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壓力

時間的壓力

《時間的壓力》是夏立君創作的歷史人物系列散文(散文集),首發於《鐘山》2016年3期。

《時間的壓力》追溯屈原李白司馬遷等歷史人物的文化人格,試圖在歷史的縫隙中找到人文精神的薪火傳承。在作者看來,那些帶有中國文化坐標意義的古人,其內心卻無不充斥著壓抑之感。如陶淵明為中國文學創造了自然、自由與澄懷的美學觀,但也是其本性壓抑之下的釋放而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時間的壓力
  • 作者:夏立君
  • 文學體裁:系列散文(散文集)
  • 字數:248千字(2019年版)
  • 首發時間:2016年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時間的壓力》解讀屈原、陶淵明、曹操、李白、司馬遷、李陵李斯商鞅夏完淳等9位中國古代人物及其作品的美學意義,對他們的人性、精神、品格之美,其作品的情感、意象和藝術之美,都有深度的描述。

作品目錄

2017年單行本目錄
序:時間在呼吸
引言
一個人的儀式
詩人的時空:以屈原、曹操、陶淵明、李白為例
屈原:第一個獨唱的靈魂
曹操:說曹操曹操到
陶淵明:那一團幽隱的光明
李白:忽然來了個李太白
司馬遷:在肉身與靈魂之間
李斯:失落的家園
李陵:冰雪裡的靈魂
商鞅:歷史深處的那塊木頭
夏完淳:少年的絕唱
後記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作者追問筆下人物的真實人性,體現出對東方美學的考察與反思。對於屈原,在偉岸文化形象之外,作者還發現了另一深隱的人格基點—— “婢妾心態”,而這一心態自屈原開始,竟成為中國歷代文人難以除祛的通病。再如李白,透過對李白人生與作品的研讀,作者發現李白這箇中國文學體系中的巨人,又有著“三重孤兒”的身份:政治孤兒、美學孤兒和倫理孤兒。在政治上,他只是李唐王朝的一個標示其寬容的符號;在美學上,其詩風與詩格,由其他人難以企及的天賦,以及本性自由的內質所構成的內在骨架,從而使得當時無人可及,也無人想及;在人倫道德上,因其把自己發配給了詩歌,所以在具體的生活中背父遺妻棄子,頗類似於歐洲的盧梭。此外,作者發現,在李白表面上洋溢著青春氣息、遵從自由本性的詩作品格中,內里依然有著難以洗除的“婢妾心態”。李白終其一生,在其曠達豪放的背後,始終有著“以求親媚主上”而不得的苦悶與壓抑,而且其內里越是如此,其外在便越是表現為豪放不羈。
在作者看來,那些帶有中國文化坐標意義的古人,其內心卻無不充斥著壓抑之感,屈原如此,李白如此,司馬遷如此,就是陶潛、李斯、商鞅,也是如此。陶淵明為中國文學創造了自然、自由與澄懷的美學觀,但也是其本性壓抑之下的釋放而已。對比西方的同類文學作品,同樣也是崇尚自然、自由與澄懷的自然主義流派,但他們所傳達出來的是愉悅的澄懷之情,而陶潛的文本,其質地則是悲情的、無奈的。而李斯與商鞅,在他們所構造出來的制度機器面前,他們也未有過無懼無憂的生活與精神。這些有著天賦異稟的不世出人物,懷有巨大的天賦力量,可依舊會呈現出“低頭彎腰”的精神樣貌。作者認為,皇權的力道大大地超過了人性的力量,並就此揭示出了中國文人與權力的關係。其一,強大的皇權制度,本身就是自由本性的天敵;其二,在皇權壟斷一切生存資源,甚至生存本身也是其壟斷物的情況下,以書寫人的情感為主旨的文學,只能變質為依附之物,文人心態的變形與扭曲,甚至腐敗也就成為必然。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7年10月22日,《時間的壓力》獲第二屆林語堂散文獎一等獎。
2017年12月24日,《時間的壓力》獲第二屆《鐘山》文學獎。
2018年8月11日,《時間的壓力》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出版信息

《時間的壓力》中4篇發表於《鐘山》2016年3期,3篇發表於《鐘山》2017年第5期,單行本於2017年12月推出。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時間的壓力》
2017年12月
譯林出版社
978-7-5447-7264-8
《時間的壓力》
2019年3月
山東文藝出版社
978-7-5329-5848-1

作者簡介

夏立君,生於山東沂南,現居日照。出版文集《心中的風景》《時間之箭》《時間的壓力》《時間會說話》等。另發表小說、詩歌若干。曾獲泰山文藝獎(文學類)、鐘山文學獎等獎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