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病是指發生於口腔或外陰等處黏膜的白色角化性疾病。口腔黏膜白斑病多見於中年以上男性,外陰黏膜白斑病多見於閉經後的婦女。臨床以病損部的點狀、片狀或條狀灰白或乳白的角化性斑片為特徵,具有惡變為鱗狀細胞癌的傾向。據估計其惡變率極低,最高不過4%~6%。臨床宜採用局部與全身的綜合治療方法,癌變者應及早手術切除。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Leukoplakia  
  • 就診科室:口腔科,婦科
  • 多發群體:口腔黏膜白斑病為中老年男性,外陰黏膜白斑病為閉經後女性
  • 常見發病部位:口腔、女性外陰
  • 常見病因:不明確,可能與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以及大量吸菸、念珠菌感染,或病牙刺激等有關
  • 常見症狀:口腔白斑為白色或灰白色黏膜改變,局部粗糙、木澀,味覺減退;外陰白斑為白色或灰白、灰藍斑片,瘙癢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尚不完全明確,與某些全身性因素,如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等有關。局部因素也很重要。發生在口腔黏膜的白斑以男性為多見,認為與大量吸菸、念珠菌感染有關,或與牙齒位置不正、假牙、病牙刺激有關。女陰白斑多見於更年期婦女,與內分泌的改變,陰道分泌物的長期刺激有關。

臨床表現

1.口腔黏膜白斑
(1)好發人群及部位 以中老年男性多見,好發於頰部黏膜咬合線區域,舌部次之,唇、前庭溝、齶、牙齦也有發生。
(2)症狀 口腔黏膜病損為白色或灰白色黏膜改變,表面粗糙,質地柔軟,周圍黏膜較正常。可分為均質性與非均質型兩大類;前者如斑塊狀、皺紋紙狀;而顆粒狀、疣狀及潰瘍狀等屬於後者。患者自覺局部粗糙、木澀,較周圍黏膜硬。發生在舌部時可有味覺減退。伴有潰瘍時可出現刺激痛、自發痛。
2.女陰白斑
(1)好發人群及部位 皮損好發於小陰唇、陰蒂、大陰唇內側、陰道口及陰道前庭等處黏膜部不累及大陰唇外側及肛周。小陰唇不萎縮黏膜外皮膚不累及。
(2)症狀 皮損為白色或灰白、灰藍、紫紅色的角化性斑片。單發或多發損害特徵與口腔黏膜白斑基本相似多數患者伴局部瘙癢。因搔抓可繼發濕疹樣變、苔蘚化、皸裂、潰瘍,可引起外陰狹窄。
一般認為此病屬癌前期病變,長期不愈的患者少數可發生癌變。極少數男性也可發生黏膜白斑,主要發生在龜頭黏膜,可累及包皮內側。

檢查

1.皮膚檢查
點狀、片狀或條狀灰白或乳白的角化性斑片,境界清楚,肥厚浸潤。皮損表面早期可有乳白色光澤,呈網狀改變,有時可形成白色膜,黏著較牢,強行剝去可出血。
2.組織病理變化
表皮有角化過度,角質突出於表面(常類似毛狀),角化不全,棘層肥厚,且在角化不全下方的棘層上部有體積大、淡染、核固縮的氣球狀細胞,真皮很少有炎症現象。

診斷

根據臨床特點,發生年齡及病理組織學特徵可以診斷。

治療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戒菸,改善口腔衛生,治療病牙,少吃過冷過熱的食物,會陰保持清潔,治療其他陰道疾患。
1.全身治療
口服維生素A、維生素E、維A酸(維甲酸)等。
2.局部藥物治療
(1)皮損處 可用皮質類固醇軟膏如新黴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
(2)女陰發生萎縮性改變可用性激素軟膏,如己烯雌酚軟膏、苯甲雌二醇軟膏。男性可用2%丙酸睪酮油膏。
(3)感染時 套用抗生素軟膏如新黴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
(4)角化增生性 局部可用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軟膏或維A酸軟膏或維生素A軟膏。
(5)外陰瘙癢 明顯的給予苯唑卡因霜劑,1%咪康唑霜劑。
3.其他治療
用冷凍、雷射、淺X線等。如果去除刺激因素後2周白色損害仍未消退,則應切除病變組織,並作組織學檢查。如為原位癌或浸潤癌,則按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處理。
4.手術治療
癌變者可考慮手術切除,手術力爭徹底,切緣至少距病變外0.5厘米。術後每3~6個月定期複診。大面積的白斑可在切除後行游離皮片移植,覆蓋創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