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現象

心理現象

心理現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分為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心理特徵三類。

基本介紹

基本概念,心理過程,心理特徵,心理狀態,分類的置疑,心理現象產生,異常心理,特殊心理,羅朱效應,從眾現象,暈輪效應,鮎魚效應,馬太效應,期望效應,安慰劑效應,首因效應,霍桑效應,

基本概念

心理現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通過心理現象可以反映出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心理特徵三類。心理過程是指在客觀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發生、發展的過程。通常包括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三個方面。心理狀態是心理活動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指在一段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心理活動。如認知過程的聚精會神與注意力渙散狀態,情緒過程的心境狀態和激情狀態,意志過程的信心狀態和猶豫狀態等。心理特徵是指心理活動進行時經常表現出來的穩定特點。如有的人觀察敏銳、精確,有的人觀察粗枝大葉;有的人思維靈活,有的人思考問題深入;有的人情緒穩定內向,有的人情緒易波動、外向;有的人辦事果斷、有的人優柔寡斷,等等。這些差異體現體在能力氣質性格上的不同。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心理特徵三者緊密聯繫。

心理過程

心理過程是心理現象的動態表現形式,包括知、情、意三個方面,
1、認知現象:是人們獲得知識或者運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基本的心理現象。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注意則是伴隨心理過程的一種心理特徵
2、情緒情感:其過程是一個人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態度體驗。例如,滿意、愉快、氣憤、悲傷等,它總是和一定的行為表現聯繫著。人在認識客觀事物時,不僅僅是認識它、感受它,同時還要改造它,這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3、意志:為了改造客觀事物,一個人有意識地提出目標、制定計畫、選擇方式方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內在心理活動過程即為意志過程。

