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老建築群

武漢大學老建築群

武大早期建築群建成於上世紀30年代,包括工學院、圖書館等15處26棟建築,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大學老建築群
  • 占地面積:3000餘畝
  • 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
  • 工程造價:400多萬元(銀元)
簡介,社會評價,建設的歷史背景,建設階段,建設完成情況:,建築營造技術,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屋架工程,建築現狀,建築布局與風格,設計風格,建築布局,建築的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武大牌坊被拆,

簡介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經歷了7年的建設,主要建築有文、法、理、工四個學院大樓和圖書館、體育館、學生宿舍、學生飯廳及俱樂部、華中水工實驗所、珞珈山教授別墅(十八棟)及街道口牌坊半山廬等。占地面積3000餘畝,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工程造價400多萬元(銀元)。

社會評價

武漢大學的早期建築氣勢恢宏、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輪美奐,是中國近代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建築風格之新穎、設計思路之先進,開中國大學校園建築之先河。
武漢大學早期建築概貌武漢大學早期建築概貌

建設的歷史背景

1928年7月,國民政府決定組建國立武漢大學,國民政府大學院(教育部)院長蔡元培任命李四光葉雅各張難先石瑛王星拱麥煥章等為國立武漢大學建築設備委員會成員,李四光為委員長,葉雅各為秘書。

建設階段

李四光是地質學家、秘書葉雅各是林學家,對武昌郊外的地理環境比較熟悉。葉雅各認為“武昌東湖一帶是最適宜的大學校址,其天然風景不唯國內各校舍所無,即國外大學亦所罕有”。經全體委員實地考察後,1928年11月確定以武昌城外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遠離鬧市的羅家山(又名落駕山)、獅子山一帶為新校址。依據了國外著名大學校園的理想模式,也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疏遠相地選址理念。
工程於1929年3月18日開始勘測規劃,主軸線為李四光勘測所定。繆恩釗帶領助手沈中清及另外4名測工開始新校舍的測量繪圖工作,經過5個月艱苦努力,按時完成勘測任務。開爾斯構思圖紙時,常常在山上一站就是數小時,半年後完成了總設計圖。8月,省政府公布校園範圍,東以東湖濱、西以茶葉港、北以郭鄭湖為界,南面自東湖濱切至茶葉港橋頭,總計面積三千餘畝。學校用七塊銀元一畝水田、五塊銀元一畝山地的價格買下校舍用地。
1929年10月,建築設備委員會正式聘開爾斯為新校舍建築工程師,同時通過總設計圖,此外還聘有結構設計師為萊文斯比爾(A.Levenspiei)、薩克瑟(R.Sachse)作為助手,聘請凱爾斯在哈佛大學的同窗好友繆恩釗為新校舍監造工程師、工程處負責人,負責施工技術監督及部分結構、水暖設計。在他嚴格認真的技術監督下,保證了這些工程的施工質量,主體結構至今仍堅固如初。工程分別由漢協盛、袁瑞泰、永茂隆等營造廠及上海六合公司承建。1930年3月新校舍工程開工。漢協盛營造廠老闆沈祝三堅信“質量就是根本”,要求武大工程均著眼於保固期百年上,進料選優質材料,處處嚴格檢驗把關,即使在他遭到雙目失明的沉重打擊後,仍堅持主張雙方均派工程師及監工隨時監督檢查質量。施工中一旦發現問題,則不惜代價,返工重來。
1930年5月,六十高齡的開爾斯在上海病倒,病中仍堅持工作。1932年3月7日,王世傑校長在新校舍禮堂里講演時說:“在這裡我們最要感謝的是開爾斯先生,他可以說是一個藝術家,他不計較報酬,而完全把興趣寄托在藝術方面……他給予我們的幫助實在大得很!”為感謝和紀念開爾斯對新校舍建設的貢獻,武大授予他名譽工程師稱號。沈中清後來也成為武大建築設計室第一任室主任。
1932年5月26日,王世傑在珞珈山新校舍落成典禮上講:“十二年前,我和李四光在回國途中曾經構想,要在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建設一所大學,今天這個願望實現了。”最後指出:“本校的工程,尚只完成一半,此後需要中央及地方的指導與幫助正切。我們的建設不僅是物質的建設,還有最大的精神建設,無論在學術建設方面或文化事業方面,我們都在努力。請大家看看我們所走的路是不是中華民族的出路,是不是人類向上的路!”同時,王世傑與葉雅各親自帶領師生在珞珈山造林,半年植樹50萬株,使園林化的校園裡的中西合璧建築群更為秀美壯觀。1933年,一期工程完工後,曾昭安組織編印了《國立武漢大學建築攝影集》,含有41幅精美照。

