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

《昆明市“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由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11月3日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昆明市“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
  • 印發時間:2022年11月3日
規劃全文
昆明市“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
一、 規劃概述
(一)規劃背景
現代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時期,是昆明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高質量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時期。加快昆明市現代物流業提質增效,提升物流業內生動力和產業競爭力,有利於促進全市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對於全市培育發展新動能、擴大對外開放新空間、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進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打造昆明經濟成長新引擎,助推全省萬億級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 交通運輸部關於印發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的通知》(發改經貿〔2018〕1886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4部門和單位《關於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發改經貿〔2019〕352號)、《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雲發〔2020〕13號)、《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昆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昆政發〔2021〕8號)、《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實施綱要(2017—2030)的通知》(昆發〔2017〕22號)、《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行動計畫(2019—2035)的通知》(昆政辦〔2019〕72號)等有關檔案,編制本規劃。
(二)規劃年限
規劃年限:2021—2025年。
(三)規劃範圍
規劃區範圍為全市市域範圍,總面積為21473平方公里。
二、 規劃基礎
(一)發展現狀
“十三五”以來,全市高度重視現代物流業發展,已經發展成為全省承接國內、輻射南亞東南亞的物流業核心區,為促進雲南省萬億級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1. 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升級。202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33.79億元,同比增長2.3%,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12位,較“十二五”末前進5位。“十三五”期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續突破5000億元、600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7.0%。全市三次產業結構從2015年的4.3:35.1:60.6調整為2020年的4.6:31.2:64.2。以現代物流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67.7%,帶動全市GDP增長1.6個百分點,已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和成功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
2. 貨物運輸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全市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達247.48億噸公里,同比增長5.86%;航空貨郵吞吐量達32.5萬噸,占全省比重為88%,全國排名第12位;郵政業務總量92.99億元,同比增長39.03%,占全省比重為58.44%。“十三五”以來,全市公路貨物周轉量年均增長9.51%,鐵路貨物周轉量年均增長7.14%,航空貨郵吞吐量年均增長-1.75%,水運貨物周轉量年均增長-26.66%,郵政業務量年均增長39.74%。
3.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十三五”以來,全面推進以綜合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管道“五聯互通”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初步構建,全市物流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公路方面:通車總里程突破2萬公里,公路網密度達96.98公里/百平方公里,宜石、尋沾、新嵩昆等15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06公里,總里程達116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環線+射線”骨幹路網基本建成。鐵路方面:邁入了高鐵時代,建成昆明南站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境內擁有貴昆、成昆、南昆、昆河等10條鐵路,其中,高(快)速鐵路5條、普速鐵路4條、米軌系統1條;截至“十三五”末,全市鐵路總里程達914.39公里,基本形成了連線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鐵路網。航空方面:2020年,先後新開昆明至巴基斯坦拉合爾、昆明至泰國曼谷、昆明至馬來西亞吉隆坡3條全貨運國際航線,開通昆明至印度德里、昆明至美國舊金山等“客改貨”航線,貨運航線持續織密,國際貨運能力不斷增強;“十三五”以來,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的航線總數從308條增長至396條,基本實現南亞東南亞首都和重點城市全覆蓋。水運方面:以昆明側為主的烏東德水電站翻壩轉運設施方案取得積極進展;東川港格勒中心項目開工建設,將建成2個1000噸級通用泊位、7公里Ⅲ級航道和其他配套。管道方面:中緬油氣管道天然氣進口量已突破50億立方米。同時,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布局,已實現主城區二環內5G信號全覆蓋,成為全國首批開通5G網路終端城市。
4. 物流網路節點體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間,昆明市成功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和首批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城市,昆明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建設名單。中歐、中越、中亞等國際貨運班列雙向穩定運行,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樞紐城市。獲批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1個(雲南騰俊國際陸港),省級首批示範物流園區2個(昆明王家營寶象物流中心、雲南東協國際冷鏈物流中心)。昆明綜合保稅區、昆明高新保稅物流中心(B型)、騰俊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行,全市開放型經濟載體建設進入新階段。中國(昆明)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獲國務院批准(第三批),推動全省跨境電商正式起步。騰俊國際陸港獲得聯合國國際港口代碼“CNKML”,正式進入國際貿易與運輸體系,有效推動了“一帶一路”國際規則標準軟聯通。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節點得到快速發展,農村標準化菜市場、生鮮超市等物流節點加快建設,傳統農貿市場改造不斷推進。
