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石家莊市長安區白佛村
村名由來
白佛原名許壁村,北齊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在此興建一座興寧寺,因寺內供奉漢白玉石佛一尊,俗稱白佛寺。白佛村名應當是由此而來。該村原屬正定縣,1957年劃歸市郊。因村莊土地廣袤,土質肥沃,村民殷富,所以素有“銀白佛”之稱。現村內興寧寺漢白玉石佛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佛口村西南的仰韶時期古文化遺址,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高樓間,尋找原始的家
素有“銀白佛”之稱的白佛村,看來從遠古時就十分宜居,不然,為什麼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就相中了這塊寶地呢?這片原始人聚居的地方,名叫“白佛口古文化遺址”,村里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它就在今天中山路與東二環交叉口東南角,梅迪雅居小區8號樓那個位置。在這棟南北向的樓房前,白佛口村民郝師傅指給記者看:“俺們這兒的土話叫它‘崗子’,因為它是一個大土坡,比周圍地勢高。8號樓這兒是它的南坡,8號樓北頭車棚那兒是制高點,再往北那一棟二層小樓是它的北坡,屬於談固村。”
白佛口村民郝新華告訴記者,崗子占地十幾畝,屬於談固村的地方多,但可能因為制高點在白佛口村,所以,歷來沒人說它是談固的。白佛口的村民陳秋來依稀記得,大約在上世紀60年代初,崗子上曾立著落款為國務院的文物標誌碑。不過,在那個文物保護意識都很差的年代,主要是“文革”時期,崗子被徹底破壞。上邊的土不斷被村里挖下來墊地、墊豬圈,直到挖平。郝師傅記得,崗子上的土是黑色的,和別處的黃土不一樣。而且,在這兒曾發現了各種石斧、石鍋及火灶等,還有像三腳香爐一樣的陶器,村民把完整的陶器主動上交給了當時的文物部門。至於紅紅綠綠的碎磚破瓦,難以計數。直到1997年蓋梅迪雅居8號樓時,施工方還挖出過東西。
《石家莊市地名志》一書中記載:據文物部門考證鑑定,此處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初期的文化遺址,屬於仰韶文化類型。不過,石器時代的時間跨度太長了,到底距今有多少年呢?記者在石家莊市政府官方網站上找到了較為確切的答案:距今約6000年至7000年。
可以想像,6000多年前,先民定居在這個土坡上,形成了這裡最早的村莊。仰韶時期的人們以種莊稼為主業,同時也飼養家畜、漁獵和採集;他們用各種磨製的石器幹活,家裡用各種燒制的彩陶作器皿。白佛村民發現的那些紅綠瓦茬,或許就是6000多年前先民家裡盆盆罐罐的碎片。
這個土崗還有一個別名,叫“青風亭”。村里人推測在崗子的制高點上,應該有過一座亭式古建築,但是誰也沒見過,也沒聽老輩人說過,“估計早就毀壞了。”郝新華說,上世紀搞“四清”時,曾在那兒挖出過琉璃質地獸頭,不知是不是青風亭的遺存。
保國粹
白伏變白佛
據資料記載,曾經,興寧寺石佛背後的牆上,寫有“保全國粹”、“珍重村名”八個大字。不過今天即便七八十歲的老人,也對此沒有一點兒印象。想來是年代太久遠了。
古人有先見之明,告訴了後人應該怎么做。可是,還是發生了小小的曲折。自清末以來,常有外村人將白佛村名誤寫作“白伏”。但本村人還是明白的,馬桂增家上世紀50年代留下的一個糧食布袋上,印的還是白佛二字。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這一錯的名字卻得到了通用。
