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衍民系

循衍民系是客家民系的一支,是指使用客語粵台片的客家族群。循衍民系是客家民系之中,同時具備嶺山、海洋兩種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循衍民系西遷過程,與四邑民系發生衝突,從而導致“客家民系”說法的形成。由於語言的共同點,客家民系不僅包括循衍民系,還包括江汀民系和東江民系、新民民系、涯人民系、海外客家民系、其他客家民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循衍民系
  • 屬於客家民系
  • 還包括:江汀民系和東江民系等
  • 概念:原來劃作客家方言的粵台片的族群
循衍民系,圍屋 客家人的堡壘,贛南圍屋,典型的圍屋建築,地理所在,口音區別,贛南採茶戲,客家形成,

循衍民系

循衍民系,客家民系的一支,指操原來劃作客家方言的粵台片的族群。之所以名曰“循衍”,是因為該族群是以古循州為中心,播衍四海的客家支系。他們是客家民系之中,同時具備嶺山、海洋兩種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
客家人遷入嶺南時,富饒的珠江三角洲潮漳沿海平原,已有廣府人和福佬人生活,他們不得不和畲、瑤等少數民族雜居在內陸山地。俗語講“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貧瘠的山區耕地有限,不能容納眾多的人口,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經常遷徙。客家人遷徙到廣東等沿海一帶時,來自中原文化體系的客家文化便受到了海洋文化的衝擊。
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相互撞擊,使得客家文化也具有了海洋文化的某些特徵:比如豁達的胸懷、濃情似酒、敢做敢為,亦或開放性、冒險性乃至擴張性,這也是客家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接壤之處,也是他們有可能迅速走進現代社會的先天優勢。
作為中國古代海洋文化的餘緒,以鄭芝龍鄭成功為首的“海上帝國”,曾稱霸於明末清初的東海及太平洋西岸,其間主要部將劉國軒陳永華均是客家人,三分之一的部屬也是客家人。台灣的客家人在拓殖之初,便充滿了冒險意識,這正也是海洋文化精神的表現。
客家人漂流到海外謀生,客家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具體體現在:1. 開發性:客家人在足跡遍布世界,有水的地方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2. 重商:海洋文化說到底是一種商業文明,其主要特徵便是商業,走出去的客家人誠信經商,產生了諸多企業家;3. 文化多元性:客家人與當地文化融合,兼收並蓄,使客家文化成為一種兼容性極強的文化。
所有這些,均表明,海洋文化給予了客家文化豐富的內涵,使其具有了農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多重特徵。
北方漢族在不同時期遷徙到廣東不同地區,與當地土著人融合,形成了廣東的廣府、循衍、潮州(或稱潮海)三大民系,他們各有各的脾氣和本性。在長期的遷移過程中,客家人養成一種刻苦耐勞,自立自強的淳樸民風。
客家民系之中,包括循衍民系、江汀民系、嶺北民系、粵北民系、東江民系、新民民系、涯人民系、海外客家民系、其他客家民系等。這裡,東江民系一般指操東江水源音的客家人,又可稱為水源民系;江汀民系指操客語嶺北大片的客家人。循衍民系與江汀民系最大的差別,包括閩粵文化對循衍民系的影響,以及他們具有更多的海洋文化特徵,而江汀民系受贛湘文化影響較多,居住在內陸,缺少海洋文化特徵。
居的外來戶的稱呼。“客”與“主”的身份原本是相對的,外來的人住得久了,慢慢變成老客,最後終於反客為主。客家人在舉家遷徙的過程中既保持了原籍優良的居住傳統,又融合了當地新的生活氣息,這使得他們有了由守反攻的資本。

圍屋 客家人的堡壘

贛南圍屋

贛南是指今天江西南部的18個縣市區,面積大約有3.9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790萬。贛南客家民居年代久遠,最早的可追溯到明代的晚期。現存的民居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即“廳屋組合式”民居和“圍屋”民居。
圍屋是贛南客家名居的一個典型,顧名思義即圍起來的房屋,其外牆既是圍屋每間房子的承重外牆,也是整座圍屋的防衛圍牆。圍屋的大門門額上多有“某某圍”的題名,如磐安圍、燕翼圍、龍光圍等。