建設完成情況:

一期工程耗資150萬銀元(因通貨膨脹,實際耗資170萬),中央政府與湖北省政府各支持75萬,李宗仁撥款20萬資助;二期工程,中央政府和湖北省政府又各支持75萬。餘下部分,由委員們通過各種渠道籌得,如中英庚款、漢口市政府、湖南省政府、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捐資等,總計400萬銀元。
一期工程(1930年3月-1932年1月):文學院、理學院、男生寄宿舍、學生飯廳及俱樂部、教工第一、二住宅區、運動場、國立武漢大學牌樓等共13項;
二期工程(1932年2月-1937年7月):圖書館、體育館、華中水工實驗所、珞珈山水塔、實習工廠、電廠、部分生活用房、法學院、理學院(擴建)、工學院、農學院(未竣工)等共17項;
未完成工程:醫學院、大禮堂、總辦公廳因經費不到位未建。

建築營造技術

基礎工程

基礎是建築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它負責承受建築物上部傳下來的全部荷載,並且把這些荷載連同本身的重量一起傳到地基上。
武漢大學近代歷史建築中常用到的基礎有兩類:新灰土基礎和鋼筋混凝土基礎。
新灰土基礎灰漿三合土的營建方式,即採用1份石灰,2份黃砂,4份碎塊(碎塊指石料、煤渣、磚渣、鋼渣作為骨料)的配比方式。隨著水泥材料的引入,新灰土基礎新的品種應運而生,即水泥三合土(又稱“四合土”),它運用在水下基礎中,或者潮濕的地表層,其成分為1份水泥,3到4份黃砂,7份碎塊。新灰土基礎在武漢大學近代歷史建築得到廣泛的運用,如教師職工住宿區就是採用的這種基礎。
鋼筋混凝土基礎是武漢大學近代歷史建築中最常見的基礎之一,由於它的高抗壓強度,在武漢大學校園建築中套用十分廣泛,根據它的形狀特徵不同可分為: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鋼筋混凝土階梯狀基礎、鋼筋混凝土錐形基礎這三類。這三類在武漢大學近代建築群中都有用到。營造工藝為:定位放線→基槽清理、驗槽混凝土墊層澆築、養護→找平、放線→基礎底板鋼筋綁紮、支模板→鋼筋、模板質量檢查,清理→基礎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養護→拆模。鋼筋混凝土的經典案例就是宋卿體育館,宋卿體育館坐落在武漢大學建築群規劃的主軸線上(由黎元洪(字宋卿)的兩個兒子捐贈基金建成,因此而得名),整個體育館由於建築荷載很重,採用了6榀鋼屋架,因此荷載較大。