心理特徵

心理特徵是指一個人心理過程進行時經常表現出來的穩定特點,包括人性、人格特質和性格素養(人格特質和性格素養屬於個性心理)三個方面。人性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包括人類先天的學習本能、心理成長與演變本能、趨利避害的本能等;人格特質是指經遺傳或身體生理變化而使個體或相應群體特有的心理特徵特徵,包括個體先天特有的氣質、智力、體能等等。人性和人格特質都是先天具有的或經後天成長發育自然生成的,而性格素養則就是指後天經人為及其相關的外界環境影響才會具有的心理特徵,包括那些經過後天的經歷、訓練、學習、培養才具有的能力、知識、經驗、性格、習慣、品行等。人格特質可基於人性而存在,人格特質也可與人性平行存在,而性格素養則是在人性與人格特質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
人性
人性就日常用語上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狹義上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其它動物相區別的屬性;廣義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其中包括人與其它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屬性。這裡所述人性就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人性由於是人所共有甚至能與動物所共有的屬性,那么這種屬性也就不可能是後天的結果,只能是人類天性,屬於無條件反射
人性按個體與社會的互動性可分為自我類人性與社會類人性兩部分。自我類人性是指與個體需求相關的人類共有的個人意向,包括相應的好奇心、食慾、解暑去寒的欲望、情愛的追求等;社會類人性則是指個體在與他(她)人乃至各社會群體間互動中相關的人類共有的社會意向,包括相應的同情心與正義感等。
自我類人性中自由獨立的思想與行為及其環境是人類創造精神物質文化的源泉,沒有使個體能自由發揮的知識儲備與物質條件,特別是沒有相應的思想解放和行為自由的開放,就沒有人類在相應程度上的物質與精神文明的發展。但是做為人類天性,人們對自由與權力的渴望又是無限的,這種無限性會導致人們對物質與精神財富無止境的追求,進而:一則導致某部分人會犧牲踐踏他人的人權以滿足自己對權力的追求,二則導致人類社會貧富嚴重分化乃至環境污染。這也就是說人類趨利避害的自我類人性是只遵從叢林原則的,是只講究適者生存的,它只關注於目的目標的實現,而趨向於不擇手段。所以人類的自我類人性就需要制約,就需要用道德、規則、紀律、法律等保障他(她)人人權與共有環境的安全。而人類對真、善、美追求的社會類人性又是願意接受法律、接受規則、接受道德的,這體現在人類所具有的同情之心、禮讓之心、羞恥之心等。但人類社會類人性又只是關注於人類行為過程的規矩性與正義性,就其心理功能來講是不會理睬個體行為的動機與目的在某些時間與環境下,又是正當正確的或可以理解的。人類趨利避害的個體本能與社會類人性由此相互對立,相互制約,但又難免是相輔相成的。人的社會本能在不斷制約著人們的自我本能,而人的自我本能也是在不斷突破修正著人的社會本能所針對的內容。
先天的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是指經遺傳或身體生理變化而使個體或相應群體特有的心理特徵特徵,包括其先天特有的氣質、智力、體能等等。氣質是指“依賴人的生理素質或身體特點的人格特徵,是人的先天稟賦”,相當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脾氣、秉性或性情。無論從性別、生長成長階段、種族乃至同種族的個體間,在氣質上都是會有差別的。首先,由於性別不同男女在情趣上天生就會有差異;其次,人類的心理特徵也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變化;再次,各種族整體氣質上差別還受天生的生理因素影響。人的天性不僅包含有人類共同的人格特性,還具有人類內部相互之間的心理特徵差別。
後天的性格素養
後天的性格素養即條件反射。先天的人性、人格特質和後天的性格素養都是人類及其個體的自然反應,只是先天的人性、氣質特質屬於無條件反射,後天形成的性格素養特別是一些能力(如許多習慣化的工作生活技能)是條件反射。作為天性的人性、氣質與後天的性格素養相區別的重要特徵就在於:先天的人性與人格特質從內在意識上是不可調控的,而後天的性格素養從內在意識上則是可接受外來意識的調控。
後天的性格素養主要表現為:後天的嗜好、慣常的行為方式、習得的或後天發展的生存能力、一些自動化的技能與動作等等。嗜好喜好是性格素養中的重心,性格素養中的其它方面大部分可呈現於嗜好喜好之中。嗜好喜好是指人們對某事物持續的喜愛情感及其相應的行為傾向,嗜好喜好就其產生來講有先天本能直接導致的與後天環境間接導致之分。後天的嗜好喜好與先天的嗜好喜好特別不同的地方在於:後天著意培養出的嗜好喜好往往與人們的信仰、志向、價值觀、世界觀等密切相關,相對於生理與精神的痛苦人們可以因此忍受甚至可以以苦為樂;而先天本能直接導致的嗜好喜好(或說是娛樂消遣心理),無論就其過程與目標來講其追求的就是快樂,當相應的快樂終止或無望時相應的嗜好喜好也就會終止。
