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介紹】
延良寺(又稱洋縣延良寺萬壽禪院),位於
陝西省洋縣謝村鎮秋苗村,距離洋縣縣城17公里。
早先,延良寺廟產為當地一花炮廠占用,2000年前後收回、重修。延良寺現為
國家宗教事務局正式認定的、對外開放的
宗教活動場所之一。
目前,延良寺占地不足十畝,有
大雄寶殿等殿堂近六十間。寺院前(南面)為當地灌溉乾渠,東、西、北三面全是田野,乃是一處清靜之佛門聖地。延良寺是國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
佛教音樂”在洋縣境內保留最全的傳習場所。
延良寺,初立道場於盛唐,時名萬壽院。至
唐玄宗天寶年間,乃大盛。
清,
嘉慶年間,上廣下含大和尚應僧眾邀請入住萬壽院,重修
古剎,建成以山門、大雄寶殿、羅漢殿、五佛殿為中軸線的四進三院格局的寺院。此時,寺院房舍70餘間,占地20餘畝,改名延良寺,盛極一時。
清,
雍正年間古萬壽院,擴建四進三院,基地約二十餘畝,佛法香火教化,功德巍巍殊勝。
自
嘉慶年間至今的三百餘年來,延良古剎經上廣下含、上海下隆、上寂下財、上照下善、上通下寶五代高僧衣缽相傳,雖經一千多年的風雨滄桑,幾度興廢,幾經法難劫運,但法脈始終相續不斷,持續為一方眾生傳播佛陀法音。
奈何時勢遷變。公元1956年秋,延良寺復遭嚴重水患,伽藍聖地,浸泡過久,寺院倒塌,蕩然無存。十六代比丘僧
釋通寶法師,乃能淨身持戒,終不退屈,使延良法脈,浩然長養,福慧不竭。
2005年10月,上通下寶老和尚順應佛法發展,決定從己開始,延良寺住持不再傳位於弟子,不論代數,任人唯賢,由持戒有德之士住持,遂改為十方道場。
早在唐代,洋縣即與佛教淨土宗結有深緣。
洋縣地方
史志如
明嘉靖《漢中
府志》、清康熙、光緒《洋縣誌》、雍正《陝西通志·人物》;民國《洋縣誌》、《洋縣誌備考》、《續陝西通志稿·金石》;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等保存了大量關於法照法師在洋縣的遺蹟資料,淨宗四祖法照國師祖籍唐代洋州興勢縣大灙里釋子山,即今陝西省洋縣洋州鎮孤魂廟村石山六組。生於唐天寶六年(747年),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牧童出身。約於唐乾元二年(759年),時年十二歲拜大灙里積慶寺住持和尚出家,隨即雲遊參學。2014年3月29日――30日(農曆二月廿九至三十日,星期六、星期日) ,
廬山東林寺東林
蓮社高僧來陝西洋縣延良寺
弘法開示。延良寺由此與
廬山東林寺結上法緣。
2015年3月,上通下寶老和尚及眾多
居士以德招賢,恭敬禮請德業精進、持戒精嚴的廬山東林寺比丘尼上覺下華法師入住延良寺住持道場,續佛慧命。
一邊是佛教邊地的延良寺所屬僧眾之恭請,一邊是江浙等富庶省市多處條件優越寺廟之恭請,上覺下華(上一下如)法師不忍聖教衰退,不忍眾生承苦,心懷慈悲,毅然決定住持延良寺弘法行
菩薩道。
上覺下華(上一下如)
法師入住延良寺後,方知延良寺確實是地處偏僻、周邊地域經濟文化滯後,又加殿堂年久失修,破舊不堪,難擋風雨。面對民眾迷闇、
佛法式微、寺院運轉和建設資金嚴重
匱乏之困境,上覺下華(上一下如)法師肩負弘法度眾之莊嚴使命決然接此
道場。上覺下華法師秉承東林祖庭蓮教家風:一面堅持不懈帶領居士信眾學習
淨土宗佛言祖語、
念佛回向、求生
淨土、廣度有緣、專弘
淨土法門,一面
省吃儉用、多結
善緣修復寺院、導歸
彌陀安養
鄉里。
茲此,延良寺由禪而淨。
佛菩薩憐憫我等眾生,龍天護法慈悲護持延良寺。
2015年後,上覺下華(上一下如)
法師多次奔走于洋縣延良寺與
廬山東林寺之間,從
廬山東林寺結緣回大量佛學經典、視聽資料和建築材料。在住持上覺下華
法師帶領下、在
廬山東林寺傾情支持下、在十方信眾、社會賢達樂善好施下,延良寺正法久住、佛日增輝,其興旺發達指日可待。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
農曆2016年臘月初八,國家宗教事務局監製換髮【延良寺】標識牌,該牌匾淨重2.85kg,是國家認證為宗教活動場所的主要硬體。
【前往延良寺途徑】
一、公交路線:
1、從東向西行路線:
