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澤弦子腔戲》是邯鄲雞澤縣申報的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弦子腔戲又稱瞪脖筋戲,屬於梆子腔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澤弦子腔戲
- 編號:2—4—5
- 名錄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邯鄲雞澤縣
- 屬地:邯鄲雞澤縣
- 類別:傳統戲劇
名錄簡介
弦子腔戲是大戲,腔戲比絲弦唱腔較為複雜。曲腔高亢明亮,旋律流暢,特別是句後的拖腔上跳下滑,前真後假、前後呼應,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有慢板、快板、散板、流水板、二板、頭板﹑反調(哇哇調)、哚口敘、二宮調等。早期文武場主要用板胡、琵琶、板、皮鼓、鑼、鼓、鑔﹑手鑼等伴奏,而後又增添了二胡、笛子等。角色行當齊全,有老生、小生、紅生、青衣 、小旦、彩旦、老旦、大臉、二臉、花臉等行當。主要的傳統劇目有《罵殿》、《反雲南》、《崑山》、《征西》、《下寒疆》、《下河西》、《煤山》、《榆林府》、《打鳥》、《游宮》、《徐延昭打朝》、《趙匡胤下河東》等。1968年至1975年期間,村里成立文藝宣傳隊,編排了現代戲《沙家浜》、《紅燈記》、《紅嫂》等。
弦子腔戲通過人們的歷代相傳,經過改革、創新、發展已形成了它的獨特藝術風格,特別是它的唱腔:前真後假,拖腔上跳下滑,與眾不同。弦子腔戲歷史悠久,在50—70年代弦子腔戲達到鼎盛時期,是活躍在我們燕趙大地戲壇上的一枝鮮花。它產生於民間,服務於人民,深受人們喜愛。因此對它的繼承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
弦子腔戲通過人們的歷代相傳,經過改革、創新、發展已形成了它的獨特藝術風格,特別是它的唱腔:前真後假,拖腔上跳下滑,與眾不同。弦子腔戲歷史悠久,在50—70年代弦子腔戲達到鼎盛時期,是活躍在我們燕趙大地戲壇上的一枝鮮花。它產生於民間,服務於人民,深受人們喜愛。因此對它的繼承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