個性心理
心理過程是心理現象的動態表現形式,是個體在短時間內的心理活動表現。而由於每個人的先天素質和後天環境不同,短暫的心理過程在產生時又總是帶有個人的特徵,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個性。個性心理結構主要包括: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徵兩個方面。
個性傾向性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意識傾向,也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穩定的態度。它是個人在從事活動的基本動力,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的方向。其中主要包括:個體長期穩定的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徵是一個人身上經常表現出來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點。例如:在能力方面有的人有數學才能,有的人有寫作才能,有的人有音樂才能;在氣質和性格方面,有的人活潑好動,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熱情友善,有的人冷漠無情。能力、氣質和性格統稱為個性心理特徵。

心理狀態

蘇聯心理學家 H.д.列維托夫認為人的心理活動可以分為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個性心理特徵三種形態。心理過程是不斷變化著的、暫時性的,個性心理特徵是穩固的,而心理狀態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既有暫時性、又有穩固性,是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特徵統一的表現。心理過程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狀態的背景中進行,都表現為一定的心理狀態。如注意的分心與集中;思維的明確性、迅速性和“靈感”狀態;情緒的激動與沉著;意志方面的果斷與猶豫等。心理狀態是個別心理過程的結合、統一,是某種綜合的心理現象,所以它往往又成為某種個性特徵的表現,反映出一個人的個性面貌,因而心理狀態的特徵又往往成為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特徵的表現。因此,一個人在特定時刻的心理狀態,是當前事物引起的心理過程、過去形成的個性特徵和以前的心理狀態相結合的產物。
心理狀態是是心理過程與心理特徵相結合的產物,心理過程與心理特徵必須是通過心理狀態才能表現出來。根據心理狀態中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的關係,心理狀態可進行如下的分類:
一是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相結合產生心理狀態的過程中以心理過程為主角度的表現。以心理過程為主角度的表現標準劃分心理狀態可把心理狀態劃分為認識的心理狀態、感情的心理狀態和意識的心理狀態。其中認知的心理狀態還包括感知的心理狀態、記憶的心理狀態、思維的心理狀態、想像的心理狀態等;感情的心理狀態還包括情感的心理狀態、情緒的心理狀態等;意識的心理狀態還包括注意的心理狀態、忽視的心理狀態、欲望的心理狀態、滿意不滿意的心理狀態等。
二是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相結合產生心理狀態的過程中以心理特徵為主角度的表現。以心理特徵為主角度的表現標準劃分心理狀態可把心理狀態劃分為動物共有的心理狀態、人類共有的心理狀態、民族的心理狀態、團隊群體的心理狀態和個體個性的心理狀態等。
三是心理狀態在不同的心理活動階段和活動領域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亦可根據不同領域、因素,用不同標準對心理狀態進行多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如以心理狀態對活動效果的影響為標準, 可將心理狀態劃分為最佳心理狀態、一般心理狀態、不良心理狀態;根據心理狀態是否具有顯著的周期性, 可將其劃分為周期性心理狀態和非周期性心理狀態; 按照常態、異常可以把心理狀態劃分為正常心理狀態、異常心理狀態等等。

