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四譯館

會同館、四夷館、四譯館、會同四譯館是中國元、明、清三朝朝廷專司接待來華朝貢使者的官方機構。在對外交涉的過程中為了言語上溝通的方便,特別編纂了多部《華夷譯語》辭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同四譯館
  • 外文名: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our translation pavilion
  • 類型:機構
  • 作用:接待來華朝貢使者
簡介,發展歷史,

簡介

中國史上各朝各代的朝廷都有著長期對外交涉的傳統,在與來華朝貢的使者交涉的過程中以及往來書信的讀寫過程中,有必要培訓精通外文和漢文的翻譯人才,兼用於接待來華使者並負責安排其在華的一伙食住宿等問題。

發展歷史

·至元十三年(1276年),朝廷在大都(今北京)設立了會同館,負責口譯。明·洪武年間,在南京應天府的原南京公館館內設會同館。永樂六年(1408年)在北京順天府重設會同館。正統六年(1441年)按照館址位置分為南北二館,南館三所,北館六所。而後該館不斷擴增,截至明·成化五年(1469年)已有附屬館十八處,包括朝鮮館(朝鮮語)、日本館(日語)、琉球館(琉球語)、安南館(越南語)、真臘館(高棉語)、暹羅館(泰語)、占城館(占語)、爪哇館(爪哇語)、蘇門答喇館(亞齊語)、滿剌加館(馬來語)、達達館(蒙古語)、回回館(波斯語)、畏兀兒館(察合台語)、西番館(藏語)、河西館(河西語)、緬甸館(緬甸語)和雲南百夷館(雲南傣語)。明·永樂五年(1407年)在北京順天府首設四夷館,專門負責筆譯,隸屬翰林院,選取國子監生培訓。下分八館:韃靼館(蒙古語)、女直館(女真語)、西番館(藏語)、西天館(梵語)、回回館(波斯語)、高昌館(察合台語)、百夷館(傣語)、緬甸館(緬甸語)。正德六年(1511年)增設八百館(泰沅語),萬曆七年(1579年)增設暹羅館(泰語),共為四夷館十館。·順治元年(1644年),滿洲人入關,將四夷館更名為“四譯館”,百夷館更名“百譯館”,因女真語早已演變為滿語,且朝廷上的滿族人多通曉蒙古語,所以撤銷韃靼館和女直館,剩下西番、西天、回回、高昌、百譯、緬甸、八百、暹羅八館。乾隆十三年農曆九月(1748年乾隆皇帝在學習藏文的過程中審閱《西番譯語》,下令合併會同館、四譯館為一會同四譯館,並按照收詞量高且較全面的四譯館版《西番譯語》,重新編纂各館《譯語》。會同四譯館下分西域館、百譯館二館,前者包括原西番、西天、回回、高昌四館,後者包括原百譯、緬甸、八百、暹羅四館。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帝趁蘇祿蘇丹國使者來華,增設蘇祿館(蘇祿語)。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增南掌館(寮語)。蘇祿、南掌二館隸屬百譯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