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
宗正德六年(1511年)
年份: 1511年
海洋中國終結
葡萄牙占領馬六甲
1511年7月1日,阿爾布克爾克率領一支由18艘艦船、1200名
葡萄牙士兵及200多名馬爾巴拉援兵組成的艦隊到達
馬六甲,提出了釋放戰俘、賠償以及割讓一塊土地來修建要塞的要求。當時的馬六甲是一個10萬人的城市,由3萬馬來人和爪哇人守衛著,雙方兵力懸殊,因此當地
蘇丹拒絕了葡萄牙人的要求。7月24日,葡萄牙人發動了第一次攻擊,由於沒掌握潮水的關係,葡艦船無法進入河道,只好等待潮水的漲起。而
馬六甲蘇丹組織了強大的抵抗,迫使阿爾布克爾克下令撤退。
8月10日阿爾布克爾克又組織了進行了第二次攻擊,成功占領了大橋,接下來他們又占領面向
馬六甲河、依山建立的
馬六甲王國與
清真寺。蘇丹及其王子派出20頭大象企圖阻上葡人的攻勢。 黑夜降臨後,葡人終於占領了大橋兩側的制高點。
8月24日,沿著街道,葡兵並排清除來自各方的零星抵抗。馬六甲蘇丹見大勢遠去,黯然丟下富甲一方的馬六甲城。蘇丹瑪率領殘餘退到巴莪從事復國的運動,他的後裔偏安柔佛,建立了
柔佛王國,繼續馬六甲的
王統。
此時阿爾布克爾克下達到了搶掠的命令。搶掠行動持續了一整天,珍寶數以萬計,幾乎是馬六甲王國三分之二的財富。攻占了馬六甲的葡人,照例進行了屠城。
海洋中國終結
東南亞對傳統
中國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明帝國三分之二的屬國都在這裡。在
朝貢貿易中,中國從這裡得到礦產、木材、香料、黃金、珠寶和大米。尤其是從東南亞進口的錫礦石和大米對中國經濟意義重大,前者是製造銅錢的重要原料,後者是供給閩粵居民的糧食來源。而通過向東南亞出口或轉口,中國的制瓷業,紡織業,制茶業和造船業盈利甚巨。更重要的是,明中國在東南亞海洋的活動,從而建立自己主導下的中國-東南亞體系,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的巨大的戰略
緩衝區。
這種戰略緩衝區與
海洋帝國的確立,得益於自宋元以來,中國人蓬勃的海洋開拓精神及對海洋權益的重視。雖
鄭和的遠航體現著帝國最高統治者將東南亞納入自己
宗藩體系的意味,但鄭和本人對海洋的認知,使得其近30年的海洋馳騁為中國迎來了一個海洋帝國。
然而,鄭和病死於故里,明朝廷的海洋政策急劇逆轉,從此將近在咫尺的制海權拱手。民族國家與海洋權益意識的缺失,造成了帝國對海外利益的自動放棄。
失去了馬六甲的中國,使帝國最南端的海上大門大開,從此無法阻擋西方
殖民者的東來。
台灣學者張存武曾說過,葡人之東來才是中國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對中國的影響
1511年葡萄牙人攻占
滿剌加(即馬六甲),這在
中國歷史上是件大事,但其深遠意義尚未引起學界的應有重視。葡人東進造成西風壓倒東風之勢,帶來了尚不為時人所警覺的華夏千年未有之變局。因此,1511年滿剌加淪陷至鴉片戰爭這一歷史過程應被視作中國的近代初期史或近代早期史。鴉片戰爭只是貿易衝突的軍事解決方式,東西文明間的較量才是一切衝突的淵源。
1511年出生
陳堯佐之後,高祖
陳紀為
博士弟子。老祖
陳彥良初遷至南充,數傳至陳興。
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年)一甲三名進士,授官檢討。後任裕王府侍講,抗衡於
嚴嵩,《明史》說他“焦心瘁志,發為驟白。”
馮惟敏(1511年-1578年),字汝行,號海浮, 明代散曲、戲曲作家與兄
馮惟健、弟
馮惟訥以詩文名齊、魯間(惟訥字汝言,編有《古詩紀》),
山東臨朐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舉,後遷
保定通判,後來辭官歸隱,過他的田園生活。著有散曲集《石門集》,《
海浮山堂詞稿》(收套數四十九套,小令一百六十七首,其中包括《農家苦》、《憂復雨》、《刈麥有感》等)和雜劇《不伏老》、《僧尼共犯》。)他所住的“七里溪別墅”,風景絕佳,在他的散曲里,時常歌詠那裡的風光。
1511年逝世
廷克托里斯(Johannes Tinctoris) (1435年-1511年),文藝復興時期佛拉芒
作曲家、音樂理論家。
足利義澄(文明12年12月15日(1481年1月15日)- 永正8年8月14日(1511年9月6日))法名法住院殿旭山道晃,是
室町時代室町幕府第11代將軍(在職1493年-1508年)。
歷史記載
張憲(1446-1511),字廷式,
江西德興人。成化八年進士,授吏部主事,歷
員外郎中,升山東參政、
浙江右布政使,
順天府尹、工部右侍郎,總理易州山廠,又兼
右僉都御史,理兩浙、
福建鹽法,九年考績升
右都御史,後召入理院事,改
南京都察院,遷南京
禮部尚書,
劉瑾柄政,勒令致仕,劉瑾誅,最先召用,改南京工部,張憲在考功最久,課核明審,薦士多不識面。歷官四十餘年,端謹長厚。正德六年(1511)二月初一日卒於官,年六十六。
蠲免賦稅
正德六年(1511)三月二十六日,由於農民起義此伏彼起,武宗為安撫百姓,特由
張永傳旨:近來各處“盜賊”縱橫,多因水旱,衣食維艱,有司不能振恤。遇朝廷下詔蠲免,視為具文,征解重複,以致小民冤抑無伸,流離失業,相誘為非,苟延性命,日復一日,實可矜憐!其令都察院出榜分給
