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名詞
《 佛學大詞典 》 慈,
梵語maitrya,maitri^,
巴利語metti;悲,梵語karun!a,巴利語同。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
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
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另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
大般涅盤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三種:(一)生緣慈悲,又作
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
緣覺、
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二)
法緣慈悲,指
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
無學(
阿羅漢)之二乘及
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三)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系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為
大慈大悲(梵maha^ -maitri^-maha^-karun!a^)、大慈悲。以上
三種慈悲,並稱為三緣慈悲、
三種緣慈,或三慈。[菩薩地持經卷七、
十地經論卷二、佛地經論卷五、大毗婆沙論卷十七、卷八十二、
十住毗婆沙論卷一、順正理論卷七十八、往生論注卷下]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術語)與樂曰慈,拔苦曰悲。四無量心中之二無量也。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持哀愍之念以憐物之謂。慈悲是佛道門戶、諸
佛心念。南本《涅盤經》卷十四雲(
大正12·698b)︰‘一切聲聞、
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
觀無量壽經》雲(
大正12·343c)︰‘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又,慈悲為萬善之基本、眾德之伏藏。《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雲(
大正25·256c)︰‘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中略)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
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
《十住毗婆沙論》卷一嘗謂,自大悲無生之母,生一切諸如來。以是佛道修行之最初,以
五停心治諸亂心,立慈悲觀
對治嗔恚,修行漸進。或以四無量,或以信等十行等,皆不離此慈悲憐愍之念。復立
悲智二門,表
佛法之覺德,並以
觀音象徵彌陀之慈悲門、普賢象徵釋迦之慈悲門。《
慈悲道場懺法》卷一雲(
大正45·922c)︰
‘此慈悲諸善中王,一切眾生所歸依處,如
日照晝,如月照夜,為人眼目,為人導師,為人父母,為人兄弟,同歸道場,為真知識,慈悲之親,重於血肉,世世相隨,雖死不離。’
《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
慈與悲。願給一切眾生安樂叫做慈;願拔一切眾生痛苦叫做悲。
別釋慈悲
簡介
若別釋‘慈悲’二字,則有拔苦義及與樂義,以及生緣(眾生緣、有情緣)、
法緣、無緣三慈之釋。
茲略釋如次︰
拔苦與樂
⑴拔苦與樂︰此有二說︰一謂以拔苦為慈,與樂為悲;二謂與樂為慈,拔苦為悲。關於前者,南本《涅盤經》卷十四雲(大正12·696a)︰‘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曇鸞《往生論注》卷下雲(
大正40·842b)︰‘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關於後者,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雲(大正25·256b)︰‘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十地論》卷二雲(
大正26·134a)︰‘慈者,同與喜樂因果故;悲者,同拔憂苦因果故。’,其他如《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順正理論》卷七十九等,亦有是說。
對此,諸經論各有解釋。《華嚴經探玄記》卷十謂乃由於有通、別二義,若依通論,慈悲共具拔苦、與樂之義;若依別論,則各有分屬。《大乘義章》卷十四謂慈、悲雖同為無嗔性,但以
四義不同而二分,一以功能不同,故悲能拔苦,慈能與樂;二以治患不同,故悲止害覺,
慈息貪慾,又,悲能除微細之嗔,慈能遣粗重之嗔;三以境界不同,故悲心多緣苦眾生而起,慈緣無樂眾生而起;四以得報不同,故悲得空處,慈生遍淨。
三緣之慈悲
⑵三緣之慈悲︰略雲三慈。《往生論注》卷上雲(
大正40·828c)︰‘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此三緣之說,南本《涅盤經》卷十四、《佛地論》卷五、《大智度論》卷二十、卷二十七、卷四十等書皆有詮解。此中,《大智度論》所述之三慈如次︰
⒈眾生緣慈︰非但緣一切眾生而起慈悲,也是緣眾生相而起,故云眾生緣。即緣某甲某乙等眾生之姿而起,故云眾生緣慈悲。
⒉法緣慈︰諸聖者破吾我相,滅一異相,觀眾生但為五陰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眾生,不知法空,妄起慾念,故聖者憐之,令隨意得樂。
⒊無緣慈︰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住過去、未來、現在世,知諸法不實、顛倒虛誑之相,心無所緣,故以其無緣佛心,愍念眾生不知
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執著諸法,分別取捨,為此,令眾生得諸法實相之智慧。
此外,《涅盤經》又舉二義,一義緣貧窮眾生而施予樂,此名眾生緣;緣彼眾生所須之物,而施之,名
法緣;緣
如來,名無緣。
如來永離貧窮,受第一樂,故不以眾生緣、
法緣為可緣,故云無緣。而欲以大樂與眾生,故云無緣慈悲。此乃就
化益而分三緣。另一義謂,緣一切眾生、父母、妻子、眷屬,名眾生緣;不見父母、妻子、眷屬,見一切諸法皆自
緣生起,名
法緣;不住
法相及
眾生相,任運而轉,名無緣;此與《大智度論》所說相合。
附一印順
概述
◎附一︰印順〈三種慈〉(摘錄自《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頌講記》)
‘無我’與‘慈’,這兩者要如何才能平等呢?也就是要如何才能相應呢?佛法中說到,菩薩智慧越高,慈悲就越大;並非是有了慈悲便沒有了智慧。假如只有慈悲,沒有智慧,則無異於凡夫;只有智慧,沒有慈悲,那么這種智慧也就和小乘一樣了。所以菩薩應該是悲智一如;大乘法應該是慈悲與智慧平等的。那么要如何才能使得慈悲與智慧平等呢?
