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東川府,屬雲南布政使司,十六年(1383年)改屬四川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川府
- 設立時間:明太祖洪武十五年
- 屬於:雲南布政使司
- 事件:十六年(1383年)改屬四川省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東川府,屬雲南布政使司,十六年(1383年)改屬四川省。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東川府,屬雲南布政使司,十六年(1383年)改屬四川省。......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東川府,屬雲南布政使司,十六年(1383年)...
[10] 《林文忠公政書》和《林則徐集》(奏稿、下),有李德生任東川府知府期間,處置審理湯丹案的記載。[12]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一書,第1239頁和2776頁有...
東川區,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和昆明市最北端,距離昆明150公里,東與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相鄰,南與昆明市尋甸縣相接,西與昆明市祿勸縣相靠,北與...
東川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東經102°47′~103°18′,北緯25°57′~26°32′,該地區恰好是著名的“小江斷裂”的中北段,地震活動頻繁,是全國重點監視區,平均每年...
箐口村隸屬東川區銅都鎮,地處銅都鎮北邊,距銅都鎮政府所在地26.00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 路,交通方便,距東川區25公里。東鄰谷牯牛山,南鄰李子溝 ,西鄰梅子,...
嘉慶五年(1800),出守雲南開化府。調東川府知府,後歷徐州、蘇州、安慶三府知府。嘉慶十九年(1814),升福建汀漳龍兵備道,再擢福建按察使。二十年(1815),調山西...
清改隸雲南東川路地;雍正五年(1727年)在巧家營建會澤縣,旋移縣治於東川府附郭;嘉慶十六年(1811年)在牛縣城設巧家撫彝府同知(後改設巧家廳),屬東川府。民國...
巧家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昭通市西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6°32′~27°25′,東經102°52′~103°26′。巧家縣東與曲靖市會澤縣接壤、南與昆明市東川區毗鄰、...
劉漢鼎,生卒年月不詳,清時巧家廳水碾村人,清朝有名的商人、慈善家,人稱“劉百萬”。他經營馬幫,以馱運東川京銅出府和運輸生活物資進城而家資巨富。他一生行善,...
據《東川府志》記載,披沙族和披族居住在今東川至西昌途中金沙江邊“小地名披沙處”,故以“披沙族”和“披族”見稱。招服族,《東川府志》記載:“居住在東川...
會澤古城亦稱會澤石城,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曲靖市西北部,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由時任東川知府崔乃鏞主持建造,核心保護區占地0.92平方公里。會澤古城有館藏文物...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四川布政司。是明朝在成渝地區的一級行政區名,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下轄十三府、六直隸州、十五州、一百十一縣、一宣撫司、一安撫司、...
東川廢六營長、九伙目而置四鄉八里,彝族地名全部廢止不用, 迤車鎮主要轄地設輸誠里。 [6] 民國二年(1913年),會澤地區裁東川府,改名東川縣,迤車鎮屬雲南滇中...
會澤縣城當時是東川府署和會澤縣衙所在地。發達的銅商經濟,促進了當地政治、文化、藝術的空前發展,使會澤享有“會館之城”、“廟宇之都”的美譽。當年銅都繁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