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景觀與記憶:歷史保護案例研究》是2015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築、景觀與記憶:歷史保護案例研究
- 作者:(美)布魯斯通
- 類別:建築
- 譯者:汪麗君,舒平,王志剛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12178612
《建築、景觀與記憶:歷史保護案例研究》是2015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建築、景觀與記憶:歷史保護案例研究》是2015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跟保護行為本身一樣,這本書著眼於真實的場所 ,通過它們來建構起那些曾經被用於指導歷史保護的 觀點和價值標準的廣泛背景框架。《建築、...
《建築、景觀與記憶——歷史保護案例研究》是2015年10月1日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 丹尼爾·布魯斯通。作者:[美] 丹尼爾·布魯斯通 出版時間: 2015-10-01 版次:第一版頁數:306裝幀:平膜開本:大16開 跟保護行為本身一樣,這本書著眼於真實的場所,通過它們來建構起那些曾經被用於指導歷史...
吳堯、朱蓉,[葡] Francisco Vizeu Pinheiro. 澳門舊城區街巷公共空間案例研究,澳門民政總署出版, 2016.吳堯、張吉凌,蘇南鄉土民居傳統營造技藝,中國電力出版社,2015.朱蓉、吳堯,城市·記憶·形態:心理學與社會學視維中的歷史文化保護與發展,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吳堯,澳門建築,三聯書店(香港)有限...
業內人士認為,城市歷史建築正在遭遇毀滅性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缺少個性的高樓。而這些背後是城市歷史“活化石”的消亡和文化歷史傳承記憶的消失。如何將搶救性保護與科學的城市規劃相結合,從根本上解決歷史建築保護與開發的矛盾,已成城市化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拆與建的循環 中國傳統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以自身...
建築現狀 武漢市人民政府於1993年公布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為武漢市保留的歷史優秀建築。校園充分利用其自身優越的地理條件及悠久的歷史文化,使人工造景與天然景觀有機結合,人文景點與自然景致相得益彰。武漢市在2000年7月劃定了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的保護範圍為建築物周圍20米至48米,建設控制地帶為武漢大學珞珈山主校區。近年...
3.3 “次焦點”歷史地段的空間改造:南京鐘嵐里 3.4 以一座活的古城重建曠野間隱含的結構:晉陽古城遺址上的太原縣城 3.5 從對象到場域的文化景觀整合:太原太山龍泉寺 3.6 民間智慧的惠澤與反哺:邢台英談村 3.7 約束的視窗:南京明城牆中央門西段 第四編 事件途徑:關於近現代文物建築的保護規劃方法 導言 ...
三、案例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圖表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朱蓉,女,江蘇無錫人。南京東南大學建築設計與理論博士,現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建築設計、城市景觀藝術設計以及城市歷史文化保護理論與設計方法的教育、科研工作。共發表學術期刊論文及國內外會議論文20餘篇,譯著與...
確定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行區域性整體保護的,市文化主管部門可以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文化生態保護區專項保護規劃,報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行區域性整體保護。區域性整體保護應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保持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歷史風貌和傳統文化生態,不得改變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人居環境。第十五條【代表性傳承人的...
2009年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碩士研究生和風景園林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世界建築、城市與景觀”課程赴西班牙、德國、捷克、美國學習考察後完成的38個專題研究報告,內容以考察參觀國家的城市為主要對象,全面展現研究生們對建築、景觀、空間與設計的觀察與理解,對歷史文化與生活的感受與分析,對當代城市與景觀設...
《家園的記憶與表達》是2020年11月1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最、劉沛林。內容簡介 傳統聚落因傳承了豐富的古代歷史和文化信息,成為鄉土文化與地方文脈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緊圍繞“傳統聚落景觀圖譜”這一科學問題,以湖南省現存較為完好的典型古村古鎮為研究案例,系統...
在另一層面興衰聯結著幾代人生活的舊工業區,也印刻著人類技術進程中最重要的一頁,對它的保護對於保存完整的歷史記憶大有益處。通過對舊工業區改造實現其成功轉型的經典案例包括歷時二十年的德國魯爾區的改造、舊金山漁人碼頭、芝加哥海軍碼頭等。設計區域:首鋼位於京西石景山區的首鋼煉鐵廠,其前身可以上溯到建於1919...