佛法之中有不少話是為
佛教徒所常說,而幾乎成為口頭禪的,比如︰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等。但‘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所指的是什麼?在這裡我們必須要有一番分別,才能了解何以菩薩在通達了一切法空的境界後,還能夠有
慈悲心。
我們先要知道,
慈悲心究竟是如何生起來的?慈悲心是緣眾生而生起的。如果不知道有眾生,則
慈悲心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生起來的。不論是對於我們的親屬或朋友,甚或是小動物,當見到他們的苦痛時,我們便發起了慈悲心,想要消除他們的痛苦(這是悲),或者是使他們得到快樂(這便是慈),既然緣眾生而生起,那又怎么會是無緣大慈?般若與慈悲,如何能合得起來呢?
一眾生緣慈
佛法中,慈(悲)有三類︰第一類是眾生緣慈︰是緣眾生而起慈心。由於在生起
慈悲心時,心境上便顯現了一個一個的眾生。平常我們見到眾生,總會把他們當做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獨立自體。比如,當見到一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內心中會有種種感想,他變老了、變瘦了,或者是變胖了等等;總會把他當做是固定的個體,而只是瘦弱或肥大。似乎這個人的本身,是一定的,不會有什麼變化的。因此,我們對於眾生,總是執著於他各人有他的實有自體;人人有此觀念,以這樣的認識再來起
慈悲心,便是眾生緣慈。眾生緣慈修得慈定的,可以得生梵天。
二法緣慈
第二種是法緣慈︰其境界的程度較高,已經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所見到的個體,
張三是張三,
李四是李四,人還是人,狗也仍然是狗;但他了解到我們所見到的一個個眾生,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東西,可以說他已經
體解了無我的真理。但是無我,並沒有抹煞眾生的生死輪迴;生死還是生死,輪迴還是輪迴,眾生還是眾生,不過其中沒有了實我,只有‘法’的
因緣起滅而已。佛在阿含經里便說到︰人只不過是六根和合,除眼、耳、鼻、舌、身、意之外,要求‘我’是不可得的。佛又分析,人不外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或者是不外乎地、水、火、風、空、識,這六大結合起來便成為人,此外求人,再不可得。所以佛一再宣說,除了‘法’之外,根本就沒有如外道所想像的,一個永恆不變的真我。如此一來,則好像只有幾種元素,只有法而沒有了眾生,這在佛法,便稱之為我空,沒有真實的我,而只有諸法
因緣和合的
假我而已,如此,則見到眾生,儘管他沒有‘我’,但是由於因緣和合而起煩惱、造業、受果報;一下子得升天上,一下子又生在人間,歡喜不了多久,又有新的苦惱,永遠是在那裡哭笑不已。若由此而生起
慈悲心則為法緣慈,這在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多數的人所具有的,是眾生緣慈;若談到眾生的苦惱,總想成有個實實在在的眾生在那裡苦惱著。
法緣慈,必須是在證悟了聲聞乘的聖果以後而起的
慈悲心,但這還不能一切法空與慈悲相應。在證得聖果的,雖決定不執諸法實有,但心目中的‘法’,還是呈現實有的形相。如對六根、五蘊,看成實在存在著的;沒有證得的學者,就會在法上執著,而成‘法有我無’的思想。舉個例子來說︰平常人見到書,便會把書當做是實實在在的。而
