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清宣統二年(1910年)4月5日,徐立清生於
河南省商城縣吳店區申家灣(今屬
安徽金寨縣)。7歲起入私塾,斷斷續續讀書三年半。
土地革命
民國十八年(1929年)4月,徐立清參加當地農民自衛軍。8月,參加
中國工農紅軍。
民國十九年(1930年)9月,徐立清加入
中國共產黨。
民國二十年(1931年)起,徐立清任紅4軍11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32團政治處主任、第12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部主任,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總衛生部政治委員,參加了
鄂豫皖、
川陝蘇區反“圍剿”和
長征。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徐立清任
八路軍第129師政治部組織股股長兼騎兵團政治處主任、政治部組織部部長。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徐立清調任
冀南東進縱隊政治委員兼第5支隊政治委員,率部參加冀南區反“掃蕩”。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5月,徐立清復任第129師政治部組織部部長。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徐立清赴
延安,先後入軍政學院和
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曾任黨校二部組教科科長。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7月,在
爺台山反擊戰中,徐立清與旅長
王近山指揮所部擔任主攻,會同358旅等部一舉殲敵,為粉碎國民黨軍企圖控制爺台山進而奪取
關中,保衛
陝甘寧邊區做出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徐立清任
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主任。11月,聯防軍攻打橫山縣
波羅堡,配合地下黨組織,爭取了國民黨
胡景鐸部3000餘人起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徐立清任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第一野戰軍第6軍政治委員、軍黨委書記。6月,任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兵團黨委委員。參加了西北戰場的
春季攻勢,在解放
西安、
蘭州和
河西走廊地區的戰役中屢立戰功。9月,任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政委。
建國之後
1949年10月,徐立清率部進軍
新疆。11月,徐立清任第一野戰軍1兵團政治委員兼新疆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副書記。徐立清認真執行中國共產黨的
民族政策,卓有成效地進行政治工作,很快打開工作局面,為消除民族隔閡加強民族團結做出貢獻。
1950年10月,徐立清調任人民
解放軍總幹部管理部(後改為總幹部部)副部長,分管全軍幹部任免和組織調配工作。曾參加領導制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級幹部管理部門工作職責》(草案)、《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任免暫行辦法》、《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等一系列法規檔案,為規範全軍幹部管理,建立統一的幹部工作制度做了大量工作。
1977年,徐立清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1978年,徐立清任中共中央軍委人民武裝委員會副主任。
徐立清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一、二、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82年,徐立清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83年1月6日,徐立清因病在
北京逝世,終年73歲。
主要成就
青化砭戰役,政治攻勢收功效
1947年3月25日,徐立清親臨青化砭伏擊戰前線,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戰場上。教育幹部戰士敗不餒、勝不驕,鼓舞士氣。在決戰時刻,用政治攻勢瓦解國民黨軍。戰鬥不到兩個小時就結束,共殲國民黨軍2900餘人,旅長李紀雲等被俘虜。徐立清幾次到俘虜營講話,講清解放軍優待俘虜的各項政策。之後,有幾百名被俘國民黨官兵主動要求參加人民解放軍或願為解放軍做事。