①洋縣縣運司始發點(西環北路上、西關大轉盤西北角)每天早上7點至下午6點,發往馬暢的公交(車頭標識“洋縣―五間―馬暢”),每半小時對開一趟。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行至秋苗村路口(公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下車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②洋縣漢運司五路口(向漢中方向的)路口交警崗臨時停車點,坐發往馬暢的公交(車頭標識“洋縣―五間―馬暢”),早上7點至下午6點,每半小時對開一趟。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行至秋苗村路口(公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下車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2、從西向東行路線:從馬暢乘坐發往洋縣的公交(車頭標識“馬暢―五間―洋縣”),早上7點至下午6點,每30分鐘對開一趟。乘車行至行至秋苗村路口(路右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下車後沿丁字路口向右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二、騎行路線
1、從東向西行路線:
①從洋縣縣城沿G108京昆線向西行約11千米至謝村街,過鐵道路口一直向北走,沿著較寬公路(縣級公路),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到秋苗村路口(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②從洋縣縣城沿G108京昆線向西行約11千米至謝村,再西行約1千米到洋縣交警謝村中隊,沿東牆外側鄉村水泥路,過鐵路涵洞、穿過村子直行到十字路口盡頭(一定要到盡頭),再沿左手斜行走鄉村水泥路約2千米到關渠村,穿村向北直行到砌護水渠邊,沿左手順水渠走寬約1米的鄉村水泥路向西行約2千米,沿水泥路過水渠向北直行約500米進秋苗村,到丁字路口向左手(西面)走約20米到十字路口,向右手(北面)走較寬的水泥路直行出村(遠看左前方就是延良寺),大約200米到排灌渠後過橋,順左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2、從西向東行路線:
①從漢中城固沿G108京昆線向東行過湑水大橋進入洋縣境內,向東行路過洋縣火車站(馬家村)、過陽安鐵路涵洞橋(洋縣人稱三號橋)向東行約3千米至謝村街,過鐵道路口一直向北走,沿著較寬公路(縣級公路),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到秋苗村路口(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②從漢中城固沿G108京昆線向東行過湑水大橋進入洋縣境內,向東行路過洋縣火車站(馬家村)、過陽安鐵路涵洞橋(洋縣人稱三號橋)向東行約2千米至洋縣交警謝村中隊,沿東牆外側鄉村水泥路,過鐵路涵洞、穿過村子直行到十字路口盡頭(一定要到盡頭),再沿左手斜行走鄉村水泥路約2千米到關渠村,穿村向北直行到砌護水渠邊,沿左手順水渠走寬約1米的鄉村水泥路向西行約2千米,沿水泥路過水渠向北直行約500米進秋苗村,到丁字路口向左手(西面)走約20米到十字路口,向右手(北面)走較寬的水泥路直行出村(遠看左前方就是延良寺),大約200米到排灌渠後過橋,順左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③從漢中城固沿G108京昆線向東行過湑水大橋進入洋縣境內,在橋頭左前方(向北)行約6千米到馬暢鎮(沿較寬的縣級水泥路),穿過街道至鎮北橋頭,向右側(東面)沿較寬的縣級水泥路行約5千米,看到路右側(南面)有秋苗村標識牌的丁字路口,向右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三、班車路線:
1、從東向西行路線:
⑴乘坐西安——洋縣或者佛坪——漢中的班車在漢運司洋縣站下車,換乘公交
①在洋縣漢運司五路口(向漢中方向的)路口交警崗臨時停車點,坐發往馬暢的公交(車頭標識“洋縣―五間―馬暢”),早上7點至下午6點,每半小時對開一趟。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行至秋苗村路口(公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下車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②到洋縣縣運司始發點(西環北路上、西關大轉盤西北角)每天早上7點至下午6點,發往馬暢的公交(車頭標識“洋縣―五間―馬暢”),每半小時對開一趟。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行至秋苗村路口(公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下車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⑵乘坐佛坪——漢中的班車在謝村路口下車,換乘公交
