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背景,發展歷程,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體系,總體框架,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畢業論文,教學條件,教師隊伍,設備資源,教學經費,質量保障,培養模式,發展前景,人才需求,就業方向,考研方向,開設院校,
設定背景
新聞學首先是由外國傳教士傳來中國的,鴉片戰爭前後,他們在出版一批中、外文報刊的同時,也開始向中國讀者零星介紹報紙的觀念和知識。第1篇新聞學的專文是《新聞紙略論》(1834),它簡略地敘述了報紙的起源、新聞自由和西方報刊出版的現狀等問題。外國傳教士的新聞論述,強調報刊在傳播西方文化知識、推進中外人士聯繫的重要作用,反對清廷言論專制政策,其用意在為他們的報刊自由進入中國製造輿論。
1854年,
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提出整套辦報方案,主張通過報紙發揮“收民心公議”的作用,這是中國人最早發表的有關報紙的論述。
自19世紀70年代起,隨著中國人自辦報紙的興起,中國知識分子關於報紙作用、功能的探討,日漸增多。
王韜、
鄭觀應、
陳熾、
何啟、
胡禮垣、
陳虬等一批改良主義思想家,紛紛著文闡述報紙在牖新知、開風氣、通民隱、達民情和發展工商業等方面的作用,要求把報紙作為推動國家富強的工具,同時對外報在華的壟斷地位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在維新運動的辦報熱潮中,
梁啓超等資產階級改良派強調了報紙決定國家盛衰的重要意義,突出了報紙的“去塞求通”、聯絡同黨、權衡國是的職能,顯示出維新派運用報刊發動改良主義政治運動的意向,這是中國新聞學的開端。
發展歷程
1918年,
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成立,標誌著新聞學正式作為一門學科進入到教育領域內。
1924年,
復旦大學在國文部開設的《新聞學及現代政治》課程,隨後在國文部附設“新聞學講座”,在國文部擴充為中國文學科後,又在其下設立新聞系,1988年新聞系擴建成為獨立的新聞學院。
20世紀80年代,
河南大學在文學院先後開設的編輯出版、播音主持和廣告學專業。
1987年,國家科委發表的統計年報檔案就將新聞學正式列為中國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15個學科項目之一。
1998年,新聞學被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為一級學科。同年,原新聞學(050301)、國際新聞(050303)體育新聞(050306*)三個專業合併調整為新聞學(050301*)。
2002年,河南大學正式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這是中國最早成立新聞學院的高校。
2004年初,中共中央通過的《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中,新聞學被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哲學社會科學九大學科之一。
2005年前後,隨著中國新聞事業的蓬勃發展,大部分高校逐漸建立起專門從事新聞人才培養的新聞院系。
2016年6月8日,上海市教委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2016年度本科預警專業名單。鑒於新聞學等10個專業在上海市市高校重複設定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不太理想,造成整體指標偏低,被列為2016年度預警專業。
培養目標
新聞學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在各類媒體從事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等新聞實務以及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宣傳的複合型人才。教育教學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培養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發展需求為基本原則,以我國高等教育定位和特點為參考框架,同時以行業標準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政治立場和方向,具有全媒體新聞傳播知識和能力的套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國際新聞傳播人才。
培養規格
基本修業年限:一般為四年,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3-6年內完成學業。
授予學位:對按規定修滿學分並符合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方向,堅持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維護國家利益,遵紀守法。始終堅守新聞真實性等基本準則以及服務國家、服務人民、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理想。具有清晰的新聞從業者的角色認知,具備積極樂觀、競爭協作的良好個性,掌握新聞傳播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具備創業基本素質。
掌握新聞傳播學相關理論知識和基本業務技能,擁有比較廣博和紮實的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基本知識。了解黨和國家新聞宣傳的方針、政策和相關法規。掌握業界發展現狀與變化趨勢,了解外國行業和專業發展動態。了解並掌握計算機和現代新媒體技術基礎知識以及相關套用。
熟練掌握1門外語,在外語的聽、說、讀、寫、譯方面達到較高的實際套用水平。掌握科學的辯證思維方法,具有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調查研究能力。掌握媒介經營管理的相關原理和知識,具備一定的市場行銷、媒介調查、媒體策劃與運營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了解並掌握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具備創新思維與一定的創業素質與能力。
課程體系
總體框架