主體結構

武漢大學近代歷史建築用到如下主體結構形式:混合結構形式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形式。
混合結構體系運用在建築層數不多的建築上,武漢大學主要是分布在“十八棟”等教師職工宿舍區,其中混合結構用到了磚牆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和磚木混合結構這兩種結構形式。其中磚木混合結構就是磚和木頭這兩種材料一起充當建築承重構件的體系。
磚(石)木混合結構(masonry timberstructure)是由磚塊、石塊、砌塊等砌體作為豎向承重構件,而用木樓板木屋蓋木屋架作為其他承重構件的房屋建築結構。其典型案例是武漢大學珞珈山辦公大樓,這棟建築豎向承重牆體採用的是石塊砌築承重,地面採用的是1in(0.0254m)的木地板,屋頂採用英式木屋架,基礎採用的是新灰土基礎。
磚牆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是指:依靠磚牆或者磚砌柱子作為豎向承重構件,而房屋的其他受力構件如樓板、樓梯、圈樑過梁屋面板,採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的形式。武漢大學中其典型的例子是老齋舍,其外牆圍護結構採用的是磚牆面,內部空間局部採用鋼筋混凝土柱、鋼筋混凝土梁板體系。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框架結構的一種形式,它指的是採用由鋼筋混凝土梁(主梁、過梁、圈樑)和鋼筋混凝土柱形成的框架作為建築物的骨架,其牆體不承重,樓板採用鋼筋混凝土板加氣混凝土空心磚多孔磚等輕質板材等材料砌築或裝配而成。梁和柱之間的連線為剛性結點。武漢大學框架結構典型的案例就是宋卿體育館和老圖書館。整個體育館運動場地部分在面闊方向為八柱七跨,進深方向為六柱五跨。

屋架工程

屋頂是武漢大學近代歷史建築中最具有特色的地方之一,武漢大學近代歷史建築中西合璧的精髓也是在屋頂上面得到了充分體現,在武漢大學校園建築中,中國傳統式屋頂已經完全捨棄了傳統的構築方式,完全採用西式先進的構築形式,其中鋼筋桁架屋頂,三絞拱屋頂,西式木屋頂等都在武漢大學近代歷史建築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完美的運用。
三鉸鋼拱屋架定義:採用拱形結構作為屋蓋的骨架,該拱形受力構件是由3個絞節點組成,兩個置於基座處,一個位於拱頂,這種特殊的受力形式的拱形屋架稱為三絞拱屋架。這種結構形式在武漢大學典型的案例是體育館,鋼拱本身的結合的方式是採用分段的節點槽鋼進行鉚接,形成整個弧形結構,每榀鋼柱拱腳處的連線為通過絞節點和鋼柱直接進行連線,與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之間的連線是通過工字鋼和連線鋼板進行共同的連線,工字鋼是主要受力構件,連線鋼板是主要的受力構件和起到吊掛的作用。
鋼桁架屋架的定義:採用鋼桁架作為屋架的支撐結構,其桁架的形狀可以是梯形、三角形(芬式桁架)、四邊平行形、弧形等。我們把這種鋼筋作為桁架材料屋架形式稱之為鋼桁架屋架結構。鋼屋架的營造技術是:工字鋼、槽鋼、角鋼這些單個材料通過鉚釘或者螺栓來連線,一般鋼桁架無法達到預定的長度,要通過續接和交接的方式進行加長進行連線。武漢大學鋼桁架屋架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圖書館。
鋼筋混凝土屋架定義:整個屋架結構的各個構件採用的是鋼筋混凝土這種材料製作的屋架,稱為鋼筋混凝土屋架。其屋架形狀以滿足受力合理、節約材料、構造簡單和施工方便為前提,無固定形式。這種屋架常用的形式有三角形、梯形、拋物線形、折線形等。該類型屋架的製作工藝為:固扎鋼筋→支模板→現場攪拌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養護→拆模板。武漢大學近代歷史建築中最典型的案例是老齋舍門樓上的庭樓屋頂,整個屋架是由內外框架組合而成,外框架是面寬5個開間和3個進深即6×4根外柱形成外框架柱,內框架是內部四根柱子形成的內部框架(圖15),從圖16中看出整個鋼筋混凝土三角形屋架採用的是古建築的抬梁式屋架形式,和傳統結構不一樣的是這些結構材料凜條,梁等都是採用鋼筋混凝土,去掉了古代多餘的一些構件如穿插枋、木墊板等構件。
武漢大學在屋頂的一些屋架裝飾構件完美地保持了古代建築大屋頂的特色下,又採用西方先進的技術,使得許多屋頂的結構構件擺脫承重,僅僅處於圍護建築古樸形象的裝飾。這些構件由斗拱、桁、椽、耍頭、額仿、昂、和屋脊裝飾等結構構件。其營造工藝如下:施工準備→製作模板→澆築構件→主體結構清理→主體結構上固定預埋連線件、鋼筋→預製構件安裝、焊接→安裝斗拱、椽、戧角飛檐等結構構件。屋架裝飾構件的實例在武漢大學近代歷史建築中比比皆是,如工學院、體育館、圖書館等。經過武漢大學檔案館武漢市檔案館等相關資料查詢得知它們的施工工藝是通過預製裝飾構件後在主體結構進行安裝的。

