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

教師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

《教師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是2012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文娟。本書主要講述了教師怎樣教好自己的孩子,以及常見的誤區。

基本介紹

  • 書名:教師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
  • 作者:楊文娟
  • ISBN:9787501984756
  • 頁數:199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1-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132000
  • 紙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能教好無數的學生,就證明你也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嗎?是優秀的教師,就一定也是優秀的父母嗎?很多教師的經歷證明,如果不能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正確轉換自己的角色,正確區分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那么,即使再優秀的教師,也可能是失敗的父母。
本書作者不僅是一位成功的校長、一位特級教師,還是一位幸福、智慧的媽媽,有一個興趣廣泛、成績優異、各方面能力都非常突出的女兒。結合自己的育女經歷,作者告訴我們,做好家長的關鍵不在於陪伴孩子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是否能夠捕捉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抓住教育契機對孩子進行適時的引導和教育。“教師家長”的重心在“家長”,而把握住這個重心,“教師”的身份和角色更會讓你在教子育女的過程中多一分優勢。

作者簡介

楊文娟 江蘇省常州市實驗國小校長,江蘇省品德特級教師,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先後榮獲“江蘇省首屆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常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三八紅旗手”等稱號。現擔任“常州市國小品德課研究楊文娟名教師工作室”領銜人。主持過兩項國家級課題,一項市級重點課題,編著出版三本專著:《與生活世界對話》、《學會分享》、《國小品德課程中的資源整合》,有八十多篇論文發表在省市級以上的刊物上。

目錄

導言 教好自己的孩子與學生的不同
威信不同
群體不同
角色不同
心理不同
第一章 把握“教師家長”的四種角色
做本色父母
誤區1:我可以多教給孩子一些知識
誤區2:我要像對待我的學生一樣對待我的孩子
問題診斷與剖析:忽視了培養重心和方式,角色發生了錯位
做孩子的榜樣
誤區1:我的孩子可以“特殊些”
誤區2:我可以多給孩子一些“照顧”
誤區3:我的辦公室孩子可以隨時進出
問題診斷與剖析:破壞了教育公平,濫用了教師職權
做“甩手掌柜”
誤區1:我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孩子的一切
誤區2:我可以給孩子送這送那
誤區3:讓孩子和我一起在食堂用餐
問題診斷與剖析:短視了孩子教育,模糊了角色意識
做“心理醫生”
誤區1:我不要聽到對孩子的批評
誤區2:孩子成績不好我臉上無光
問題診斷與剖析:調整心理,擺正姿態
第二章 培養孩子的四種好習慣
重視生活習慣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條理性
培養孩子的計畫性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培養孩子的專注性
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
培養孩子的自主觀
培養孩子的任務觀
培養孩子的鑽研觀
重視行為習慣的培養
強化法
訂立公約法
反饋調節法
塑造法
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
0—3歲階段
7—9歲階段
10—12歲階段
第三章 捕捉孩子成長的五個關鍵期
抓住培養獨立性的關鍵期
培養孩子獨自睡覺的習慣
培養孩子獨立作業的習慣
培養孩子獨自做事的習慣
不要錯過培養動手能力的關鍵期
引導孩子多做實驗
引導孩子多做手工
留心培養興趣愛好的關鍵期
參加興趣小組
“偶像”的力量
喜歡上老師
重視培養親情的關鍵期
抓住重要節日
抓住關鍵事件
利用閒暇時光
重視孩子的“表達”
把握升學的關鍵期
從幼稚園到國小
從國小升入國中
從國中升入高中
第四章 注重培養孩子六種良好的個性品質
讓孩子學會寬容
理解父母
寬容他人
讓孩子學會欣賞
學會欣賞他人學習方面的優點
學會欣賞他人個性品質方面的優點
學會欣賞自己
讓孩子有成功感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捕捉日常生活細節
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讓孩子學會勇敢面對壓力
幫助孩子積極疏導日常壓力
幫助孩子積極疏導考試壓力
幫助孩子積極疏導升學壓力
讓孩子學會感恩
言傳身教
教誨引領
同伴的榜樣作用
讓孩子學會自律
抓住機會讓其歷練
創造機會刻意考驗
目標激勵催化自律
讓“感興趣的事”成為自律的加油站
第五章 掌握好與孩子交流的八個契機
當“做不做班幹部”成為問題時
“我要不要參加競選?”
“當班幹部會影響學習嗎?”
“當班幹部就是得罪同學嗎?”
當知道孩子的考試成績時
當孩子考得不好時
當孩子考得非常好時
做最好的自己
當孩子開始“追星”時
當孩子迷上了某個明星時
當孩子迷上了某個兒童文學作家時
當家人生病時
當孩子生病時
當父母生病時
當孩子有了興趣愛好時
適當放任
適時鼓勵
一起堅持
當孩子有了“創作”欲望時
給予充分認可
為其創造條件
適時進行點撥
當孩子遭遇青春期問題時
當孩子開始關注青春期問題時
當孩子真正遭遇青春期問題時
當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行為時
當孩子遭遇青春期“異性好感”時
當孩子有了在集體中表現的機會時
不要讓孩子為了表現而表現
創造條件配合學校的工作
附錄 來自作者女兒潘數三位班主任老師的點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