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 (2020—2022年)

《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 (2020—2022年)》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 (2020—2022年)
  • 頒布時間:2019年12月30日
  • 實施時間:2019年12月30日
  • 發布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檔案信息,檔案內容,政策解讀,

檔案信息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自然資源廳反映。
省政府辦公廳
2019年12月30日

檔案內容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立高效科學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根據《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和《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基本情況
  我省丘陵山地多,地勢起伏大,部分山坡陡峭,地質構造較為複雜,同時受人類工程活動影響,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威脅嚴重。截至2019年7月26日,全省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5865處,威脅總人口27.77萬人,潛在經濟損失82.73億元。其中,威脅100人以上的特大型和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482處(特大型52處、大型430處),威脅10人至100人的中型地質災害隱患點2560處,威脅10人以下的小型地質災害隱患點2823處。
  我省粵東西北地區地形多為中、低山和丘陵區,人多地少,居民建房多依山削坡而建,存在大量削坡建房風險點,韶關、河源、梅州、茂名、肇慶、清遠、雲浮等地尤為集中。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責、部門聯動、全民動員、防治結合”的工作原則,採取“全面排查隱患、徹底摸清情況,分類科學研判、精準綜合治理”的策略,加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力度,全面推進地質災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重點解決我省地質災害防治突出問題,基本消除重大地質災害隱患。
  (二)目標任務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在冊威脅100人以上的482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和6.5萬處(戶)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基本建成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建成更加完善、覆蓋全省的群測群防體系和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全面提高全省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三、重點任務和措施
  (一)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
  通過採取避險搬遷、工程治理和專業監測等措施,2020年到2022年分別按照40%、30%、30%的比例,全面整治全省482處在冊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保障18.64萬受威脅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各地在重點組織實施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組織實施中、小型以及後期新增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力爭早日消除地質災害隱患。
  1.採取避險搬遷。對受威脅民眾有搬遷意願、附近又有合適搬遷安置用地的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避險搬遷,徹底消除地質災害威脅。2022年底前,組織實施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45處(特大型5處、大型40處),解除2.02萬民眾安全威脅。(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省教育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遊廳等參與,涉及到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2.實施工程治理。對不適合實施避險搬遷的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因地制宜,區分輕重緩急,採取削坡減載、坡面防護、築擋土牆、挖截排水溝等有效的技術手段,有計畫實施工程治理,根治地質災害隱患。2022年底前,組織實施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工程369處(特大型40處、大型329處),解除12.87萬民眾安全威脅。(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省教育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文化和旅遊廳、衛生健康委等參與,涉及到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3.開展專業監測。對暫無條件實施工程治理或者避險搬遷的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採取專業監測措施,進行24小時自動監測預警,保障3.75萬受威脅民眾生命財產安全。2020年底前,組織實施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專業監測工程68處(特大型7處、大型61處)。(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牽頭,涉及到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二)開展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
  按照“降低存量風險,堅決遏制增量”的思路,深入排查削坡建房風險點,加強綜合治理。2020年底前,在既往削坡建房排查工作基礎上,全面推進削坡建房風險點排查,重點完成粵東西北地區和珠三角部分地區(惠州市的龍門縣,江門市的恩平市、台山市、開平市和肇慶市所有的縣〈市、區〉,下同)共86個縣(市、區)的排查,加強台賬管理,制定綜合治理措施。2022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要集中組織開展農村削坡建房綜合整治,基本完成6.5萬處(戶)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
  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指導農村住房建設,出台農村削坡建房技術指引。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工作中,結合村莊安全和防災減災要求,劃定災害影響範圍和安全防護範圍,提出預防和應對地質災害的措施;編制包含削坡建房風險等級認定標準的削坡建房地質災害風險防禦指引,指導民眾科學選址,對形成的削坡採取有效護坡措施;進一步加強削坡建房的用地管理和對違法用地的查處,從源頭上遏制新增削坡建房風險點。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要積極配合農村削坡建房避險搬遷工作。