建築現狀

武漢市人民政府於1993年公布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為武漢市保留的歷史優秀建築。校園充分利用其自身優越的地理條件及悠久的歷史文化,使人工造景與天然景觀有機結合,人文景點與自然景致相得益彰。武漢市在2000年7月劃定了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的保護範圍為建築物周圍20米至48米,建設控制地帶為武漢大學珞珈山主校區。近年來,學校成立了專門的保護委員會,制定了保護措施和維修方案,堅持適用於保護並舉和修舊如舊、保持原貌的原則。但實際上,武漢大學校園內新建的部分建築與校園內的早期建築之間以及其內部不同的建築之間沒有很好的保持協調一致的風格。早期建築的修復和保護未能真正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部分建築的局部被風蝕或由於人為原因毀壞嚴重,需要良好的維護和修繕。還有長在屋頂上的樹木,時刻危脅著文物的壽命。再如維修櫻園四舍時,只是敲去不牢固的牆皮,然後敷上一層新石灰,極不協調。還有十八棟的修繕也把老建築修成了新別墅。

建築布局與風格

設計風格

由於建築的風格是建築師設計風格的顯性表現。開爾斯的設計按照建築設備委員會“實用、堅固、經濟、美觀、中國民族傳統式外形”的要求,貫穿中國傳統建築“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思想,採用“遠取其勢,近取其質”的手法,對環境的深刻理解,對地形的巧妙利用。采中西建築形式之長,集古典與現代建築之美,開當時建築風格之先。根據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使校園總體規劃具有鮮明的特色。校園建築物依照各自的功能,採用散點,放射狀的布局,又遵循中國傳統建築的美學原則,因山就勢,建築組群變化有序,整個校園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嚴整的片斷,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群體。這些建築群相互構成對位對景,面面相觀,最大限度地擴大了環境空間層次。欣賞珞珈山校園建築,不是在“可望”,而是在“可游”,步移景異,韻味無窮。當時大量西方建築界都還處在探索階段之中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被成功地運用在武大早期建築的設計施工上,並且深刻影響到中國後來的建築,在中國建築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武漢大學老建築群

建築布局

校園中心區由2條南北軸線和2條東西軸線相交匯形成兩大組建築群,總體規劃因山就勢,利用東、南、北三面環山,西側為低洼地的區域規劃校園中心區,低洼地作運動場,看台依坡而築。建築群沿看台外面凹形校前大道上側布置。南山(火石山)建工學院,北山(小龜山)建理學院,東側山脊規劃了大禮堂。形成以運動場為中心,大禮堂為主體的一組建築群。工學院、理學院分別在運動場中線400米的南北端,為大禮堂的左右翼。大禮堂和體育館在運動場東西軸線上下端正。運動場西向山起箕(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多米)地勢驟降,為校區下沉式中心園林地。體育館在其下方。於是形成貫穿工學院、理學院的南北軸線,及由大禮堂延伸至體育場以西的體育館的東西軸線,空間呼應,地形錯落,章法井然卻又十分生動而切合地形。中心區西北側的獅子山從東、北兩個方向可遠眺東湖,從東湖亦可見獅子山山頂輪廓,形成以圖書館為主體的另一組建築群,在北山丘陵地帶的獅子山,坐南朝北。圖書館居山頂中央突出;東、西兩翼為文學院、法學院,相對矗立;南面學生宿舍抱坡而建。飛檐碧瓦掩映在綠樹叢中,使山體顯得更加鬱鬱蔥蔥、錯落有致。

