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以風景秀美、古蹟眾多而聞名於世,山高80餘米,有東、西、北三峰環拱,現存主要勝跡有八戒石、翻經石、高士峰、老佛岩、姜相峰、姜相墓、陀羅尼經幢等。九日山最突出和最珍貴的是摩崖石刻,在東西兩峰的摩崖上,有宋至清的題刻75段,其中有反映海外交通的13方祈風石刻,記載了從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至南宋鹹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員為“番船”祈風,預祝一帆風順、滿載而歸的史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日山石刻
- 外文名稱:CiLang temple
- 地理位置:南安縣豐州鎮旭山
- 著名景點:九日山石刻
簡介,歷史,九日山,風景簡介,山中古蹟,
簡介
在南安縣豐州鎮旭山村金雞自然村後九日山上。山有東、西、北三台,據記載,自晉代以來歷代均有石刻,現僅存北宋至清代摩崖石刻75方,分布於東西兩台,以宋刻居多。內容有景跡題名,登臨題詩,遊覽題名,修建記事,海交祈風等。其中有關海外交通、航海祈風石刻13方,記載自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至南宋鹹淳二年(1266年)泉州市舶司及郡守等地方官員登臨及為番船祈風的史實。是研究宋代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貴史料,也是中國人民與亞非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書法有真、行、隸、篆。以宋蔡襄、蘇才翁、蘇紳、虞仲房及清代馬負書所題為佳。現摩崖石刻保存完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九日山“山中無石不刻字”,現存宋元以來的摩崖題刻70多段,按內容分,海交祈風13段,景跡題名15段,遊記詩刻11段,登覽留名29段,修建紀事7段,其中有1174-1266年(南宋時)記敘祭海神、祈風順的石刻十段,最為獨具,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珍貴史跡。
由於泉州在古時海上交通就很發達,人們為了求得行船順風,常要舉行“祈風儀式”,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也是我國與亞非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又:宋朝,官府為迎送蕃商首領,鼓勵來泉貿易,每年春夏秋冬之交,泉州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級官員,都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昭惠廟舉行“冬譴舶、夏回舶”兩次祈風盛典,敬祭海神,向通遠王祈求賜風,讓商舶在海上往返暢行。儀典由泉州郡守、南外宗正、提舉市舶主持,隆重肅穆,禮畢勒石記事。
現存明確記述有關海交及祈風經過的石刻,有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至南宋鹹淳二年(1266年)的13方,清楚記述祈風時間、地點、參加者姓名,以及“車馬之跡盈其庭,水陸之物充其俎,成物命不知其幾百數焉”的盛況。
九日山現存最早的一方祈風石刻,是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十二月初一,市舶提舉虞仲房在延福寺通遠王祠舉行祈風典禮的勒石紀事。
九日山
一說因晉代南遷者,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遠望,故稱之;另說曾有一道人,從德化戴雲山走九日至此,故名。該山歷史悠久,自唐以來,文人墨客曾先後登臨或隱居於此。山勢疊疊奔騰,高在百米左右,岩石懸崖,岩嶢崢嶸,綠樹掩映搖翠,山前晉江流水蜿蜒蕩漾,真是“溪流灣漾,峰巒映發,奧街明秀,隱為一區“,風景優美,文物薈萃,成為泉州著名的遊覽區之一。
風景簡介
山有東西北三峰,其形如鉗。西峰因唐代名詩人秦系在此隱居,放稱高士峰,或稱西台。頂峰有五代石佛造像,稱石佛山。石佛為五代陳洪進所倡刻,高 4.5米,寬1.5米,袒胸盤坐於蓮座上,衣紋流暢對稱,為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築石亭,以保護石像,全系石構,硬山式屋頂,面闊進深,均具一間,呈方形。東峰因唐代宰相姜公輔貶謫隸泉,寄跡山中,卒後葬此,故名姜相峰,或稱東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稱麒麟山。北峰連線東西兩峰,叫北台,三峰環抱成一塢,曰白雲塢。塢中白雲出岫,碧譚幽間,出峽南注,為菩薩泉勝跡。 山麓原有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28年)乃泉州最早佛教寺院。南朝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在此翻譯金剛經,學習漢語,山上還留有翻經石古蹟。
山中古蹟
山中古蹟遍布,僅留八十餘處,多數集中於西峰東坡和東峰南麓,最珍貴的為宋元祈風石刻,包括明代摩崖石刻有七十餘處。因宋元時間,泉州海外交通相當發達,亞非人民每年往來於泉州很多。當時來泉州經營海外貿易的番舶,要靠風駕船。來泉的番舶要在春夏東南風而來,秋間則順西北風而去。由於當時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視外賓的友好關係,每年番舶揚帆之際,泉州郡守和市舶(海關)有關官員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廟,在通遠王祠為番舶祈風,並刻石留記。來代石刻有十方記載有關海交職事和海交交渲活動情況,“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實騰,遵令典祈風於昭惠廟……”,“大守貳卿顏頤仲,禱回舶南風,遵齊曲也,提舶寺丞劉克遜俱禱焉……”,“舶司歲兩祈風於通遠王廟……”,“以遣舶祈風於延福寺,通遠善劉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泉州府志》記載“神永春樂山山隱士也,居台峰,後仙去,著靈響,人飼之,呼嗡爹。唐鹹通中,山僧欲建寺,求材樂山,遇一翁白須指其處,得杞、楠、夢許護送,一夕材乘漲下,眾神之。作靈樂祠,名殿神色,宋封神通遠王,賜額照事。嘉祐中,泉州大旱,宋蔡忠惠求雨輒應,奏加封善利王,尋加號廣福,顯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