法緣慈的人,便會了解書是一張張的
白紙裝訂起來,然後在白紙之上寫了黑字。同樣是書本,它卻可以是令人起恭敬心的經典,也可以是一本普通的小說,甚或是一本禁書等等。因此,知道書本是不實有的,但是他卻執著於那一張張的紙與那些黑字,認為它們是實有的;所以小乘人,多數認為除了‘法’之外,
假我是不存在的。
法緣慈就是這樣,雖然知道眾生無我,但卻有眾生的假相;否則,連
眾生相都沒有了,怎么還會起
慈悲心呢?法緣慈就是二乘聖者的慈心,依凡夫境界來說,已經是相當地高深而不能得了。
無緣慈
最高深的慈悲,是‘無緣慈’。小乘人所執著的法,在大乘人看來,依然是屬於因緣和合的。我們的身心活動,依然是由
因緣和合而生起變化;那么不但眾生是由因緣假合,即使一切法也是由因緣假合,這樣才能夠了解到一切如幻如化,並沒有真實的眾生與法。在我法皆空,因緣和合,一切法如幻如化之中,眾生還是要
作善生天上,或是作惡墮到
惡道,享樂的享樂,痛苦的痛苦,在生死輪迴之中永遠不得解脫。菩薩便是在這個境界上生起
慈悲心。如有一個人很早便去就寢了,不久之後,大家聽到他的驚懼喊叫聲,跑去一看,知道他是做了惡夢,但是叫他卻又不容易叫醒。這時,我們就很容易地想到,他夢中所見的,明明就是虛幻不實有的東西,但是他的痛苦卻又是如此真切,如此深刻。菩薩眼中所見到的眾生,沈溺在苦海中便是如此的情況。
因此,菩薩並非見到了真實的眾生,或真實的法而起
慈悲心的。他是通達了一切法空之後而起
慈悲心的,這便叫做‘無緣慈’。在一切法空的深悟中,不礙緣有,還是見到眾生的苦痛,只是不將它執以為實有罷了。到這時,
般若與慈悲二者便可說是
合而為一,這才是真正的大乘慈悲,所以又叫它為‘同體大悲’。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而就在這平等中,沒有了法與眾生的自性,而法與眾生宛然現前。即空而起慈,這便叫無緣慈。所以講到佛菩薩的慈悲,這其中一定有
般若,否則便不成其為真正的慈悲。講到般若,也必須包含了慈悲,否則這種智慧也就不是佛菩薩的智慧了。
附二〈無慈悲〉
◎附二︰〈無慈悲〉(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無慈悲,謂欠缺
慈悲心之意。指佛、菩薩以外之
一切有情。蓋慈悲乃伴隨著智慧的最高德性,且佛心亦可以用‘大慈悲’之語表示。
主張慈、悲的本性是無嗔善根的說一切有部,將慈、悲分為心、心所,認為佛的大悲(慧)與慈悲(無嗔)的法體不同,此乃有部特殊教學的法分別。
大乘佛教則主張心所無別體、本質無別。又,就‘慈悲’一語而言,與眾生樂謂慈(maitri^),拔眾生苦是悲(karun!a^)。慈、悲與喜、舍合稱四無量(又稱四梵住),也就是根本靜慮中的勝功德。如無量之語所顯示,慈悲是以無量眾生為對象,愛念、憐愍無量眾生,進而加以根本救濟。克實而言,只有佛、菩薩具有此德,二乘有學聖者因為專念自行,所以無慈悲。依《
大毗婆沙論》卷一四0所述,有學聖者無論是現在修或未來修,皆不成就無量慈悲。但是,同是二乘的阿羅漢,在其位中修四無量心,以四無礙智得利他
口業力,修願智而知眾生一切念願希望,修無諍智止息一切眾生心中之諍及眾生間的鬥爭,所以阿羅漢具有慈悲。
凡夫是被慈悲的對象,此等人即使行慈悲亦不完全,所以畢竟而言是‘無慈悲’的。天趣生類是有漏善的
異熟果,僅享受一向果的樂淨之境,並不重視以其他眾生為所緣的利他行,因此,此類眾生同為無慈悲者。地獄、鬼、傍生等三趣有情,皆受自身苦所逼迫,無有餘裕兼顧其他,因此同是無慈悲。
附三 起悲
◎附三︰
歐陽漸〈起悲〉 (摘錄自《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悲〉五)
