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腔

弦子腔

弦子腔,陝西省平利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陝西省平利縣位於陝、鄂、渝三省交匯處。平利弦子戲,又名弦子腔。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民間“蓮花落”藝人李敬模、李增模兄弟倆,在原有“蓮花落”皮影戲的基礎上,首創用專制弦胡伴奏演唱,改“蓮花落”為小牙子板摻花子擊打拍節,每個唱段融入本地山歌調子和勞動號子,作為“喊腔”結尾落拍,故名“弦子腔”。這一表演形式以平利縣為中心,流行於毗鄰的鎮坪、旬陽、白河、漢濱、嵐皋和湖北竹溪、竹山、房縣及重慶巫溪、巫山等地。弦子戲聲調以平利地方語音為基礎,音樂屬板腔體,唱腔音樂中的民間說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丟腔乾白”和“喊腔號子”,樂器中專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摻花擊打拍節,都是弦子戲有別於其他劇種的獨有特徵。

2011年5月23日,弦子腔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IV-15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弦子腔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IV-153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陝西省平利縣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唱腔,樂器,形式,傳承價值,

歷史淵源

平利弦子腔,又名弦子戲,因用弦胡主奏而得名,音樂屬板腔體。自清嘉慶年間產生以來,以平利縣為中心,活動在安康、旬陽、嵐皋、鎮坪、白河及湖北房、竹地區,保存劇目八百多個。
弦子腔的發展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嘉慶末年至道光初是弦子腔的形成階段,公元1819年(嘉慶二十四年),平利女媧山下水田河民間“蓮花落”藝人李敬模、李增模弟兄,在皮影戲的基礎上,首創弦胡(粗竹筒和泡桐板做共鳴箱,老竹根作琴柱,牛筋琴弦)伴奏,演唱中又吸收其它劇種精華,融入本地山歌調子和勞動號子,在演唱落板時加上後台一齊吆調伴唱的喊腔,傳名“弦子腔”。李敬模的創造,給弦子腔帶來了生機;鹹豐初至民國末期是弦子腔的發展階段,清同治、光緒年間,平利弦子腔李家班第三代門師李均志,打破了“藝不外傳”的家規,收授異姓弟子,並注重與其他班社交流藝技,使弦子腔由家傳走向開放,至公元1941年(民國三十年),平利縣弦子腔皮影班社發展到14個,演職人員達百餘,平利各鄉及毗鄰的安康、旬陽、嵐皋、鎮坪和湖北房竹等地,成為弦子腔活躍的區域。在眾多班社之中,以李家班、王家班、樊家班、汪家班影響最大;20世紀五十年代初到1965年是平利弦子腔新生階段,新中國建立之初,國家十分重視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的搶救和保護,1956年11月,縣政府組織民間藝人李建德、樊禮三、吳世凱、王國君、胡瑞紅等參加省皮影木偶戲大賽,演出弦子腔皮影戲《沽酒》獲一等獎;1957年安康地區戲劇挖掘組聘請李建德、樊禮三、吳世凱、王國君等民間藝人,口述劇目及弦子腔戲曲資料,保存弦子腔古典劇目80多個;1960年3月,平利劇團將弦子腔傳統戲劇《沽酒》改編為《三石二兩七》作為“新搬上舞台劇種”參加全省會演,獲得一等獎;1958至1964年,平利縣劇團聘請李建德、樊禮三、柯洲庭等為師,帶徒傳藝,把弦子腔戲曲藝術改造加工搬上舞台,先後排演了《松嶺鐘聲》、《飛山堰》、《九連珠》、《拾玉鐲》、《兩相喜》、《追箱》、《摘匾》等數十個大、小戲,省電台多次為弦子腔戲曲和民間藝人錄音並公開播放,使平利弦子腔登上了大雅之堂。1997年,平利弦子腔現代戲《審女婿》,獲文化部第七屆群星獎銅獎,是弦子腔傳播的一次歷史性跨越。

藝術特色

唱腔

作為一種古老的地方民間藝術,弦子腔唱腔板式齊全,既有喜悅類型的“平腔”,又有悲苦類型的“苦腔”,還有號子“喊腔”。唱腔以上下句為基礎,依不同板式而變化,表現戲劇衝突。板式變化的一般規律是:慢曲在前,中曲次之,急曲在後,一頭一尾往往是散板起,散板收。唱腔音域C— A2,僅在喊腔號子中出現有C3,一般用假嗓子唱出。其它板式基本未見“4”、“7”兩音。弦子腔音樂屬於五聲宮調式,含有大三度和小六度,“1、3、5、6”是穩定的骨幹音,八度大跳躍、連續切分音及復調性是其音樂的特色。傳統弦子腔表演,用真腔大嗓演唱,無男女腔之分,旦角唱腔用真假腔相結合,俗稱“老配少”,並夾雜念白。唱腔各有固定的板式,每種板式又有自己的程式,每一唱段由叫板、起板、板頭曲、唱腔、過門、轉板和落板構成,一般唱腔的倒數第二句大都是在游弦伴奏中念白,稱“丟腔”,“丟腔”之後,有幫腔喊唱,即“吶號子”,“吶號子”分“平腔號子”、“苦腔號子”和“文嘹子”“武嘹子”四種。號子喊起來,聲音嘹亮悅耳,烘托性強,具有突出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顯示出濃郁的鄉野風情。