典型的圍屋建築

典型的圍屋,平面為方形,四角構築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樓(碉堡),外牆厚在0.8至1.5米間。圍屋立面高二至四層,四角炮樓又高出一層。外牆上一般不設窗,僅在頂層牆上設有一排排槍眼,有的還有炮孔。屋頂形式以硬山為主。圍內必設有一至兩口水井。
圍屋的建築材料以磚石為主,牆體大多採用俗稱為“金包銀”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牆體,用磚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內牆體,用土坯或夯土壘築。它與閩粵圍樓最大的區別是:贛南圍屋的防禦功能更為完善,圍屋四角所建的炮樓,其功用顯然是為了警戒和打擊已進入牆根或瓦面上的敵人。
圍門的設計上,也體現了防衛萬無一失的特點,故一般在板門之後,還設有一道閘門,有的圍屋則在閘門之後,還設有一道便門,板門之前再設有一道“門插”(柵欄門),為防火攻,門頂上還設計有漏水孔。圍屋的外牆高大厚實,沒有窗戶,只有對外射擊的槍眼。圍屋四周有象碉堡一樣的角樓。贛南的客家人一般稱堂為“廳”或“廳廈”,堂專指祠堂。稱一棟房子為“屋”,一間房子為“房”。廳是房屋的中心,許多棟“正屋”和“橫屋”連在一起便組合成了一幢大房子,這種構建實質上脫胎於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的民居。
贛南圍屋贛南圍屋

地理所在

隋開皇十年(590年)合併梁化郡、義安郡、始興郡、東官郡,首置循州,治所在歸善縣(今惠州市惠城區)。
隋開皇十年的循州,地域非常廣闊,涉及現在的廣東省韶關、東莞、深圳、中山、珠海、惠州、河源、梅州、汕尾、揭陽、汕頭、潮州,還有福建省龍巖、漳州等地級市,還有港澳地區。其中源於始興郡的有今北江流域韶關英德(屬清遠);源於東官郡的在今珠江口東莞深圳增城(屬廣州)及中山珠海、港澳地區等;今惠州汕尾、河源,大致上原為梁化郡地;今韓江流域梅州潮州揭陽汕頭漳州永定(屬龍巖),大致上原為義安郡地。還有歷史行政學家認為,江西省龍南、全南、定南、尋烏等四縣,隋朝時期也有部分歸屬循州轄地。
上述循州地區中的始興郡和梁化郡,便是今天的循衍民系居住地。循衍民系,是客家民系的一個支系。過去,方言學家將客家方言分為八大片:粵台片、粵中片、惠州片、汀州片、粵北片、寧龍片、於桂片、銅鼓片;其中以粵台片梅州話為客家方言的代表語音。現在,又常把過去劃分的八大片,歸為三大類:粵台片為一類,亦稱嶺南類;粵中片、惠州片為一類,亦稱槎語類(即東江本地話);其餘五片為一類,亦稱嶺北類。
循衍民系,是指以古循州之地為中心,播衍於世界各地的一支客家民系,故稱“循衍”;過去稱為客家粵台片。當代通常以梅州話為代表,雖然各片客家公認惠陽口音的客家話,更容易聽懂(畲族也認為惠陽話更容易理解),但梅州話仍被定為客家方言系的總代表語音。