誰不有悲性,誰不欲起悲度眾,名字遠聞。然無方便,悲不得起。悲不得起,或怖自苦而為聲聞,或破自惑而成緣覺;是故直往菩薩起悲第一。起悲方便第一中之第一。⑴多聞,⑵清淨,⑶不離眾生,⑷發願布種,⑸修慈滋潤,⑹多作功德,⑺觀眾生苦,⑻觀眾生倒惑,⑼取相作觀,⑽
習以成性。茍能如是十種方便
殷重不已,悲念不生,如來世尊則為妄語。
云何多聞而起悲耶
智由悲起,悲亦由智起。悲起之智,能自抉擇,加行根本,及與後得,遂爾次第而成。起悲之智,數他珍寶,七事四理,深信不誣,遂爾知見有力觸感根心。是故必得多聞而後知苦真實,知苦真實而後不同苦役,不同苦役而後能觀眾生役苦以起悲。必得多聞,而後知法真實;知法真實,而後不同法執;不同法執,而後能觀眾生執法以起悲。若不知苦真實,則又不能代眾受苦;不能代眾受苦,雖或能悲,乃亦不能念念相續。不能念念相續,剎那已滅,烏得謂其真能起悲。若不知法真實,則事有觸而應悲者,由衷而出不免為世俗附庸,非由衷出不墮於口惠之隨風,即墮於感情之躁動。凡若此者,又烏得謂其真能起悲?
云何清淨而起悲耶
五百鹽車截渡渾濁喪真,滄浪之清物來必鑒,久氛塵境,黑暗冥頑,不染一埃,空靈照燭。感觸捷應之機,捩則失用,淨則精通,理固然也。是故物至而悲起者,清淨無穢之心境也。《大寶積經》︰如是大悲由於不諂而得生起,譬如虛空永出離故。如是大悲由於不誑而得生起,從增上意而出離故。如是大悲非由詐妄而得發起,從如實道質直其心而出離故。如是大悲由於不曲而得生起,極善安住無曲之心而出離故。如是大悲由彼無有憍高怯下而得生起,一切有情高慢退屈善出離故。
云何不離眾生而起悲耶
悲是能緣,眾生苦惑是為所緣。草木河山,騷士情人因之而多感。羌無寄託,則秋風肅殺,或亦喜彼威剛,落日昏黃,時則賞其索寞。唯夫有情疾痛相對黯然,蓋未有不悲從中來也。
空山趺坐,飛鳥不聞,足音跫然,定中憎擾。肝膽楚越,人事迷茫,苦且不知,從何悲起!是故大乘大悲,當處人閒塵坌闠鬧,然後乃得眾生業惑情偽離奇,然後有動乎中,酸辛悲憤。奈何菩薩如彼聲聞,了自業緣,避人逃世。是故《大莊嚴論》︰菩薩大悲,略以十種眾生而為境界。《菩薩藏經》︰菩薩大悲,略以十六眾生而為所緣。
云何發願布種而起悲耶
行
菩薩行但是行願,發願為因,願滿為果,因果不二,但是其事,不必事圓。是故不能起悲,但應悲願。願則易舉,德輶如毛故。願不可毀,金剛不壞故。願則能引,招同類故。願則能續,恆長養故。願則不斷,恆希望故。願則能展,久具計故。願則能赴,機相應故。願則能任,力漸充故。是故不能起悲,但應悲願。悲願者何?不捨眾生而已。眾生與悲,如命與息,當願眾生起悲第一。《華嚴》〈淨行〉︰百四十一,當願眾生,願在
發心前。《瓔珞本業》︰有二十四,當願眾生,願在發心後。佛前佛後皆普賢行,而皆行願,願此眾生,願此眾生大悲無已,盡未來際。
云何修慈滋潤而起悲耶
取與舍對,樂與苦對,交相系屬,即交見栽培。與之以樂,不能不拔之於苦。悲為因緣,慈為增上,因緣增上,乃得成辦,法性自爾,智者能知。《大莊嚴論》︰悲樹六事成,根出以慈潤,由有慈者見他苦已生悲苦故。云何多作功德而起悲耶?菩薩功德,十波羅蜜。施度、忍度、力度,詳於威力。進度、智度,詳於功德;慧詳多聞,戒詳清淨;願度詳願。惟禪方便須續而談。捨身代苦,若覺其難,即應退墮,但告奮勇,而難為繼。故有方便修三三昧,五蘊皆空,無願,無作。此觀若成,能所俱寂,三輪清淨,得大涅盤。然三三昧若無方便,必乘果報生長壽天,退失悲心,墮於小外。因悲而空,因空而悲,禪與方便,交相利用,有益無危。《大智度論》︰大慈大悲用方便力,不隨禪生,不隨無量生,不隨四無色定生,在所有諸佛於中生。眾生著空墮大地獄,是故菩薩深入大悲,悲因緣故得無量福德,生值諸佛,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是故大悲不妨實相,諸法實相不妨大悲。