根據新聞傳播學類專業特點,課程體系應當包括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和畢業論文(作品)。理論課程主要包含通識類課程、公共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專業類課程。這四大類課程總體上應能充分反映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培養目標以及培養規格的要求,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傳播實踐的最新經驗,充分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情況。課程總體框架設計應當強化專業實踐能力,擴大通識類課程覆蓋面,增加新媒體知識和技術相關課程,涵蓋創新創業教育。
課程總學分一般為140—160學分。各高校可選擇一些反映學科前沿、學校特色的知識單元作為選修科目。有條件的學校可制訂並實施國內(外)學生交換計畫、各類形式和層次的聯合培養,以及開展雙語教學。
理論課程
主要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類和自然科學類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科學精神,提高藝術修養。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大學外語、計算機基礎及套用、體育類、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等課程。
各高校應當根據各專業教學目標和任務,開設新聞傳播學類基礎課程,主要包括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概論、廣告學概論、傳播學概論、網路與新媒體概論、出版與數字出版概論、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或馬克思主義新聞論著選讀)、數字媒體技術、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等。
各高校根據自身特點以及師資情況,結合專業教學目標和任務,應開設8—10門專業必修課程,教學內容應涵蓋業務方面的核心知識點。
專業核心課程構成有中外新聞傳播史、新聞採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融合新聞學、新聞攝影、媒介經營與管理等。
課程具體名稱各高校可根據實際進行調整。各專業還可以自主設定專業選修課程或專業方向課程模組,供學生選擇。鼓勵開發跨學科、跨專業的新興交叉課程。目錄外特設專業另有專業類課程,由開設院校自行設定。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專業實訓課程和專業實習兩部分,其中專業實訓課程的總學時原則上不低於課程總學時的15%,總學分原則上不少於20學分。
各高校應開發拓展校內與校外的實訓基地,為學生創造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平台。各高校結合辦學實際,可在實踐教學環節中設定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以及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
各高校根據自身特點以及師資情況,結合專業教學目標和任務,在課程設定中,應包括以下新聞攝影、新聞採訪與寫作、報紙版面編排與設計、融合新聞創作、社會調查等。
專業學生應在第七學期或第八學期到與本專業相關的媒體或企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進行不少於3個月(12周)的專業實習,也可在此期間進行創新創業實踐。
畢業論文
要求學生根據在校期間專業學習所獲得的理論知識並結合自身專業實踐進行選題。選題要求關注本專業理論研究的重要問題、實踐發展所存在的實際問題或國內外實踐發展的前沿動向。選題角度不宜過大,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可操作性。
論文選題應與新聞傳播專業領域相關,論文內容主要分為緒論(含文獻綜述)、正文、結論三部分,能夠體現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的研究能力。
新聞傳播學類各專業學生也可以根據專業自身特點採用作品創作或撰寫調查報告的形式畢業。作品創作的選題要密切結合本專業的理論知識,主題積極,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以及在公共媒體傳播的各項要求,並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調查報告的選題要與社會實際和專業領域密切相關,鼓勵學生關注具有重要影響和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社會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並且能夠對實踐具有一定參考和指導意義。
作品創作應當採取各專業實踐創作的主流作品形式,作品長度、格式等應有統一規定,並附有作品創作報告。創作報告在內容上應包括:刨作策劃與背景、創作流程記錄、創作闡述、創作總結與分析。調查報告在內容上應包括:調查背景、方法闡述、調查結果與分析、調查結論。
教學條件
教師隊伍
生師比原則上不高於18:1。專業的專任教師原則上不少於8人,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各高校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可聘請業界人士擔任兼職教師。
專任教師應具有相關專業的教育背景,青年教師(40歲以下,不含)原則上應具有博士學位。從事新聞傳播業務課程教學的教師應具有實務工作背景或實務經驗,有條件的高校和院系,師資
隊伍中應有一定數量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或跨學科教育背景。創新精神與國際視野;具有用中文國語或英文授課的能力;善於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各高校應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和學歷學科背景的專業教師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師職業培養和發展計畫。
建立增加專業教師實踐經驗的制度保障,加強學界和業界的聯繫,探索教師團隊靈活發展的模式,要求專業業務類課程教師必須具有在相應媒體工作、掛職半年以上的經歷。
積極創造條件加強專業教師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開拓教師的國際視野,為教師參加業界鍛鍊和國內外學習提供保障。