口音區別

①內部區別:嶺南類的客家話,又分為:程鄉小片、齊昌小片、紫五小片、海陸小片、饒詔小片、揭嶺小片、新惠小片、韶南小片、艾話小片、梅杭小片等十個小片。赤溪-深圳-韶南-永定一線的客家話,可以完全無障礙溝通,稱為循衍話(Cantolo )。除了通用範圍較廣的循衍話,還包括:艾話小片的粵西客家、揭嶺小片的豐順半山鶴、海陸小片的海陸客、饒詔小片的饒平腔詔安腔,這幾處的客家話,也屬於循衍民系,但他們的在與循衍話初次接觸的情況下,相互間很難完全理解對方的意思。齊昌小片客家話(含五華縣北部的華城鎮),從整體判斷仍屬嶺南類,但具有部分嶺北類的特徵。
②嶺南類與嶺北類區別:嶺北類的客家話,包括:汀州片、粵北片、寧龍片、於桂片、銅鼓片。以下以福建、江西、粵北三地為例簡單說明:
閩西福建省永定、上杭、武平(中南部)三縣的客家話,跟長汀、連城、寧化、清流、明溪(及武平縣北部)的客家話,溝通困難較大,屬嶺南類梅杭小片,稱為循衍民系。閩西客家方言由三個部分組成:北部包括是寧化、清流,以寧化音為代表;中部以長汀話為代表,南部包括上杭、永定、武平,以上杭話為代表。長汀、連城、寧化、清流、明溪(及武平縣北部)的客家話,均屬嶺北類,稱為江汀民系。
贛南江西境內的客家方言,可分為客籍人所說的客籍話和本地人說的本地話兩大派系。在本地話中,寧都、石城一帶因地接閩西,又是閩粵客家先民南遷時的必經之地,所以,寧石方言與客籍話有較多的相似之處。不過,寧石方言又自成一體,所以,我們也將它們單獨作為一類。江西省本地客家話和寧石方言,屬於嶺北類,稱為江汀民系;客籍客家話,是否能歸入嶺南類,則未可知。一般而言,只以閩粵兩省的嶺南類客家話為循衍民系。
粵北:廣東粵北地區的韶南小片客家話,屬於嶺南類,分布在曲江區、英德市、翁源縣新豐縣,稱為循衍民系;粵北片客家話,分布在始興、南雄、仁化、樂昌、乳源等五縣,地雖位於梅嶺南麓,但方言屬於嶺北類的客家話,稱為江汀民系。
台灣省的客家話,都屬於以古循州為中心,播衍所至的粵台片客家。台灣客家話語腔主要包括上述的程鄉小片
四縣腔)、海陸小片(海陸腔)、饒詔小片(饒平腔詔安腔)、新惠小片(四海話)。
循州於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始興郡改設韶州、義安郡改設潮州、東官郡劃歸廣州,僅保留原梁化郡地為循州,地域廣闊的循州在隋朝只存在一年。唐武德五年(622年)至貞觀元年(627年),曾設循州總管府,總領循、韶、潮三州。以古循州為中心,衍生出了不同於嶺北客家的循衍文化

贛南採茶戲

贛南自古盛產名茶,廣大茶區和鄉村,向有民歌性質的採茶歌和民舞性質的採茶燈活動。明代中晚期,在安遠縣九龍山一帶茶區,由採茶歌、採茶燈發展成為採茶戲,其始祖劇目是《九龍山摘茶》。因此,俗稱“茶燈戲”、“燈子戲”,又因它的角色過去一般是由三人(兩旦一醜或生旦醜)組成,故又稱“三腳戲”、“三角班”,至二十世紀中葉統稱為採茶戲。 採茶戲的舞台語言是當地客家方言。它載歌載舞,氣氛輕鬆活潑,語言幽默風趣,融民間口頭文字、民間歌舞、燈彩於一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其劇目多以喜劇、鬧劇為主,很少正劇和悲劇。題材上多以下層民眾、尤其是手工業工人、藝匠的日常生活為表現對象,其中又以男歡女愛的情戲所占比重為大。
其音樂唱腔屬於曲牌體,以茶腔和燈腔為主,兼有路腔和雜調,俗稱“三腔一調”。伴奏均為民間樂器,主要有勾筒(二胡類)、嗩吶、鑼、鼓、鈸和笛子。人物通常由二女一男組成,女的叫大姐、二姐,男的叫茶音。三人中僅男的(生或醜)有行頭,一般是頭戴羅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腳穿燈龍褲。表演時姐妹對唱,茶童手搖紙扇插科打諢。其舞蹈主要運用矮子步、扇子花、單袖筒及摹擬動物形象。這些動作皆來源於勞動生活,形工十分獨特。矮子步:雙腿前蹲,腳跟提起,趾尖落地向前移動,被人譽為“東方的芭蕾”。它是根據上山曲腿,挑擔壓肩時的形體而創造的;扇子花是根據摘花時,一手摘茶一手用扇子不停地扇風,免得茶葉藏熟,以確保茶葉純正而創造的;單袖筒是根據摘茶時,右手摘茶,左手持巾時而擦汗時而遮陽,時而作茶籃盛茶而創造的。摹擬動物形象,主要有:猴子撒尿、猴子洗臉、蜻蜒點水、懶貓抓癢、雞公啄米、畫眉跳架、烏龜扒沙、狗牯擺尾等。其中矮子步和摹擬動物動作,均為丑角刻畫人物所用,它是贛南菜茶戲最具特色的地方和精華所在,故有“三角成劇,小丑當家”之稱。
贛南採茶戲贛南採茶戲