5. 物流市場主體質量顯著提升。截至“十三五”末,全市擁有A級物流企業42家,占全省A級物流企業總數的43%。其中,5A級8家(占全省100%),4A級16家(占全省48%)。目前,全省2家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綜合型1家、倉儲型1家)和3家5A級供應鏈服務企業(商貿流通型1家、生產製造型2家)均位於昆明市。同時,京東、順豐速運、普洛斯、新加坡豐樹等多個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落地昆明,物流市場活力不斷增強。
6. 物流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十三五”以來,全市積極推進物流集聚區建設,引導有關物流企業和項目進入集聚區發展,促進優質物流資源和要素高效集聚。其中,王家營物流集聚區已發展成為全省物流節點體系中的核心節點;空港物流聚集區已逐漸形成跨境物流、冷鏈物流、航空物流等產業集群。
(二)存在問題
1. 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仍較遲緩。全市重大存量物流基礎設施規模不足,具有公益屬性的集疏運設施缺乏整體性配套,導致物流樞紐的運營主體、空間布局及建設範圍等未能合理界定,樞紐內的存量設施整體效能不高,物流資源的集聚效應尚未充分發揮。如昆明王家營西站作為雲南省唯一的一級鐵路物流樞紐,由於集疏運體系不健全,樞紐周邊交通擁堵問題嚴重,進而影響整體物流效率與物流成本。對標國家物流樞紐監測評價體系,昆明陸港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統籌規劃與建設力度較弱,對申報和建設工作造成了一定製約。
2. 跨境物流發展水平亟待提升。目前,全市尚未完成鐵路口岸申報及建設,且航空口岸物流服務能力偏低,制約了跨境物流的發展。國際班列層面,未能及時有效最佳化“中歐班列”運營組織模式,缺乏適宜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國際班列品牌,導致錯失發展先機和市場紅利。國際航空貨運層面,尚未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臨空產業集群,國際航線整體貨源不穩定,扶持政策綜合競爭力對物流資源的吸引力明顯不足。
3. 龍頭企業培育路徑有待拓展。市屬國有龍頭物流企業培育力度不足,直接導致了同類型物流基礎設施重複建設、企業惡性競爭等現象仍較突出。在當前物流市場整體“小、散、弱”的背景下,亟需加大對市屬國有龍頭物流企業的培育力度,並將培育路徑向國際物流、冷鏈物流、航空物流、智慧物流等細分領域拓展,向縣區層級深化,為搶抓物流業發展黃金機遇期提供堅實保障。
4. 物流業與重點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不高。物流業態仍以倉儲、公路貨運服務等傳統、單一的服務供給為主,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步伐緩慢的矛盾依然突出,物流業對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的支撐作用尚未充分顯現,導致物流業與先進制造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的融合發展整體存在融合層次不夠高、範圍不夠廣、程度不夠深等問題。
(三)面臨的形勢
“十四五”時期,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將面臨以下機遇和挑戰。
1. 發展機遇
(1)多重戰略疊加效應加速釋放,為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帶來了全新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明確了發展方向,昆明在全省精準發力“三個定位”過程中發揮引領擔當作用,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發展戰略實施,以及中國與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滇中城市群引領支撐我國西南向全球戰略布局縱深推進,有利於昆明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更大領域和更廣範圍發揮輻射引領作用。隨著多重戰略疊加效應在昆明加速釋放,為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帶來了全新機遇,現代物流業作為複合型產業發展的認識將提升到全新高度。
(2)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擴大,為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昆明市作為雲南省銜接南亞東南亞及環印度洋周邊經濟圈物流大通道上的核心節點,戰略支點地位與作用與日俱增,將有力促進昆明市與南亞東南亞及環印度洋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和國際產能合作。中老鐵路建成通車,為“十四五”時期雲南省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也是依託中老鐵路發展國際多式聯運,進一步盤活國際物流基礎設施資源的重要突破口,為全市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掛牌建設,昆明邁入了全方位對接國際貿易規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多領域開展“放管服”改革的新階段;《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實施將進一步發揮昆明獨特的區位優勢,吸引更多發達地區和周邊國家生產要素在昆高效集聚與轉運,為全市跨境物流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隨著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推進,國際物流大通道逐步通暢,國際供應鏈物流與中轉聯運物流需求必然快速增長,將大力助推全市快速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3)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為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催生了強大的內生動力。2021年4月,昆明市發布了《昆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市、質量強市,落實全省“5+8”重點產業和世界一流“三張牌”重大部署,培育區域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現代服務業為主導、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先進裝備製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和冶金產業、化工產業、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產業等千億級產業作為全市社會物流總需求的主要來源,將為全市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構建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4)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完善,為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全市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基本形成了以鐵路、高速公路為骨架,民航、管道、內河航運為補充的綜合交通網路,與南亞東南亞及環印度洋周邊地區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大幅降低了貨物流通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為現代物流業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未來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完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速推進,將為昆明服務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國家及環印度洋周邊經濟圈的物流網路構建提供更為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
