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明末
絲弦戲,又名
弦索腔、弦子腔,流行於河北省中南部,是全國稀有劇種之一。劇種起源於明末,其聲腔為元、明 , 流行於燕趙的小令。絲弦於清
嘉慶年間(1796—1820)曾遭禁演,1840年
鴉片戰爭後在民間日漸發展,並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路流派,流行於石家莊地區一帶的為中路絲弦。
清初
清初,絲弦在河北已普遍流行,並深受民眾的歡迎。
康熙十年(1671)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縣誌》卷八,已有俗喜俳優。正八日後,高搭戲場,遍於閭里,以多為勝。弦腔、板腔、魁鑼桀鼓,恆聲聞十里外,或至漏下三鼓,男女雜旮,猶擁之不去的記載。又據
乾隆九年(1744)成書的《夢中緣傳奇-序》和李聲振於乾隆三十一年成書的《百戲竹枝詞》的有關記述,說明此時絲弦不僅盛行於河北農村,在京城也已流行。
同治七年
同治七年(1868),井陘白花村出現了絲弦班社;
光緒七年(1881)
廊坊地區
文安縣太保莊創辦了絲弦老調同樂會;光緒十六年霸縣出現了韓大倉老調絲弦班。同、光時期,絲弦再度興起,韓大倉等率班進入北京演出。光緒初年,東路絲弦老調藝人呂洛脆,張洛棟,穆壞旦等,到井陘白花班搭班,遂將老調劇目、音樂、表演等傳入絲弦班,開絲弦與老調同台合演先例。自此,
石家莊地區的絲弦主要伴奏樂器由弦索(
土琵琶,狀小)、三弦等彈撥樂器改為板
胡、
曲笛、
笙。 在清
鹹豐年間(1851—1861),中路絲弦便與老調戲同台,使老調戲的劇目、音樂傳入絲弦。絲弦戲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由弦索(月琴)、三弦改為
板胡、
曲笛、
笙。清末民初,出現了既唱絲弦又唱
老調、
河北梆子的三合班。
打擊樂器也由“京傢伙”改用“蘇傢伙”。後又從
崑曲、
京劇吸收大量營養充實自己,“京傢伙”、“蘇傢伙”並用。絲弦戲音樂有官、越兩個腔調,全部音樂分弦索腔曲牌、板式變化系統、無過門曲牌、器樂曲和打擊樂五部分。清末民初,絲弦不僅與老調同台演出,還曾與河北梆子組成過三合班,有的甚至還兼唱京劇、亂彈成為五腔班。絲弦的打擊樂器,此時也由南到北,一改原來使用的高腔鑼鼓(俗稱廣傢伙),而採用京、梆劇種所用的蘇傢伙。
民初至1937年七七事變
絲弦有了較迅速的發展,湧出現許多班社和知名藝人,特別是出現了
李鳳仙、張小刁、
張小綿等絲弦第一代女藝人;
張桂良、
張連甲等於民國七年(1918)在北京演出《馮茂變狗》、《十八扯》,受到觀眾賞識,擴大了絲弦戲的影響;農村子弟會、同樂會等業餘演出團體遍及各地,民國十年高陽縣楊佐莊出現了戴面具演唱絲弦戲,豐富了絲弦的演出形式;絲弦與老調、梆子長期同台演出,互相影響,豐富了絲弦的劇目,以及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等。 絲弦表演追求熱烈、火爆,各行當都有不同於其他劇種的程式動作。除甩髮、水袖和各種台步外,還有一些特殊技巧,如耍髯、耍帽翅、耍手帕、耍牙、耍鞭、耍碗等。各行當表演均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生、旦崇尚技巧,表演細緻;花臉動作誇張,粗獷豪放;丑角幽默詼諧。
絲弦唱腔,還有官調與越調兩個板式變化系統。
絲弦劇目相當豐富,約500餘出。其中既有生活小戲,表現民間情趣;也有袍帶大戲,反映宮廷鬥爭。
絲弦劇著名演員有馳名太行山麓的“四紅”:正定紅劉魁顯,趙州紅何鳳祥,獲鹿紅王振全,平山紅封廣亭。還有著名花臉朱永米,著名鬚生張永甲和王永春,著名青衣花旦杜雷有等。
解放前絲弦戲瀕臨絕境,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扶植下,傳統劇目和音樂得到了搶救、發展與革新,從而獲取得了新生。
藝術特色
唱腔特點
絲弦唱腔,除有《山坡羊》、《桂枝香》、《鎖南枝》、《歌南子》等到散曲之外,還有官調與越調兩個板式變化系統,因此,她是混合唱腔體制的劇種。絲弦唱腔以真聲唱字,然後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聲拖腔,旋律順級下行。因而激越悠揚、慷慨奔放,時而有如怒濤旋轉翻滾,時而又如瀑布急瀉直下。
表演特色