蟠龍戰役,戰鬥口號提士氣
1947年4月—5月,在蟠龍戰役中,因人民解放軍缺少火炮,幾次攻擊蟠龍鎮都未奏效。徐立清向彭德懷建議說:“靠土工作業摧毀敵人堅固工事很困難,這樣既消耗兵力,也難以制服敵人,建議停止攻擊,鞏固已得陣地。”彭德懷採納了徐立清的建議,下令部隊暫停攻擊,一面繼續加強土工作業,一面召開戰地指揮員會議,總結經驗,改進戰術,研究打法。徐立清下到第一線營連指導工作。5月3日下午,攻擊部隊再次發起進攻,迅速奪取蟠龍之東山、北山和磨盤山主陣地。黃昏後,部隊從四面居高臨下向蟠龍鎮發起總攻。徐立清抓住時機,及時提出了“打進蟠龍鎮,活捉李昆崗”的口號。彭德懷對這一口號倍加讚賞,高興地對徐立清說:“這口號比炸彈厲害得多啊!”指戰員士氣高昂,如猛虎下山。戰至5月4日24時,全殲國民黨守軍,戰鬥結束,俘國民黨軍第167旅旅長
李昆崗,共殲國民黨軍6700餘人,繳獲軍衣4萬多套、麵粉1.2萬餘袋、騾馬1000餘匹、山炮6門、子彈100餘萬發。
沙家店戰役,全殲國軍整編師
1947年8月18日,徐立清率新四旅在烏龍鋪至常高山之間阻擊馳援
沙家店的國民黨123旅,直接指揮所部連續作戰,一鼓作氣攻下了國民黨整編36師指揮所。8月20日黃昏,全殲國民黨整編36師,僅師長
鐘松等少數人逃竄。
制定規章制度,規範軍隊組織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徐立清參加領導制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幹部任免暫行辦法》、《各級幹部管理部門工作職責》以及關於幹部任免、培訓、選拔、評級、保健、轉業、復員、離休、退休等工作指示、規定、辦法和措施,使軍官服役制度、軍銜制度、勛獎章制度和薪金制度得以在全軍順利地實施,從而較好地奠定了軍隊組織建設制度化的基礎,有力地推動了人民解放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領導調選了近3萬名軍事、政治、後勤和各類技術幹部,建立、健全和加強總參謀部、訓練總監部、總政治部、總幹部部、武裝力量監察部、總後方勤務部、總財務部、總軍械部;調配了近20萬名幹部組建了海軍、空軍、防空兵、公安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鐵道兵等軍兵種領導機關以及民航局、氣象局、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軍事工程學院等,使人民解放軍由單一的步兵,走向諸兵種合成的軍隊,完成了重大的歷史轉變;領導總幹部部向地方輸送了80多萬名幹部,既支援了國家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又推動了軍隊本身的建設。
人物軼事
讓級
1950年9月,中央軍委成立了總幹部管理部,羅榮桓任部長,徐立清任副部長。1951年2月10日,中央軍委頒布《關於幹部評級工作指示》,徐立清具體負責這項工作。評級工作涉及到每位幹部的切身利益,不少人找到徐立清,希望高定。為推動這項工作的進行,徐立清把自己應該評的正兵團級主動降為副兵團級。徐立清曾任一兵團政委,按照評級條件應定正兵團級。
軍委副主席
彭德懷不同意徐立清定副兵團級,並約徐立清面談。徐立清說:“我身為幹部管理部副部長,應該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副兵團也不影響我的工作,反而我會更好地做大家的工作。”彭德懷說:“要求高級別的應該批評,要求低級別的也不應該。兩者都不符合評級規定的條件,我看就按照條件辦,這樣更有說服力。”最後,在定級的報告書上,彭德懷將徐立清的副兵團級改為正兵團級。
讓銜
1955年,中國人民軍隊實行首次評定軍銜工作。按照中共中央軍委規定的條件,正兵團級現役軍隊高級幹部一般都要授予上將軍銜。徐立清是完全符合授予
上將軍銜條件的。但他認為還是要個
中將為好,這樣對個人對工作都有利。
羅榮桓知道後,親自找徐立清談話,表示不同意隨便更改。於是,羅榮桓又把徐立清的名字加到了上報中央軍委的上將名單中。一些老革命勸他說:“你符合上將條件,非要箇中將,其他夠上將條件的同志該怎么想?”徐立清表示:“我是總幹部部的副部長嘛,是負責授銜工作的,與別人不一樣,他們也會給予理解的。”徐立清給中央軍委和羅榮桓部長鄭重寫信表達意願。彭德懷三次找徐立清談話,但徐立清堅決表示不要上將軍銜。
周恩來知道後,親自找徐立清談話,做工作。但徐立清卻說:“授銜工作中有些人爭官爭位,不考慮大局,兩眼只盯著幹部部門,我授低了,有利於做他們的工作,這完全是為工作考慮的。”周恩來最後同意了徐立清的要求。
讓位
1955年,在授銜工作完成後,徐立清心臟病復發,身體明顯消瘦,頭髮也花白了,有幾次暈倒在工作崗位上,不得不住院治療。一天,徐立清對去醫院看望他的
賴傳珠說:“我的身體狀況很差,短時間內上不了班,建議總幹部部物色一個年輕的同志接替我的工作。”徐立清讓賴傳珠把他的意思轉告給羅榮桓,爭取得到他的支持。幾天后,羅榮桓也專程到醫院看望他,徐立清再次提出找人接替工作的想法。羅榮桓對他說:“現在安心養病更重要,工作上不要過多考慮。”1956年1月,徐立清在醫院給中共中央軍委寫信,請求免去他總幹部部副部長職務,以便及時任命新人。中央軍委對徐立清的建議非常重視。在一次會議上,軍委首長認為徐立清還很年輕,應抓緊時間治病,等病好了,可繼續工作,沒有批准他的請求。
