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惠廟(福建南安英都昭惠廟)

昭惠廟(福建南安英都昭惠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昭惠廟也稱海神廟,正式稱呼來源於宋朝,根據有關歷史資料及民間傳說,千餘年前,在樂山,有一名白髮老叟隱於古道邊賣粥。這位老叟就是蜀人李元溥,唐代進士,為躲避戰禍,他隱居於此,並羽化成仙,李元溥由此被視為樂山山神,為此,人們建廟祭祀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市英都鎮昭惠廟
  • 也稱:海神廟
  • 來源: 宋朝
  • 地區:福建
起源,傳說,其它活動,

起源

從宋微宗宣和五年開始到同治年間為止,歷朝皇帝對海神媽祖的褒封甚多,封號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聖母”,封號有數十個之多。而其中就有“靈惠昭應夫人”、“靈惠昭應崇福夫人”“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昭惠”一詞便來源於此。
昭惠廟
照惠廟一般供奉海神媽祖,但民間也有供其它地方神明。昭惠廟也稱海神廟,正式稱呼來源於宋朝,根據有關歷史資料及民間傳說,千餘年前,在樂山,有一名白髮老叟隱於古道邊賣粥。這位老叟就是蜀人李元溥,唐代進士,為躲避戰禍,他隱居於此,並羽化成仙,李元溥由此被視為樂山山神,為此,人們建廟祭祀他。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發達的年代,李元溥逐漸演化成泉州最早的海神———男海神。於是,人們修建昭惠廟,祭祀這位海神,還封他為“通遠王”,意即保護船隻平安遠航。南宋淳佑年間(1241~1252年)賜額“昭惠”。(注:蓋昭惠本在南安九日冊延福寺之東。考之舊志,以為唐鹹通丘山降雪,有功於朝,因立廟祀之。逮宋嘉佑三年(1060年)春,郡守蔡襄以旱甚,禱於祠應。熙寧八年(1075年)聞於朝,剌封崇應公。政和四年(1114年)立廟,賜今額.)仁福王、廣福王、顯濟王。

傳說

許多人都說,昭惠廟仁福王會脫帽,他的帽子一歪,或者向後一仰,向前一低,都是脫帽的姿勢。他告訴人們,有重要的事情要發生,於是人們便抬轎舉香請教。仁福王便預示災禍,指點迷津.
有一年冬季,仁福王的帽子歪了。廟祝說:“仁福王脫帽了!”當晚村民集中在昭惠廟前,經過求卜得知,明年要大旱。於是村發從冬季開始掘井,修渠,蓄水。隔年夏秋之交,果然大旱,可是村民早有準備,池塘有水,井裡有水,壩里蓄水終於度過了難關。
又一年,仁福王的帽子向後仰了,廟祝說:“仁福王又脫帽子了!”當晚村民又集中在昭惠廟前,經過問卜得知,今年有水災,行船要謹慎。果然到了春夏之際,英溪漲水,於是船家結隊啟航,遇到事情互相照應,雖然多次水患,水上船一平安無事。這一年仁福王的帽子扣到鼻樑了廟祝又說:“仁福王脫帽了!”當晚村民又集中在昭惠調前,經過問卜得知高溫酷暑,要鬧瘟疫了,要多喝草藥防疫。不久村里果然出現瘟疫,由於村民提前采草藥熬飲,瘟疫沒有漫延,有病的及時治療,很快就平息了。
仁福王脫帽,點示村民防災防禍,村民都說:“仁福王真是保境安民的好神爺!”

其它活動

英都昭惠廟,起源於宋朝,其拔拔燈起源於明代,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拔拔燈有燈首(即組織者,俗稱“燈排頭”)4人,程式10項。
一、供天。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給天公上供。
二、敬神。做完“天公生”,把供品挑到昭惠廟供仁福王諸神。
三、縛燈。準備“燈陣”,每陣用一條粗大的繩索,上掛燈籠。
四、會燈。傍晚,各燈陣到昭惠廟前會合。每陣各有附帶表演項目在巡行中表演。
五、起駕。燈陣會齊後,仁福王起駕,隊伍出動。
六、脫殼。隊伍首先沿廟前名為“五斗”的田地環行3圈,稱“脫蛇殼”。
七、謁祖。接著,燈陣向洪氏家廟挺進,繞廟巡遊一環,大放鞭炮,表演各種遊藝節目。
八、迎燈。謁祖後,燈陣返回本自然村,開始全境大巡遊。
九、迴鑾。巡遊全境後,留一燈陣為仁福王護駕迴鑾。
十、報燈。仁福王迴鑾入廟,決定下一年燈首,舊燈首當晚到新任燈首家報喜,放鞭炮祝賀。至此,一年一度的拔拔燈圓滿結束。
今昭惠廟位於南安市豐州九日山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