絲弦原由木偶變為真人登台,並在山區、農村紮根,因此,表演既有樸實、敦厚和濃郁的鄉土特色,又有誇張、刻板和直線條的木偶動作遺風。此外,還有耍牙、耍碗、耍鞭,以及耍帽翅等特殊表演技巧。
劇目題材
絲弦劇目相當豐富,約500餘出。其中既有生活小戲,表現民間情趣;也有袍帶大戲,反映宮廷鬥爭。
藝術成就
歷史上絲弦有名的戲班很多,曾湧現出著名演員有馳名太行山麓的“四紅”:
劉魁顯(正定紅)、何鳳祥(趙州紅)、
王振全(獲鹿紅)、
封廣亭(平山紅)等一批著名演員。絲弦傳統劇目約有500齣,常演的劇目有《趕女婿》 、《白羅衫》、《花燭恨》、《審姚達》等。 國家非常重視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河北省
石家莊市絲弦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弦戲種類
賓陽絲弦戲
賓陽的絲弦戲是在清
乾隆末期由湖南一個姓白的師傅傳授的,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其落腳點起初在新橋尚武街,後來又移到新賓南街。第一個班主叫廖盛齡,後來
新橋、
太守、蘆圩、
新賓、鄒圩等鄉都有戲班。絲弦戲從傳入到發展,曾在我縣出現一個鼎盛時期,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老藝人先後去世而冷落下來。僅有南街才唱這種戲。絲弦戲的名稱因何而得,有一種說法比較合乎事理。那就是這種戲主要樂器是二弦,用
絲竹做成,有二弦二條線,拉來扯去死不變之說,翻來復去都是拉該戲的南路和北路兩個主旋律。唱腔有北路首板、滾花、二流、慢板、憂腔、流水等。廖盛齡做班主時,每年都到
上林、
馬山、
忻城、
來賓、
武鳴、
邕寧等縣演出,其中被當時當了兩廣總督的陸榮廷邀請專程到他的家鄉武鳴演出一個月,末後還獲重獎。因此賓陽絲弦戲就在外縣生根,據說廣西桂劇,就是從我縣絲弦戲發展和演變起來的,特點與絲弦戲一模一樣。
常德絲弦戲
常德絲弦是
湖南曲種湖南絲弦的重要分支,因在湖南絲弦中最為發達,影響最大,已然具有了獨立曲種的地位。常德絲弦是流行於洞庭湖一帶的民間曲藝,以
揚琴、
琵琶、
三弦、
京胡、
二胡等弦樂器為伴奏樂器,故稱“常德絲弦”。常德絲弦源於明代江、浙一帶流行的時調小曲。明清之際,攜伎往來貿易的商賈將這些時調小曲傳入常德,與常德方言融合,逐漸演變發展為常德絲弦。 常德絲弦是一種民間說唱表演藝術,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穿插交替,容量較大,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節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
常德絲弦傳統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長段絲弦。演唱者一般為6人,分別扮演生、旦、淨、醜等不同角色,併兼操樂器。樂器分別為
板鼓、
揚琴、
琵琶、
京胡、
二胡、
三弦,其中掌鼓者兼指揮,把握整個演唱的節奏。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於演唱者時,則每人除擔任一個主要角色外,再分別兼任。由於絲弦演唱藝術的不斷改革、發展,演唱形式也多樣化了,不僅有單人演唱、雙人演唱、群唱,而且還作為絲弦戲搬上了舞台。同時有了專門的樂隊,不再用演員兼任樂師。伴奏樂器也隨之增多,除原有樂器外,又加上了高胡、長三弦、低音提琴等,給常德絲弦的伴奏增添了色彩。
武岡絲弦戲
關於武岡絲弦,它是一個外來的音樂品種,傳入武岡後,滲入、加進了本地鄉土之音,從而形成了武岡絲弦的個性與特色。
武岡是一個名見於漢代的古城,後來成為州治之所,陶淵明的曾祖陶侃就在這裡當過縣令,建過學宮。經濟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影響,使它不會是一個“終歲不聞絲竹聲”的地方。據史料考證,明代以前,武岡已設有祭孔的禮樂了,這本身就是文化發展的象徵。至於是什麼時候,是什麼地方的音樂,又是怎樣傳入武岡的問題,現無史料可查。1960年,我在為楊瑞祥老先生所演唱的絲弦錄音時,曾問及武岡絲弦的來源,他也談不出所以然。但是,我從武岡的歷史沿革中可以作這樣的分析與推測:明代早期,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朱 被封來武岡為王以後,世襲二百多年,幾十位被封為王的明宗室也先後從外地遷居武岡,他們有可能帶來一群歌妓和樂工供自己享受。久而久之,他們所演唱的音樂從量到質產生了變異,並最終從宮廷流到民間,繁衍開來。