2. 面臨挑戰
(1)區域競爭進一步加劇,對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提出了全新要求。當前,全市重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發展定位不清晰,導致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物流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競爭新優勢尚未充分厚植。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規模正在不斷擴張,現有物流基礎設施已不能有效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在全省打造“滇中崛起、沿邊開放、滇東北開發、滇西一體化”發展格局的趨勢下,亟需通過最佳化現有空間布局,進一步明確物流業態集聚區域,大力推動物流資源整合,提升全市關鍵性物流節點的服務能力,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流服務需求,引領滇中城市群物流一體化發展。
(2)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聯繫更加密切,對全市現代物流業智慧化轉型帶來全新挑戰。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引領的新發展方式轉變,有利於昆明利用後發優勢,加快科技創新驅動,推動物流業與有關產業跨界融合,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將推動傳統製造業、農業等產業的產業鏈加速調整重塑,將對全市現代物流業的智慧化轉型帶來全新挑戰。因此,亟需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全市物流行業的套用場景,促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物流活動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智慧物流對提高物流服務能力的重要作用,切實改善全市智慧物流基礎薄弱問題,為深入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國際經濟環境日益複雜,對全市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帶來了嚴峻挑戰。當前,在傳統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延伸時,供應鏈安全威脅愈演愈烈,給進一步拓展全球供應鏈、發展內外互濟的雙向物流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因素。同時,隨著我省主動服務和融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並全面參與建設中老、中緬經濟走廊,昆明市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過程中,存在被國際市場邊緣化危機,需警惕“通道經濟”變為“過路經濟”。面對新形勢,如何在產業全球化過程中構建物流供應鏈安全體系,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升物流產業鏈彈性,是昆明市現代物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十四五”時期,昆明市將以推動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以支撐新發展格局構建為目標,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順應技術創新套用發展趨勢,加快形成開放型、創新型、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和共享化的“兩型四化”現代物流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一帶一路”國際物流關鍵性節點、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周邊經濟圈的國際陸港城市、區域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二)基本原則
1.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發揮政府在規劃、政策、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引導作用,堅持市場在物流資源、要素配置中的主導作用,強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物流發展氛圍,提升物流服務能力,按照“兩型四化”發展方向,推動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2. 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創新賦能的物流經濟體系,深化物流業供給側改革,驅動現代物流業轉型升級。引導物流企業創新運營管理,激發物流業發展原動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支持物流企業科技創新,落實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智慧型化、綠色化物流設備研發套用,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的“三張牌”。
3. 堅持統籌協調、跨越發展。做好統籌規劃、資源整合、協同管理,發揮輻射帶動功能,完善協調政策,促進區域之間深度融合。提升載體服務功能,集聚各行業資源,協調行業之間高效流通。明確現代物流業發展目標,調整物流業態結構,建設布局合理、運行高效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
4. 堅持內外聯動,開放共享。完善內聯外通紐帶功能,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形成陸海聯動、內外互濟、開放共享的物流發展格局,助力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聯通國內主要經濟圈、輻射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周邊經濟圈,促進國內國際物流業雙循環、物流要素高效集聚。推動物流信息互聯互通,設備共享共用,提高運行效率和一體化組織水平。
(三)發展目標
1. 總體目標
以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為契機,構建“樞紐+集聚區+中心+通道”的現代物流空間布局體系。依託入圍國家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國家供應鏈創新與套用試點城市契機,大力發展市域供應鏈體系。依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構建昆明以面向南亞東南亞為重點的跨境物流體系。推廣運用多式聯運、智慧物流,重點支持冷鏈物流、跨境物流、電商物流、快遞物流、乾支聯運、分撥配送和智慧型倉儲發展,發展樞紐經濟。
至2025年,基本建成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城市,現代物流業對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支撐作用大幅強化,物流樞紐集聚效應大幅提高,物流企業服務水平大幅躍升,社會物流成本系統性下降。
至2035年,培育形成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周邊經濟圈的世界級物流樞紐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心和高水平開放的全球商貿供應鏈樞紐。
2. 具體目標