  (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等參與,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三)建設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
  2021年底前,以現有省市兩級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為基礎,充分依託省政務大數據中心的大數據分析套用平台,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大數據管理平台,實現地質災害防治“一張圖”管理;建立地質災害智慧型化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地質災害實時線上智慧型化監控;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指揮會商系統,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可視化、一體化的指揮功能。最終建成“四級(省、市、縣、鎮)聯動”“四位(監測、預警、預報、採集)一體”“三員(管理人員、巡查人員、群測群防人員)共享”的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實現地質災害防治標準化、信息化、精準化、便捷化管理目標,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數據支撐。(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牽頭並負責落實,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應急管理廳、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和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等參與)
  (四)建設群測群防體系。
  2020年底前,以行政村(居委會)為單元,建立由鄉(鎮)長擔任責任人、由村幹部擔任管理員、由群測群防員擔任專管員的“三員共管”格線化管理責任體系。學校、旅遊景區(點)、水利設施、交通設施、醫療機構等也要建立包含責任人、管理員的格線化管理責任體系。
  健全群測群防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後複查的“三查”工作制度,為群測群防專管員配置簡易監測工具和移動巡(排)查終端,建成更加完善、覆蓋全省隱患點和風險點的群測群防體系。
  (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省教育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文化和旅遊廳、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廳等參與,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五)建設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
  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充分發揮地勘單位的技術優勢,推進自然資源部門與地勘單位合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實現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自然資源部門都有一支地質災害防治技術隊伍支撐保障。(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省地質局、省核工業地質局、省有色金屬地質局、廣東煤炭地質局、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廣東總隊、核工業二九〇研究所等參與,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六)開展河源市地質災害綜合治理試點。
  以河源市作為試點地區,積極探索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的新思路,開闢快速、高效的工程治理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率先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群測群防體系和大數據管理平台,為全省各地開展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提供經驗。河源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協調,編制試點實施方案,確保試點工作落地見效。(責任單位:河源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資源廳牽頭並負責落實,省教育廳、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遊廳、衛生健康委、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等負責指導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協調機制,具體請省自然資源廳牽頭負責並按規定報批。省有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指導本行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編制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確保按時按質完成本行動方案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在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工作中,要加強與應急管理部門的溝通,及時共享工作進展、信息資料;應急管理部門要有針對性地預置好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並結合應急救援工作經驗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意見建議。
  (二)強化規劃及用地保障各地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村莊規劃編制實施,村莊各類開發建設活動應嚴格遵循村莊規劃和防災減災要求,村民宅基地選址必須避開地質災害危險區域;要加大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削坡建房風險點避險搬遷用地的保障力度,允許使用預留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實施避險搬遷的農民住房所需用地指標由省統籌保障。避險搬遷用地確需修改國土空間規劃的,可按規定程式申請辦理。
  (三)做好資金保障。省有關單位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扶持資金。粵東西北地區、珠三角部分地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補助資金、工程治理資金、專業監測資金、削坡建房排查整治相關資金和全省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建設資金、防治技術裝備和群測群防簡易監測工具購置資金,通過統籌中央、省和市縣資金等多渠道解決,納入預算予以保障。省財政資金安排由省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省財政廳另行研究並按程式報批。珠三角其他地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補助資金、工程治理資金、專業監測資金、削坡建房排查整治相關資金和各地其他資金(包括專業監測設備的運行維護資金、群測群防專管員補助資金、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經費)均由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財政統籌解決。同時,加大社會化籌資力度,引導和動員民眾自籌互助開展避險搬遷,鼓勵社會各界以捐贈等方式,支持低收入農戶避險搬遷。