讓位的建議沒有得到批准,徐立清的思想包袱越來越重。當他病情稍有好轉時,又直接給彭德懷、羅榮桓寫信,再次請求讓位。他提出:“鑒於我的病情,請求提前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或者到省軍區任個副職,做點力所能及的兵役或民眾工作,這樣比較適合我。”彭德懷沒有同意,和羅榮桓商量後,要徐立清以養病為主,少考慮工作,是退是留,由組織上安排確定。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
所獲榮譽
親屬成員
父親:徐恩林。
母親:封氏。
夫人:黨秀玉。1942年初,與徐立清結婚。
兒子:
徐甘泉,1944年9月出生,
少將軍銜;徐和平;徐秋京。
女兒:徐延旗。
人物評價
新華社:徐立清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
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軍隊優秀的
政治工作領導人。徐立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鞠躬盡瘁的一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毛澤東:徐立清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軍隊的好同志、好乾部。在抗戰時期,在新四旅幹得很有成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周恩來:徐立清是難得的一位好同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鄧小平:徐立清是一個好同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彭德懷:徐立清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員,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每到關鍵時刻,他能挺身入險境,臨危顧大局,出生入死,久經考驗,是完全可以信賴的一位好乾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徐向前:徐立清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一貫忠實於黨,忠實於共產主義事業。無論環境多么惡劣,條件多么艱苦,他都能堅持無產階級黨性原則,保持了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和優秀品質;在長期做政治工作、幹部工作中,勤勤懇懇,原則性強,作風正派,從不鬧地位,從不搞派性;他艱苦樸素,平易近人,善於團結幹部;他有功不驕傲,委曲求全,黨性強,作風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羅榮桓:徐立清心胸開闊、待人厚道、善於團結人、聯繫民眾,是以身作則的楷模、學習的榜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
粟裕:徐立清是中國人民軍隊高級幹部的楷模,人人都知道他公道正派,從來不整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
蕭勁光:徐立清一貫很正派,很厚道,和任何人從不鬧矛盾,是一個很好的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將
許世友:徐立清好樣的,好樣的,是榜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將
蕭克:徐立清是個老實人,是一個信得過的好乾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將
黃新廷:徐立清歷來對自己要求很嚴,不爭名不爭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少將
陳明義:徐立清任人唯賢,公道正派。
人物紀念
圖書
《讓銜將軍:記我軍優秀政治工作領導者徐立清》(申青和懷君編著,2001年12月,
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光耀星空——戰友眼中的徐立清》(汪孔周編著,2001年12月,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文章
《
劉華清憶徐立清:千古清名光玉宇 一生正氣凝河嶽》
專欄
《長征路上的金寨人之徐立清》
活動
2010年4月11日,徐立清誕辰100周年紀念儀式在
八寶山革命公墓蘭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