其次,清末和民國年間,社會動盪,外敵入侵,連年兵災,致使長江中下游的許多中小城市的商人和歌妓退居以致定居到象武岡這樣的山城,為武岡絲弦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另外,由於戲曲的蓬勃興起,絲弦這類小曲在占領不了大舞台的情況下,只有在小城、鄉間紮根生存,經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整理,其地方特色也變得越來越濃郁,最終成為武岡民間音樂中一朵清香的小茉莉——武岡絲弦。
初步考究,武岡第一代演唱絲弦者為張坦宜,後來有李七爺、李國珍、它它麻子,焦和尚、游雲龍,楊瑞祥、張玉如等。當時縣衙里有一名官員名叫鐘藻,其人酷愛絲弦,他和游雲龍一起,對武岡絲弦進行過一些詞曲的加工,這就不難看出,武岡絲弦的演變過程。
絲弦道具簡單,唱腔優美,表演形式生動活潑,且雅俗共賞,不受場地限制,隨處可作演,因而到了清末民初,絲弦在武岡的街頭小巷,乃至鄉村院落己經廣為傳唱,或冬天圍爐賞雪,或夏夜巷口乘涼,都可聞到絲弦之聲。有錢人家的壽誕、婚姻、喜慶,商家為招引客商也往往請絲弦班子去演唱,湊熱鬧。抗戰勝利後,中央日報社湖南分社社長唐際清在家鄉武岡競選國大代表時就曾唱過三天絲弦,並主動發起組建過“絲韶文社”。慢慢地,武岡絲弦不但遍及武岡城鄉,且遠流於武岡周邊地區隆回、洞口、新寧和邵陽一帶。
再從武岡絲弦演奏的主要樂器來看,揚琴和瑟琶,在唐代以前就流行於江浙一帶,它不產生於武岡以至湘黔地區。與湘黔一帶當今少數民族的粗獷豪放的山歌唱腔相比,武岡絲弦曲調優美,唱腔婉轉,頗具江浙吳音軟語的遺風,詞的風格更具宮殿文學的特點,與湘黔一帶粗獷豪放的山歌及唱腔大不相同。
那么,武岡絲弦又是怎樣獨樹一幟的呢?我認為,一是道白所形成的地方特色;二是隨著時代的前進,曲目的不斷創新發展了原絲弦的風格。
以絲弦的道白而論,武岡絲弦的道白都是祁陽腔,這是因為祁劇在武岡的歷史較悠久,影響較廣,是“大戲”。而戲曲的道白與絲弦的道白都是韻白,那么,絲弦在演唱過程中慢慢向流行較廣的戲曲靠攏,吸收“大戲”的道白形式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到後來,話劇占領了舞台,絲弦也緊跟時代步伐有了新的進步。現代絲弦戲《雙送煤》《一籮谷》等搬上了舞台。武岡絲弦《方向盤》參加湖南省曲藝調演獲得好評。湖南省花鼓劇院的曲作者張國輝(花鼓戲《補鍋》的音樂作者)看了以後約我談話,說:“武岡絲弦有特色,旋律很優美,很有挖掘潛力。”並囑我“好好研究。”京劇《龍江頌》的《閘上風雲》一場也用武岡絲弦移植,由湖南省民間歌舞團伴奏演出。他們對武岡絲弦很感興趣,一位姓盧的女樂手說:“這曲調好聽,我一定要背下來。”
一代宗師
劉魁顯
絲弦一代宗師
劉魁顯的藝術造詣很深,善於從人物出發,巧妙地運用技藝塑造舞台形象。比如:他在《打棍出箱》一劇中扮演范仲禹,在“鬧府”一場戲裡他的甩髮功極為精湛,“左甩右轉”,“前後兼顧”、“十字發”、“滾堂發”、“跪步帶甩髮”等,形神兼備,恰到好處。著名的絲弦“四紅”之一“平山紅”封廣亭最拿手的戲是《下河東》,他在戲中飾演呼奉(即呼延壽廷),那大趟馬功夫絕活出名,左趟右趟,前趟後趟及十字趟和朝天凳等活兒綜合使用。他還能邊踢腿邊耍槍,邊舞蹈邊上下翻飛風雨不透,各路套活一齊使用,從而不斷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在《孫臏下山》一戲中,他雙手雙拐,可謂技巧高超。已故絲弦表演藝術家王永春更是在表演中融入了諸多雜技絕活,他在《金鈴記》一劇中飾演寇準(老生)暗地跟蹤柴郡主時,奔跑中先將靴子甩向空中,來個“吊貓”-即身體騰空前撲,頭部向下翻轉以背著地,並急速起身後用手接住落下的靴子。他在《空印盒》中飾演巡按何文秀(小生)失落金印盒後,運用″耍帽翅″特技-即單翼上下,雙翼一上一下,同時上下擺動,旋轉攪動。他在《白羅衫》中飾演姚達(老生)運用了“耍茶碗”-即用腕力顛起茶碗,使碗口向外倒落在茶盤上,用雙手控制,先順時針方向傾斜旋轉茶盤,使茶碗沿托盤內緣反向滾動若干圈後,再逆時針方向傾斜旋轉茶盤,使茶碗沿托盤內緣反向滾動,雜技與表演的巧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