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心理特徵
個性心理特徵的形成具有相對穩定性,例如形成一個人脾氣暴躁、性格外向,其含義是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看到這個人的一些行為表現,才產生這樣的評價,所以,心理特徵在一段時間內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
個性心理特徵在個性結構中並非孤立存在,它受到個性傾向性的制約。例如,能力和性格是在動機、理想等推動作用下形成、穩定或者再變化,也需要依賴於動機和理想等動力機制才表現出來。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作用,使個體表現出時間上和情景中的中一貫性,體現個體行為。
能力
能力是使人能成功完成某項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特徵。它與
氣質和
性格的不同表現在:
能力必須通過
活動才能體現出來,當然活動中也會體現出性格和氣質方面的差異,但完成該項活動所必須和必備的心理特徵才是
能力。例如,完成一幅繪畫作品的活動需要具備色彩鑑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
空間想像能力等不同能力的有機組合。需要注意的是,
能力並不等同於
知識和
技能,
知識是
信息在
頭腦中的
儲存,
技能是個人掌握的
動作方式。解一道數學題時,所用的定義和公式屬於
知識,解題過程中的
思維靈活性和嚴密性則屬於
能力。學會騎腳踏車是一種技能,而掌握該技能的
過程中體現出的靈活性、身體平衡性則是一種能力。
通常能力有四種分類
模仿能力指的是,對於既有
行為模式模仿複製的能力。創造能力是與
發散思維有關的能力,是新的思維組織產生的能力。
一般能力是一個人在
普遍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如
記憶力。特殊能力是人在特殊情況下表現出的能力如演講能力。
氣質
氣質是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
動力特徵,可以指個人的
性情或
脾氣,也可以指個人
心情隨情境變化而隨之改變的
傾向,亦即個體的反映傾向。
1、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對於這種先天差異,日本心理學家古川竹二曾經認為是由於
血型不同而導致,L.Berman認為
氣質由某種
內分泌腺的活動決定。自從蘇聯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
巴普洛夫論述了
高級神經活動的各種特性和判定方法後,研究者大都認同
氣質的生理基礎是
神經類型。例如,在嬰兒期就存在氣質的最直接表現,有的嬰兒特別愛哭、脾氣急躁,而有的嬰兒則安靜、輕易不鬧。
神經類型(氣質類型) | 強度 | 均衡性 | 靈活性 | 行為特點 |
興奮型(膽汁質) | 強 | 不均衡 | | 攻擊性強易興奮、不以約束、不可抑制 |
活潑型(多血質) | 強 | 均衡 | 靈活 | 活潑好動、反應靈活、好交際 |
安靜型(粘液質) | 強 | 均衡 | 惰性 | 安靜、堅定、遲緩、有節制、不好交際 |
抑制型(抑鬱質) | 弱 | | | 膽小畏縮、消極防禦反映強 |
其中,
抑鬱質神經強度弱,
神經系統工作能力弱,也就無所謂其均衡性和靈活性,所以,抑鬱性神經在均衡性和靈活性上沒有具體的表現。個體的
氣質類型可以完全處於四種類型中的一類,也可以同時表現出混合型氣質類型,如膽汁-多血質類型,抑鬱-粘液質類型等。
心理學家J.Rower研究發現,氣質中大部分的
穩定成分由
遺傳決定,而其中大部分的
變化則由
環境造成。環境對氣質的影響主要經過複雜的腦
機制和
自我控制機制形成。在所有控制機制中,
自我概念是其中最重要的控制機制,因為個體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影響其行為表現。
性格
性格的特徵有:
(1)性格是一種習慣化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一個人偶爾表現的特點不是性格的表現。
(3)性格可以在後天發生變化。性格主要在
青春期後期漸漸穩定,但也可能因為成人期所遭受的重大事件的影響或者通過主觀努力而改變。
(4)性格與氣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具有相互作用。首先,它們同時受到神經類型的影響,但對氣質來說,神經類型是其直接的生理基礎,而對性格來說,神經類型只是它的生物基礎,性格的養成主要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
巴普洛夫指出,性格是神經類型和後天生活環境形成的合金,即性格具有某種遺傳色彩,也顯露出後天生活經歷的明顯印記。這說明了性格同時具有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特點。現代
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儘管神經類型在後天不會發生太多變化,但是,神經的
突觸卻可以由於後天生活中的刺激而發生不同的連線,導致同一神經類型的個體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格表現。其次,
性格的表述可以從現實生活的表屬性辭彙中找到。再次,二者雖然一脈相承,但是,具有類似氣質的個性可以由於日後環境的變化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所以,
氣質具有相對穩定性,而
性格卻可以發生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