“那個年代什麼都提倡‘改一改’,比方說生了小孩去登記名字,想叫個‘富貴’啦什麼的,人家就會說,叫什麼‘富貴’呀,應該叫‘躍進’!”馬桂增清楚地記得,大約在上世紀60年代初,村裡的公章改刻成了“白伏”二字。
1982年,石家莊推行地名標準化。狂熱的年代已經過去,人們靜心反思:本來應該尊重歷史。於是又改回了“白佛”二字,並沿用至今。
三角河
一“筆”一“硯”
從興寧寺出來,沿街南行約百米,路東有一個“三角河公園”。這裡原來是一個大水塘,本地俗稱“河坑子”,後來填平修了公園。關於這個河坑子,還有一段很美的傳說。馬桂增告訴記者,傳說白佛北邊的十里舖村有一個寶塔,像枝“筆”,白佛村的河坑子像“硯台”,一筆一硯是當地的兩寶,晴天時,河坑裡能看見寶塔的倒影(其實兩地相隔不下五華里)。後來燕王掃北把這兩寶拿走了,從此,白佛村的氣候就一年比一年顯乾。
據馬桂增回憶,河坑子占地不下六七畝,呈不規則三角形,推測是古時候村民利用低洼地挖出的一個排水蓄水池。河坑容量巨大,村裡的雨水流入河坑蓄積起來,一般不會往村外流,不淹莊稼。馬桂增小時候常下去游泳,記得水最深處達四五丈。原來,河坑子四季不乾,到上世紀50年代後期,春末最旱的時候,河坑子見了底。當時,馬桂增看見坑底有個磚壘的圓形小井台,推測可能是泉眼。上世紀60年代以後,河坑裡的水一年比一年少。近些年,村里修了下水道,也不用河坑子排水了,2003年,河坑子徹底被填平修了公園。
河坑子的東邊緣,大約五戶民房所占的位置,就是“文革”時被毀壞的三官廟所在地。村主任張廣利記得,三官廟前曾露天放著不下幾十尊石像,小時候下河坑子游完泳,常到三官廟來玩,摸摸石像的頭和臉,覺得很有趣。可惜這些石像無一存留下來。
從三官廟位置往南,沿一條東西向小街向西走不遠,有一個丁字路口,從這個路口往南一拐,路東有一座很小的關帝廟。關帝廟由來已久,廟的北牆根靠著一高一矮兩通石碑,都是清末的重修碑記。這個廟是“文革”以後重建的。進入廟裡,東面正牆上掛著彩繪關公像,南邊牆上掛著劉備和張飛像。關公旁邊有大刀周倉像。馬桂增說,曾經這廟裡有一副對聯非常絕妙,上聯是:“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下聯是:“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橫批是:“讀春秋看春秋亦步春秋”。
白佛村
1400年風雨坎坷
原始先民是否一直在此居住,不得而知。再往後關於村莊歷史有證可查的記載,就是建造於北齊時期的興寧寺與白石佛。從梅迪雅居小區出來,過中山路來到路北,大約就是白佛客運站向西斜對面那個位置,有一條通往白佛村的南北向主路,名叫興寧寺街。這條路快到盡頭時,位於路正中的興寧寺迎面進入視野。興寧寺坐落於一米半高的磚台之上,只有一間正殿,看上去舊了,柱子底端漆皮多有脫落。整座建築仿佛雕樑畫棟,卻原來除了門窗是木頭的,其餘全是水泥製作。這是“文革”中興寧寺遭毀壞後,村民於1987年重建的。不過,寺里的白石佛卻是地道的古物,為了防盜,大殿做了兩道門,木門裡邊還有一個鐵柵欄門。隔著鐵門,可以模糊看見一尊灰白色佛像矗立在大殿內。
興寧寺只在初一、十五開門供信眾上香,不過記者很容易就打聽到了保管鑰匙的吳淑蘭的家,80歲的她依然身板硬朗,她十分樂意為外來客人介紹這尊石佛。在她的帶領下,記者進入殿內,看到一尊約高4米的石佛。石佛身披紅黃綢布,看不清雕刻的衣紋。從側面撥開紅布,能看見石佛腳踩蓮花。佛像背後有一塊灰色石板,邊緣殘缺斷裂,細看可以發現上邊如行雲流水一般的花紋。吳淑蘭說,石板、佛身和蓮花底座是一體的,用整塊漢白玉雕成。在佛像背後壘了寬2米的水泥靠板,才讓這尊大佛穩固矗立。