直隸、山東、
河南、
四川、江西、湖廣、
陝西、福建、兩廣用兵地方,凡被寇之府州縣,概免租稅一年。
王敞(1453-1515),字漢英,號竹堂,
江寧人。成化十七年(1481)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歷左、右、都給事中,升
通政司參議、通政使。正德三年(1508)兵部左侍郎仍掌通政司事,正德五年初署
兵部侍郎事,同年三月擢
兵部尚書署部事,九月加
太子少保。正德六年五月初九日改署通政司事,同月二十六日致仕。十年八月二十四日卒,年六十三。贈
太子太保。
正德六年(1511)六月,南京
十三道御史周朝佐等上言南京守備:一、重操江。
長江之險,武事日弛。若
徐州、
鳳陽之“盜”突奔而南,
九江之“盜”順江而東,南京難以防備。請敕操
江都御史及總兵官,慎選久任之士率,使其練習舟師,加強備御。二、選官軍。南京操備軍士,強壯占役私門,老弱濫充行伍,其把總管隊官又皆非將材,乞請南京兵部會科道官閱選,有例外多占軍伍投充勢要的,太監、總兵官以下悉令指實劾奏。三、嚴守備。南京城中,“盜”出入自如,往年有盜
洪武門金獸環的,守衛之疏由此可知,乞令各城門守臣嚴加戒備,有私役賣放的,據實重處。武宗詔令所司依議施行。
恤典的更定
正德六年(1511)六月二十七日,酌定恤典:一品葬費三百金,役二百人;二品二百五十金,役一百五十人;三品二百金,役一百人;三品秩未滿減半,役五十人。四品以下,特恩酌情。
陳勖逝世
陳勖(?-1511),字時勉,山東
單縣人。成化五年(1469)進士,授戶部主事,遷員外郎、郎中,廉平頗著。擢通政司右參議、右通政,閱視
山西寧武三關邊務,還升左通政。正德二年(1507)遷太僕卿。次年改戶部右侍郎。進左侍郎致仕。劉瑾伏誅,復官提督京儲,正德六年正月還理部事,七月十七日卒。
張永選練團營
正德六年(1511)十月初九日,太監張永奉敕揀選團官軍,得十二萬三千七百餘,張永又請於將台下選六十萬為正兵,又於每營各選三千為奇兵,計四萬二千人,隨時操練,以備調遣。武宗允準。
劉杲(?-1513),字世熙,長洲人。成化十一年(1475)進士,累遷至湖廣按察副使、三遷至江西左布政使。天下朝覲官,劉瑾皆索重賄,劉杲無所與,力拒不應,士論稱其剛正。劉瑾伏誅,以時望當遷擢,而劉杲極力乞罷,遂於正德六年(1511)十月十九日加右
副都御史致仕。正德八年十一月三十日卒。
陳鎬(?-1511),字宗之,號矩庵,浙江會稽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進士,授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遷員外郎、郎中、山東按察副使提督學校,轉江西參政,擢湖廣右布政使。正德五年(1510)進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正德六年乞致仕,命未下而於同年十一月初一日卒。
劉忠(1452-1523),字司直,號野亭,河南陳留人。成化十四年(1478)進士,選庶吉士,授
翰林院編修,歷任侍講、
侍讀學士、《孝宗實錄》副總裁。以不附劉瑾,改遷南京禮部左侍郎、南京禮部尚書、南京
吏部尚書。其時宦遊者以南京為閒散地,多務
苟容,而劉忠毅然持風裁庶僚秩滿考察,嚴肅求實。正德五年(1510)二月改吏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專敕誥,掌參事府事。劉瑾伏誅,於同年九月兼
文淵閣大學士,入閣預機務,不久晉少傅兼
太子太傅、
武英殿大學士。正德六年十一月十六日致仕。嘉靖二年(1523)八月卒,年七十二。贈
太保,諡文肅。有《野草遺稿》。
正德六年(1511)十二月初三日,科道官以修省奏陳時政:黜不職,重名器,節財用,禁科索,懲奸惡。武宗從其議,付有司查核施行。
董傑(?-1511),字
萬英,號五城,
涇縣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進士,授沔陽知州,謫四川行都司知事,不久復職改鈞州。入為刑部員外郎署郎中事,出為保定知府,歷山東右參政、河南右布政使、湖廣左布政使。正德六年(1511)二月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十二月初九日卒於官。董傑有豪氣,每以才略自負,居官可紀。
李瀚(1455-1535),字叔淵,號
石樓,山西
沁水人。成化十七年(1481)進士,授
樂亭知縣,有惠政。遷
監察御史。歷湖廣按察副使、河南布政使、順天府尹、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入為左副都御史理院事。正德五年(1510)二月遷吏部右侍郎,九月進左侍郎。正德六年正月遷南京
戶部尚書,十二月二十一日致仕。嘉靖十四年(1535)七月十二日卒,年八十一。贈太子少保。有《石樓集》。
孫春(?-1517),字一元,河南
尉氏人。成化十四年(1478)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出任
鞏昌知府。後擢
貴州右參政,
廣西左右布政使。正德五年(1510)九月遷應天府尹。正德七年二月十六日致仕。正德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