  (四)加快項目實施。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在項目立項、審批、資金撥付等環節加快辦理,推動項目儘快實施。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規範項目管理,省財政支持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工程要嚴格按照《廣東省省級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全部納入項目庫管理,實行分級負責制。省自然資源廳負責治理工程項目庫管理,按照年度下達綜合治理任務;各地級以上市自然資源部門負責治理工程入庫項目的統籌申報、監督管理、竣工驗收和信息公開工作;各縣(市、區)自然資源部門負責項目組織實施和日常管理,做到項目計畫、補助政策、招標過程、竣工驗收和資金使用“五公開”。要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各項管理規定,對項目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
  五)加大宣傳力度採取多種途徑,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深民眾特別是受地質災害威脅民眾對綜合治理工作的認識,提高避險搬遷積極性,形成民眾積極配合、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政策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立高效科學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現就《方案》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方案》是在什麼背景下制定的
  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專門研究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問題,明確提出推動建設實施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等9項重點工程。2018年11月,李希書記專門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出要制定9項重點工程的具體實施方案,一項一項抓好落實。馬興瑞省長高度重視地質災害搬遷整治工作,2019年6月,多次作出批示:要加大對地質災害易發地點的搬遷整治力度,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生命安全。2019年9月,許瑞生副省長組織召開專題會,對《方案》提出了針對性、指導性、建設性的修改意見。
  二是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建設平安廣東的現實需要。我省丘陵山地多,地勢起伏大,部分山坡陡峭,地質構造較為複雜,再加上受人類工程活動影響,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威脅嚴重。截至2019年7月26日,全省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5865處,主要威脅村莊、城鎮、學校、交通設施、旅遊景區(點)、水利設施和醫療機構,威脅總人口27.77萬人,潛在經濟損失82.73億元。同時,粵東西北地區地形多為中、低山和丘陵區,人多地少,居民建房多依山削坡而建,存在大量削坡建房風險點,威脅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全省亟需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
  二、《方案》制定經歷了怎么樣的過程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2019年3月,省自然資源廳啟動《方案》的編制工作。經過大量的摸底調查、政策研究、實地調研、專題討論,形成了《方案》(徵求意見稿)。《方案》(徵求意見稿)先後徵求了自然資源部、廣州市等21個地級以上市政府、省地質局等6箇中央駐粵和省屬地勘單位意見,多次徵求了省財政廳等13個省直有關單位意見,還分別與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和省應急管理廳進行了重點溝通。針對各單位提出的意見,進行認真修改完善,形成了《方案》(送審稿)。9月26日,省自然資源廳向省政府申請審定《方案》(送審稿)。12月30日,省政府審定了《方案》,同意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同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方案》。
  三、《方案》制定的依據有哪些
  1.《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
  2.《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2011〕20號)
  3.《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廣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85號)
  4.《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粵發〔2018〕1號)
  5.《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
  四、制定《方案》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責、部門聯動、全民動員、防治結合”的工作原則,採取“全面排查隱患、徹底摸清情況,分類科學研判、精準綜合治理”的策略,加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力度,全面推進地質災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重點解決我省地質災害防治突出問題,基本消除重大地質災害隱患。
  五、《方案》提出的目標任務是什麼
  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在冊威脅100人以上的482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和6.5萬處(戶)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基本建成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建成更加完善、覆蓋全省的群測群防體系和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全面提高全省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六、針對目標任務,《方案》提出了哪些針對性的重點措施
  《方案》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責、部門聯動、全民動員、防治結合”的原則,在國家和省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框架下,結合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了6項有針對性的重點措施。
