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機構保育人員培訓大綱(試行)

《托育機構保育人員培訓大綱(試行)》,是國家衛健委出台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托育機構保育人員培訓大綱(試行)
  • 屬性:培訓大綱
發展歷程,檔案內容,全文,

發展歷程

2021年8月23日,國家衛健委正式出台《托育機構保育人員培訓大綱(試行)》,針對托育機構人員培訓做了全面的部署與規範,引發業內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檔案內容

《大綱》將托育機構保育人員作為急需緊缺人員納入培訓規範,分批次開展培訓工作。培訓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保育工作中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進行專業培訓。
理論知識的培訓分為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衛生保健、安全防護、嬰幼兒早期發展等,以期通過培訓,讓保育人員不僅熟悉相關法規政策,規範保育思想,而且具備嬰幼兒早期發展與回應性照護的知識與策略,從而提升科學保育素養。
實踐培訓則涵蓋托育機構一日流程的方方面面,比如衛生消毒、健康管理、疾病防控、安全防護、飲食照護、睡眠照護、清潔照護、活動組織等,全面提升保育人員的專業實踐能力,讓嬰幼兒在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理論支撐實踐,以實踐完善理論。通過《大綱》培訓,托育機構保育人員能夠全面提升科學保育的素養和能力,並以此來促進嬰幼兒早期能力的發展,讓孩子在0-3歲的黃金時期養成受益一生的行為與習慣。相信嬰幼兒照護領域的托育服務,將會迎來更加廣闊且光明的明天。

全文

托育機構保育人員培訓大綱(試行)
一、培訓對象    
擬從事或正在從事托育機構保育工作的保育人員。
二、培訓方式及時間
採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培訓總時間不少於120學時,其中理論培訓不少於60學時,實踐培訓不少於60學時。
三、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參訓保育人員熟悉托育服務法規與政策,樹立法治意識與規範保育思想;學習保育工作的基本技能與方法,強化安全保育意識;掌握嬰幼兒早期發展與回應性照護的知識與策略,提升科學保育素養。
(一)增強規範保育意識
1.熟悉托育服務相關政策法規,遵守保育人員崗位職責和基本規範;
2.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認同感;樹立正確的保育觀念,堅持兒童優先,保障兒童權利。
(二)掌握安全保育方法
1.切實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
2.掌握嬰幼兒衛生保健、生活照料等保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規範。
(三)提升科學保育能力
1.合理安排嬰幼兒的生活和活動,具備促進嬰幼兒早期發展的能力,滿足嬰幼兒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需要;
2.掌握與家庭及社區溝通合作的技巧,提供科學育兒指導,及時進行專業反思。
四、培訓內容
(一)理論培訓內容
1.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託兒所幼稚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托育機構設定標準(試行)》《托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托育機構保育指導大綱(試行)》《托育機構嬰幼兒傷害預防指南(試行)》《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等相關政策檔案。
2.職業道德。職業規範,職業責任,兒童權利保護,專業認同,人文素養,心理健康等。
3.專業理念。兒童觀,保育觀,醫育結合理念等。
4.衛生保健知識。衛生與消毒,物品管理,生長發育監測,體格鍛鍊,心理行為保健,嬰幼兒常見病預防與管理,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健康信息收集。
5.安全防護。食品安全知識,環境與設施設備防護安全,嬰幼兒常見傷害預防與急救,意外事故報告原則與流程等。
6.生活照料。各月齡營養與餵養要點,進餐照護,飲水照護,睡眠照護,生活衛生習慣培養,出行照護等。
7.早期發展支持。嬰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知識,嬰幼兒個體差異與支持,特殊需要嬰幼兒識別與指導,活動設計與組織等。
8.溝通與反思。日常記錄與反饋,與家庭、社區溝通合作,家庭、社區科學養育指導,保育實踐反思等。
(二)實踐培訓內容
1.衛生消毒。活動室、臥室等室內外環境衛生清掃、檢查和預防性消毒,抹布、拖布等衛生潔具的清洗與存放,床上用品、玩具、圖書、餐桌、水杯、餐巾等日常物品的清潔與預防性消毒。
2.健康管理。晨午檢及全日健康觀察,運動和體格鍛鍊,健康行為養成,計畫免疫宣傳與組織等。
3.疾病防控。發熱、嘔吐、腹瀉、驚厥、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疾病的識別、預防與護理,手足口、皰疹性咽炎、水痘、流感等嬰幼兒常見傳染病的識別、報告與隔離,貧血、營養不良、肥胖等營養性疾病,先心病、哮喘、癲癇等疾病嬰幼兒的登記和保育護理。
4.安全防護。窒息、跌倒傷、燒燙傷、溺水、中毒、異物傷害、動物致傷、道路交通傷害等常見傷害急救技能,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的逃生流程與演練,火災、踩踏、暴力襲擊等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處理。
5.飲食照護。膳食搭配,輔食添加,餵養方法,進餐環境創設,進餐看護與問題識別,獨立進餐、專注進食、不挑食等飲食習慣培養,輔助嬰幼兒水杯飲水等。
6.睡眠照護。睡眠環境創設,睏倦信號識別,睡眠全過程觀察、記錄與照護;規律就寢、獨立入睡等睡眠習慣培養,睡眠問題的識別與應對,嬰幼兒睡眠的個別化照護等。
7.清潔照護。刷牙、洗手、洗臉、漱口和擦鼻涕等盥洗的方法,便器的使用方法,尿布/紙尿褲/污染衣物的更換,便後清潔的方法,如廁習慣培養,嬰幼兒大、小便異常的處理等。
8.活動組織與支持。一日生活和活動的安排,生活和活動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活動材料的配備,動作、語言、認知、情感與社會性等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遊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嬰幼兒行為觀察與分析,嬰幼兒需求的識別與回應等。
五、培訓原則
(一)崗位勝任原則
培訓應以托育機構保育人員崗位要求為重點,通過系統培訓引導與自主學習反思相結合的方式,促進保育人員明晰崗位工作任務,具備勝任崗位職責的基本知識與能力。
(二)需求導向原則
培訓應以托育機構保育人員在保育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為出發點,綜合考慮崗位需求和發展需要,按需施教,最佳化培訓內容,確保保育人員所學即所需、所學即所用、學用相長。
(三)多元方式原則
培訓應通過專題講座、網路研修、研討交流、案例分析、返崗實踐等多元方式,藉助網際網路等手段,推動托育機構保育人員理論學習和實踐觀摩相結合、線上學習與線下研修相結合,提高培訓實效性。
六、培訓考核
培訓考核內容分為理論考試和實踐技能考核兩部分,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負責對培訓效果進行抽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