(1)產業整體規模持續擴大。至2025年,現代物流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地位全面確立,物流總收入達4000億元,產業配套及融合能力不斷提升,物流業對全市經濟的支撐能力和帶動作用顯著增強,物流業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穩步提升。
(2)物流企業培育更加多元。培育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網路化的龍頭物流企業,至2025年,培育壯大3—5戶百億級物流(供應鏈服務)企業,新增國家5A級物流企業2戶以上,新增國家四星級及以上冷鏈物流企業2戶、國家5A級供應鏈服務企業2戶,培育5—10戶理念新穎、商業模式特色鮮明、規模發展迅速的“專精特新”物流企業。
(3)基礎設施網路逐步最佳化。層次分明、設施完備、功能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網路體系基本建成,至2025年,3個國家物流樞紐、1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基本建設成型,新增1—2個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4—5個省級示範物流園區;面向南亞東南亞、對接“一帶一路”的物流大通道網路基本建成;城鄉配送網路不斷完善,實現“村村通快遞”。
四、 最佳化物流總體空間布局
圍繞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雲南省發展戰略,緊扣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城市的發展目標,根據全市產業體系和綜合交通體系布局,綜合考慮資源分布、區位條件及商品物資流向,以樞紐為物流支點,以戰略交通線為物流通道,最佳化整合現有貨運場站和物流節點設施資源,形成“樞紐+集聚區+中心+通道”的“652011”現代物流空間布局體系。
(一)物流樞紐布局
1. 布局建設3個國家物流樞紐
(1)昆明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樞紐選址:由“王家營片區”和“晉寧青山片區”2個片區組成。
發展定位:立足王家營鐵路貨櫃中心站、中誼村站的多式聯運優勢,以及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大力發展大宗商品貿易、國際分撥與配送、國際供應鏈、多式聯運等業務,打造成為雲南省物流樞紐體系的核心節點,為昆明市及周邊地區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食品與消費品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提供高效的物流保障。
核心項目:昆明王家營寶象物流中心、雲南騰俊國際陸港等。
(2)昆明—磨憨陸港型(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
樞紐選址:由“安寧桃花村片區”、“安寧草鋪片區”、“磨憨片區”組成。
發展定位:立足樞紐大規模幹線組織運輸和公鐵聯運設施優勢,推動樞紐實現國內國際貨物的高效集散和轉運,打造西南地區國際大宗貨物集散中心。依託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提供鐵路貨運班列、國際多式聯運貨運列車等多樣化鐵路運輸服務,打造中國中南半島國際多式聯運組織中心。挖掘樞紐經濟輻射潛力,將樞紐建設成為承接國際產業分工轉移、支撐國內與南亞東南亞產業協同發展的紐帶,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通道經濟走廊。
核心項目:桃花村鐵路物流中心、天馳安寧物流園(含雲南天安化工鐵路專用線)、昆明南亞國際陸港物流園公鐵聯運港、昆明達海物流園、寶象滇中綠色工業智慧型化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中心(包含安寧工業園區大龍山鐵路專用線)、磨憨公路口岸海關查驗中心、中老鐵路磨憨物資儲備基地、西雙版納特色冷鏈物流中心、磨憨—磨丁國際產能合作區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等。
(3)昆明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樞紐選址:空港經濟區。
發展定位:依託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門戶效應和樞紐優勢,拓展機場貨物集疏模式,全面打造集航空物流、冷鏈物流、保稅物流、跨境電商等於一體的物流功能體系,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航空物流集散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和信息物流中心,建設成為國家物流樞紐體系中連通國內經濟核心區、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支撐昆明打造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核心項目:滇中新區航空物流園、昆明綜合保稅區航空物流基地、昆明寶象萬噸冷鏈港、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貨運區等。
2. 培育3個省級物流樞紐
(1)昆明(安寧)生產服務型省級重點發展物流樞紐
樞紐選址:安寧草鋪片區。
發展定位:主要依託京昆物流大通道、臨河至磨憨綜合運輸通道等,充分發揮石油煉化、鋼鐵、磷化工等產業優勢,形成集大宗商品物流、供應鏈服務、生產製造配套物流於一體的物流功能體系,主要服務於昆鋼、雲天化等大型工業企業。同時,與桃花村、讀書鋪等鐵路貨運站形成聯動,支撐昆明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與曲靖生產服務型省級重點發展物流樞紐協同發展,建設成為服務滇中城市群、輻射全省的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
核心項目:寶象滇中現代綠色工業智慧型化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中心等。
(2)昆明(尋甸)商貿服務型省級培育物流樞紐
樞紐選址:尋甸特色產業園區天生橋片區。
發展定位:充分發揮尋甸縣作為昆明東部商貿物流核心聚集區的優勢,謀劃推進多式聯運及倉儲設施建設,為區域性商貿活動提供商品倉儲、乾支線聯運、分撥配送等物流服務,建設成為立足尋甸,服務滇中城市群,輻射全省,功能要素集聚、業態特色鮮明的商貿物流產業高地。
核心項目:尋甸縣天生橋物流園區等。
(3)昆明(宜良)商貿服務型省級培育物流樞紐
樞紐選址:宜良工業園區。
發展定位:依託宜良的交通和產業優勢,重點發展以糧食、飼料、機械裝備、新材料等為主的大宗商品物流,打造成為昆明通往滇東南,溝通北部灣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東部物流集聚區。
核心項目:宜良現代國際物流產業園等。
(二)物流集聚區布局
以加快物流要素集聚為核心目標,進一步最佳化全市物流集聚區布局,著力打造安寧市桃花村物流聚集區、經開區王家營物流聚集區、空港經濟區空港物流聚集區、晉寧區青山物流聚集區、嵩明縣楊林物流聚集區等5個物流聚集區,引導全市物流業集約高效發展。
1. 安寧市桃花村物流聚集區
核心區域:昆明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昆明(安寧)生產服務型省級重點發展物流樞紐。
發展路徑:重點依託全省工業集聚區,發展大宗商品多式聯運、供應鏈物流、區域分撥等業態,促進物流業與製造業在企業主體、設施設備、業務流程、標準規範、信息資源等關鍵環節協同聯動、跨界融合,打造一批物流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標桿企業,引領全省物流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
2. 經開區王家營物流聚集區
核心區域:昆明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王家營片區。
發展路徑:重點發展商貿物流、城市配送、冷鏈物流、貨櫃公鐵聯運等業態,加快培育供應鏈金融、電商物流、高鐵快運物流等業態,促進現代物流與高端裝備製造、跨境電商、商貿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為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提供高效的商貿物流服務保障,並聯動昆明高新區東區(馬金鋪片區)發展大宗商貿、國際物流等業態,建設成為服務雲南、輻射西南、連通南亞東南亞的物流樞紐經濟集聚區。
3. 空港經濟區空港物流聚集區