樂器

一是音樂自成一體。弦子腔用弦胡加三弦、笛子伴奏,敲打“蓮花落”擊節,每段唱詞最後一句末尾四個字用念白,然後開始“丟腔”,觀眾同演員根據不同腔調像喊山歌、吆號子一齊合聲伴唱。弦子腔音樂旋律優美,細膩圓潤,富有感染力,根據不同人物性格和劇情配不同的曲調,起伏跌宕,產生強烈共鳴,喜慶時感人肺腑,悲涼時催人泣下。二是聲腔道白具有獨特的地域性特徵。弦子腔說中有唱,唱中有說,其聲腔道白用方音土語,通俗親切,劇情又是人們熟知的故事,戲中互動的“文嘹子”、“武嘹子”和“喊腔”合聲伴唱,又頗能調動觀眾情緒,彰顯山里人粗獷質樸的個性。三是調式結構具有完整性。弦子戲板式齊全,除了有豐富的唱腔調式和絲弦曲牌之外,還有很多嗩吶曲牌和打擊樂曲牌,不同場面,不同劇情,演奏不同曲牌,營造不同的藝術氛圍。四是演唱內容具有民族性特徵。傳統的皮影戲是弦子腔的載體,一齣戲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平利演唱弦子腔皮影戲題材基本上都是神話傳說、歷史演義、情愛婚姻等。五是表現形式的簡樸性。從弦子腔皮影戲的歷史看,簡便易行是它的一大特點,演唱弦子腔,不分男女,不論富貴,即使不會板式曲調,也能跟著附聲“喊腔”伴唱,如用皮影戲演唱弦子腔,一副“箱子”,一套響器,一把弦胡、一個“蓮花落”,幾根竹桿撐起舞台,一張桌子支上“亮子”,村組院落,田間地頭,六八個人能演,三五個人能唱。六是具有豐富性。平利弦子腔有板式二十餘種,常用的絲弦曲牌和嗩吶曲牌五十餘首,音樂悅耳動聽,文場用弦胡主奏,增加三弦、笛子、二胡、琵琶等樂器,使音韻更加優美;武場鑼鼓打頭完整齊全;演出劇目僅1957年安康地區戲劇挖掘組就整理出853本。七是表演藝術的綜合性。弦子腔戲曲藝術的綜合性很強,表演過程中,不同人物性格、聲腔道白、音樂板式,念、唱、做、打不同,在演出中將地方民間曲藝、民間美術等元素作到有機地結合。八是藝術交流方面具有廣泛的適應性特徵。弦子腔深植民間,唱民間喜怒哀樂,“大戲”、“小戲”,台上台下,各種場合都能適應,人們在傳承的過程中,博採眾長,相互交融,不斷地豐富了自己的藝術表現力,這種廣泛的適應性,正是弦子腔在戲曲音樂中獨樹一幟,生生不息的根本之所在,也是弦子腔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1、弦樂器:弦胡、三弦二胡琵琶
演奏當中演奏當中
2、吹奏樂器:嗩吶、笛子
3、打擊樂器:“蓮花落”(“公牙子、母牙子”)、暴鼓、堂鼓、大鑼、大葉子、蘇葉子、二五子(小鈸)、勾鑼、馬鑼。
弦胡及“蓮花落”為弦子腔獨用樂器。

形式

傳統平利弦子腔以皮影戲為主要表現形式。“玩子班”坐唱式則不加表演;現代弦子腔保留其調式特點,豐富了伴奏音樂,使弦子戲更加完美。豐富的調式使弦子腔宜於表現各種題材的大小劇目,僅傳統劇目就有八百多個,非一般小戲劇種所能及。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平利弦子腔起源於民間,根植於民間,發展於民間,由地方民間說唱到皮影戲改造加工搬上舞台,經歷了長時間的磨礪,符合中國戲劇史的一般規律,亦折射出同時期地域歷史信息,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
文化價值:平利弦子腔的音樂、聲腔、調式、板落、曲牌、打頭和演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方民間戲曲音樂體系,其內容豐富、古樸典雅、獨具風格、自成一體的個性特色,對於研究地方戲劇源流,繁榮中國戲曲藝術,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實用價值:平利弦子腔,好學易懂,演唱方便,觀眾參與伴唱這一獨有的互動性和平民化特色,在其它劇種中是不多見的,加之其音樂的沿展性強,更便於不同藝術形式上的廣泛運用,對於傳承這一種地方民間藝術,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