建築的價值

歷史價值

首先、她記載了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設的艱辛足跡。武漢大學的建設過程無不飽浸著當時的教育者、仁人志士的愛國熱情和對教育的熱愛,體現了他們求真務實,尊重科學,艱苦奮鬥等精神。
其次、她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史證。
珞珈校園的建設時期,正是歐風美雨向中國內陸逐步滲透的時期。珞珈山的武大校園是中國人自主創建的第一個大學校園,是中外建設者的共同努力的結晶,建築既沒有完全西化,也沒有完全的中國化。而是在尊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運用西方建築的技術,規劃設計中了中西合璧武漢大學早期建築
第三、國立武漢大學的新校舍為培養高級人才和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武漢大學的學術地位和教學水令世人矚目,為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第四、這裡也是弘揚愛國思想的聖地。抗日戰爭時間,蔣介石和周恩來因國共合作一起在這裡居住工作過。

科學價值

1、校園選址科學,有山有水,自然風光優美。
2、建築規劃布局科學合理,設計師面對山水,沒有一開始就大動干戈,而是尊重自然、依山就勢,運用中國園林、殿堂建設的慣用布局方式,在散點、放射狀的自由式總體布局的基礎上,利用山體山勢、地形地貌,精心布置建築群。
3、建築設計思路上,建築風格獨樹一幟,中西融合,科學地將裝飾性與實際性巧妙的結合。

藝術價值

1、尊重自然,融合自然,因山就勢,大量運用“地不平天平”的設計手法,建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結合。
2、繼承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理念著力營造珞珈校園建築群,建築豐富多樣,富於變化,楊正的格局中滲透著自由的布局,自由的布局中存在著嚴整的片段。
3、運用西方建築手法,單體建築造型宏偉高大,多姿多彩。把西方的水泥、鋼結構、西式的雙立柱與中國的歇山頂屋檐結合,使單體建築有了西式的宏偉,群體建築有著中式的宮廷樓閣。
4、建築的裝飾考究,把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相結合,重複體現了建築的藝術抽象性、象徵性的特徵。

武大牌坊被拆

“老武大的牌坊”,是遊覽武大時必留影之處。昨天下午2點,隨著“轟”一聲沉悶的響聲,一部挖掘機僅2分鐘便完成了任務,一座有20年歷史的武大標誌性建築便不復存在了。
一些圍觀的學生紛紛上前,舉起相機拍照留念。“這是要毀了我們對它的所有記憶啊,以後回來就物非人非了。”來自武大測繪專業的2010級學生吳天文說,3年前(2010年)父親從老家蘭州送她來武大,首次見到武漢大學標誌性門樓,興奮之下和父親互相拍照留影,沒想到再也不存在了。
03屆武漢大學商學院畢業生朱煥桓得悉門樓即將被拆除,當即從單位趕來,終究沒有見到聳立的門樓,在廢墟中翻了半天找出一塊大理石碎片,上面有一個“武”字,準備拿回家收藏。“沒想到這么重,少說20斤。”朱煥桓抱著這個“武”字沒走多遠便放下了,他說牌樓沒有了,希望收藏一點牌樓的碎片作紀念。
就在與記者說話的瞬間,一名騎腳踏車的大學生當即將“武”字抱起放在腳踏車后座,朱煥桓還沒來得及招呼一聲,該男生便消失在人流中。
負責拆除牌樓的黑龍江龍建路橋公司張先生目睹這一幕頗為好奇,無法理解學生們爭搶廢墟。“並不古老的牌樓,再修一座就是了。”
武大最早的牌坊,位於街道口勸業場的民國老牌坊處,為木製結構,建於1931年,仿北方牌坊式樣,四柱三間歇山式結構,琉璃瓦頂,略施斗拱,油漆彩繪,古樸大方。那時,該處是一片開闊地,木牌坊建成次年,就毀於龍捲風。1937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鋼筋水泥沖天式牌坊,隨著時代變遷,武大民國老牌坊漸漸被周邊林立的高樓包圍,留在勸業場;而武大的大門,也退回到現在所在的位置。
1992年,為迎接建校100周年華誕,武大以民國老牌坊為藍本,開始興建新的大門牌坊,於1993年教師節前建成。此次拆除的,即為此牌坊。“仿造的牌樓,區區20年,不屬於歷史保護文物,沒有任何文物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