6.王夢婷、吳必虎、謝冶鳳、高璟,2022,戀地主義原真性:人文地理學視角的建築遺產原真性解釋框架。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13(2):102-117. [159] 7.文彥博、吳必虎、鄧可,2022,近十五年中國“歷史性城市景觀”研究進展與思考。《高質量發展理念下的空間規劃與城鄉治理》第六編《景觀規劃與城市風貌》,477-487. ...
摸得著建築的質感,聞得到久違的味道,喚得醒沉睡的記憶。龍門浩老街,是一座既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又具備了現代時尚元素的老街。2017年老街啟動了保護與修繕工作,極具匠心的打造。在尊重歷史的原則下,修舊如舊,業態布局也是以歷史文化特性為原則,配置了以西式業態與文化藝術為主導的業態結構。 龍門浩老街,是...
莊園2012年6月1日正式營業,並且建設了30多座經典的俄式建築,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俄式建築群,將城市歷史與文脈、濕地美景與經典建築、環境保護與旅遊發展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建築布局 哈爾濱伏爾加莊園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成高子鎮阿什河畔,占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伏爾加莊園風景秀麗,有大片的園林和灘涂濕地;...
自貢記憶 以震撼的彩燈藝術、精湛的傳統工藝、唯美的藝術體驗感受自貢獨特的風貌及原滋原味的傳統風物。奇幻侏羅紀 圍繞“恐龍時代”主題打造穿越時空的夢幻場景,融合親子互動、科普互動、光影互動等內容,讓人身臨其境。夢幻河灣 柔美的荷花、古典宮燈、水晶拱橋、十里桃花……在霧氣氤氳中美景交相輝映,融入真人演藝,...
78. 周尚意,朱明,地名景觀與北京舊水系——淺析以地名景觀反推歷史原貌的方法[J].中國方域,總第141期,2002(5):33-35.79. 周尚意,李淑芳,張江雪. 行為地理與城市旅遊線路設計[J].旅遊學刊,vol.17(5),2002(5):66-70.80. 周尚意,梁紅梅,李亮. 城市老年人戶外公共活動空間調查[J].中國社會...
要求:了解歷史文化名城基本概念,歷史文化街區基本概念,歷史建築基本概念,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自選柳州市曙光西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一棟歷史建築進行分析,形成歷史建築保護規劃以及設計意見。調研基調:充分了解歷史建築的由來,以及定義標準,保護原則和方法等。緊密結合基地研究,處理好景觀與建築和環境關係。文學作品 柳...
1.3.15 《遠逝的輝煌:圓明園建築園林研究與保護》1.3.16 《北京私家園林志》1.3.17 《圓明園的“記憶遺產”》1.3.18 《金陵紅樓夢文化博物苑》1.4 近代園林歷史與理論 1.4.1 《中國近代園林史》1.4.2 《南潯近代園林》1.5 風景園林教育 2 園林與景觀設計 2.1 綜述 2.2 古典園林文化傳承 2.2....
橫向/上海亦境建築景觀有限公司 負責人/1 [2] 26 溧陽龍泉山莊景觀規劃設計 橫向/溧陽龍宇房地產有限公司 負責人/1 [2] 獲獎與榮譽 播報 編輯 多次中標國家級、省部級規劃設計項目,獲國內外設計獎70餘項,其中IFLA亞太卓越獎6項、榮譽獎4項,英國BALI國際獎2項,上海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占地面積約88畝,建築面積約16.1萬平方米,區劃分為A、B、C、D、E五個地塊,共設傳統文化體驗區、國潮文創體驗區、國際交流中心、生活方式中心四大功能區域。分為南北風貌景觀帶和東西旅遊拓展帶,兩帶中打造“十八景”,含有“花街鳥語”、“黃葛掛月”自然風貌景觀2個,“古井春風”、“較場...
