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擬行路難·愁思忽而至》
- 創作年代:南朝宋
- 作品出處:《擬行路難》
- 文學體裁:樂府詩
- 作者:鮑照
作品信息,作品原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信息
【體裁】樂府詩
作品原文
愁思忽而至,跨馬出北門。
帶頭四顧望,但見松柏園,荊棘郁蹲蹲①。
中有一鳥名杜鵑,言是古時蜀帝魂。
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②。
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愴惻③不能言。
注釋
①蹲蹲:叢聚茂密的樣子。
②髡:音坤,古代剃去頭髮的刑罰。
③惻愴,讀音cè chuàng,漢語詞語,意思是哀傷。
白話譯文
抬頭四顧瞻望,只是一片荒涼的墳園,松柏荊棘遍地叢生。
當中有一隻鳥,名叫杜鵑,說是古代蜀國的國王杜宇,死後冤魂所變。
聽它聲音哀苦,啼鳴不息;看它毛羽頹脫,身形憔悴,恰似囚牢中的罪犯遭受了髡刑。
可憐它如今只能飛走於林木之間,靠啄食昆蟲、螞蟻為生;怎么還能顧及往日天子尊顯的地位(享受那富貴榮華的生活)。
念此死生變化,不是常理可言,心中的哀傷不能表達出來。
作品鑑賞
《擬行路難十八首》就集中抒寫人生感受的特點來說,可能受了阮籍《詠懷八十二首》的影響,但兩者的作風是很不相類的。鮑照樂府中那種倜儻明快的意象,跟阮詩的隱晦曲折、閃爍其辭,相去不啻十萬八千里。不過這首詩可以算作例外。它用的是比體,托喻之事又故意不寫分明,所以令人讀來有一種迷離惝恍之感,在整個組詩中屬於別調。
詩的起頭就起得怪:“愁思忽而至”,究竟“愁”的什麼,又怎么個“愁”法呢,作者不但不加解說,反而接著大寫“跨馬出北門”的所見所聞,仿佛將原先的愁思輕輕巧巧地撤在一邊了。其實這正是詩人狡獪之處,他安下了一枚“釘子”,卻又故弄玄虛地轉移讀者的視線,讀者切莫上當受騙。
果然,文章逐漸來了。步出北門,四顧瞻望,眼目所及,只是一片荒涼的墳園。“松柏園”在這裡特指墳地,因古人墓穴上專植松柏而得名。遍地荊棘叢生(“蹲蹲”為叢聚茂密的樣子),更說明這片墳園已成廢墟,絕無人來打掃探視。
往下,詩人筆頭一轉,給墳園裡的杜鵑鳥作了一個特寫。專寫杜鵑的原因:相傳此鳥的前身是古代蜀國的國王杜宇,他後來失去王位,流落異鄉,死後冤魂便化成了杜鵑。這自然是人們因杜鵑鳥鳴聲悽厲所附會出來的故事,而詩人則巧妙地利用這個傳說,將荒園裡的杜鵑同墓穴中的死者構成聯想,暗示這鳥兒可能即是死者魂魄的化身。聽它聲音哀苦,啼鳴不息,正是死去的冤魂在傾訴自身的不幸。看它毛羽頹脫,身形憔悴,恰似囚牢中的罪犯遭受了髡(音坤,古代剃去頭髮的刑罰)刑。可憐它如今只能飛走於林木之間,靠啄食昆蟲、螞蟻為生,已不能顧及往日尊顯的地位,享受那富貴榮華的生活。這一段描述與其說是寫杜鵑,還不如說在給死者招魂。而通過這寓言托物的手法,詩篇的本意便影影綽綽地顯露了出來。
於是來到了全詩結穴之處:“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中心愴惻不能言。”“愴惻”就是“愁思”,一起一結,遙相呼應,意味著起首的哀愁一直貫串到底,“愁”的內涵並未改變。那末,究竟為什麼而犯愁,詩句間似乎也已點明,那便是“死生變化”的道理,前面文字中著力描寫的墳園景象和杜鵑神態,均足以昭示這一點。然若讀者的理解僅局限於這一般化的死生之理上,恐還未能充分揭示詩篇的內在意蘊。讀者應該注意到,寄寓於杜鵑形象上的死生變化現象,是一種與社會地位的沉淪、原有身分的顛躓相聯繫的獨特的轉變,一種帶有濃烈政治色彩的生活變遷,這才是詩人著眼之所在。據此,有人認為此詩影射晉恭帝遭劉裕篡害之事,也有人以為暗指宋少帝被弒事,說法不一,難以輕下斷語。但不管怎樣,詩確係有為而發,則無庸置疑。六朝正處在政權更迭頻繁、政局動盪不穩的歷史階段,改朝換代是家常便飯,統治集團間的紛爭傾軋更永無休止。在這種政治局面下,往日安富尊榮的帝室權門、達官顯宦,一旦傾覆,身死族滅,是很常見的現象。作者感喟於世態的混亂,而又回天無力,只能歸之於死生變化非常之理。而由於篇中涉及時事,擔心招來禍殃,便只好故意閃爍其辭,晦曲其事了。作風的不同導源於內容的差異,這裡也顯示出作者“量體裁衣”的本領。
作者簡介
鮑照(約414~466)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本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一說上黨(今屬山西)。他的青少年時代,大約是在京口一帶度過的。26歲時曾謁見臨川王劉義慶,毛遂自薦,初不得重視,後終得賞識,獲封臨川國侍郎,後來也做過太學博士、中書舍人之類的官。後因宮廷內部鬥爭,死於亂兵之中。鮑照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詩文,在生前就頗負盛名。詩、賦、駢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則是詩歌,其中樂府詩所占的比重很大,且多名篇。還擅長寫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華。感情豐沛,形象鮮明,並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唐代的李白、高適、岑參等人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他與謝靈運、顏延之合稱“元嘉三大家”。有《鮑氏集》、《鮑參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