分類的置疑

心理現象分類的意義
一個概念必須是在其所屬及其相關領域內有準確的分別分辨的作用,而若要使一定概念在其所屬與相關領域內有分別分辨的作用,前提條件又必須是:先有了在此概念上一層次範圍內的準確的分類。而若要有在此概念上一層次範圍內的準確的分類,終究的最大前提又必須是先要有對此概念相應相關的事物具有了全面的準確的認識。這就是在概念的分類分析中所應明白的:“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的道理。由此相應,如果對心理現象沒有全面的準確的分類,也就無法從概念及其相應的邏輯上對個別心理現象進行準確的分析分辨。就如近現代的心理學研究,以蘇俄巴甫洛夫等人為主體的基礎性的心理學理論研究導向被忽視,主流的普遍的趨向是被急功近利的西方心理學界所引導。西方心理學界在進行心理學研究前,普遍都不願對心理現象涵蓋的範圍及其所屬的各項概念先進行認真的、充分的、辯證統一的推敲認定,甚至是形成風氣地按照各自的需求與模糊認識就生造、硬造各項概念及其定義,這就使得近現代的心理學研究乃至具體的心理活動分析,都難以依賴於一個正確統一的心理學概念的體系。這進而又使得近現代心理學研究與心理學理論運用中是概念混亂、各說各話,而這各種心理學流派理論及其概念往往又是相互交叉甚至是難以區別。受此類因素很大程度的負面影響,最終又使得近現代許多心理學研究要不就是很難進行,要不就是漏洞百出。所以說,對心理現象準確的全面的分類,是對心理現象進行研究的起點,更是對具體的心理現象進行分析的基礎與開端。
意識與意志的相互關係
傳統的心理現象分類理論中的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但意志過程又是包含於心理學中狹義的意識概念之中的。所謂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據此支配和調節自己行動、克服種種困難、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心理學狹義的意識是指個體對環境刺激及自身心理活動的覺知與注意。意識具有自覺性、目的性和能動性,其中意識的自覺自知性產生了人期間性的欲望、需求、願望等內在意向,意識的目的目標性是產生人的清醒、糊塗、注意力集中與分散等外在意識,而意識的能動性則才是支持在一定行為任務目標上使內在意向與外在意識能夠相應結合的意志過程。意識過程由於其能動性而包含了意志過程,所以心理過程更準確的分法應該是認識過程、感情過程、意識過程三分法。正因傳統心理過程分類理論中只含有意志過程,這就將意識過程中的內在意向與外在意識被刨除於心理過程之外,致使很多本應屬於心理過程的心理現象無所歸屬,或只有被強硬地分配入心理特徵之中。比如許多心理理論中往往就將“欲望需求”簡單地就歸屬於個性中的個性心理傾向,這就使得許多可定義為只具有短暫一時特徵的,個體滿足後就可緩解乃至解除的,本應是歸屬於心理過程中的意識過程的“對食物需求”等需求欲望,和真正是應歸屬於心理特徵中具有長期穩定性的 “興趣、嗜好、成癮”等需求欲望在心理現象分類中就無法分辨歸置清楚。另外,如“注意”本應歸屬於心理過程中的意識過程,而有些心理理論因之會影響認識過程就將之歸屬於認識過程,但注意顯然也會影響人們情緒情感的變化,且注意又顯然沒有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認知功能;而有些心理理論則就將”注意“歸屬於具有長期穩定性的心理特徵,但注意力的集中與分散等現象顯然表明了注意是與“注意力障礙”等這一類長期性的心理特徵又不同的,它只是一種隨需關注目標任務的變化而只具有一定期間性的應屬於心理過程的心理現象。
新型的心理現象圖新型的心理現象圖
情緒與情感的區別與聯繫
林崇德主編《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緒是有機體反映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係的態度體驗”,顯然這一情緒定義是將情緒附屬於態度。而若將情緒所屬,套用現今較為常用的態度結構理論:態度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方面,則顯然這一情緒定義是將情緒和情感等同或者是在將情緒作為情感的一部分。而實際上,許多涉及情緒與情感關係的心理學教科書中都在認為: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於個體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於社會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
以上理論一方面將個體的純個人的與物質層面的,幸福、美感、憎惡、喜愛等感受,排斥到了情感內含之外;而另一方面又顯然忽視了情緒感受上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和社會性情感感受上的愛情、友誼、愛國主義等情感,在行為過程中所具有的既各自體現又交叉共存的現象。這就例如一個人在追求愛情這一社會性的情感過程中,隨著行為過程的變化同樣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感受。而人類愛情感受相對的穩定性和相應情緒會隨情境變化感受的不穩定性,是進一步表明了愛情和相應的情緒反應雖然相關但卻是有區別的兩個心理過程。所以,將情緒和情感簡單地混為一談,或者將情感和情緒以是否基於社會需求為標準來相區別都是不合情理的。
從不同的藥物刺激結果,亦表明情緒和情感在生理反應層面上是兩種不盡一致的過程。一方面,情緒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腎上腺素卻是喜、怒、悲、恐等各種情緒存在的必要條件。心理學家就曾給一些不會產生恐懼和迴避行為的心理病態者注射了腎上腺素,結果這些心理病態者在注射了腎上腺素之後和正常人一樣產生了恐懼,學會了迴避任務。但另一方面,腎上腺素卻不是情感變化的必要條件。情感雖亦是多種多樣的,但特定的情感僅與特定的欲望乃至其相關藥物有聯繫。比如若人沒有男女的區別與性慾的存在是很難有愛情產生的,所以當人吃了春藥以後,伴隨著性慾的旺盛對異性一見鐘情的可能性也就會隨之加大了,但卻不會因為其吃了春藥隨之亦會強化其對食物的喜愛,更不要說腎上腺素不可能包管各種情感了。
情緒情感共同作為行為反應中的與生理相關的心理評價部分,其實質性區別就在於:情感是指對行為目標目的的生理評價反應,而情緒是指對行為過程的生理評價反應。再以愛情舉例來說,當我們產生愛情時是有目標的,我們的愛情是對相應目標的一種生理上的評價和體驗,同時當我們隨著愛情的追求這一行為過程的起伏波折我們又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

