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佛花鈸

石家莊郊區的花會之秀——白佛花鈸,多少年來享譽百里。這支花鈸藝術的形成,追蹤溯源還應從東垣大鼓談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佛花鈸
  • 介紹:石家莊郊區的花會之秀
  • 歷史:漢高祖十一年
  • 近況:使之更加光彩
歷史,近況,

歷史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夏陽候 叛亂,其守將趙利鎮守東垣(今石家莊郊區東古城),高祖親率大軍前來征伐,鏖戰月余,叛軍被徹底擊潰,於是,劉邦命軍士“置數十”於東軍增添了極大勝利的喜莊氣氛,也使東垣人耳濡目染中孕育出不少民間土著的鼓鈸好手,從此使東垣大鼓一直延續下來。《正定府志》記載:“至曹魏首倡屯田,常山(今東古城)土脊農人雜處……逢吉旦,村鎮鼓鈸相應”,“市井蕭鼓喧鬧,聲不絕,相塞於途”。足見鼓鈸這一民間藝術早已普及東古城一帶的村鎮。
據傳,清嘉莊10年(公元1805年)正月,東古城一帶的鼓鈸高手雲集到南高營村南一片開闊地,競相亮技。當時,在眾多的鼓鈸隊中,白佛村高挑著龍虎大旗引出一支前所未有的花鈸隊來,其表演一反以鈸也不過三、四個套路,可打得非常熱鬧。後來,每天民間花會鬧春時,白佛花鈸總是一馬當先,金光閃爍,鈸聲震天,讓人耳目一新,喝彩不止。

近況

多少年來,白佛花鈸這一花會藝術在白佛人的努力下不斷改進,特別是近幾年,黨和政府對白佛花鈸給予了很大的關懷和支持,文化部門曾多次派人前去幫助整理加工,使之更加光彩。1990年春節,白佛花鈸首次參加了省城石家莊市民間花會大賽,榮獲“民間花會特別獎”。1991年春節,又應北京龍潭廟會的邀請,參加了北京“龍潭杯”中國民間花會藝術賽,奪取“優勝獎”,並榮獲了六項個人獎,成為石家莊郊區第一支進京參賽並獲國家級大獲的民間花會。該次進京參賽,白佛村村長王建設親自擔任領隊,楊占靈、卜忠分別任總教練和教練,演職員共110餘人。
白佛花鈸按套路及節奏可分四大段六十一番:第一段“節節快”;第二段“大力靜”;第三段“老虎齜牙”;第四段“金雞上架”(或稱“沖於一柱香”)。在鈸動作上則有“黑狗鑽襠”、“背後捉雞”、“小免挽玉花”、“哪咤鬧海”、“鯉魚打挺”、“鷂子亮翅”、“眾星捧月”第二十餘打法。表演中以大鼓、引鑼、水鑔為伴樂。幾十個彪形大漢身著古戰場士卒服裝,手中的金鈸上下翻舞,他們或蹲或站,或跳或躍,或旋或串,動作大方,錯落有致。在大鼓伴奏下,鈸聲鏗鏘,節奏鮮明,急如萬馬奔騰,緩如細雨如風。打到火爆處,“嗚嘟嘟”是螺號聲鳴起,真箇聲情並舉,引人入勝。持別是教練卜忠(1994年去世)打到酣暢時簡直“忘乎所以”,施出渾身解數,鈸隨人舞,人隨鈸走,任其游弋於鈸群之中。因他的技藝最高,當地人都把卜忠尊稱為“鈸忠”。
花鈸表演可變換出六個隊形,既適當廣場表演也適用於行進表演,其氣勢磅礴,極富於燕趙人的陽剛之氣,顯示出炎黃子孫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堪稱石家莊民間花會的一枝奇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