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義
教學技能對外表現為成功地、創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卓有成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和獲得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內表現為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知識、技巧、心理特徵和個性特徵的功能體系、是教師的個性、創造性與教學要求的內在統一。
從表面上看,教學技能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活動方式。從深層剖析,它是教師職業個性品格和專業修養外化的表征,是教學能力的重要標誌。每一位教師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藝術化教學的水平,就必須遵循教學技能發展的規律,在熟練掌握教學技能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設計技能
1、制訂課程授課計畫的技能
①清楚本專業課程設定的種類和相互關係;
②對自己所授課程在本專業總體的教學計畫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確認識;
③能夠根據教學計畫制訂詳細的課程授課計畫和教學進度計畫。
2、撰寫教案的技能
①掌握撰寫教案的基本程式和方法;
②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正確把握教材的內容和重點、難點;
③能夠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教材進行恰當的處理;
④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制定恰當的教學策略,最佳化
教學方法;
⑤會編制電子教案,在課上演示和供學生在校園網上學習。
3、使用教學媒體的技能
① 掌握常規教學媒體及其教學特徵;
② 掌握現代教學媒體及其教學特徵;
③ 掌握教學軟體、課件的編制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學生的技能
①掌握了解學生的一般方法;
②熟悉教學對象的總體思想狀況和知識基礎;
③了解教學對象的個別差異(包括智力水平、心理特徵和個性傾向)。
課堂技能
l、組織教學和導入新課的技能
①建立和維持正常課堂教學秩序;
②明確意圖,集中注意,創造師生交流環境;
③掌握導入的類型,選擇適當的導入方式;
④合理控制導入時間。
2、運用教學語言的技能
①國語達到測試水平的二級,能用比較標準的國語講課;
②語調高低和語速快慢適中;
③語言簡練,邏輯性強;
④語言生動、形象、優美,通俗易懂;
⑤口頭表述與體態語言相結合。
3、設疑和提問技能
①設問要有針對性,富有啟發性;
②設問措詞精當,選擇適當的設問時機;
③設問速度適中,有必要的停頓,注意學生的反饋;
④學生回答問題後給予分析評價和必要的引導、總結。
①板書反映教學的主要內容,突出教學重點;
②板書設計層次分明、簡練、邏輯性強;
③板書布局合理,字跡大小適宜,疏密得當;
④板書文字書寫規範,並保持適宜的書寫速度。
5、講授的技能
①講授具有科學性、教育性、啟發性和藝術性;
②掌握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套用等不同教學內容的講授方法;
③善於引導學生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繫和規律,發展思維能力。
6、總結結束課程的技能
①歸納總結要簡練、概括、突出重點;
②總結要使教學內容前後呼應,形成系統;
③總結要有啟發性,有利於學生拓展、延伸和自學。
輔導技能
l、布置作業的技能
①能夠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選擇作業形式,注意理論聯繫實際,啟發學生思考;
②能夠合理控制作業的數量和難易程度,作業要求明確,並規定具體完成時間;
③在學生完成作業過程中,及時予以指導。
2、批改作業的技能
①選擇合理的作業批改方式;
②能夠正確總結出學生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③批與改、批與評相結合。
3、課後輔導的技能
①能夠及時回答解決學生提出的質疑;
②既進行課程內容的輔導,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評價技能
l、命題技能
①能夠準確分析、確定教學內容的目標要求;
②能夠根據考試目的和內容確定題目的難度和題型;
③掌握試題編制的一般原則。
2、評卷及分析試卷的技能
①掌握評卷的一般程式和方法,合理掌握評分標準,減少評分主觀誤差;
②能夠科學地分析每個考試題目的質量和考試結果的可靠性與有效性;
③能夠撰寫客觀、科學的考試質量分析報告。
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掌握教學研究的基本程式和方法;
②掌握選擇課題、制訂教學研究計畫的原則和方法;
③掌握經驗總結、調查問卷、科學觀察、行動研究、教育實驗等教育套用 研究的基本方法;
④ 掌握對教學研究資料進行統計、撰寫課題總結和研究論文的方法。
2、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①了解本學科發展的動態;
②了解本學科和相近學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套用;
③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吸取先進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學內容。
3、信息檢索技能
①掌握本學科的主要文獻種類;
②掌握圖書館書目的檢索方法;
③掌握用微機在網際網路上收集資料的技能。
作用
教學技能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師進行高效教學的前提,具有以下作用:
(1)教學技能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手段;
(2)教學技能是衡量教師專業成熟度的重要尺度;
(3)教學技能是實現教師人生價值的前提基礎。
特徵
教學活動是一種複雜而富有創造性的活動。教學技能作為一項發雜的職業技能,不僅具有一般職業技能的共同特徵,還有很強的專業特徵。
(一)教學技能的綜合性
教學技能是教與學技能的綜合體現,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從結構上看,教的技能是教師表達、判斷、組織、管理等方面能力的綜合;學的技能則是閱讀=分析、理記憶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在教學實踐中,教學技能的形成依賴於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與學的學。教師善教能引導學生善學,使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善學則“師逸而功倍”,為教師省出更多的時間去鑽研教法,有利於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二是教師自身的教與學。善教源於善學,不善學就不可能貯存豐富的知識信息,因而教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善教也無從談起。因此,善學促進善教,善學又必然要求善學。
(二)教學技能的內隱性