強化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定期對教師進行系統的教育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培訓;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探索教師通過互幫互助提高教學質量的新模式和新途徑。
設備資源
各高校應為新聞傳播學類各專業提供數量充足、功能完善、能夠保障教學正常運行的教學設施。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一般不小於14平方米;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不低於5 000元;生均圖書不少於100冊;生均年進書量不少於4冊;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不少於10台;百名學生配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不少於7個,每年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所占比例不低於10%。
專業所在高校和院系應在圖書館、音視頻資料室和網路信息資源建設上保證教師教學科研以及學生學習的最基本需求,能夠保障教學科研以及學習工作的正常開展。
各高校應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本專業的培養方案,各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要求、考核要求,畢業資格審核要求等基本信息;為學生推薦課程所需的教材和必要的教學參考資料;建設精品課程網站,提供豐富的網路教學資源;搭建教務管理、科研管理與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便捷的校際、國際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平台。
各高校應為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提供人才培養所需的實踐教學條件。各高校應根據新聞傳播學類專業的特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建設相應的教學實驗室和科學研究實驗室;建壺完善的實驗室規章制度,加強對實驗室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增強實驗室的使用率,保障實訓課程及學生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各高校應加強與行業之間的聯繫,建設一批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以滿足學生的實踐教學需要;充分調動和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生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與政策保障。
教學經費
專業所在高校的學費收入中用於日常教學的經費不得低於25%,用於保障教學業務、教學儀器設備修理、教學差旅等教學開支。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每年的生均日常教學運行經費不低於1200元,主要用於購置圖書資料、教材建設、教學團隊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
質量保障
各高校應圍繞新聞傳播學類專業的辦學思路、人才培養目標和用人單位需要搭建科學合理且相對穩定的質量管理與評價體系。通過對教學運行、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教學經費、設施建設、教學改革與研究、教學計畫修訂、實踐教學改革、學生日常管理、畢業生質量跟蹤、社會和用人單位評價等環節進行全方位、分層次、常態化的質量監控與管理,實現以學生為本,以用人單位需求和標準為要,以結果為導向的質量管理目標。
各高校應成立專門負責質量監控與管理的部門或機構,建立健全質量監控與管理的規章制度,形成日常管理、定點管理和定期管理相結合的質量保障機制。
應加強對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的過程管理,主要方式有:①建立領導聽課制度。學校~院系各級領導每學期應完成一定的聽課任務,以便及時掌握教學一線的信息,把好教學質量關。②建立專家督導制度。校院兩級均應聘請一些專職教學專家(退休或在職),定期隨堂聽課或開展其他教學督導工作,並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③建立同行評議制度。教師之間應形成相互學習、交流、競爭、提高的教學氛圍,每個教師每學期須完成一定的聽課工作量。④建立學生評教制度。每學期開展學生評教活動,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教學相長。⑤與業界建立雙掛和互動制度,納入業界對教學的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
培養模式
“3”代表的是家庭,學校和媒體;“1”代表的是學生,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是指,通過家庭,學校和媒體的共同努力,共同培養學生成為卓越的新聞傳播人才。從時間層面上分析,是在本科院校在新聞人才的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四年的時間,四年學習時間可以分為“3”和“1”兩大塊時間段,前三個時間段是前三學年,學生在學校學習新聞專業的相關專業理論知識,並進行實踐課程學習,第四個學年,需要到相關單位進行頂崗實習。
“3+1”人才培養模式並不是把四年新聞本科專業的學習割裂開,“3”和“1”是一個有機的時間整體,前3年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學習,進行綜合實踐技能的學校培養,為了的是最後1年可以到相關單位更好地進行定崗實習。另外,後1年的定崗實習,也是為了充分地驗證前3三年,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的效果,是通過頂崗實習,充分地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頂崗實習中不斷豐富學生的新聞專業的理論,完善學生的實踐技能,最終實現從新聞專業的學生到媒體人的有效轉變。
“3+1”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強調,學校和媒體共同承擔育人任務,通過相會合作實現新聞人才的有效培養。具體實施策略如:學校與媒體單位合作確立新聞專業發展方向、與媒體合作共同確立校本實訓課程、與媒體共享人力資源、與媒體單位共同制定考核標準等。