云何觀眾生苦而起悲耶
諸聖聲聞,苦諦現觀,證苦深遠,厭俱行心,相續而轉,悲故微薄。菩薩正觀,墮百一十極大苦蘊,正薰心故,悲亦正強。是百一十應悉披陳。云何是耶?⑴流轉苦;⑵欲痴苦;⑶三苦;⑷別離斷壞相續畢竟苦;⑸貪嗔疑悔惛沉睡眠苦;⑹因果財護無厭變壞苦;⑺生老病死怨愛不得苦;⑻寒熱饑渴,自逼他逼,及不自在一類威儀苦;⑼自他親財戒見無病現法後法一切衰損苦;⑽食飲衣乘莊嚴器物香鬘樂伎照明給侍一切乏匱苦。如是增數有五十五。宿因現緣有一切二苦,長時猛利雜類無閒有廣大四苦。獄鬼傍生善趣所攝有一切門四苦。他觸自纏現造當趣界不平等有
邪行五苦。父母妻子奴僕朋友財位自身一切流轉有不定六苦。長壽端正多智勝人族富大力一切不得有不隨欲七苦。妻子貪增飢儉怨敵野難屬他根缺擯殺一切損惱有違害八苦。壞時盡時老病死時無利無譽有譏希求一切必至有隨逐九苦。無樂受因不斷結尋逼匱不平愛壞粗重有一切十苦。如是增數復五十五。此百一十,是菩薩行悲所緣境。緣此境故,悲不生起,是為木石,悲有情類。
云何觀眾生倒惑而起悲耶
如來大悲三十二種救護眾生,眾生於法發生顛倒有二十四,又於有情發生迷惑而有其八,如來一一觀諸眾生而起大悲,而為說法,菩薩大悲依此修習而得生起。云何然耶?一切法無我人眾生壽者,而眾生以為有,菩薩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體無住,無執藏主宰事物我所,而眾生以為有!菩薩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無生無滅無垢,離三毒,無來去,無造作戲論,而眾生以為有,菩薩於此而起大悲。一切法空無相無願,緣生靜寂,而眾生以為不然,菩薩於此而起大悲。是謂觀諸眾生於法顛倒有二十四而起大悲。世間眾生,諍論嗔恨,倒見邪行,饕餮互陵,為妻子役,惡友近習,邪命自活,居家濁穢,墮小舍智,菩薩於此而起大悲。是謂觀諸眾生於有情迷有其八事而起大悲。菩薩若能如此修習,大悲熏熾,則為已入阿鞞跋致。
云何取相作觀而起悲耶
《大智度論》︰菩薩學悲無量時,先應發願,願諸眾生拔種種苦,取拔苦人相攝心入禪,自諸親族至十方界。取相作觀雖近小定,然入觀根本,一主厭棄,一主拔濟,所趣自不相淆,方便不妨一致。云何習以成性而起悲耶?酒嗜痂癖,吾生以爾為命,人之所惡,彼之所好。中有開導,臨事不造。法性自爾,悲亦何獨不然。從他苦生悲,從悲生自苦,從苦拔他苦,從拔他生樂。夫至於樂,則成癖成嗜,非此不適。是故信行位怖苦,未見自他等,未觸如實苦,習而未性故。淨心位怖苦,已見人畜等,已觸如實苦,習已成性故。銅鐘感應,天下易事,無過成性,菩薩念哉。
參考資料
舊譯《華嚴經》卷三十七;《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說無垢稱經》卷四;《十住毗婆沙論》卷一;《菩薩地持經》卷七;《大毗婆沙論》卷二、卷四十四、卷八十二;《順正理論》卷三、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四十四、卷七十九;《佛教哲學思想論集》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道端良秀《中國佛教と社會福祉事業》;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思想》上;《俱舍論》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