據《石家莊市地名志》記載,興寧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公元550年的興寧寺比2014年要大得多,寺前廣場一直延伸到2014年的高台往南三四十米處。曾經,興寧寺有圍牆、山門、前殿、後殿、東西廂房共12間,整座建築雄偉壯觀、富麗堂皇,使人有近看是寺、遠看似城的感覺。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一塊重修碑上,刻有“郡城南下迤隔滹沱河驛塗右掖地名白佛村……村因寺識……大齊天保元年創建……”等字樣。
今天,這塊證明村莊歷史、村名來歷的碑,還有沒有呢?白佛口的村民馬桂增指著寺前高台上一塊躺倒在地的石碑告訴記者——它就是。幾個人合力搬開壓在碑上的石板,又打兩桶水衝去上邊的泥沙,卻只能看見碑上模糊有字,怎么也看不清關於年代的記載。
歷史上,這尊白佛歷經劫難。首先是日偽時期兩次遭偷,因為佛身太重,賊們就試圖割走佛頭。雖然兩次都沒得逞,但鋼鋸切入石佛脖子有三分之一深。村民不得不用磚壘起一座佛龕,把石佛整個罩在裡邊,鋼絲焊網,只露面部。“文革”初期,村里規模不亞於興寧寺的三官廟毀壞殆盡,這尊石佛也肯定不能再供著了。於是,二隊村民卜慶錄等十來個人,用繩子把佛像拉倒,就地掩埋了。
1987年,村里拿出9萬餘元重修興寧寺,村民自發捐款3萬餘元,大殿落成,白佛被重新安放。但文物大盜賊心不死,1993年6月2日夜,竊賊破門而入,割走白佛前臉,只剩雙耳和後腦勺。這事氣壞了村民,他們只好請來曲陽石匠,重新雕刻漢白玉前臉接上。今天看這尊白佛,完全看不出後接的痕跡,據說面目和原來幾乎一樣。村民焊了鐵門鐵窗加固大殿,後來,賊又偷過一次,未及下手就被村民發現,一路追攆到東二環,最終被抓住扭送進了派出所。
人物小志
“絲弦大王”劉魁顯
劉魁顯,小名秋來,白佛村人,1892年出生,1953年逝世,終年62歲。他自幼家貧,拜本村藝人張洛裘(音)為師學戲。劉魁顯早期工武生兼架子花臉,後改演文武老生。他身材高大、扮相魁偉、嗓音宏亮、聲若洪鐘,戲班在農村唱高台戲,幾里地外,仍然聲聲入耳,字字清楚,人稱“銅嗓金喉”、“絲弦大王”、“正定紅”(當時白佛村屬於正定縣)。曾有“三天三夜不合眼,也要看夠劉魁顯”之說。他的代表戲有:《調寇夜審》、《李淵勸軍》、《海瑞搜宮》、《張良辭朝》、《打棍出箱》等。
劉魁顯是劉俊山的三爺爺,劉俊山告訴記者,劉魁顯不但什麼戲都會唱,而且能唱“連本戲”,即整本的《封神演義》、《隋唐演義》故事連唱一個月,像電視連續劇一樣,吸引村民天天去看。
1938年,劉魁顯和“獲鹿紅”王振全、琴師奚德義、鼓師盧保群,在石門創辦絲弦“玉順班”(即今天石家莊市絲弦劇團前身),絲弦劇種開始在城市紮根,並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了絲弦劇種的生存和發展,劉魁顯在“玉順班”最困難的時候,賣掉了家裡的二畝好地以解燃眉之急。他曾向各兄弟劇種學習以提高演藝水平,又大力培養絲弦戲接班人,王永春、劉硯芳、張永甲等人都受過他悉心指導。
石家莊解放後,劉魁顯曾擔任市絲弦劇團團長,市戲曲工作者協會副主任,省、市文聯委員,市人大代表等。1953年12月因患食道癌醫治無效去世。全市黨、政、軍以及人民團體機關都送了花圈,並派代表參加了殯葬儀式。這是石家莊解放後第一個規模較大的葬禮。
白佛口
百年驛道興衰
從白佛村出來沿中山路向西,快到東二環時,路南可見石家莊藝校,路北可見白佛口村新蓋的樓房錦城小區。市藝校東牆根下,就是明清時期南北向的驛道經過處,白佛口新樓區里、中山路以北約200米處,就是同一時期東西向的驛道經過處。從南京到北京,從山東到山西,一條國道、一條省道在此交匯,便利的交通,促使白佛村部分村民來這兒經商,形成了白佛口這個自然村。
白佛口的郝新華記得,1963年那條南北向驛道還有,去北邊十里舖、正定城,本來這路寬20多米,因為“多年的道路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土路越軋越低,走的人也越來越少,逐漸地,路兩邊種上了莊稼。當地人稱它“大道溝”,郝新華說,他記得最深的地方有一米,1963年發大水,道溝里的雨水過了一個多月才排出去。改革開放以後,周圍新修的公路四通八達,這條路被徹底廢棄。
