風民俗及民族風情在會澤這片土地上落腳、傳承和發揚。會澤縣城仍遺留有會館、寺廟100餘座,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商文化和會館文化。
會澤古城會澤古城
大海草山以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狀況,構成了原始、自然的亞高山草甸風貌。既有內蒙古大草原的神韻,又具有西藏高原的氣勢,樸實、原始、自然,被譽為“中國的紐西蘭,滇東北的小西藏”。
大海草山大海草山
大海草山旅遊景區位於大海鄉東南部,距縣城42千米,海拔3500~4017米,面積20萬畝。
大地縫旅遊景區位於縣城東南60千米的雨碌鄉。入口處稱“生命之門”。洞內頂部呈弧形,有上億年岩漿形成的道道褶皺,當地人稱“天花板”,長約20餘米。過了天花板,但見青天一線,在綿延曲折的10餘千米地縫中,兩山最窄處僅1.6米,最寬處不過20餘米。
以禮河風景區
以禮河,原名“以尼河”,出自彝語。“以”為水,“尼”為柳,即河邊插柳的意思,故又稱“柳樹河”。以禮河風景區1996年被列為雲南省風景名勝區。
會澤以禮河會澤以禮河
以禮河發源於待補鎮的野馬川,沿途匯集鷓雞河、咩則河和待補河。以禮河流經大海、待補、金鐘、娜姑、老廠等鄉(鎮)後,匯入金沙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全長122千米,流域面積2558平方千米。
毛家村土壩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土壩。1958年國家投資4.2億元開工建設,十萬大軍歷時十年建成。壩型為粘土心牆式多種土寬壩,壩高80米,壩底寬491米,頂寬8米。集雨面積868平方千米,總庫容5億立方米。水庫供中國華電雲南發電有限公司以禮河發電廠發電用水,設計年滿負荷發電量16億千瓦時,年平均發電量12億千瓦時,庫區灌溉面積13萬畝。
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位於金鐘鎮水城村,會澤十景之一的“水城漁笛”景致及水城漢代古墓群所在地。“水城”之名,因當時該城四面環水,故稱“水城”。“烏蒙磅礴”群雕矗立在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半山腰,為紀念1935年紅九軍團在此擴編新軍修建。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滇東北烏蒙山區中部,距縣城54km,在東經103度15分~22分,北緯26度38分~45分之間,海拔2490~2900m,年平均氣溫9.8攝氏度,有大橋、楊梅山、李家灣、磨盤卡和地得卡5個村委會。會澤至巧家的公路從躍進水庫水庫右側經過。水庫水域面積793hm2,庫容達5x106立方米,周圍有華山松雲南松。這個高原湖泊的形成,改變了當地的氣候環境、資源環境,每年冬末春初,黑頸鶴、灰鶴斑頭雁、黃鴨等數千隻涉禽和水禽飛到這裡越冬。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著名人物

楊乾貞

楊乾貞(?-937),男,白族先民,雲南東川郡楊家大山人,今雲南省會澤縣者海鎮楊家大山人,大義寧國皇帝。公元929-937年在位。大長和國國主鄭隆亶時為東川節度使。五代後唐天成三年(928),楊乾貞殺鄭隆亶,滅大長和國,擁清平官趙善政為主,建大天興國。四年(929),廢趙善政稱帝,改國號大義寧,建元興聖。後晉天福二年(937),原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起兵反抗,楊乾貞出走,子孫隱居雲南劍川。楊乾貞謚肅恭皇帝,大義寧國亡。

唐繼堯

唐繼堯(1883~1927),又名榮昌,字蓂賡,別號東大陸主人,會澤金鐘人。參與策動“重九起義”,領導“護國運動”,創辦東陸大學(今雲南大學前身),為雲南的經濟、教育、交通、航空等事業作出過重大貢獻。

黃毓英

黃毓英(1885~1912),字子和,會澤金鐘人。1903年,自費東渡日本留學,接受軍事訓練。1905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1908年,參加雲南河口起義、重九起義。1912年5月7日,黃毓英奉命回滇,行經思南府屬地,遇害身亡。

鄧泰中

鄧泰中(1886~1928),字和卿,會澤金鐘人。1908年就讀於日本東斌學校,在東京加入同盟會。歸國後入雲南陸軍講武堂二期深造,歷任滇軍排長、營長、團長、旅長、雲南警衛軍司令官、靖國聯軍第一縱隊指揮官、四川宣慰使,1928年,國民政府特授鄧泰中為陸軍上將,派往江西,在南京浦口,被日本輪船撞沉,落入江中遇難。

劉堯民

劉堯民(1898~1968),名治雍,字伯厚,翻譯外文著作時署名林不肯。會澤金鐘人,中共黨員。曾任雲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九三學社昆明分社副主任兼秘書長,雲南省政協常委。

施莉俠

施莉俠(1911~1993),原名琴仙,又名詠霞,娜姑鎮樂里村人。曾任雲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雲南省政協文史資料參議員和雲南省詩詞學會顧問。1926年秋,施莉俠東渡日本,考入東京高等女子學校。1927年,考入東京女子醫學專科學校。1928年,棄醫學文,考入東京文化學院文學系。1931年,由日本赴法國,入巴黎大學文科博士班深造,獲博士學位,繼又攻讀世界現代史,獲太平洋博士學位。

城市榮譽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書記
縣長
副書記
常委,黨組成員
曹侃
副縣長
張金華,張明東,李紅霞,李光華,莊朝紅,張壽鵬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