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2019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時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 作者:劉波
- ISBN:9787520153591
- 頁數:297頁
- 定價:98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57千字
《新時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2019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波。
《新時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2019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波。內容簡介本書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意義、地位、作用等分析出發,梳理我國新時期兩個文明的發展脈絡,...
物質文明越高,表明人類離開野蠻狀態愈遠,依賴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強。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給人類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動人類社會本身的進步創造了優越的、必要的、先決的條件。因此,物質文明在四個文明中處於基礎地位。與"精神文明"相對。人類改造自然界的物質成果的總和。內容包括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要協調發展》是一篇政治短評,發表於《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收錄於《之江新語》,作者為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作品原文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要協調發展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 明協調發展。物質文明的發展會對精神文明的發展提出...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是202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本書從文明的歷程及其與現代化關係出發,回顧和反思了世界300年現代化的成績和...
三個文明,是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所謂物質文明,是指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狀況。它主要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生活的進步。物質文明越高,表明人類離開野蠻狀態愈遠,依賴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強。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給人類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動人類社會本身的進步創造了優越的、必要的、先決的條件。精神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
《協調發展理念研究:新時代全面發展的制勝要訣》是2020年8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鴻宇。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統一,在闡明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協調發展理念的時代背景、理論內涵和總體要求的基礎上,系統說明了習近平關於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三個文明建設是指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根據我國的具體實際,提出了進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思想。黨的十六大在“兩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又根據我國改革和發展的新要求,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科學論斷。建設簡介 ...
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是指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方針。最早於1979年10月30日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發表祝辭時提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
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是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是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我們要學會運用辯證法,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
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不斷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合力匯聚、活力迸發、品牌湧現,未來持續發展基礎堅實,但仍面臨理論宣傳...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是對新時代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鮮明回答。中國特色...
政治文明反映了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進步狀態,是人類社會進步在政治法律理念、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組織、政治法律行為上的綜合體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人類社會實踐的兩種相互聯繫的偉大成果,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兩個密切相關的組成部分。一方面,精神文明的發展,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經濟建設搞好了,生產力發達...
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係上。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的情況下,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要跑得快,但跑過一定路程後,就要注意調整關係,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否則“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
牢固樹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堅定信念;實現以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觀念為主要內容的公民素質的顯著提高,以積極健康、豐富多彩、服務人民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以社會風氣、公共秩序、生活環境為主要標誌的城鄉文明程度的顯著提高;在全國範圍形成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
我們的任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然我們建設的現代化必須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我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特彆強調了5點,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是...
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著人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的需要;而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的前景,則激勵著人們為之做出積極的努力和貢獻。一定歷史時代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是以往的和當代的社會進步的結果,又是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起點和內部的動力。更高階段的社會文明是已有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直接繼續和發展。
它的基本特徵是:一是有著比資本主義高得多的勞動生產率,因此能更有效地更迅速地發展社會生產力;二是物質財富以按勞分配的方式為全社會勞動者平等合理地共同享用;三是發展社會生產力、最大限度滿足全體社會成員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的需要是其目的;四是能實現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為社會主義精神...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新概念。講話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
中共中央在這時及時地提出這個鮮明的概念,正是標誌著黨在建設現代化社會的思路正在轉變,提醒著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自然規律來治理國家,治理方方面面的工作。從十二大到十五大,中國共產黨一直只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進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美好社會的理想,繼承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創造形成了引領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全社會...
《協調發展研究》是孫代堯等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5月。該書系統梳理中國發展戰略的歷史演變與理論脈絡,深入剖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現與原因,多方位探討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等重大現實課題,提出一些新的思想觀點。內容簡介 該書在考察馬克思主義協調...
黨的十六大號召我們,要“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三個文明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根本任務,又是長遠目標。含義 題記 文明與文化都有物質的政治的精神的屬性,文明是文化發展的結果,是先進文化的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應...
2022年9月20日報導:《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內容簡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建設...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既基於自身國情、又借鑑各國經驗,既傳承歷史文化、又融合現代文明,既造福中國人民、又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是我們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也是中國謀求人類進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我們將堅持...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完成指導思想撥亂反正的同時將“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發展成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並且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兩手...
時代在發展,認識在深化。中國共產黨人發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藍圖裡,政治文明是不能缺席的。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指出:“到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原來的‘兩個文明’被擴充為‘三個文明’,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終於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被正式確定為中國共產黨及中國政府的基本目標。倡導政治文明,實質上就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貫徹新發展理念,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文化貫穿於現代化建設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