心理現象產生

心理狀態理論
前蘇聯心理學家列維托夫的心理狀態理論認為:心理現象分為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兩個方面,而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都是在兩者相互結合統一的基礎上,由形成的心理狀態直接表現出來的。也就是說,一切心理現象實際上都直接表現於心理狀態之中。
人格個性角度的分析
如果要是從過程表現分析,心理現象的產生是個性的體現,是指在心理現象產生過程中的心理特徵的堆疊。可以是對於客觀事物的反應。同樣也能夠反作用與人體而產生行為的導向或者制約的效果。
心理過程角度的分析
從心理活動的角度分析,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知、情、意,不同的側面體現出不同的效應,綜合的作用產生了整體的反應,最後促成心理現象的產生,或者影響心理現象的產生。
生物解剖學角度的分析
從生物學以及解剖學的角度進行分析,人體的心理現象是大腦的思維活動以及神經元感知過程的交集,是外界事物或者外界元素作用於人體之後的內心反應。
一般系統理論
心理學中的一般系統(General Systems in Psychology)的概念源自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V.伯塔朗菲的系統論思想。1937年,伯塔朗菲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次哲學問題討論會上,首次提出“一般系統”的概念;1945年3月,他公開發表其著名論文《關於一般系統》;1968年,他在加拿大出版了《一般系統論的基礎、發展和套用》一書。在這部著作中,他把一般系統稱作“科學的科學”。嗣後,A.拉波波特在編輯《一般系統年鑑》時,充分發揮了其數學家的才能,使一般系統帶有強烈的數學色彩。與此同時,J.G.米勒在擔任路易斯維爾大學校長時,主持成立了一般系統研究所,並以一般系統論學會的名義出版了《行為科學》雜誌。1978年,米勒刊布其《生命系統》一書,該書到目前為止仍被認為是在生命科學領域內運用一般系統的典範。
一般系統的含義是指可以跨學科套用的模式。如果同樣的模式可以套用於冶金、農業、商業、音樂,那么這種模式就是一般系統。數學運算是一般系統的最好例證。每一種系統都可以根據它是自主的還是屈從於外部的影響而健為開放系統和閉合系統。這兩種系統是套用最為頻繁的系統。溪流中的漩渦是一種開放系統,隨著旋渦周圍溪流的變化而變化;太陽系是閉合系統,它較少受到周圍宇宙的影響。一隻螞蟻具有非常閉合的行為系統;一位協調有方的人則具有非常開放的行為系統。
其實,一般系統論的思想在心理學領域早有雛型。最早涉及心理學中一般系統論思想的是J.斯馬茨的整體論和格式塔的完形說。斯馬茨是士兵出身的政治家和哲學家,曾任陸軍元帥。他於1926年觀察到,許多“突然出現的事物”無法根據它們的元素進行預示。例如,沒有人可以僅僅根據氧和氫的特性來猜測水的性質。突然出現的事物不同於它們各部分的總和。於是,他把這種現象稱作“整體論”。但是,斯馬茨的整體論只指出了突生事物與它們的元素有所不同,而未能詳細說明這些突生事物為什麼或怎樣與它們的元素不同。格式塔心理學家則前進了一步,提出各部分的結構或模式便是新的元素。起先,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大腦中事件的結構和外在世界事件的結構是平行的,即同型論。可是,很少人有追隨這一觀點,儘管大家也承認有一些自然傾向把某些結構“讀入”所接收的刺激中去。愛因斯坦甚至提出結構或“定律”可能存在於領悟者的心中而不是外在世界中。對格式塔心理學家來說,事件的結構或模式比事件的元素本身更重要。事件的元素通過它們之間的關係獲得意義,用一般系統論的話來說,研究系統比研究元素更生要。
K.勒溫用“場論”來表示他的心理學概念,亦是心理學中一般系統的思想。由此,可把生態學看作生物的場論。W.E.格雷戈里認為,根據勒溫的場論,心理現象中凡涉及整體或完形的理論都具有場的特徵。因此,當一個人把事件放在其心理場中加以考慮時,在某種意義上說他便把事件放在“系統中”加以處理了。學習理論也表現為一種系統。其中,根據強化學說,經常得到獎勵的行為往往會成為一種持續的系統。人格理論更強調系統,許多人格理論家認為,除多重人格外,一種人格的全部行為屬於一個系統。一致性是人格的特色之一。有些心理學家甚至用“體內平衡”的概念來表示人格系統。體內平衡這一術語原先用來解釋有機體在保持“內部環境”的“恆定狀態”時不同部分相互關係的一種生理學模式。1951年,R.斯塔格納將這一術語的意思引申,用來解釋人格的穩定性,即自我形象的保留。由此,可以把行為解釋為“人格的自動平衡”,也即保持個體自我概念的行為。心理學中的壓力現象也很能說明一般系統的思想。在冶金學領域,金屬的壓力改變了它們的分子結構。因此,心理的壓力引起生理結構的變化。這裡一般系統表現在結構上,結構是各部分自行排列以構成整體的方式,金屬分子結構的變化和生理結構的變化都是系統的變化。
一般系統具有層次性,可以分級安排。一個系統包含在更具包容性的系統內,同樣,一個系統也可組成較少包容性的系統。例如,一種地理系統可能包含著生態系統,而生態系統又可能包含著社會系統,如一群螞蟻、一個狼群、一個人類聚居地等。在人類聚居地系統內,各個體又依次成為一個系統,每個個體分別具有幾組系統:胃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等等。一般系統容易與“系統”和“系統分析”發生混淆。實際上,這些概念是不相同的。“系統”這一術語是指一個研究領域內的模式。如通訊系統、行政系統、政府系統等。只有當它套用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領域時才成為一般系統。系統分析涉及對待特殊系統結構的分析,而不是作一般的描述或建立概括性模式。