客家形成

目前關於客家淵源的看法主要有兩種:
(1)純粹由北方南遷漢人發展演變而來;
(2)北方南遷漢人融合極少數南方土著發展演變而來;
在一般人看來,客家人是北方漢人南遷移民的一支,在漫長歲月里,篳路藍縷,顛沛流離,歷盡艱辛,融合少部分當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變和發展起來的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大民系。
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在河洛,所謂河洛,指的是黃河、洛河。廣義上的河洛就是黃河中游、洛河流域這一廣闊的區域。狹義的河洛就是洛陽。“根在河洛”的依據有三:①家譜記載,很多客家族譜都記載先祖居住於河洛。②泰山石敢當的傳說。③客家文言;是一種官話(a Basilect System of Mandarin )。根在河洛指的是大部分客家人都出自河洛,客家的方言底層源出河洛。目前的客家民系,確實以中原漢族血緣為主,但千百年來的發展,使客家民系內部也具有了不少南方土著民族的血緣。這些南方土著民族的血緣,包括古代江右地帶的乾越、武夷山一線的山越東江流域的縛婁,此外廣東梅州客家人跟俚族、畲族的血緣也有關聯。
隋唐時期,粵東一帶仍是土著少數民族的勢力範圍,唐宋以後大量的客家先民南遷,北方漢族來到嶺南地區,為古越族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文化,古越族加速融入漢族,直接導致了客家民系的誕生。俚族在隋末唐初,勢力相當強盛,以至整個潮梅地區,還曾一度完全處在俚帥的控制之下。唐武德五年,嶺南俚帥楊世略歸附唐朝,受封為循州總管,總領循、潮、韶三州;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循州總管府撤併入廣州總管府管轄。
事實上,太古時期,地球曾經處於高溫,長江以南很少有人居住。大約在四千年前,黃帝時期,長江以南氣候已經變得較為適合人類居住。蚩尤部落與炎黃聯盟發生戰爭,戰敗後蚩尤部落的百姓加速了,向長江以南或者其它周邊地區遷徙的進程,演化成中國後來的許多所謂少數民族。而所謂古越族,事實上也是從黃河流域南遷到長江以南的,他們的祖先就屬於蚩尤部落。雖然蚩尤相較黃帝炎帝,更不為人所知,但他們也是中華民族公認的三個始祖。所以在現代科技研究之下,已經證實了客家人的祖先,都是源於中原黃河流域。但其中確實混有一部分南方越族的血緣。現代客家人的近祖,是唐宋以來,從中原一帶南遷的衣冠士人和避難百姓,且以漢族血緣為主,少數民族血緣所占比例相當小。至於漢族又形成於何時,不在此課題研究範圍之內。
“客家”這一名稱是在東江邊西湖“豐湖書院”產生的,是惠州豐湖書院山長、清朝進士徐旭曾提出的。他在1815年撰寫的《豐湖雜記》中指出:“何謂土與客?答以客者對土而言,寄居該地之謂也。吾祖宗以來,世居數百年,何以仍稱為客?”“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忠義之後也。自宋徽 、欽北狩,高宗南渡,故家世胄先後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從之。寄居蘇、浙各地,迨元兵大舉南下,宋帝輾轉播遷,南來嶺表,不但故家世胄,即百姓亦多舉族相隨。有由贛而閩、沿海至粵者;有由湘、贛逾嶺至粵者。”……“西起大庾,東至閩汀,縱橫蜿蜒,山之南、山之北皆屬之。即今之福建汀州各屬,江西之南安、贛州、寧都各屬,廣東之南雄、韶州、連州、惠州、嘉應各屬,及潮州之大埔,廣州之龍門縣各屬是也。”……“粵之土人,稱該地之人為客;該地之人,也自稱為客人。”文中把客家人的由來歷史過程,遷徙路線,居住範圍,先期遷移當地的主人與後來者(即土人與客人)的區別,乃至客家男女風土人情習俗等,進行了全面論述。可以說徐旭曾是東江客家問題研究的開山祖。
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早在清朝中期,福建汀州(閩汀)、江西贛州、廣東大埔、南韶連、惠州、嘉應、廣州龍門,這些地區已經是客家居住範圍。
清鹹豐年間開始的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至1864年)。鹹豐五年(1855年)三月起,至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廣東西路發生的“土客械鬥”,是促使客家民系形成的直接事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