  (一)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截至2019年7月26日,全省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5865處。其中,威脅100人以上的特大型和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482處(特大型52處、大型430處),威脅10人至100人的中型地質災害隱患點2560處,威脅10人以下的小型地質災害隱患點2823處。《方案》重點針對威脅100人以上的482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綜合治理,保障18.64萬受威脅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綜合治理主要包含避險搬遷、工程治理和專業監測三種措施。避險搬遷主要是針對受威脅民眾有搬遷意願、附近又有合適搬遷安置用地的45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主要是委託有資質的專業隊伍,對369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採取削坡減載、坡面防護、築擋土牆、挖截排水溝等技術手段開展綜合治理。專業監測主要是針對68處暫無條件實施工程治理或者避險搬遷的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布設專業監測設備,進行24小時自動監測預警。同時,《方案》提出,各地在重點組織實施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組織實施中、小型以及後期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
  (二)開展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我省粵東西北地區地形多為中、低山和丘陵區,人多地少,居民建房多依山削坡而建,人為造成大量削坡建房風險點,已成為我省近年來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據統計,近年來削坡建房引發地質災害造成人員死亡數約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死亡總數的80%。《方案》計畫全面推進削坡建房風險點排查,重點完成粵東西北地區和珠三角部分地區(惠州市的龍門縣,江門市的恩平市、台山市、開平市和肇慶市所有的縣<市、區>,下同)共86個縣(市、區)的排查。在此基礎上,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農村削坡建房綜合整治,基本完成6.5萬處(戶)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
  (三)建設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目前,省級層面,已建成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氣象風險預警系統、專業監測系統、視頻會商系統和巡查系統;市級層面,21個地級市已建成市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系統和視頻會商系統,珠海、佛山、江門等市已建成市級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系統。《方案》提出在此基礎上,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大數據管理平台,實現地質災害防治“一張圖”管理;建立地質災害智慧型化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地質災害實時線上智慧型化監控;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指揮會商系統,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可視化、一體化的指揮功能。最終建成“四級(省、市、縣、鄉鎮)聯動”、“四位(監測、預警、預報和採集)一體”、“三員(管理人員、巡查人員、群測群防人員)共享”的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實現地質災害防治標準化、信息化、精準化、便捷化“四化”管理目標,為地質災害防禦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
  (四)建設群測群防體系經過近幾年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我省初步建立約1.2萬名群測群防人員。但是,近年來的災害表明,目前的群測群防體系還存在地方主體責任不明確、覆蓋面不廣、工作機制尚未完善等問題,亟需最佳化和完善。《方案》提出在此基礎上,以行政村(居委會)為單元,建立由鄉(鎮)長擔任責任人、由村幹部擔任管理員、由群測群防員擔任專管員的“三員共管”格線化管理責任體系。健全群測群防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後複查的“三查”工作制度,為群測群防專管員配置簡易監測工具,將群測群防體系擴大到削坡建房和其他地質災害風險點。
  (五)建設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目前,全省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力量存在組織程度不高、統籌協調力度不大、協調機制不健全、地勘單位為各地提供技術服務職責不明確等問題。為充分發揮地勘單位的技術優勢,推進自然資源部門與地勘單位合作,加強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提出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實現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自然資源部門都有一支地質災害防治技術隊伍支撐保障。同時,省級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形成統一領導、部門聯動、上下協調、機制靈活、職責明確的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為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自然資源部門配置防治技術裝備。
  六)開展河源市地質災害綜合治理試點。今年,河源市連續遭受“6·10”“6·12”兩次特大暴雨襲擊,多地出現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致使河源市地質災害多發群發。為切實保障河源災區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為全省各地開展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探索經驗,《方案》提出以河源市作為試點地區,積極探索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的新思路,開闢快速、高效的工程治理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率先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群測群防體系和大數據管理平台,為全省各地開展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提供經驗。
  七、為確保《方案》順利實施,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為了順利完成《方案》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方案》提出5項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協調機制。省有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指導本行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編制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確保按時按質完成本行動方案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在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工作中,要加強與應急管理部門的溝通,及時共享工作進展、信息資料;應急管理部門要有針對性地預置好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並結合應急救援工作經驗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意見建議。