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為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途徑,在新媒體環境下進行新聞學專業的理論教學,除了傳統的書本教學外,教師還可以藉助投影儀、幻燈片、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讓學生通過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體會到學習新聞學的樂趣所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最終達到加深印象和理解的目的。而在進行能力訓練時,教師可以對學校所擁有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達到教學成果最最佳化的目標。
許多高校在進行新聞學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加入了《新媒體導論》等與當代新媒體背景息息相關的科目,並且著重培養學生的相關技能。新媒體背景下對新聞業從業人員的要求是具有創新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創新型人才,通過設立雙學位、鼓勵學生進行跨專業選課學習等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新聞學專業要求學生具備通識能力,就要求學校在對新聞專業學生培養時,要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不僅要開設專業課,而且要開設與之相關的法律、外交政策、科學、商業等這類學科的課程,讓學生具備最基本的判斷能力,有綜合各種知識的能力。
為了與學科專業的調整相配合,新聞傳播學科大部分都對課程設定進行了重新的大調整。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專業課程的時間,提高科學文化基礎課程,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以外的知識量;另一方面在專業課程的設定方面,增加了很多新的課程,例如:媒介經營與管理、網路新聞媒體、新聞倫理與法規、客群心理學等等。
由於新聞工作是綜合性的新聞課程,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培養時,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多基礎的培養,使學生對於新聞知識的理論與實踐都能掌握,同時培養學生具備一定新聞素養的同時使學生也具備較廣泛的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將傳統的教學格局打破,在夯實學生新聞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新聞素養時,要將新聞理論回歸於實踐,教師在課堂中傳授的理論知識,應該讓學生在實際的新聞媒體中進行實踐,從而使學生的新聞素養得以固化以及提高。
在融媒體時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新聞學的教學活動時,應該對自身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進行改革,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為學生教授新聞理論之外,還應利用多種現代化教學設備,在緊跟新聞行業動態發展的基礎上,為學生教授新聞知識。
發展前景
人才需求
新聞行業需要適應國際化潮流,掌握信息化手段,靈活套用的全媒體化人才。全國各報刊、電視台的招聘人數逐年下降,傳統媒體呈現萎縮之勢。同時,全國高校新聞院系畢業生進入傳媒業的學生不到30%。包括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知名新聞院系分布較為集中的城市,新聞學類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也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傳媒傳統人才市場“供過於求”。報業集團招聘新媒體人才的案例更向廣度擴展,越來越多的報業集團開始重視對新媒體人才的招聘。
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專業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備跨媒體技能的“多面手”將成為未來新聞人才的首選。在中國能夠勝任這種多媒體報導工作的全能型新聞人才還極其匱乏,新聞院校也往往停留在單一技能新聞人才的培養上。從供求對象看,新聞專業畢業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新媒體運作能力較弱,無法滿足需求。
社會對新聞學專業的學生需求有限。一方面,近年來國家對新聞傳媒,特別是報紙雜誌進行整頓,傳媒業基本上維持現有規模,對新聞類畢業生需求量有限。像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媒體,本科層次的人才基本飽和,新華社等媒體接收畢業生時,明確要求碩士以上學歷,同時還要“過五關斬六將”般的層層筆試、面試。越來越多畢業生將騰訊、新浪、網易、搜狐等入口網站作為自己求職的首選,但是想要進入卻很難。
就業方向
總體而言,新聞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對口的方向有三個:新聞業(包括專業媒體及一些單位的新聞宣傳部門)、公關業和廣告業,就業領域很寬。除媒體內容生產崗位之外,新聞學專業學生還適合廣告、公關、傳播、高校、企業宣傳、政府宣傳等崗位的工作。電視節目編導也是很多畢業生理想工作,近年綜藝節目尤其是真人秀節目爆紅,電視播、編、采人才緊缺。線下刊物編輯比如雜誌編輯等也是不錯的選擇,雜誌編輯需要具備一些廣告知識,最好還要有旅遊、培訓、房產、裝潢建材、餐飲娛樂行業等工作經驗。最終沒有從事媒體行業的畢業生,一部分成了企業或政府的公關、策劃人員,從事公關宣傳工作,還有一部分優秀畢業生成為了高校教師。
考研方向
新聞學專業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廣告學方向、廣播電視方向、傳媒經營管理方向、新聞業務方向、新媒體與網路傳播方向、國際新聞傳播方向等。
開設院校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高校之窗,數據截至2020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