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

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又稱慢性肥厚型念珠菌口炎、念珠菌性白斑。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
  • 其他名稱:慢性肥厚型念珠菌口炎、念珠菌性白斑
  • 所屬科室:五官科 - 口腔科
  • 主要病因:念珠菌感染
發病原因,臨床表現,疾病診斷,鑑別診斷,治療原則,

發病原因

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為主,由於菌絲深入到黏膜內,引起角化不全、上皮增生。

臨床表現

1. 多見於頰黏膜、舌背及齶部。  2. 頰黏膜病損常對稱地位於口角內側三角區,呈結節狀或顆粒狀增生,或為固著緊密的白色角質斑塊,類似一般黏膜白斑。  3. 齶部損害可由義齒性口炎發展而來,黏膜成乳頭狀增生。  4. 高齡患者發生念珠菌性白斑,應提高警惕,爭取早期活檢,以明確診斷。

疾病診斷

依靠病史和臨床表現進行診斷的同時,還需要實驗室檢查證實損害組織中存在病原菌。高齡患者若發生念珠菌性白斑,應提高警惕,爭取早期活檢,以明確診斷。

鑑別診斷

1. 口腔白斑:斑塊型口腔白斑,表現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病損,邊界清,略高出黏膜表面,不能拭去,患者多無症狀或有粗糙感。可做念珠菌塗片、培養或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鑑別。  2. 白色角化症:長期受到機械或化學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黏膜白色角化斑塊,除去刺激因素後病損逐漸變薄,最後可完全消退。可做念珠菌塗片、培養或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鑑別。

治療原則

1. 局部藥物治療:2%~4%碳酸氫鈉溶液或0.2%氯已定溶液漱口,西地碘含片含化,制黴菌素製成混懸液局部塗擦等。
2. 全身抗真菌藥物治療:包括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3. 增強機體免疫力。
4. 手術治療:上述藥物治療後效果不明顯或患者不能耐受藥物治療,應考慮手術切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