異常心理

疲勞感
精神正常並不意味著沒有一點問題,關鍵是這些症狀的產生背景、持續時間、嚴重程度以及對個體和環境的不良影響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現短暫的異常現象,時間短、程度輕,尚不能貼上精神病的標籤。
通常有相應的原因,持續時間較短,不伴有明顯的睡眠和情緒改變,經過良好的休息和適當的娛樂即可消除。
焦慮反應
焦慮反應是人們適應某種特定環境的一種反應方式。但正常的焦慮反應常有其現實原因(現實性焦慮)如面臨高考,並隨著事過境遷而很快緩解。
歇斯底里
多見於婦女和兒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盡情發泄、大喊大叫、撕衣毀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脅禁用詞語。兒童可有白日夢、幻想性謊言表現,把自己幻想的內容當成現實。這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強迫現象
有些腦力勞動者,特別是辦事認真的人反覆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識到沒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個人,反覆檢查門是否鎖好了等。但持續時間不長,不影響生活工作。
恐怖和對立
我們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時仍會出現恐怖感,有時也想到會不會往下跳,甚至於想到跳下去是什麼情景。這種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糾正不再繼續思考,屬正常現象。
疑病現象
很多人都將輕微的不適現象看成嚴重疾病,反覆多次檢查,特別是當親友、鄰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後容易出現。但檢查如排除相關疾病後能接受醫生的勸告,屬正常現象。
偏執和自我牽掛
任何人都有自我牽連傾向,即假設外界事物對自己影射著某種意義,特別是對自己有不利影響、如走進辦公室時,人們停止談話,這時往往會懷疑人們在議論自己。這種現象通常是一過性的,而且經過片刻的疑慮之後就會省悟過來,其性質和內容與當時的處境聯繫緊密。
錯覺
正常人在光線暗淡,恐懼緊張及期待等心理狀態下可出現錯覺,但經重複驗證後可迅速糾正。成語“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幻覺
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況下,可聽到“叩門聲”、“呼喚聲”。經過確認後,自己意識到是幻覺現象,醫學士稱之為心因性幻覺。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覺體驗,不能視為病態。
自笑、自言自語
有些人在獨處時自言自語甚至邊說邊笑,但有客觀原因,能選擇場合,能自我控制,屬正常現象。

特殊心理

羅朱效應

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這樣的現象人們叫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從眾現象

一則笑話這樣說到:一日閒逛街頭,忽見一長隊綿延,趕緊站到隊後排隊,唯恐錯過什麼購買緊缺必需品的機會。等到隊伍拐過牆角,發現大家原來是排隊上廁所,才不禁啞然失笑。這就是從眾鬧出的笑話。從眾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用通俗的話說,從眾就是“隨大流”。可以表現為在臨時的特定情境中對占優勢的行為方式的採納,也可以表現為長期性的對占優勢的觀念與行為方式的接受。
從眾現象從眾現象

暈輪效應

許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徵,比如長相啊,歌聲啊,於是就不顧一切模仿明星的行為,蒐集他們用過的一切東西。這其實就是暈輪效應在作怪。暈輪效應就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傾向,即人們在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的或壞的印象後,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徵。平時說的“愛屋及烏”就是暈輪效應的一個突出表現。

鮎魚效應

水池裡養著一群魚,由於缺乏外界刺激,這些魚變得死氣沉沉,容易死亡。漁民偶然把幾條鮎魚放在這群魚里,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由於鮎魚喜歡擠來擠去,整個水池裡的魚都被帶動起來而顯得生機勃勃,所以漁民喜歡放幾條鮎魚在裡面增加全體魚的活力與壽命。在經濟、文化等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也會產生鮎魚效應。
鮎魚效應鮎魚效應

馬太效應

《聖經·馬太福音》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富翁給他的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去做生意。一年後他召集僕人想知道他們各自賺了多少,其中第一個人賺了十錠,第二個人賺了五錠,最後一個人用手巾包了那錠銀子,捂了一年沒賺一個子兒,這位富翁就命令後者把那錠銀子交給賺錢最多者。該書第二十五章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1973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莫頓用這句話概括了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作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莫頓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期望效應