據介紹,該綠地占地面積約1603平方米,以“開敞綠地、景觀共享、映襯歷史、延續風貌”的設計願景,打造全面開放的公共綠地,以內向開敞的空間手法復原了中央弧形草坪,並保留了老銀杏等大型喬木,最大程度還原建築原貌。同時,在公共綠地中,一件兼具藝術和科技感的現代雕塑,悄悄喻示著“雷士德工學院”已經煥彩新生。20...
工業遺產一詞是根據《下塔吉爾憲章》中闡述的工業遺產定義進行工業遺產保護的興起的詞語。詞語概念 工業遺產具體指:“凡為工業活動所造建築與結構、此類建築與結構中所含工藝和工具以及這類建築與結構所處城鎮與景觀、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質和非物質表現,均具備至關重要的意義……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
建立京津冀文物保護協同機制,實施冬奧會區域文物保護展示工程,推進京張鐵路整體保護利用示範項目。推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常態化、標準化,出台日常養護、歲修、巡查和監測工作規範。指導古建築密集區開展古建築養護工程試點和古建築保護利用綜合試點。加強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完善歷史文化名城、村鎮、街區申報...
四、建築點景,精在體宜 212 五、借景巧妙,小中見大 215 第三節 浙派園林造園意匠典型案例分析 217 一、杭州小有天園園林藝術探析 217 二、杭州虎跑園林禪境空間探析 225 三、杭州湖山春社民俗活動及其園林營造研究 236 第六章 浙派傳統園林的保護傳承 246 第一節 浙派傳統園林的興衰啟示 246 第二節 ...
推動各鎮依託代表性歷史建築及空間,打造集民俗展示、風物銷售、小吃品嘗等功能於一體的小鎮市集,形成“趣皖北,趕大集”IP。表12 特色文旅小鎮建設名單 第二節 精緻發展鄉村旅遊產品 構建全域鄉村旅遊目的地。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主攻方向,統籌謀劃、一體推進休閒旅遊發展、和美鄉村建設、傳統村落保護,推動更多具備...
秦都區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素有地下文物寶庫和天然博物館之美稱。擁有各類文物遺址遺蹟40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漢平陵、秦漢沙河古橋遺址),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清劉古愚墓),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細柳倉遺址、馬跑泉磯遺址、尹家村遺址)。相傳姜子牙渭濱釣魚遺址在今釣台街道釣魚台村,...
城市遺產與社區記憶 懷舊是否可以挽救一個地區?立陶宛維爾紐斯的拉茲迪奈區案例研究(英文)城市更新中的社區日常空間與歷史記憶:山東省滕州市接官巷歷史街區更新改造規劃實踐 作為社會空間的歷史性城鎮景觀:以北京什剎海歷史文化街區為例(英文)從“社區營造”的視角探討城市居住性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以杭州湖邊郵...
為塑造特色田園鄉村的魅力和吸引力,江蘇組織編制《江蘇地域傳統建築元素手冊》《鄉村營建優秀案例集》等技術指南,建立了設計師駐村服務制度,推動提供鄉村建設全過程陪伴式服務,同時在全國範圍內優選專業水平高、社會責任感強、鄉村設計經驗豐富、志願服務江蘇鄉村設計建設的優秀設計師,涵蓋規劃、建築、園林景觀、藝術...
早在四十多年前,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兩個學生就發出了《我們要現代建築》(蔣維泓,金志強,1956)的呼籲,可惜時代的錯誤卻讓他們懷壁其罪。幾十年過去了,歷史已經還他們以公正。“能夠表達我們時代的建築”曾是他們的出發點,景觀何嘗又不是如此呢?能夠表達我們時代的景觀,提倡城市景觀的“白話文”,回到人性與...
地質公園景觀及空間環境設計研究——以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例 藝科融合,協同創新——意工廠產學研平台案例研究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景觀設計研究 統計框架下的工業設計貢獻率實證研究 北京東城區體育生活化重點工程導向系統配色方案研究 北京捷運公共藝術的探索性實踐——“北京·記憶”公共藝術計畫的創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