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郊民巷

東郊民巷

東郊民巷曾經是北京著名的使館區,位於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東側,是一條東西方向的街道。跟它相對的,還有一條西交民巷。明代時,東交民巷叫東江米巷,在天安門廣場西側與之相對稱的則叫西江米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郊民巷
  • 地理位置:位於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東側
  • 其他名:東江米巷
  • 歷史地位:曾經是北京著名的使館區
基本介紹,歷史,故事,現狀,

基本介紹

東郊民巷曾經是北京著名的使館區,位於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東側,是一條東西方向的街道。
地圖跟它相對的,還有一條西交民巷。明代時,東交民巷叫東江米巷,在天安門廣場西側與之相對稱的則叫西江米巷。
東郊民巷東郊民巷

歷史

清朝以前,這裡的兩個巷,是統一叫江米巷的。這稱呼的起源,要追溯到元朝年間。那時,北京皇城外有一條水道,每逢南方的江米成熟季節,都要到北京上貢。運送貢米的船隻沿著江河進入北京皇城外的水道,卸米的碼頭就在一條胡同口上,轉運江米的這條胡同,漸漸就被北京挑夫稱為江米巷了。
東郊民巷的街道,是北京唯一一處洋房林立的特色街巷。兩邊的西洋建築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現有著名的美國使館舊址、日本使館舊址、六國飯店舊址、法國使館舊址、花旗銀行舊址、聖米厄爾教堂。這些歷經一個世紀的西洋建築,集中了近代西洋建築的精華。
大教堂
東郊民巷東郊民巷
新中國成立後,昔日的美國使館,已成立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所在地。昔日的日本使館,已是北京市政府之地。
這些留存至今的建築承載著舊中國的歷史,百年東郊民巷今天已是尋常的街道,安靜而平和。

故事

東交民巷,從北京天安門廣場南側向東延伸的一條寧靜而普通的小街,西洋小樓比肩而立,大槐樹枝頭搖曳, “1992年此地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木牌在小街的灰牆上高掛。世紀之交,北京市制訂規劃,對東交民巷的歷史風貌進行整體保護。
“北京之慘狀,已臻其極。前門外大柵欄及東交民巷西什庫等處,只是殘磚破壁……獨各國之兵士,恃威橫行… …慘風淒雨,流血斑地,屍骨委於鷹犬,萬骨枯而何人憑弔。”這段描寫,是1900年一位日本記者目睹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記下來的。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對北京城進行了洗劫。東交民巷太醫院的稀世珍寶——針灸銅人被搶走;御河西翰林院內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被毀劫殆盡……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東交民巷的歷史進一步發生了巨變。外國政府原來所占地面不到整個東交民巷地區的二十分之一,地方行政管理權仍歸中國所有。根據《辛丑條約》,外國政府占據了整個東交民巷地區,不許中國人居住和設立衙署,行政管理權完全歸使館,中國政府無權過問。外國政府改變中國原有街名,將東交民巷改名使館大街、長安街改名義大利街、台基廠頭條胡同改名赫德路……還迫使清政府給予駐兵特權。“長安門外御河橋,轎馬紛紛事早朝;不料皇宮居冠地,炮台高築欲凌宵。”清末一位詩人的這段關於東交民巷的描述 。
辛亥革命爆發後,東交民巷公使團一致支持袁世凱。1915年,袁世凱派代表在日本使館的一座樓內簽訂“二十一條”,為尋得日本支持他當皇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黎和會否決作為“戰勝國”的中國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利益、廢除“二十一條” 和各國在華侵略利益的提案。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集會抗議,會後遊行隊伍向東交民巷的各國使館提交抗議書。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成立 “國民政府”,各外國使館相繼遷往南京。東交民巷作為中國的領土理應歸還,。1946年12月24日,駐東交民巷的美國士兵皮爾遜等在光天化日之下強姦北京大學女學生沈崇,國民黨不顧全國人民的抗議,把主犯交給美國自行處理,該犯回到美國即獲“無罪”釋放。
東交民巷誕生於13世紀末馬可·波羅訪華的那個時期。當時,江南的糧食通過大運河運抵元大都,就在這裡卸放,這條小巷就被稱為江米巷。馬可·波羅在中國居留17年,他被中華文明深深震撼。儘管中國的文明曾先進於西方,但置身歷史長河,不進則退。1793年,東交民巷的會同四譯館見證了中西方文明的一次不幸碰撞。這一年,英使馬戛爾尼率領龐大使團,經過10個月的航行,來到北京,就住在會同四譯館裡。他們希望同清政府談判以改善兩國的貿易,進而建立經常的外交關係。可是,長期閉關鎖國使當時的中國統治者對外部世界一概不知,他們認為異邦只能歲歲來朝、俯首稱臣。這場對話尚未開始就注定要失敗。馬戛爾尼覲見乾隆皇帝時還被要求下跪。
東郊民巷
東郊民巷東郊民巷
“如果那個早於別國幾個世紀發明了印刷與造紙、指南針與舵、炸藥與火器的國家,同那個馴服了蒸汽並即將駕馭電力的國家把它們的發現結合起來,那將是一場什麼樣的文化革命呀!”法國學者佩雷菲特在追述這段歷史時感慨萬千。

現狀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副武裝通過東交民巷,改變了50年來中國武裝人員不得進入東交民巷的恥辱。1950年1月6日,北京市軍管會頒發布告,宣布在北京市內外國兵營的占地一律收回,其建築全部徵用。一些與新中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國家,繼續在東交民巷建立使館。1959年開始,按照中國政府的安排,各國使館先後遷往東郊建國門外。東交民巷建立使館的歷史從此便告結束。就在這一年,東交民巷西側,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建成。原使館區的操場上,矗立起了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公安部、國家輕工業局、國家紡織工業局的大樓,原德國使館區建成了首都大酒店,崇內大街西側原來的跑馬廠、操場,建成了東單公園和東單體育場……
東郊民巷
原法國郵局
東郊民巷東郊民巷
截止2014年,到東交民巷還能看到一座碉堡的部分殘存,還能看到“赫德路”路牌,還能看到部分界牆殘段,還能看到殘存的英國兵營馬廄內的拴馬鐵環,還能看到德國兵營內的地下牢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