教學技能是動作技能、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的整合、並且多以一定的外顯形式,通過肢體和
肌肉運動來實現。然而,在複雜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學技能的運用時通過智慧技能和自我調控來實現的,如教學設計技能、教材處理技能、教學組織技能和教學煩死技能等,它們往往表現在對知識、信息的加工和改造上,對它們的認識主要是通過教學活動的變化來推測和判斷,因此,教學技能具有內隱性。教學技能是在內隱的心理活動調控下,通過外顯的行為動作來體現,並藉助一些列教學活動的變化來實施的。
(三)教學技能的智慧型型與精神性
教學技能不同於一般的手工技能,通過簡單地重複、模仿就可掌握。教學技能包含對教學信息的吸收、消化和反輸出的發雜過程,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他人的言傳身教細加揣摩,依據教學實踐靈活使用、改進、乃至創新。另外,教師掌握教學技能的目的是教書育人,這一目的決定了教學技能的運用必然是靈活多樣的。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在教學中,不僅教師的愛憎、好惡能強烈地感染學生,課堂上學生的情緒好壞也同樣會對教師產生明顯的影響。教學技能的作用還在於以情動情、以智激情和傳情啟智。實踐證明,沒有高漲的激情就不會迸發出智慧的閃光。優秀的教師,正是充分運用了情緒的互動作用,才將無數學生引向成功的彼岸。
(四)教學技能的多樣性與簡約性
教學技能既表現為個體的經驗,又是群體經驗的結晶。它雖植根於個體經驗,但又不是個體經驗的簡單描述,而是在千百萬教師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反覆帥選和實踐檢驗而形成的高度概括化、系統化的理論系統。正如
夸美紐斯(J.A.Comenius)指出的那樣,教學技能不是從膚淺的經驗中拾來的“互不聯繫”的“技巧”,而是一種有前提性假設、有演繹、有歸納的理論體系。這種在豐富多彩經驗基礎上形成,又以簡約化的形態呈現的教學技能體系,既源於教學經驗,又高於教學經驗,是個體經驗與群體經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反映了多樣性與簡約性的統一。
(五)教學技能形成中練習的不可替代性和知識的不可或缺性
聯繫在技能的形成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這是技能與知識的重要區別。教學技能不等同於教學理論知識和規則,它不是通過講授的方式習得的,而是通過多種條件、不同方式的練習逐步形成和熟練掌握的。練習時技能訓練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知識在教學技能的形成過程中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忽視知識對技能形成的作用,不僅會導致技能訓練的盲目性和機械模仿,也難以從知識與技能的聯繫中揭示教學技能的實質。所以,在教學技能的形成過程中,練習的不可替代性和知識的不可或缺性等量齊觀。
(六)教學技能的專業性
教學技能具有很強的專業指向性,比如數學、語文、物理、美術、舞蹈、體育等,它們各自的教學技能一般是不能互換和替代的。教學的目的是要建立學科知識與學生的練習,因而教師一定要精通所教科目的教學技能。
(七)教學技能的自動化
教學技能達到熟練的程度,即達到教學技能自動化通常被視為技能的一人特徵。技能一旦達到自動化程度,所進行的活動則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意識控制們可以極大地提高活動效果。同樣,具有嫻熟教學技能的教師,其課堂教學往往組織得嚴謹有序、
張弛適度、生動活潑,並且遇到偶發事件能從容不迫、應付自如。這樣,教師能將有限的“心理資源”用於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中去,從而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分類
教學技能種類繁多,為了便於我們認識、學習和自我訓練,必須依據一定的標準對其進行綜合分解,科學的確定出教學技能的結構體系。根據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結合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實際情況及其對教師進行課前準備、課堂教學、教師的教育科研方面的要求,擬從四個層面來考慮這個問題:
首先是教學準備技能。教師的教學工作在走進教室之前就已經開始了。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教師的教學準備工作室必須的。這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教學設計技能。教師
設計師教師對即將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教學設計技能包括:目標編訂技能、教學素材處理技能、教學媒體選擇技能、教學策略制訂技能以及教案編制技能。
其次是課堂教學基本技能。課堂教學是一個有序的過程,其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具體的技能。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重要來源,因此教師需要掌握課堂教學中的各種技能,以保證教學高效地進行。結合已有的課堂教學技能研究成果,我們將課堂教學技能分為:導入技能、講授技能、提問技能、課堂觀察技能、課堂傾聽技能、演示技能、討論技能、結課技能等。這些技能反映了課堂教學各種技能之間的縱向關係。
再次是教學綜合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學技能是以綜合的形式出現在教學各個環節的。這些綜合技能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並同課堂教學基本技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師教學綜合技能包括:課堂活動組織技能、情境創設技能、課堂管理技能、教學評價技能以及合作技能。這些技能是對課堂教學進行巨觀調控的重要技能,構成了體現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單項教學技能的橫向關係。具有縱向關係的課堂教學基本技能和具有橫向關係的教學綜合技能構成了立體化的教學技能體系,它們之間的最佳化組合才能展示教師教學技能的風采。
最後是教師教學研究技能。貫徹新理念、實施新課程,不僅迫切需要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變,更需要學校教研活動方式的改革和教學研究制度的創新。另外,隨著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教師職業強調教師同醫生、律師一樣,必須經過嚴格的、持續不斷的專業訓練。教師的反思技能、說課技能、聽課技能、評課技能、教育敘事技能、行動研究技能在新形勢下呈現出新的面貌和發展態勢。
教學技能的分類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教學理論的發展、受訓者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地發展、演化。總之,對教學技能進行分類的原則是:簡明;實用;操作性強;儘可能包括所有主要教學活動方式充分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和特有的文化背景。這也是我們對教學技能分類的總的指導和分類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