坐發往馬暢的公交(車頭標識“洋縣―五間―馬暢”),早上7點至下午6點,每30分鐘對開一趟。經過謝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行至秋苗村路口(公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下車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2、從西向東行路線:
⑴乘坐漢中(城固)——洋縣的班車在漢運司洋縣站下車,換乘公交
①在洋縣漢運司五路口(向漢中方向的)路口交警崗臨時停車點,坐發往馬暢的公交(車頭標識“洋縣―五間―馬暢”),早上7點至下午6點,每半小時對開一趟。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行至秋苗村路口(公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下車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②到洋縣縣運司始發點(西環北路上、西關大轉盤西北角)每天早上7點至下午6點,發往馬暢的公交(車頭標識“洋縣―五間―馬暢”),每半小時對開一趟。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行至秋苗村路口(公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下車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⑵乘坐漢中(城固)——洋縣的班車在謝村路口下車,換乘公交
坐發往馬暢的公交(車頭標識“洋縣―五間―馬暢”),早上7點至下午6點,每30分鐘對開一趟。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行至秋苗村路口(公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下車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四、自駕路線:
1、從東向西行路線:
從洋縣縣城沿G108京昆線向西行約11千米至謝村街,過鐵道路口一直向北走,沿著較寬公路(縣級公路),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到秋苗村路口(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2、從西向東行路線:
①從漢中城固沿G108京昆線向東行過湑水大橋進入洋縣境內,向東行路過洋縣火車站(馬家村)、過陽安鐵路涵洞橋(洋縣人稱三號橋)向東行約3千米至謝村街,過鐵道路口一直向北走,沿著較寬公路(縣級公路),經過小池村、前灣村、後灣村、東坡村,到秋苗村路口(路左側可見到秋苗村標識牌),沿丁字路口向左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②從漢中城固沿G108京昆線向東行過湑水大橋進入洋縣境內,在橋頭左前方(向北)行約6千米到馬暢鎮(沿較寬的縣級水泥路),穿過街道至鎮北橋頭,向右側(東面)沿較寬的縣級水泥路行約5千米,看到路右側(南面)有秋苗村標識牌的丁字路口,向右側(南面)穿村直行約5百米到排灌渠橋頭,向右側遠望就可看見延良寺。不要過橋,順右手沿渠坎西行約三百米即到。
五、西成客專與高鐵路線:
高鐵洋縣西站於2017年11月與西成客專同步投入使用,位於洋縣縣城以西約3千米的戚氏鎮竹園村。站內換乘公交到洋縣縣城,再按公交路線到達延良寺。
附錄:唐代高僧,中國佛教淨土宗第四代祖師法照大師(公元約747-821)與陝西洋縣的淵源。
由於宋《高僧傳》等史料記載法照祖師“不知何許人也”、“不知所終”,很長時間以來關於祖師的籍貫一直眾說紛紜。然而據劉長東等人考證,法照法師確係洋縣人,他後來往來於山西與長安之間,很可能回過故里洋縣。洋縣地方史志如明嘉靖《漢中府志》、清康熙、光緒《洋縣誌》、雍正《陝西通志·人物》;民國《洋縣誌》、《洋縣誌備考》、《續陝西通志稿·金石》;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等保存了大量關於法照法師在洋縣的遺蹟資料,淨宗四祖法照國師祖籍唐代洋州興勢縣大灙里釋子山,即今陝西省洋縣洋州鎮孤魂廟村石山六組。生於唐天寶六年(747年),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牧童出身。約於唐乾元二年(759年),時年十二歲拜大灙里積慶寺住持和尚出家,隨即雲遊參學。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登南嶽衡山,師從承遠長老,修習淨土教法。唐長慶元年(821年)五月初六圓寂於長安章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