核心區域:昆明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發展路徑:重點發展臨空物流產業,引導航空物流、保稅物流、跨境物流、快遞電商、冷鏈物流等業態集聚,促進航空物流與臨空產業融合發展,並為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提供高效的航空物流服務保障,打造一批航空偏好型產業集群,形成以航空物流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臨空產業集聚區和航空樞紐經濟區,引領全省航空物流形成競爭新優勢。
4. 晉寧區青山物流聚集區
核心區域:昆明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晉寧青山片區。
發展路徑:以商貿物流園區開發及運營管理為基礎,開展一站式一體化現代物流及供應鏈業務,引導大宗物流、公鐵聯運、供應鏈集成、保稅物流、國際物流、商貿物流、冷鏈物流、城市配送等業態集聚發展,打造成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心。
5. 嵩明縣楊林物流聚集區
核心區域:嵩明楊林經濟技術開發區。
發展路徑:依託楊林火車站等支撐節點,主要服務於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健康食品深加工、高原特色農業等重點產業發展,為嵩明楊林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千億園區、建設工業新城提供強有力的物流支撐。
(三)物流中心布局
“十四五”時期,按照國家級、省級示範物流園區的建設標準,分步、分類布局建設20個市級重點物流中心。
1. 重點提升(6個)
按照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標準,遴選一批基礎較好的存量物流設施進行改造提升,促進物流中心由功能驅動向供應鏈驅動升級,完善中高端物流市場服務供給,促進全市物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重點提升的市級物流中心包括:昆明綜合保稅區物流中心、騰俊國際陸港物流中心、寶象經開物流中心、寶象空港臨空物流中心、南亞國際陸港物流中心、東協國際冷鏈物流中心。
2. 培育發展(4個)
按照省級示範物流園區標準,遴選一批基礎較好的在建物流設施進行重點培育,引導健全物流節點功能體系,促進物流中心由企業集聚向產業集群升級,有效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培育發展的物流中心包括:滇中航空物流中心、昆明高新保稅物流中心(B型)、金馬糧食物流中心、雲鋁次區域國際物流中心。
3. 規劃建設(10個)
按照省級示範物流園區標準,考慮產業支撐、信息化建設、創新發展、標準化套用等因素,規劃布局一批具有區域發展特色的物流中心,進一步完善全市物流網路節點體系。
規劃布局的市級物流中心包括:安寧市草鋪工業品物流中心、晉寧區雲南新鋼物流中心、石林縣㱔卜所物流中心、官渡區矣六商貿配送物流中心、嵩明縣楊林鐵路物流中心、陽宗海中通現代物流中心、晉寧區花卉電商物流中心、尋甸縣天生橋物流中心、宜良縣北古城物流中心、東川港多式聯運物流中心。
(四)物流通道布局
承接《雲南省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2019—2035年)》,加快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等交通運輸通道建設,推動運輸方式結構調整,暢通服務全省、連通國內主要中心城市、輻射南亞東南亞等國家的11條物流通道。
1. 暢通“5條”國內物流通道
加快暢通以昆明為核心銜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和“西藏自治區”的5條國內物流通道,助推“滇中崛起、沿邊開放、滇東北開發、滇西一體化”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2. 暢通“6條”國際物流通道
面向太平洋,以中越、中老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為依託,加快建設銜接“中老泰”和“中越”的2條國際物流通道,積極參與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全面提升昆明南向開放合作的層次和水平。面向印度洋,以推動中緬“人字形”經濟走廊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銜接“中緬”和“孟中印緬”的4條國際物流通道,積極參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全面提升昆明西向開放合作的層次和水平。
五、 構建現代物流運行體系
“十四五”時期,重點從物流樞紐、跨境物流、市場主體、智慧物流、冷鏈物流、航空物流、電商物流、城鄉物流、綠色物流、應急物流以及供應鏈物流等11個領域,加快構建昆明市現代物流運行體系。
(一)強化物流樞紐建設,連線多式聯運斷點
充分銜接全省“一核一帶三翼”物流樞紐布局體系,以樞紐功能互補為原則,科學謀劃3個國家物流樞紐市場體系發展方向,通過資源整合等手段推進物流業態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有效發揮現代物流業集聚效應。加快“昆明國家物流樞紐綜合信息平台”建設,建立日常監測機制,定期採集全市國家物流樞紐運營業務數據。推動實行物流樞紐建設運營一把手帶頭招商制度,助推物流樞紐建設項目“招大引強”。引導安寧、尋甸、宜良三個省級物流樞紐加快明確運營主體、遴選重點項目和做好用地保障,加快促進樞紐資源要素集聚,推動樞紐特色化發展。
推進多式聯運建設及運營示範,加快鐵路沿線物流樞紐節點網路建設,加強與港口、機場、公路貨運站聯動發展,構建以昆明為核心的全省“一中心、三支點、四通道”多式聯運物流網,加快補齊昆明—大理—瑞麗、昆明—玉溪—普洱—磨憨、昆明—曲靖/昭通、昆明—彌勒/蒙自—河口(昆明—開遠—文山/硯山—富寧)四大多式聯運主通道設施短板,推進省內外城際班列、國際班列運營示範工程建設。聚焦網路薄弱環節,重點支持以股權合作方式共同建設鐵路專用線,推動具備條件的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工礦企業引入鐵路專用線。推動昆明、昭通、瀘州港口開展物流合作,連通長江航道,發展公鐵水多式聯運。藉助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國際、國內、省內三級航線網路,培育陸空多式聯運。加強昆明南站貨運設施改造升級,強化接卸貨、存儲、轉運等物流功能,助力雲花、雲珍出滇,打造雲南高鐵物流服務品牌。
專欄1 國家物流樞紐重點工程
堅持以存量設施整合提升為主、以增量設施補短板為輔,推進15個左右的國家物流樞紐重點項目建設,有效提高物流樞紐資源集約利用水平。
(1)昆明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重點推進王家營片區物流業態提升、大宗業態外遷和疏解、集疏運體系提升等專項工程,縱深推進樞紐聯盟建設,強化與國家物流樞紐聯盟之間的信息、業務等資源共享和協同。
(2)昆明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重點推進安寧桃花村片區存量物流資源整合,加快補齊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海關監管作業區等設施短板,著力暢通樞紐集疏運體系,加快形成樞紐整體運作組織和資源配置運營管理主體。推動昆明陸港型、西雙版納(磨憨)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聯動發展,為實現區域聯動發展作出新探索,為中老鐵路沿線開發建設注入新動能。
(3)昆明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重點加快機場貨物集疏運體系建設,提升航空物流設施設備智慧化水平,強化長水國際機場片區和昆明自貿片區之間的產業融合,推動航空偏好型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二)著力發展跨境物流,鞏固對外發展優勢
依託昆明鐵路貨櫃中心站、滇中海關等資源,積極爭取昆明鐵路口岸對外開放,積極創新服務模式,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依託王家營西、桃花村等鐵路貨運樞紐節點,推進雲桂鐵海聯運合作,共建“昆蓉—東協”泛亞鐵路大通道。著力開拓中老國際班列市場,重點加強中老鐵路貨源組織和資源整合,創新服務模式,加快物流標準輸出,大力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支持國際陸港與國外港口達成海港—陸港戰略合作聯盟,推動陸港海港聯動發展。加強貨源組織和資源整合,提高國際班列運行質量,以國際鐵路班列、國際鐵海聯運班列為支撐,構建承內啟外的公鐵、公鐵水、公鐵海、公空等跨境多式聯運體系,高效銜接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實現昆明與歐亞大陸及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多方式、多路徑快速聯通。加快發展中緬陸水聯運,支持沿線陸港企業建立合作聯盟,鼓勵龍頭物流企業積極參與伊洛瓦底江沿線港口開發和物流運營,加快形成我國連線印度洋的出海通道。依託昆明綜合保稅區和昆明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完善跨境航空運輸體系,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跨境航空運輸大通道。
