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9年解放初,有
新溪鄉和
蕉溪鄉,屬蕉川區。1950年,蕉 川區更名新路灣區。1956年,蕉溪鄉併入新民鄉,縣直屬。1958年,新溪鄉稱建設公社
新溪管理區,併入新民鄉的蕉溪鄉從中析出稱建設公社蕉川管理鄉。1959年稱新路灣公社新溪管理區和蕉川管理區。1961年7月稱新溪公社。1981年10月,新溪公社更名新路灣公社。1983年6月政社分設,新路灣公社改稱新路灣鄉,蕉川公社改稱蕉川鄉。1992年5月撤新路灣區,兩鄉合併建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設新路灣村。
經濟發展
新路灣鎮2004年
工農業總產值11429萬元,其中
農業總產值6051萬元,
工業總產值537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285元。
農作物播種面積2178公頃,栽培
香菇845萬袋,經濟作物以香菇、茶葉、
毛竹、
高山蔬菜為主。工業投資近幾年有較大的增長,2004年新路灣鎮先後引進拉鏈頭廠、利通裝飾板廠、保密印刷廠等5家工業企業,共盤活閒置土地20多畝,投產後新增工業產值3000多萬元,創利稅500多萬元,新增投入1300多萬元(不含部分廠房土地投入)。2010年實現工農
總產值1.97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8700萬元,工業總產值1.1億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6239元。
2012年,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和支持下,鎮人民政府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和縣委縣政府制定的“科學跨越,強縣富民,全面爭創山區科學發展示範區”發展戰略,堅持以
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團結帶領全鎮人民,齊心協力,攻堅克難,
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大力實施“產業強鎮、生態興鎮、和諧安鎮”的戰略部署,共建“實力、生態、和諧”新路灣。通過全鎮幹部民眾的艱苦努力,我鎮經濟實現了平穩增長,社會保持了和諧穩定,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全年實現
工農業總產值2.75億元,
同比增長13.6%。其中實現
農業總產值1.1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
工業總產值1.65億元,同比增長19%;
農民人均純收入8653元,同比增長16.1%。
一、立足實際,開拓創新,加快產業培育推進富民強鎮
鎮政府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富民強鎮的總思路,以產業培育為抓手,堅持在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幫扶新興產業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全鎮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種植業逐步最佳化。完善夾路畈、小馬埠村1500畝糧食功能區及育秧中心建設,啟動新溪源1350畝糧食功能區的建設工作,建成原生態茶葉、蔬菜、食用菌、中草藥生產基地,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
原生態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不斷最佳化我鎮種植業產業結構。2012年我鎮種植業產值達6343萬元,其中雜交稻制種面積2671畝,雜交制種產量達78萬斤,產值突破800萬元;蔬菜種植面積4143 畝,總產量6608噸,實現產值991萬元;茶葉產量278噸,實現產值1310萬元;食用菌產量562噸,實現產值1516萬元;草本中草藥種植面積450畝,實現產值285萬元。
2、養殖業穩步增長。全鎮建成規模以上養殖場15家,生豬出欄7420頭,存欄4150頭,各種禽類出欄14.85萬羽,存欄6.85萬羽,產禽蛋620噸,畜禽養殖業實現年產值2130萬元,同比增長9.6%。我鎮已成為我縣最大的豬肉、蛋禽供應基地。
3、林業穩產增收。積極開展興林富民工程,提升低產林品質,實現林農增產增收。全鎮林木面積達17萬畝,全年實現林業產值2548萬元,同比增長8.4%,
三井村獲省森林村莊稱號。
二、
真抓實幹,狠抓項目,加速新農村建設推進步伐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堅持“強化規劃、項目帶動”的工作原則,充分強化項目推進力度,發揮項目的帶動引領作用,以項目建設提升全鎮的基礎設施水平和工業生產能力,切實增強
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促進我鎮新農村建設蓬勃發展。
1、
村莊整治初顯成效。全力推進蕉川村的
中心村建設,通過居住地縮減,
下山脫貧小區建設和村莊河道綜合整治,中心村的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繼續抓好農村危舊房改造工作,以蕉川村及
官溪村為重點,實施
舊村改造,綠化村莊,改善村莊交通條件,全年完成危舊房改造任務110座,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2、農業開發項目進展順利。3個山塘水庫修繕項目已按工程施工要求完成相關進度,夾路畈小型灌區項目已完成。即將啟動的桐川水庫已按要求做好勘察和環評工作。桐川、社壇前133畝旱地開發整理項目已通過驗收。中央財政項目農村河道綜合整治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測設階段,該項目概算投資2800萬元,完工後可大幅提升我鎮河道防洪防汛水平和農田水利設施的灌溉能力。
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以業新路灣鎮的各項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新路灣中心國小多次獲文明單位,全鎮現有國小2所,班級19個,學生628人,教師42人,幼兒146人,教師11人,學校正朝上規模、有特色的方向健康發展。1995年安裝
有線電視,2002年11月與縣聯網,現有7個村,1000多戶農戶與縣聯網。廣播電視網路覆蓋全鎮,有
調頻廣播200多隻,設有新路灣和蕉川兩個廣播站。1940年,設立郵政代辦點;1955年,設立郵電營業代辦點;1994年,開通
程控電話;1998年郵政與電信分開,至2004年,新路灣鎮現共有
固定電話1750多部。
宗祠
全鎮宗祠保存較好的有5個,2002年歷史文化遺產普查,丙莊
葉氏宗祠、張氏宗祠,溪於周氏宗祠,大候周周氏宗祠,茶於
潘氏宗祠被列為清代古建築,新路灣雲聚庵,小馬埠岩王殿同年列為清代古建築。1994年,丙莊張氏宗祠里的
鹹豐年間成濟碑被公布縣級文保點。
常樂山
在新路灣鎮蕉川境內,海拔600——700米,據說200餘年前修建了寺廟,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被毀,80年代初步修理,95重新動工修建,99年縣宗教局批准為佛教臨時登記點。香客絡繹不絕,每年八月初一、十五,香客達萬餘人,山上風景秀麗,古樹茂密,地形跟
永康方岩相似,是旅遊的好去處。
三井龍井
在新路灣鎮
三井村境內,離村下2公里,有一口大井,直徑12米,三面岩壁,深20餘米,圓型,永不乾枯;村頭100米處有一小井,直徑6米左右,深7米左右,圓型,;傳說中還有一井,三井村因此而得名。傳說,遇乾旱,到井邊求雨有求必應,故稱
龍井。
大馬埠拖船隊
起源於宋朝,每逢正月十五,到
妙高鎮城隍殿舉行大規模
迎燈接佛活動,台閣12扛,其中6個高扛,6個底扛,170多人組成隊,24個小孩扮台閣,72個大人抬台閣。傳說至宋朝以來就立下規矩,以四姓:宋、張、繆、潘輪流發起,如果村里誰家娶親,下年必出一扛台閣。村中有四個亭:蘇姑亭,接官亭,商議亭,樂善亭。台閣內容為三國人物,打金枝、
百壽圖、西遊記人物、白娘子傳說人物。文革期間結合形勢,抬閣的內容以白毛女、鬥地主、痛說家史等為代表,遊行隊伍順序依次是拖船、台閣、
花燈、旗、傘、樂隊、社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