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計畫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計畫,是國家教委於1991年6月27日發布的關於本科“體育教育專業”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計畫
  • 發文機構:國家教委辦公廳
  • 發文時間:1991年6月27日
檔案發布,檔案全文,

檔案發布

1991年6月27日,國家教委辦公廳發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計畫》。

檔案全文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計畫
現將《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計畫》印發給你們。該計畫從1992年秋季開始施行,請結合各單位具體情況,做好實施的準備工作,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和意見告我委學校體育衛生司。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的任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體育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中等學校體育教師。
  具體要求如下:
  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逐步樹立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具有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堅決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自覺地為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服務。
  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教育規律、人體生長發育的規律和從事體育活動時身心變化的規律以及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科學方法;能夠從事體育教學,組織與指導課外體育鍛鍊、運動訓練及競賽工作,具有學校體育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並具有用一種外國語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的初步能力。
  具有健全的體魄和良好的衛生習慣,成為青少年進行體育鍛鍊的楷模。
  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和一定的藝術鑑賞能力。
二、時間安排
  4年8個學期。各學期時間分配見表一。
三、課程設定
  (一)公共必修課(693學時)占總學時的23.15%。
  1.政治理論課(240學時)占總學時的8%:
  中國革命史(68學時)、中國社會主義建設(70學時)、馬克思主義原理(72學時)、法律基礎(30學時)。
  2.教育理論課(105學時)占總學時的3.5%:
  心理學(54學時)、教育學(51學時)。
  3.計算機語言(72學時)占總學時的2.4%。
  4.外語(276學時)占總學時的9.2%。
  (二)專業必修課(1606學時)占總學時的53.64%。
  體育理論學科(756學時)占總學時的25.25%。
  1.人體解剖學(118學時):初步掌握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形態、結構、生長發育、主要功能和體育鍛鍊對人體形態結構的影響,了解體育運動中人體位移運動的一般規律。
  2.人體生理學(140學時):在初步掌握人體正常生理學的基礎上,學習並掌握在體育活動的影響下,人體生理功能發展變化的規律和體育鍛鍊及運動訓練的基本生理學原理,特別是青少年生理功能與年齡、性別特徵與體育鍛鍊的關係。
  3.體育心理學(54學時):了解人的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著重學習和掌握兒童和青少年在學習知識、形成道德品質,特別是體育活動過程中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具有套用體育心理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
  4.體育保健學(108學時):重點學習個人衛生、學校衛生、營養衛生和體育活動中的衛生保健知識;了解醫務監督、運動按摩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初步掌握常見運動創傷的預防、處理的知識和技能;同樣並重地學習和掌握中國傳統體育保健的理論和方法。
  5.體育測量與評價(84學時):學習體育測量、統計、評價的基本知識,重點掌握對兒童、青少年身心發育變化情況的測量、統計的基本方法與評價標準。
  6、體育概論(32學時):學習體育的概念、體育的目的任務、手段、體制、體育科學的範疇以及體育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意義等。
  7.學校體育學(90學時):學習學校體育的任務、體育教學、體育鍛鍊、課餘訓練的原理、原則和方法,學校體育管理以及制訂計畫,教材教法和課的分析等內容。
  8.運動生物化學(46學時):學習關於人體運動過程中體內物質能量轉化的理論,掌握研究人體運動物質能量轉化的基本技能。
  9.體育繪圖(36學時):學習和掌握人體動作以及場地、器材的繪圖方法,重點掌握單線圖的構圖方法。
  10.體育史(48學時):學習中國與世界歷代的體育思想、內容和形式方法的演進情況,掌握必要的體育史料,啟發學生歷史地認識和觀察體育的演變規律,逐步樹立科學的體育觀。
  體育手段與方法(850學時)占總學時的28.39%。
  要求學生了解並初步掌握幾種常見體育手段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系統地掌握全面增強體質的多種鍛鍊方法,基本功紮實,做到會講、會作、會教,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勝任中學體育教學工作,並具有組織與指導課外體育鍛鍊、競賽及場地、器材管理的能力。
  11.田徑(210學時):以跑、跳躍、投擲為重點內容。
  12.球類(210學時):以籃球、排球、足球為重點內容,桌球和其他作為一般介紹內容。
  13.體操(170學時):以佇列隊形、基本體操、藝術體操、技巧、單槓、雙槓、支撐跳躍為重點內容。其他作為一般介紹內容。
  14.武術與保健氣功(108學時):重點學習武術基本功、基本動作和中學體育教學的基本練習套路,具有看圖學習套路的能力。有條件的學校應開設保健氣功課程,學習氣功的基礎理論和簡易的健身氣功功法。
  15.游泳、滑冰(50學時):為地區性教材。各院校可根據自然條件安排教學時數和確定教學的內容與要求。有條件的地方也可開設輪滑課程。
  16.健美(32學時):學習和掌握髮展力量素質和塑造健美形體的多種練習手段和方法。
  17.舞蹈(36學時):學習和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識、基本動作(如體育舞蹈、韻律活動),培養學生的美感與韻律感。
  18.體育遊戲(34學時):學習和掌握符合中學生生理、心理特點,有益身心健康的多種體育遊戲的方法,組織、創編及其運用原則。
  (三)選修課(695學時)占總學時的23.21%。
  1.限制選修課(495學時)
  學科(210學時):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物力學、人類遺傳學基礎、體育鍛鍊學、學校衛生學、體育管理學、體育教育學、體育方法學。上述選修課程,各校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學生在學校確定的選修課程中至少選修3門課程。
  術科(285學時):主要是培養學生在運動項目上有所專長。提高選修項目的水平,使其具有從事學校課餘體育訓練和競賽工作的能力。術科選修安排在第四至第八學期。各院校可根據實際條件和特點開設課程,每個學生至少選修其中的1門課程。
  2.任意選修課(200學時)
  主要是發展學生的個性,發揮其本身的優勢和擴大知識面,由各院校靈活安排開設課程(包括跨系選修),每個學生選修若干門課程。
四、教育實習
  教育實習是培養和檢驗學生教育、教學工作實際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繫的重要方式,必須認真組織進行。時間至少為8周,一般安排在第七學期進行。
  教育學習應以課堂教學為主,並擔任一定的課餘訓練和班主任工作。
  平時應加強與中學的聯繫,組織學生到中學見習,輔導中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由各校確定。
五、科學研究與畢業論文
  科學研究應著眼於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應積極倡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寫讀書報告、專題報告或科研論文。畢業論文安排在第八學期,共6周。
六、生產勞動、軍事訓練和社會調查
  為了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要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生產勞動、軍事訓練、社會調查和社會服務等活動,4年共8周,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安排。七、考試
  每學期考試課程,一般不超過4門,具體安排由院校確定。
  術科必修課的考試應包括理論知識和技評兩部分,應以學生掌握和運用體育手段與方法的能力綜合評定成績。術科選修項目的考試,應根據該項目的理論、技評和達標的成績,結合其課餘體育訓練的能力進行評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