專欄2 中老跨境物流重點工程
(1)推動形成昆明國際班列集結中心。參考成都、重慶中歐班列政策措施,系統性出台昆明跨境物流扶持政策,將昆明打造成為中老國際班列貨源組織中心和班列集結中心。
(2)爭取實現口岸監管作業功能。加快昆明貨櫃中心站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和王家營西站貨場進出通道升級改造,建設國際班列監管區,進一步爭取鐵路口岸代碼,實現貨櫃貨物在昆明就地報關或到達清關。
(3)加快物流關鍵節點設施建設與城市物流資源協同。積極協調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加快完善王家營西站、桃花村站的國際班列到發作業設施設備,推動中老鐵路沿線國家物流樞紐聯動發展;繼續加強與周邊重慶、成都、貴陽、南寧等城市的流通資源合作,加快共建“昆蓉東協陸路通道”,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拓展和補充。
(4)積極培育本土品牌運營企業。鼓勵支持具有國際班列運營能力、中老鐵路沿線物流服務網路投資建設能力、跨境物流供應鏈資源整合能力的有關運營企業進行資源整合,通過合資、合作以及組建運營聯盟等方式,組建中老國際貨運班列運營管理平台,打造中老鐵路國際貨運班列的昆明品牌,引領中老鐵路沿線建設開發。
(三)培育物流市場主體,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建立昆明市龍頭物流企業培育庫,實行龍頭企業動態管理,定期發布一批龍頭企業名單,確定龍頭企業培育計畫,並組織推進龍頭企業培育計畫實施。積極引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做強主業、做優產業鏈,培育一批綜合型龍頭物流企業。將培育路徑向物流細分領域拓展,鼓勵中小型物流企業特色化發展,培育一批專業型標桿物流企業。
強化全產業鏈招商,以世界百強物流企業以及中國50強物流企業為招商引資重點,加快引進一批國內外具備較強綜合競爭力的物流企業落戶昆明,有效推動現代物流業總部經濟發展。吸納國際國內知名企業攜資金、信息、技術、貨源等助力昆明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引導國有平台公司與樞紐運營主體開展資本合作。
專欄3 市場主體競爭力提升工程
(1)組建市屬物流龍頭企業,進一步盤活整合全市優質物流資源。
(2)遴選3—5戶綜合實力強、整合能力高的百億級物流(供應鏈)企業進行重點培育。
(3)引進1—2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質物流企業落戶昆明。
(4)聚焦跨境物流、智慧物流、冷鏈物流、航空物流、城市配送等細分領域,培育5—10戶理念新穎、商業模式特色鮮明、規模發展迅速的中小型“專精特新”物流企業。
(四)加快智慧物流轉型,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支持運輸配載、跟蹤追溯、庫存監控等有實際需求、具備可持續發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台發展,著力提升現有物流信息平台的公益性、開放性和共享性。研究建立信息平台數據交換與共享機制,推動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平台之間可靠、安全、高效、順暢的物流信息互動共享。加快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智慧型倉儲、無人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深化數位化、智慧型化技術與裝備套用,推動倉儲、分揀、配送、裝卸等基礎設施智慧型化升級。
大力發展智慧供應鏈體系,鼓勵物流企業依託網際網路向供應鏈上下游提供延伸服務。支持物流和供應鏈企業開發面向加工生產企業的物流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產品,增強生產企業對市場需求的捕捉和回響能力。引導發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資源高度共享的現代供應鏈模式,提升全物流鏈條的價值創造水平。
專欄4 智慧物流創新工程
(1)推進3—5項智慧物流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支持物流樞紐推廣套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重點推進雲南騰俊國際陸港5G網路覆蓋及套用。
(2)鼓勵傳統物流信息平台向物流供應鏈平台轉型。遴選5個基礎較好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進行重點培育,鼓勵支持和引導一批具備條件的物流企業申報網路貨運平台。
(3)重點推進“昆明國家物流樞紐綜合信息平台”建設。
(4)選擇一批物流設備設施完善、物流標準化基礎條件好、行業帶動和輻射效應明顯的龍頭企業,作為物流智慧型化改造試點企業,支持和引導其技術設備的升級和智慧型化改造。
(5)聚焦供應鏈服務、多式聯運、智慧物流、質量追溯、應急物流保障等領域,攻關一批現代物流領域關鍵技術難題。
(五)補齊冷鏈物流短板,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充分利用昆明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契機,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現代冷鏈物流技術標準,構建覆蓋肉類、水產、花卉、果蔬、生物醫藥、野生菌等產品的高效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和信息追溯體系。
支持冷鏈物流企業購置安全、節能、可追溯冷鏈運輸車輛,建設冷凍、冷藏和保鮮倉庫或配送中心,鼓勵多溫共配模式的發展,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由基礎服務向增值服務延伸,全面提升企業的冷鏈物流服務水平。認真落實昆明市進口冷鏈食品疫情聯防聯控各項機制,規範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流程。建立冷鏈物流信息跟蹤體系,加大醫藥冷鏈監管力度,發展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逐步提升醫藥冷鏈物流專業化程度。
推動果蔬、醫藥等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修訂完善昆明市現行冷鏈物流地方標準,並推動滇中城市群地方標準的對接與協同,形成滇中城市群互認的冷鏈物流儲運銷區域標準。積極推動冷鏈物流設施和技術裝備標準化發展,支持和推廣標準化冷藏貨櫃、0.6×0.4米標準化周轉箱、1.2×1.0米標準化托盤循環共用。
專欄5 冷鏈物流補短板工程
(1)加快推動全市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聚焦全市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需求,結合主要高原特色農產品產地、交易集聚區分布格局,重點謀劃全市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與運營服務兩張網,破解全市冷鏈物流同質化競爭與服務功能低端難題。
(2)重點推進昆明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按照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標準,統籌空港和王家營兩大片區發展,力爭至2025年全面建成昆明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
(六)夯實航空物流基礎,做精航空特色物流