  (二)強化規劃及用地保障各地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村莊規劃編制實施,村莊各類開發建設活動應嚴格遵循村莊規劃和防災減災要求,村民宅基地選址必須避開地質災害危險區域;要加大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削坡建房風險點避險搬遷用地的保障力度,允許使用預留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實施避險搬遷的農民住房所需用地指標由省統籌保障。避險搬遷用地確需修改國土空間規劃的,可按規定程式申請辦理。
  (三)做好資金保障省有關單位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扶持資金。粵東西北地區和珠三角部分地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補助資金、工程治理資金、專業監測資金、削坡建房排查整治相關資金和全省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建設資金、防治技術裝備和群測群防簡易監測工具購置資金,通過統籌中央、省和市縣資金等多渠道解決,納入預算予以保障。省財政資金安排由省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省財政廳另行研究並按程式報批。珠三角其他地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補助資金、工程治理資金、專業監測資金、削坡建房排查整治相關資金和各地其他資金(包括專業監測設備的運行維護資金、群測群防專管員補助資金、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經費)均由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財政統籌解決。同時,加大社會化籌資力度,引導和動員民眾自籌互助開展避險搬遷,鼓勵社會各界以捐贈等方式,支持低收入農戶避險搬遷。
  (四)加快項目實施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在項目立項、審批、資金撥付等環節加快辦理,推動項目儘快實施。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規範項目管理,省財政支持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工程要嚴格按照《廣東省省級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全部納入項目庫管理,實行分級負責制。省自然資源廳負責治理工程項目庫管理,按照年度下達綜合治理任務;各地級以上市自然資源部門負責治理工程入庫項目的統籌申報、監督管理、竣工驗收和信息公開工作;各縣(市、區)自然資源部門負責項目組織實施和日常管理,做到項目計畫、補助政策、招標過程、竣工驗收和資金使用“五公開”。要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各項管理規定,對項目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
  (五)加大宣傳力度採取多種途徑,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深民眾特別是受地質災害威脅民眾對綜合治理工作的認識,提高避險搬遷積極性,形成民眾積極配合、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八、針對《方案》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需要制定哪些配套的措施
  圍繞《方案》5大目標任務和6項重點措施,需要儘快制定8項配套指引和辦法,做好相關技術培訓,建立督促指導、工作匯報和通報等工作機制。
  (一)制定8項配套指引和辦法。一是針對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任務,制定《落實村莊規劃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引》;二是針對地質災害工程治理任務,制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辦法》;三是針對地質災害專業監測任務,制定《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實施指引》;四是針對削坡建房風險點綜合治理任務,制定《削坡建房綜合治理指引》;五是針對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建設任務,制定《地質災害大數據智慧管理平台建設指引》;六是針對群測群防體系建設任務,制定《加強群測群防體系建設意見》;七是針對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建設任務,制定《自然資源部門與地勘單位合作構建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八是為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廉政風險防控,制定《關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的通知》。
  (二)開展相關技術培訓對全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人員、技術支撐單位有關人員開展技術培訓,重點培訓削坡建房地質災害風險防禦、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地質災害大數據智慧管理平台建設、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實施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理辦法等內容,使全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人員、技術支撐單位有關人員熟悉《方案》配套指引和辦法,熟悉實施程式和注意事項。
  (三)建立督促指導、工作匯報和通報等工作機制一是在省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協調機制的基礎上,成立10個地質災害防治分片負責工作小組,負責督促指導各地落實《方案》工作任務。二是建立工作檯賬,採取掛圖作戰。將《方案》的具體任務分解到地市,採取紙質掛圖和電子檔案兩種形式,編制搬遷點、工程治理項目、監測點三個工作檯賬,並要求各市建立信息員制度,定期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及更新內容,實時掌握各市推進工作動態,督促工作落實。三是建立工作匯報和通報制度。在收集匯總各地情況情況後,挖掘典型性,加強針對性,適時編制工作專報,及時向各地市進行通報,督促各地加快推進《方案》的各項工作任務。
  九、《方案》實施第一年重點要完成哪些任務
  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2020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已將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納入省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明確提出“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組織實施1000戶以上受危險山體威脅的村居避險搬遷、100處大型以上地質災害工程治理、60處大型以上地質災害專業監測,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目標任務。《方案》實施第一年主要是在完成省十件民生實事提出的目標任務基礎上,全面推進削坡建房風險點排查,啟動地質災害大數據管理平台建設,完成群測群防體系和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建設,開展河源市地質災害綜合治理試點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好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建設平安廣東做出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