東西向的驛道,比這條路要窄多了,只有四五米寬。據《石家莊市地名志》記載,明朝時,兩條路交匯處往來車輛行人很多,白佛村民便在道邊開飯店、茶館,買賣興隆,店鋪漸增,逐漸形成村落。因位於交通路口,所以稱做“白佛口”。後來,隨著驛道的衰落,生意也跟著冷清。陳秋來記得,解放初,村民陳洛瑞還在那裡開店,但乾不起來,很快就撤了,那應該是驛道口最後一家店。
雖然古代的驛道已經消失,但此在今天依然是交通要道之所在。東二環與中山路在此交叉,白佛客運站在此修建,這裡終日人潮喧嚷。
古村莊
期盼永葆“銀”光
歷史上白佛村為正定城南屈指可數的富村,歷來有“金談固,銀白佛”之說,這主要是因為村里地多,且土地肥沃。馬桂增說,最多的時候,村裡有七千畝地。解放后土改分地時,平均一人一畝八分。再加上村民歷來辛勤耕作,節儉樸素,家家都小有積蓄,所以落得了“銀白佛”的稱號。
改革開放以後,村里個體工商業發達,上世紀80年代,主要街道兩邊便遍布菸酒肉食攤點。今天,這裡仍然是這樣,且更繁華。記者粗略數了一下,僅興寧寺街東西兩側,就有各類小店近150家,還不算路邊的攤點。即使最偏僻的白佛東街,靠近高速公路少有人流,街兩邊也有許多電氣焊、修理、訂做廚櫃一類的鋪子。
在興寧寺街擺攤賣“成都小吃”的老闆娘,說起這個村嘖嘖讚嘆,她十分羨慕村民們當房東的美好生活。馬桂增告訴記者,村里家家都是二層小樓,把多餘的房間出租,平均每戶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2300戶村民,年收入就是2300萬元。10000元錢對於市民來說並不多,但對於村民來說,日常吃喝花銷足夠用了。房前屋後種點兒菜,水費物業費不用交,村里年輕人該上班的上班,掙的錢就能積攢下來。而房子位於主要街道兩邊的人家,日子就更好過,商鋪出租價比住房高得多,村里最熱鬧街口兩側的個別人家,租房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
或許,“租房經濟”並不是最先進的經濟方式,但當下,這是村民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未來,如果集體的力量能更加強大,或者村里能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式,村民對“租房經濟”的依賴就會減弱。回望歷史,遙望未來,村民期盼白佛村能永遠擁有“銀”的稱號與“銀”的光華。
記者手記
行走在中間
18日早上7點半,小雨,記者撐著傘沿興寧寺街進村,人潮迎面而來,一張張年輕的面孔,穿著簡約時尚的男男女女,匆忙往外走。一看,就知道這是個租房大村——年輕人初來城市闖蕩的落腳點。據說,這裡的村民不足萬人,租房的外來戶卻不下一萬五千人,最多時可能達到了三萬。周圍許多村子拆了,人潮湧向這裡,抬高了這兒的房價。不過,即使一間小屋從原來的250塊漲到300塊,也仍然比找同伴伙租樓房方便。
村子好大,從興寧寺街南口走到西北方向村委會,足足用了一刻鐘還多。早上7點半,村委會就有人上班,同一時間,外來的年輕人匆忙趕點兒出村。清晨這一刻,村莊睡醒了,它充滿活力地開始了新的一天。
街道不寬,店鋪不大,但每個能做生意的角落都見縫插針,造就了這份屬於城中村的熱鬧。不似市中心已然全部高樓“村”感難覓的村落,也不似偏遠郊外仍是平房還沒變樣的村莊,此刻的它行走在時間長河的中段。或許,今天它的面貌,未來早晚會變化,但這一刻它的樣子,已然如此深地印在我腦海,完整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