以建設區域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為目標,統籌推進昆明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加強銜接昆明至華東、華北和西南的國內航空快線,開通和加密昆明至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貨運航線,構建內聯外通航空貨運網路。拓展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為主導的多式聯運集疏運網路建設,促進航空物流通道與幹線鐵路、公路和港口的無縫銜接。積極引進優質通航企業,加快開展無人機配送試點,逐步擴大試點範圍。
依託高原特色農業及生物醫藥等產業,打造航空物流特色產業鏈,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航空物流集散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和信息物流中心,加快形成以航空物流為主導、多種產業有機關聯的空港型物流樞紐經濟發展模式,推動特色樞紐經濟發展。引導航空物流企業與工、商、貿、金融等企業一體化合作與發展,提供集產、運、儲、銷、金融、信息等一體化供應鏈服務。
專欄6 航空物流發展優勢培育工程
(1)完善航空物流激勵補貼政策。①進一步完善針對國際“客改貨”航線、異地集貨貨運代理、高原農特產品出口等的補貼政策。②調整市級補貼資金兌現周期,按季度對新開國際(地區)全貨機航線進行補貼資金兌現。③最佳化海關通關流程,儘快實現國際國內貨物在庫區內中轉“一站式”服務。
(2)補齊航空物流基礎設施短板。①加快推動航空物流硬體設施升級和硬體規模擴充,加大標準化、專業化機械儀器設備投資力度。②加快建立具備物流信息、資金結算、通關商檢、單證契約等多種功能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航空物流信息化水平,爭取在國內率先實現物流全過程透明管理和整個航空物流的開放性整合。
(3)加速推進航空偏好型產業集聚。①引導鮮花、果蔬、野生菌、生物醫藥等雲南特色產業主動向昆明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聚集,實現有關產業供應鏈的整體提升。②由政府部門牽頭與南亞東南亞主要機場進行深入連線,建立符合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定位的“區內國外”的雙樞紐或多樞紐合作模式。③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和昆明綜合保稅區政策優勢,大力發展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與航空物流直接有關的產業,以產業促進航空物流發展,以航空物流支撐產業發展。
(七)規範電商物流發展,適應消費需求變化
引導電商及快遞企業向空港經濟區空港物流聚集區集中,加強快件處理中心、航空及陸運集散中心和基層網點等網路節點建設,最佳化市域快遞物流網路布局,構建層級合理、規模適當、匹配需求的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網路,推進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全面提升電子商務發展水平。
依託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加強保稅倉、物流倉儲中心、國際商品館和線下展示交易中心等建設,開展以保稅備貨、保稅展示交易、直購進口、特殊區域進出口等並重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將中國(昆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跨境電子商務輻射中心。
專欄7 電商與快遞協同發展工程
(1)創新公共服務設施管理方式。在城鎮新建小區和舊城改造等項目中,將智慧型快件(信包)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作為重要的公共服務設施納入有關規劃,同步規劃、設計、施工和驗收。
(2)大力支持電商快遞企業建設區域分撥中心。支持順豐、京東等企業在昆明建立區域性總倉,支持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等企業建設分撥中心,鼓勵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唯品會等企業建立集約型智慧型化終端智配中心。
(3)提升快遞末端服務能力。鼓勵快遞企業依託連鎖商業機構、便利店、物業服務企業、高等院校、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開展快遞投遞服務合作,建立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促進服務資源有效組織和統籌利用,並逐步普及送貨上門、刷臉寄件、無感取件、手機預約無人車自動送貨等多元化服務。
(八)健全城鄉物流體系,提升末端服務能力
進一步規範和最佳化城市配送管理。在重點民生行業開展共同配送試點,鼓勵優勢企業加強物流資源整合,建立共同配送聯盟,探索集中連片、城鄉一體、多品種、常態化的共同配送,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共同配送模式。最佳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區域和時段,建立配送車輛績效與通行證發放結合的機制,完善配送車輛通行證發放制度,優先保障共同配送車輛和新能源配送車輛通行。在不影響交通安全和暢通的前提下,對有停車作業需求的城市道路、街區合適位置,增加配送車輛臨時停靠點。
完善城鄉物流基礎設施,加快構建“服務規範、方便快捷、綠色安全、共建共享”的城鄉配送網路體系。依託交通樞紐、物流園區、大型批發市場等,加快建設區域性城市配送中心,適度建設專業型公共配送中心。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網路,扶持供銷、郵政、快遞企業等服務網點向農村延伸,整合供銷、郵政、快遞等物流資源,培育服務於各縣市區的農村物流龍頭企業,打通工業品、快遞入村進戶的“最後一公里”和特色農產品進城入市的“最初一公里”,搭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網路。
專欄8 城鄉配送網路完善工程
(1)研究出台加快昆明市城市配送體系建設實施意見。著力解決城市配送車輛“通行難、停車難、裝卸難”問題,打造集約、高效、綠色、智慧型、暢通的城市配送體系,促進城市配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2)推進一批鄉村物流網路建設項目。到2025年,全市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100%,建制村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100%。
(九)深化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發展綠色物流
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在城市配送領域的推廣套用工作,逐步提高新能源貨運車輛使用比例。著力提高充電樁場地、加氫站內新能源貨運車輛適用設施占比。依託行業協會等第三方機構,開展綠色物流企業貫標達標對標,推進綠色物流企業碳排放監測和對標活動,推廣一批物流領域節能減排技術裝備。
在快遞行業積極開展逆向物流試點,全面落實郵件快件綠色包裝國家規範,提升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水平。重點在昆明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空港片區和王家營片區2個片區內推廣使用具有綠色環保、耐腐蝕、無蟲害、無細菌等特性的鋁製托盤,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專欄9 綠色物流試點工程
(1)以建設“集約、高效、綠色、智慧型”的城市貨運服務體系為導向,以進一步完善城市貨運配送網路節點布局、加大新能源配送車輛推廣力度、創新運輸組織模式、最佳化城市配送通行政策、加強信息互動共享、培育龍頭骨幹企業為重點,推動一批城市綠色貨運配送試點項目,並組織開展國家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申報工作。
(2)鼓勵高校與科研院所開展昆明市物流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研究,逐步推進落實國家新的二氧化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
(十)補足應急物流弱項,強化應急管理體系
構建由政府組織與管控、大眾可自行組織參與的社會化應急物流體系,強化應對安全事故、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應急物資儲備和調運,建立健全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儲結合、節約高效的應急物資管理機制、快速互助機制和徵用補償機制。推動應急物流體系全透明化,提高社會資源的監督效能。