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代賽普勒斯的一位善於雕刻的國王,由於他把全部熱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後來竟使這座雕像活了起來。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 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 F. Jacobson)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羅森塔爾及其同事,要求教師們對他們所教的小學生進行智力測驗。他們告訴教師們說,班上有些學生屬於大器晚成(lateblooming) 者,並把這些學生的名字念給老師聽。羅森塔爾認為,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可望得到改善。自從羅森塔爾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單之後,羅森塔爾就再也沒有和這些學生接觸過,老師們也再沒有提起過這件事。事實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單,是從一個班級的學生中隨機挑選出來的,他們與班上其他學生沒有顯著不同。可是當學期之末,再次對這些學生進行智力測驗時,他們的成績顯著優於第一次測得的結果。這種結局是怎樣造成的呢?羅森塔爾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老師們認為這些晚器大成的學生,開始嶄露頭角,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以致使他們的成績得以改善。皮格馬利翁效應和羅森塔爾效應都反映了期望的作用,所以又稱為期望效應。

安慰劑效應

所謂安慰劑,是指既無藥效、又無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質構成的、形似藥的製劑。安慰劑多由葡萄糖、澱粉等無藥理作用的惰性物質構成。安慰劑對那些渴求治療、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的病人能產生良好的積極反應,出現希望達到的藥效,這種反應就稱為安慰劑效應。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反應的人,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種人的特點是:好與人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經常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

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
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後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會存留很長時間。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這兩種現象很常見。

霍桑效應

為了調查研究各種工作條件對生產率的影響,美國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工廠一個大車間的六名女工被選為實驗的被試者。實驗持續了一年多。這些女工的工作是裝配電話機中的繼電器。
霍桑效應霍桑效應
首先讓她們在一個一般的車間裡工作兩星期,測出她們的正常生產率。然後把她們安排到一個特珠的測量室工作五星期,這裡除了可以測量每個女工的生產情況外,其他條件都與一般車間相同,即工作條件沒有變化。接著進入第三個時期,改變了對 女工們支付工資的方法。以前女工的薪水依賴於整個車間工人的生產量,只依賴於她們六個人的生產量。在第四個時期,在工作中安排女工上午、下午各一次5分鐘的工問休息。第五個時期,把工間休息延長為10分鐘。第六個時期,建立了六個5分鐘休息時間制度。第七個時期,公司為女工提供一頓簡單的午餐。在隨後的三個時期每天讓女工提前半小時下班。第十一個時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最後第十二個時期,原來的一切工作條件又全恢復了,重新回到第一個時期。
霍桑效應老闆是想通過這一實驗來尋找一種提高工人生產效率的生產方式。的確,工作效率會受工作條件的影響,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管條件怎么改變,如增加或減少工間休息,延長或縮短工作日,每一個實驗時期的生產率都比前一個時期要高,女工們的工作越來越努力,效率越來越高,根本就沒關注過生產條件的變化。之所以會這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工們感到自己是特殊人物,受到了格外好的待遇,她們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注意,因而感到愉快,便遵照老闆想要她們做的那樣去做。她們知道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測量她們的生產效率,這是人們關注的事情,因此,生產條件發生什麼變化無關緊要,她們總把這些變化構想成為有利的,所以,她們工作越來越努力,每一次的改變都刺激著她們去提高生產效率。
通過操縱一個人的環境,讓他與眾人分離,特別密切地關注他,使他感到很特別,都會對他產生很大的壓力。如果他知道人們期望他乾什麼,只要沒有想要拒絕的特別理由,他會盡一切努力按人們的期望去乾好每一件事。霍桑工廠的女工們知道自己正在被研究,儘管她們想到的並不是老闆期望的,但她們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產生適當的效果。所以對個人施加壓力說服他去做某件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使他愉快,向他顯示出他正被關心著,被期待看做好某件事。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試驗的研究結果否定了傳統管理理論對於人的假設,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動的、孤立的個體,他們的行為不僅僅受工資的刺激;影響生產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條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學說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點從工作上和從物的因素上轉到人的因素上來,不僅在理論上對古典管理理論作了修正和補充,開闢了管理研究的新理論,還為現代行為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對管理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2、有效溝通是管理中的藝術方法;3、企業文化──尋求效率邏輯與感情邏輯動態平衡的有效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