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擬行路難
- 創作年代:南朝宋
- 作品出處:鮑照集
- 文學體裁:樂府組詩
- 作者:鮑照
作者生平
出處
原文(共十八首)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賞析
開頭兩句,直言老兵"少壯從軍",直至"白首"仍流離在外,不得回家.此處,"白首"與"少壯"想對照;"不得還"與"從軍去"相對應.這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的開頭兩句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說同,這兩首詩中的兩個老兵,都是年少時就從軍了.對此,《十五從軍征》直言"十五從軍征",《擬行路難》則明說"君不見少壯從軍去".而且,二者均採用了對照與呼應的表現手法.說異,一個老兵在年老時得以回家:"八十始得歸";而另一個老兵則仍流離在外,不得回家:"白首流離不得還".但這異中也有同,也就是兩個老兵的命運都是悽慘的.
正因為"少壯從軍","白首流離不得還",老兵對故鄉與親人的思念是刻骨銘心的.《擬行路難》從第三句開始對此作了集中的描繪."故鄉"兩句,寫老兵日夜思念故鄉.詩人先以"窅窅"二字形容老兵的故鄉與老兵從軍所到之處相距遙遠,突出一個"遠"字;又以"日夜隔"三字突出一個"隔"字,一方面表明老兵與故鄉的離別時間之久,另一方面暗示老兵對故鄉的思念時間之久;再以"河關"二字比喻路途阻隔,續寫一個"隔"字,突出一個"難"字;而"音塵斷絕"四字則寫足了老兵日思夜念故鄉的原因.這兩句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朔風"四句,訴諸視覺、聽覺、觸覺,以意象組合來續寫其思念故鄉的愁情."朔風"與"白雲",兩個意象分別訴諸觸覺與視覺,各以"蕭條"與"飛"加以描繪,以此襯托老兵的愁情,恰到好處."胡笳"與"邊氣",兩個意象分別訴諸聽覺與觸覺.詩人以"哀急"狀寫"胡笳"之聲,當是以哀景襯托哀情;以"寒"反映"邊氣",既實寫"邊氣"給人的肌體之寒,又映襯老兵思念故鄉卻"不得歸"的心頭之寒.唯其如此,老兵才感到無可奈何.詩中的"聽此愁人兮奈何",直接引用屈原詩句"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楚辭·九歌·大司命》)中的前一句,狀寫老兵的無奈,如同己出,不著痕跡.無奈之下,老兵只得"登山遠望",希望能藉此排解心頭之愁,保留好自己的容顏,所謂"得留顏".可"此情無計可消除",又豈是"登山遠望"所能解決的?這幾句,視線由天上轉至地上,內容由寫景抒情轉為描寫人物的動作抒情,化無形為有形,從中可看出詩人運用寫作技法的嫻熟.
"將死"兩句,由上文寫老兵對故鄉的思念歸結為對妻子的懷戀.此處,寫老兵構想自己將死在"胡馬跡",也即他從軍所到之處,究竟將死於何種原因,並未明言,但讀者完全可以推斷出其原因不外乎兩種:一是老死,一是戰死.一方面是老兵"將死胡馬跡",另一方面是他"能見妻子難",二者對比強烈.老兵對妻子的懷戀未隨時光的流逝而淡化,而是與日俱增.他推想自己將客死異鄉,卻無法在死前與妻子再見上一面.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於是,詩的結句直抒胸臆:"男兒生世坎坷欲何道?綿憂摧抑起長嘆.""綿憂":連綿不斷的憂愁."摧抑":悲痛壓抑.老兵面對自己坎坷的生世無可奈何,只能將心頭無盡的邊愁鄉思化成長長的慨嘆!弦外之音:身處如此社會,遭遇無休止的戰亂,即便是熱血男兒又能怎樣?何況是"白首不得還"的老兵呢?悲哀之中分明蘊涵著老兵與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不難看出,此詩主題思想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是一脈相承的,但其著眼點、寫法等,與《十五從軍征》相比,有不同之處.《十五從軍征》寫老兵,由"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寫起,著眼於他返鄉途中與到家後的情景,主要採用以哀景寫哀情的寫法,重在抒發其家破人亡、舉目無親的悲哀.而鮑照的《擬行路難》寫老兵,則著眼於他"少壯從軍",直至"白首"仍流離在外,不得回家,運用多種寫法,通過意象組合,層層推進詩意,重在抒發其無法回故鄉與親人團聚的悲哀.兩首詩中的兩個老兵,都是少小從軍,其中,一個在年老時得以回家,而另一個在年老時則仍流離在外,但無論他們最終能否回家,其命運都是悽慘的,心中也都是極其悲哀的.所有這些,都是當時的戰亂造成的,而戰亂又是由當時的統治者一手挑起的.因而,描敘老兵的悲慘遭遇,抒發其真情實感,便有力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因而,鮑照的這首《擬行路難》與漢樂府《十五從軍征》一樣流傳至今,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