建立市級重點保供企業、單位名錄庫,明確回響機制、主要功能、任務職責等,並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形成“平急結合”的應急物流能力儲備。根據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物資需求與實際,進一步完善儲備專項、醫療專項、糧食專項等應急專項的儲備名錄和儲備規模。不斷加強糧食儲備管理,提升糧食儲備服務巨觀調控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專欄10 應急物流保障工程
(1)引導醫療機構和社會組織擴大應急醫療物資儲備規模,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2)規劃一批布局優、效能高的物資儲備庫,增強多節點、網路化的應急保障能力。
(3)將應急物流功能融入物流樞紐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求中,有效提升全市應急物資儲備和調配能力。
(十一)提高供應鏈集成水平,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切實推動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推廣國家供應鏈創新與套用試點經驗,培育符合昆明特色的供應鏈企業,提高生產、流通資源配置效率。依託全市花卉、茶葉、高原特色農產品、橡膠、食糖、中藥材、水產品、有色金屬等要素交易中心建設契機,發展基於核心企業的“鏈主型”供應鏈、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平台型”供應鏈、依託專業化分工的“互補型”供應鏈、基於區域內分工協作的“區塊型”供應鏈以及基於存貨控制的“共享型”供應鏈,促進全市物流供應鏈創新與套用。
深度挖掘產業合作潛力,重點推動現代物流業與製造業、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商貿業等產業高質量融合,實施產業聯動工程,形成一體化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系統性降低重點產業全過程物流成本,維繫產業鏈穩定運行。
專欄11 產業融合發展工程
(1)物流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工程。統籌做好工業園區配套物流基礎設施布局與建設,支持新建或改擴建鐵路專用線、倉儲、配送等專業化物流基礎設施,積極推進昆明(安寧)生產服務型省級重點發展物流樞紐。
(2)物流業與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工程。針對花卉(呈貢、晉寧)、蔬菜(呈貢、晉寧)、雪蓮果(石林)、特色食品(宜良)、肉類(尋甸)、高原林果(富民)等生鮮農產品主產區和昆明野生菌交易集聚區布局建設一批適應不同農產品儲運需求的產地預冷、保鮮及銷地冷藏、冷凍設施,有效滿足高原特色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
(3)物流業與商貿業融合發展工程。研究出台昆明市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畫,並重點在國家、雲南省兩級物流樞紐未覆蓋的區域布局建設5—10項健全商貿物流體系重點項目,主要服務汽車貿易、鋼鐵貿易、快遞電商以及蔬菜、花卉等農產品流通。
六、 保障措施
(一)健全物流管理體制
強化組織領導。構建“議事協調機構+行政主抓部門+事業單位”的三級管理模式,加快完善現代物流產業鏈強鏈工作機制,落實現代物流產業鏈分指揮部、現代物流鏈長辦和成員單位的主體責任,配強工作力量,細化落實措施,協調落實現代物流產業鏈分指揮部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確保“十四五”物流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完善工作機制。落實現代物流鏈長辦的會議議事制度、專家諮詢制度、重點企業聯繫制度、統計調查制度、信息通報制度和督促檢查制度等制度,定期審定物流業發展中的重大事項,及時研究解決物流業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組建市級物流行業協會。搭建市級政府管理部門與物流企業溝通橋樑,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制定行業標準、規範行業秩序、化解行業矛盾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助力市場主體做強做優。
(二)重視物流統計工作
建立統計通報制度,以物流費用(成本、支出)為核心指標,建立昆明市社會物流統計通報制度,定期發布“昆明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報告”。建立統計監測制度,全面做好全市的重點企業、園區物流業調查和統計工作,不斷提高統計質量,為全市社會物流總費用、社會物流業產值等指標的準確核算提供全面數據支撐,為政府決策、行業管理及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三)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簡化物流重大項目建設行政審批流程,對重大項目實行容缺審批,加快重大項目審批進度。加大物流用地支持力度,自然資源部門加強對物流樞紐、多式聯運示範工程等重點項目的規劃指導,對涉及重點項目的新增建設用地,優先列入建設用地供應計畫,在有關規劃編制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物流樞紐建設發展用地需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統籌各級財政資金,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領域範圍內積極爭取物流類專項債券,優先支持公共物流服務平台、重大公共物流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通道建設、物流設施設備更新改造、物流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運輸組織創新與合作、A級物流企業建設等項目。按照市場化運作原則,支持重點物流企業或金融機構等依法依規參與設立物流業發展投資基金,鼓勵包括民企、外企在內的各類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物流樞紐建設和運營。加大稅收優惠力度,落實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收優惠政策,對投資規模達到億元級、設計貨運吞吐量到百萬噸級的物流項目給予企業增值稅優惠,加快制定網路貨運平台增值稅優惠政策。
(四)規範物流市場秩序
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現代物流業監測分析體系和督查考核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大數據在現代物流市場監管體系運行中的作用,為現代物流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破解物流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堵點”、“痛點”,努力打造“重商、親商、安商、健商”的營商環境,全方位服務物流企業運營,吸引國內外有實力、有市場競爭力的物流企業入駐物流樞紐、重點物流園區和物流基地等。建立企業誠信體系,鼓勵物流企業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完善企業及從業人員信用記錄,增強企業的誠信意識,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
(五)強化物流人才培養
建立培訓制度,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及繼續教育等方式,提升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及從業技能,並為從業人員技術創新及管理能力提升提供機會。強化產學對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龍頭物流企業與高校合作,聯合培養物流領域技能型專業人才。完善人才吸引機制,多渠道引進物流行業高端人才,為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